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14 背影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14 背影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栅栏(zhà) 似的(sì) B.交卸(xiè) 蹒跚(mán) 琐屑(xiè)
C.簌簌(shù) 拭干(shì) 举箸(zhù) D.橘子(jú) 颓唐(tuí) 棉袍(p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赋闲 马褂 警醒 背影 B.游逛 晶荧 混入 典质
C.嘱咐 狼籍 漂亮 惨淡 D.迂腐 奔丧 妥贴 踌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科迪·罗兹谈到父亲的去世,至今仍触目伤怀。
B.书法之迷人在于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
C.王健从小身体健壮,小学毕业就进入业余体校,繁重的田径训练,锤炼了他不折不挠的精神。
D.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张口结舌、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4(2020·贵州遵义十一中第二次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B.当灵感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注笔端,这是源于作者平时用心观察,重视积累的基础。
C.公众人物能不能言出必行、以身作则,事关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
D.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让遵义这座红色城市充满了魅力。
5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________,著名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____、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踪迹》等。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6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7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二)课外阅读
(2020·甘肃定西陇西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天天。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竞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顺。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9在叙述中,文中详写了哪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0画线句是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品质?
12“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13简要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素养升华
14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父母和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1)第一板块:关注和思考
请就下面材料中三句话中的某一句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这种期待自然无可厚非,但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2)第二板块:和父母面对面
根据“妈妈反对女儿与同学通信,这让女儿很不开心”这一对话情境,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①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女儿:( )
A.你不就是希望我一心学习吗?你咋知道我们不是谈学习呢?
B.我承认妈妈是爱我的,可你的爱令人窒息。妈妈爱我,就是约束我的行动。
C.妈妈如果真的爱我,就应该信任我。
②女儿:我是公民,有享受通信自由的权利。妈妈不让我与同学通信是违法的。妈妈:( )A.不用和我讲法律,哪个公民都得听他妈妈的话!
B.可你是未成年的公民,得接受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呀!
C.你真没白读书,竟然和妈妈讲起法律来了。
(3)第三板块:回报父母
①用简洁的语言拟一条“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的宣传标语,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
②请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除此以外,你还想用什么行动回报父母?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D 解析:A项中的“似”应读shì;B项中的“蹒”应读pán;C项中的“簌”应读sù。
2.A 解析:B项中的“荧”应为“莹”;C项中的“籍”应为“藉”;D项中的“贴”应为“帖”。
3.D 解析:“张口结舌”形容理屈或害怕。应改为“口若悬河”。
4.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可把“的基础删掉;C项两面对一面,可在“价值观”后添加“能否”;D项缺少主语,可删掉“凭借”或“让”。
5.佩弦 诗人 学者 荷塘月色 绿
【阅读理解】
6.“终于”是最终的意思,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终于”意思是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这里“终于”重复了两次,主要起强调作用,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7.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是反语。表明了作者悔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感悟。这里的“聪明”并不是作者在夸自己,而是运用了反语来自嘲。这里的情感是作者多年以后回忆当年的往事,自然已经能够体味父亲对自己的爱了。词语表达出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悔意。
8.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概括。概括叙事类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涉及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选段中的人物有“父亲”和“我”,事件是父亲送“我”到火车站上火车。
9.详写了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解析: 本题是对文章详略安排的考查。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详略的安排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选择,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要详写,反之则略写。
10.环境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做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或引起下文)做铺垫;⑤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⑥象征或暗示;⑦突出、深化作品主题。
11.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我”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以及致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
12.①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
②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解析: 本题是对信息筛选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本文,根据提示,从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13.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解析: 本题是对重点句段的理解考查,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上文“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可以看出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素养升华】
14.(1)示例:“听话”,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丧失个性和创造力;“好好学习”,使孩子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其他素质,发展不健全;“没出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暴自弃。
(2)①C ②B
(3)①示例:A.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B.父亲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示例: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照亮我前进的方向。周末给父母洗一次脚;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意思对即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4 背影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4 背影优秀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14 背影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14 背影优秀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14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14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