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共4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和画图能力;(6)让学生结合具体形象叙述定义,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组成三角形的六个元素,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教学用具:三角板、投影、微机教学方法:启发探究法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揭示课题引言之后,先让学生:(1)试说出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边、顶点、角的概念(2)如图1:试画出 的平分线、BC边上的中线、BC边上的高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提出思考题: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这里要强调“首尾顺次相接”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条件?具备什么条件的线段才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2、运用反例,揭示内涵由上面分析,让学生判断辨别下列图2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对第三个图)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对吗?3、讨论归纳,深化定义引导启发学生,归纳讨论探索得到的结果:定义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强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定义2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强调:三角形中线是一条线段。定义3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强调: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而垂线是直线。这一环节运用电教手段,利用几何画板动画的功能,增加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定义4、符号表示,加深理解通过符号的表述,使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理解得到加深和强化,在记忆上也趋于简化。5、初步运用,反复辨析练习的设计遵循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三个题目,三个层次:题1 三角形的一条高是( )A.直线B.射线C.垂线.D.垂线段题2 画钝角三角形 的高AE。题3先让学生思考练习,然后师生一起分析纠正,最后教师点拨小结。这环节运用电教手段,以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效率。6、归纳总结,强化思想这节课着重讲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在集会理解上述定义时,必须注意到两点:一是三条都是线段;二是钝角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揭示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在几何中的作用,要求在学习时熟练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7、布置作业,题目是:(1)书面作业P30#2,3 P41#5(做在书上)(2)交本作业P41#4(3)思考题1:思考题2:探究活动1、以3根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用6根火柴为边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三角形?9根火柴最多能组成几个三角形?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从三角形一个顶角引出的三角形角平分线、一条中线能否重合?此时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如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答案:1.4、7;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能.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 实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