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新知,解决问题,课堂总结,达标测试,体会数学中的人生哲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P65-6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由点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了解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在找点的坐标和通过坐标找点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自学、思考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起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相同的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事物是相对的,是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 教学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风景。 2.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小鸟在直线上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确数轴上点的坐标概念。 4.提问:如何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5.引出课题:7.1.2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活动一: 学生阅读笛卡尔的简介,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由来及意义,增强其学习的目的性。 活动二:明确概念 1. 学生自学课本66页倒数第二段。 2. 出示检测题: 3.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原点、象限的概念。 4.学生动手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5.展示学生作品,强调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注意事项: ①互相垂直②标明正方向③原点重合 活动三:表示平面内点的坐标。 1. 学生自学课本66页最后一段。 2. 学生以A点为例回答如何找点的坐标。 3. 以B、C、D、E、F、G、H为例,同为之间互相说一说。 4.教师在学生中间适当点拨。 5.师生一起总结找点坐标的方法: 过一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在x轴上对应的数就是点A的横坐标;作y轴的垂线,垂足在y轴上对应的数就是点A的纵坐标。两数组成有序数对就是点A的坐标。写坐标时要加括号,括号内先横后纵,中间用逗号隔开。 6.观察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并完成下表: 根据点所在的位置,用“+“,”-”,或“0“填下表。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在第一象限++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x轴上在正半轴上 在负半轴上 在y轴上在正半轴上 在负半轴上 原点 活动四:知道坐标描点。 1.问题:给你点A的坐标(3,-2)你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吗? 2.学生讨论回答: 先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 3.学生在坐标纸上练习,教师巡视。 活动五:游戏 1.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乐趣,体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知道点找坐标和知道坐标找点的过程。 2.建立不同的坐标系,让学生感知同一个同学会有不同的坐标。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2、怎样画平面直角坐标系;3、由点写出坐标,由坐标找出点;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和各个 象限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5、数形结合思想与辨证观。 四、达标测试 1.考察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让下节的教学有的放矢。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五、体会数学中的人生哲理: 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看似不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当你遇到时不应该选择逃避,也许你多思考一段时间,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六、作业: 课本68页练习题1、2题。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共2页。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平面直角坐标系,共2页。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证明,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