![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60303/0-1692956191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60303/0-1692956191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760303/0-1692956191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展开学科 | 生物 | 年级/册 | 七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课题 |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学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观察、讨论和比较,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逐渐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学生能够区别一些难以识别的生物与非生物。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1、学生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
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 (1)一只活泼的鸽子和几盆绿色植物; (2)一个会移动,唱歌的机器人; (3)有多种生物画面和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和讨论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 |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机器人、鸽子和树,提出问题: “同学们认为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凡是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就是生物。 (教学意图:实物展示能够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观察生物与非生物,通过生物和非生物的对比,让同学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 ||||
二、新知 探究 | 1.分组讨论 教师:多媒体播放长得像石头的生石花的视频,慢慢长大的钟乳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和图片,并思考这些比较特别的物体是否是生物。 学生:观察生石花和钟乳石,每4人1组进行讨论是否是生物,说出判断依据。 (1)教师: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学生:虽然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是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因此,它是生物。 (2)教师: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学生: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教师: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特征? 学生: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性生物、非生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同学们对一些自然景观,如钟乳石等产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碰撞,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2.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多媒体展示马、树、鲸、蘑菇、含羞草、猎豹等图片,提问:“这些生物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可能回答的并不完整。对于学生讨论并回答出的内容给予鼓励并加以补充。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特征,及时给予引导性补充。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体内时时刻刻进行着生命活动,因此,它们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但植物和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不相同。绿色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在体内储藏。动物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动物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一部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另部分被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进行呼吸这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鲸什么呼吸呢,鸟类呢?生物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额气体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是绝大多数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什么不是所有生物,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鲸用肺呼吸,呼气时喷出水柱、鸟类用肺和气囊呼吸,因为有的生物不需要氧气就可以进行呼吸。生物不停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获得的。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氧气的参与,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绝大多数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 教师:那么什么样的生物不需要氧气就能呼吸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能会想到蛔虫在人体内不需要氧气,如果思考到,教师予以肯定,如果没有思考到,教师进一步引导,比如在蒸馒头之前要用到酵母粉,这里面就含有酵母菌,通常我们在发面的时候,会拿盖子去盖住面盆为什么呢? 学生:一些学生会立刻想到可能是由于酵母菌也需要进行无氧呼吸。 教师:再比如,有些同学受伤了,伤口很深,这时候我们要打破伤风,为什么呢? 学生:学生可能也会很容易想到打破伤风是因为伤口内有了破伤风杆菌。 教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破伤风杆菌会出现在很深的伤口处呢,如果只是小小的擦伤皮肤,需要打破伤风吗?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破伤风杆菌也是进行无氧呼吸。 (设计意图:同学们阅读课文,每4人1组进行讨论,每组代表轮流发言,而教师则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最大程度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教师:在学生回答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出生物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例子。 学生:动物和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和排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也能产生废物,比如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教师:当学生说到排便时教师引导并解释,动物和人的粪便是摄取的食物中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未进入血液循环,它的排出不叫排泄,而叫排遗,不属于体内产生的废物。 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教师请同学们举出实例。 学生: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就会合拢,羚羊发现猎豹会逃跑,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立刻缩回等。 教师:当学生回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时,教师要求学生举例子。 学生:阅读书本,讨论并想象回答,例如,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只要条件适宜,种子就会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花、结果,果实内含有种子,种子种下去又可以继续生长发育;破壳而出的幼鳄能长成大鳄,交配后雌鳄能够产卵,卵可孵化出幼鳄等。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碰撞,提出更多的有关于生物繁殖产卵产仔的例子,以达到同学们通过例子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师:展示狗的一家和同一株碧桃上的花的图片。提出问题:狗妈妈生了5只小狗宝宝,每一只都不太一样,一株桃树上开的花有不同的颜色,这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呢?在引导的时候要是要注意解释无论是母代与子代的不同还是子代之间的不同都属于变异。 学生:积极阅读课文并思考教师的提问。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教师:近几年,全球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响,新冠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新冠肺炎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目前属于一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几乎蔓延到所有国家,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教师:展示新型冠状病毒,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图片,提问,观察以上新冠肺炎、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他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植物都有细胞结构,除细菌和植物外,动物和真菌也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仍然属生物。 教师:为什么病毒属于生物呢? 学生: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进行繁殖,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 学生:比如,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外出佩戴口罩,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等。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的直观的了解病毒与细菌的差异,并且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的健康。)
3.技能训练——小组合作,教材第7页“技能训练”全解(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观察教材第7页的图片可以发现,马和驴在形态上很相似,但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①马的耳朵小,驴的耳朵大;②马尾成束,驴尾末端分叉;③马的鬃毛长,驴的鬃毛短等。 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马和牛从外形上看有较明显的差别,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们也有共同之处:比如:①马与牛体表都被毛;②马与牛都有一条长长的尾巴;③马与牛都具有四肢等。
| ||||
三、课堂 小结 |
一.什么是生物:具有生命的个体。 二.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 ||||
四、课堂 检测 |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蘑菇 ④智能机器人 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2.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 3.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亲不同 D.母鸡下蛋 6.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猫生小猫属于 。 (2)猫生猫,鼠生鼠,但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
| ||||
五、作业 布置 | 课后练习1-3。
| ||||
六、板书 设计 |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物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的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特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征 6.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 ||||
七、教学 反思 |
|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课堂,作业,板书,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