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第九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的孔明灯,它能上升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上升过程中灯罩内的气体密度 灯罩外的空气密度。(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张望一家在海洋公园游玩时,细心的张望在海洋馆里又发现了很多物理现象。图2甲中所示的鱼是刺豚鱼,全身长满了硬刺,平时紧贴身体,一旦生气或受到惊扰时,就会急速大口吞咽海水或空气使身体迅速膨胀(图2乙所示),使全身的刺都竖起来,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3所示,现有甲、乙、丙三种材料放在水中,为了选取制作救生圈的原料,最好选取______。
4.如图4所示,取一只小塑料袋(重力忽略不计),装水过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水的重力。将装水的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渐变小,表明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________。当袋中水面与杯中水面齐平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零,说明这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袋中水的重力_________袋子所排开水的重力。
5.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1.5×10-3m3,将其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N,松手后这个物体的最终状态是______(选填“沉底”、“漂浮”、“悬浮”,g取l0N/kg)。
6.夏日炎炎,很多公园都推出了一个叫“水上行走球”的游乐项目。行走者被关进了一个直径2m多的大塑料球中,充气后封闭起来,然后连人带球被推入水中。如果塑料球和球内气体的质量共计为10kg,游人的质量为50kg。如图5所示,游人在水面时,塑料球排开水的体积大约为________m3;当人和球在水面上匀速行走过程中,塑料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冰川是由于雪长期重压而形成的冰雪混合体,它沿地面向低处慢慢移动,当到达海边时发生折断、崩塌,落入海洋形成冰山,冰山落入海洋后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入海底”),若某一冰山的体积为10300m3,则位于海面以下的体积为 ,冰山在熔化过程中,冰山海面以下的体积与冰山总体积的比值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ρ海水=1.03×103kg/m3,ρ冰=0.9×103kg/m3)
8.如图6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金属块,分别缓慢浸入到盛有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一定深度(不接触烧杯底),将测力计的示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深度的变化绘制成图像(如图7),发现图像中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不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乙杯中的液体密度是 kg/m3。
9.炎夏,小明浸泡在圆柱形水缸中降温解暑(图8),他浸在水中的体积为0.05m3,此时水深60cm,他的心脏部位在水面以下10cm处,则他受到水的浮力为 N,水对他心脏部位的压强为 Pa。已知圆柱形水缸底面积为0.5m2,当他从水缸出来后,水缸底受到的压强变化了 Pa(水缸厚度、形变以及他带出来的水忽略不计)。
二、选择题
10.人从沙滩上走向深水的过程中,会感觉身体越来越轻。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
A.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浮力的大小是否与人的重力有关
C.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1.用手把一乒乓球按在水底,放手后,球会上浮,在球上浮到未露出水面之前的过程中,乒乓球所受浮力F浮与时间t的关系是图9中的(忽略乒乓球体积变化)( )
12.关于潜水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艇是通过吸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C.潜水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大于潜入水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D.潜水艇漂浮在水面上航行从大海驶入江面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减小
13.我县是莲藕生产大县,出产的莲藕粉嫩可口,深受群众喜爱。但是把生长于水底淤泥中的莲藕挖上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图10为农民挖莲藕的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挖之前莲藕不能浮上来是因为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B.穿着橡皮防水服往深水处走时,衣服会贴着身体越来越紧
C.往深处走的过程中,人会感到脚底“发飘”而站不稳
D.挖出的莲藕漂在水面上,是因为此时的浮力大于重力
14.如图11所示,天津市的张津瀛老人骑着自己发明的“水上双人自行车”在水面上畅游。这辆水上双人自行车长约2.3米,车身两旁各有一个长2.4米、直径0.5米的“导弹”形状橡胶浮筒,用来提供浮力,它能提供的浮力最接近( )
A.10N B.100N C.1000N D.10000N
15.如图12所示的玩具鸭子,放在甲液体中漂浮时,液面位置在A处;放在乙液体中漂浮时,液面位置在B处。则( )
A.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B.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D.甲、乙液体的密度一样大
16.如图13所示,把一个马铃薯放入浓盐水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如果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剩下部分的马铃薯将会( )
A.漂浮 B.悬浮
C.下沉 D.不能判断
17.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沈阳举行。“宁宁”是全运会的吉祥物。小刚的爸爸给他买回来一个“宁宁”。经测量,他发现该“宁宁”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cm3。则( )
A.将该“宁宁”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N
B.将该“宁宁”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宁宁”将悬浮
C.将该“宁宁”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宁宁”将上浮
D.将该“宁宁”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宁宁”将下沉
18.将体积为20cm3的实心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16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沉到杯底 B.小球的密度为0.8×103kg/m3
C.小球受到浮力为0.2N D.水对杯底压力变大
19.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4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20.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15所示。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 )
A.只有少量次种漂浮
B.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C.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D.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
21.如图16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内。打开阀门B缓慢的放水,在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当合金块A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和合金块A的密度分别是(g=10N/kg)( )
A.F浮=2N;=4.0×103kg/m3
B.F浮=2N;=5.0×103kg/m3
C.F浮=4N;=4.0×103kg/m3
D.F浮=4N;=5.0×103kg/m3
三、作图与简答题
22.如图17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加速上浮,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受到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3.近期的“有毒胶囊”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些习惯和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我们服用药物时,往往都是仰脖儿下咽。有人发现:服用胶囊类药物时,仰脖儿服用时水顺利下咽,胶囊药物却经常留在口中,而略低头服用,药物和水反而容易一起下咽。
(1)请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如果服用的是“片剂”药物,你认为怎样服用更容易整片下咽?说出其中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
24.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小刚通过实验得到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表一
实验 次数 | 酒精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 40 | 2 | 1.7 | 0.3 |
2 | 0 8x103 | 50 | 2 | 1.6 | 0.4 |
3 | 60 | 2 | 1.5 | 0.5 |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沦,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 次数 | 水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 40 | 2 | 1.6 | 0.4 |
2 | 1 x103 | 50 | 2 | 1.5 | 0.5 |
3 | 60 | 2 | 1.4 | 0.6 |
他们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浮力的大小除了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在对比两人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于是,两人又用图19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读数F 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验证了小强新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后发现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致的。
25.在探究苹果浮沉的过程中,小明等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并思考回答了几个问题。请你将他们的探究补充完成,并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进行补充。
(1)小明等同学认为:苹果是一种含水量比较多的水果,其密度应该比水大。为了检验猜想,小明等同学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取几个苹果,并将其中的一个苹果放入水盆中,结果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由此得出结论:苹果的密度和水相等,大小为1.0×103kg/m3。小明等同学的验证结论可靠吗?说说你的见解。(提示:先说是否可靠,后谈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那个能悬浮在水中的苹果从水中取出,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图20)。再将小块苹果放入水中,发现小块苹果沉入水底。
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大块苹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大块苹果将________,大块苹果的密度________小块的密度。
(3)为了测量大块苹果的密度,小明仅从实验室取出了一个量杯(可放入大块苹果)和一段细铁丝。你认为小明是通过什么途径测出大块苹果的密度的。
①测量大块苹果密度的步骤:
A.先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块苹果密度的表达式:苹果=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6.“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河南省安阳县,中国的考古专家暨文物部门认定,图21甲为曹操高陵出土的玉、玛瑙等装饰品。小亮所在的科技活动小组想知道玉的密度,他们到博物馆参观时,借了一只玉球进行了测定。他们将玉球用细线挂在随身携带的测力计下端测出重力后,又把它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如图21乙所示。(g=10N/kg)求:
(1)玉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玉球的密度为多大?
27.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22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高度为20cm,秤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问(g取10N/kg)
(1)如图22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 N;
(2)如图22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如图22乙,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4)小明把秤的刻度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
(5)小丽认为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大于 小于
2.增大
3.丙
4.增大 等于 等于
5.15 沉底
6.0.06 不变
7.漂浮 9000m3 不变
8.液体密度不同 1.2×103
9.500 1000 1000
二、选择题
10.D 11.A 12.A 13.D 14.D 15.C 16.B 17.C
18.B 19.C 20.A 21.B
三、作图与简答题
22.如图所示
23.(1)胶囊中的药都为颗粒状的,中间有很多空隙,所以胶囊整体密度较小,在水中会漂浮。仰脖儿服药时,胶囊上浮,远离人的咽喉,不容易吞下。低头服用时,胶囊反而更接近咽喉,在舌的运动配合下,容易被吞下。
(2)片剂药物,密度大,会在水中下沉,应当采用仰脖的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24.(1)在同一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 (4)F1-F3=F4-F2
25.(1)小明等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可靠。因为他们只用了其中的一个苹果进行了实验,其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必须换用不同的苹果进行多次实验。若每个苹果都能悬浮在水中,结论“苹果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才是可靠的。
(2)上浮 小于
(3)B.再将大块苹果放入量杯中,读出这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最后用细铁丝将大块苹果压没入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②
五、综合应用题
26.(1)玉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0.9N—0.6N=0.3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浮=ρ水gV排可得:
玉球的体积为V =V排===3×10-5m3
玉球的密度为====3.0×103kg/m3
27.(1)G秤=F浮=ρgSh=1×103kg/m3×10N/kg×10-3m2×0.08m=0.8N
(2)零
(3)F最大=ρgSh=1×103kg/m3×10N/kg×10-3m2×0.2m=2N
G物=F最大- G秤=2N-0.8N=1.2N
m物=G物/g=1.2N/10N/kg=0.12kg
(4)所称物体的质量与浮力秤浸在水中深度的增加值成正比
(5)提高液体的密度或增大小筒的截面积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力课时作业</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九章 浮力第一节 认识浮力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九章 浮力第一节 认识浮力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图为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第九章 压强1 压强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教科版第九章 压强1 压强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我会填空,我会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