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1-2章)-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展开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1-2章)
一、选择题(第1-14每小题1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5-17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选项,共20分)
1.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清水洗手 C.棉签采样 D.佩戴口罩
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铝的元素符号是( )
A.AL B.Ai C.Al D.Lv
4.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5.粗盐中含泥沙、硫酸钠等杂质,有关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B.过滤可除去硫酸钠
C.蒸发时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D.提纯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
8.小球“”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代表单质的是( )
A. B.
C. D.
9.氨气(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2 B.N2 C.H2 D.NO2
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火星四射
B.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白磷:产生白雾
D.铁丝: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1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ClO33KCl+2O2↑
B.2KClO3KCl+3O2
C.KClO3KClO+O2
D.2KClO32KCl+3O2↑
12.磁性陶瓷对电子产业有重要作用,某种磁性陶瓷的主要成分MgFe2O4,下列关于MgFe2O4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Mg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含有7个原子
D.铁、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
1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内的气体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接通电源使用电烙铁发热,引燃红磷,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B.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C.图2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
D.图2中当反应时间为t1时才打开活塞K,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1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 | 70% | 14% | m | 10% |
反应后 | 42% | n | 40% | 10% |
A.丙可能是单质
B.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多选)15.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多选)16.如图是用“W”型玻璃管进行的微型实验,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处是红磷,能看到红磷上方产生大量烟雾
B.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可连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处理装置
C.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是氧气和氢气
D.该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是节约药品
(多选)17.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M、N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 M | N |
A | 单质 | 纯净物 |
B | 含氧化合物 | 氧化物 |
C | 纯净物 | 混合物 |
D | 纯净物 | 化合物 |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共30分)
18.化学消毒剂主要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在控制传染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①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它是由Cl2+2NaOH═X+NaClO+H2O反应制得,其中X的化学式是 。
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ClO2的物质类别属于化合物中的 ;其中Cl、O原子个数比为 ;1mol ClO2中约含有 个氧原子。
③75%的酒精常用于医疗消毒。75%的酒精溶液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酒精挥发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5%消毒酒精中含溶质 g。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是 。
19.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纯度。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等。
Ⅰ.过滤:是分离和液体的方法。
如图是过滤装置的一部分,请根据图回答:
①若滤纸的边缘有图中的三个位置,则最恰当的位置是 (填“a”、“b”或“c”)。
②倒入的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 (填“a”、“b”或“c”)。
③在过滤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可行的操作是 。
A.赶走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的气泡
B.将漏斗下端管口悬在烧杯中央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D.可将待过滤的液体先静置片刻再进行过滤操作
Ⅱ.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并计算产率。
①仪器E的名称是 ;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
②“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⑤称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且可重复使用)。
③如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过滤后的溶液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④如果学生通过正确计算,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分析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溶解过程
蒸发过程
称量过程
2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
(1)如图一所示,制取并收集氧气。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
(2)计算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某小组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氧气,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打开活塞K,向B中滴入50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后关闭活塞,待集气瓶C和烧杯D中的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定烧杯D中水的体积为V水。若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氧气,则V水 V氧气(选填“>”“<”或“=”),理由是 。
2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多量的氧气,需要的仪器是 (选填仪器编号)。
(2)已知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实验室制备氨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和 。若用如图2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3)小熊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三瓶氧气(每瓶含氧气0.01mol)。
Ⅰ、计算理论上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Ⅱ、小熊同学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请对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提出改正措施 。
(4)如图是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 (选填序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5)借助数学化实验手段用如图装置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按如表分组进行实验一,在同一温度下通过压强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一 | 药品 |
第一组 | 4%H2O2溶液15mL |
第二组 | 4%H2O2溶液15mL、0.2gMnO2粉末 |
第三组 | 4%H2O2溶液15mL、0.2gFeCl3粉末 |
Ⅰ、经过分组实验,同学们从实验一中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作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Ⅱ、选用0.2g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同学们又分别做了实验二和实验三,得到的数据图表如上,你认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 。
Ⅲ、实验一与实验二中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0.2g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有明显不同(见图中A点和B点),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沪教版2024新九年级暑期成果验收卷(范围:第一章~第三章)-2024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提升精品讲义(沪教版2024):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新九年级暑期成果验收卷(范围:第一章~第三章)-2024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提升精品讲义(沪教版2024),文件包含沪教版2024新九年级暑期成果验收卷范围第一章第三章原卷版docx、沪教版2024新九年级暑期成果验收卷范围第一章第三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8讲 氧气的制取-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08讲 氧气的制取-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第08讲氧气的制取原卷版docx、第08讲氧气的制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7讲 氧气的性质-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07讲 氧气的性质-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第07讲氧气的性质原卷版docx、第07讲氧气的性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