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2.2 血糖平衡的调节 同步练习
展开
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2.2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单选题
1.(2022·张家口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胰岛A细胞后,血糖浓度会下降
C.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
2.(2022·太原模拟)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该激素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只有体液调节,需多种器官和系统共同参与
B.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C.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存在负反馈调节,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协同作用
D.脂肪细胞膜上只存在胰岛素和FGF1的受体,体现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3.(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有利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C.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胰岛素的载体蛋白,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
D.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4.(2022高二下·焦作期末)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分别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导管堵塞时会导致胰岛素不能排出而引起高血糖
B.胰岛素可能会通过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来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合成和脂肪分解,胰岛素可抑制肝糖原合成和脂肪分解
D.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说明两者之间表现为相互拮抗
5.(2022·深圳模拟)正常人过量摄取葡萄糖时,机体启动的调节机制有: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兴奋通过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相关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存在神经—体液调节
B.上述启动机制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正反馈调节过程
C.①、②和③过程均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①、②和③过程说明机体的调节通路是多途径的
6.(2022·汕头模拟)2022女足亚洲杯的决赛中,中国女足在连失两球的不利局面下,以3:2逆转战胜韩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以下有关女足运动员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是( )
A.球员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类物质的转化
B.球员上场前即使没有尿意也可能去排尿,这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球员比赛中因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D.球员比赛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内环境pH下降
7.(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调节血糖平衡代谢的关系是( )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反馈调节 D.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8.(2022高三下·昆明月考)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荧光标记法:摩尔根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
B.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C.构建物理模型:血糖调节的模拟活动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D.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9.(2022·深圳模拟)研究发现,当切除某动物的大部分胰腺,动物血糖浓度可保持正常,但在一段时间内给予过量葡萄糖,则可使动物出现高血糖,并伴随胰岛B细胞的损伤。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保留的小部分胰腺仍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摄入过量葡萄糖可能会导致该动物出现尿糖现象
C.注射适量胰岛素可降低该动物胰岛B细胞的损伤
D.胰岛B细胞的损伤对动物血糖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10.(2021高二上·白山期末)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使血糖含量降低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B.糖尿病是由经常摄入较多的糖所引起的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D.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
11.(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是胰岛细胞、肝脏细胞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a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12.(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关于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的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曲线A代表正常人,曲线B代表糖尿病患者
B.图2中的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C.图3中的a激素为胰岛素,b激素一定是胰高血糖素
D.图3中的a和b两种激素共同调节,使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13.(2022高三上·丹东期末)下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②中的液体增多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丘脑
D.若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则B可代表肝糖原分解的葡萄糖
14.(2022高三上·丹东期末)胰腺是人体重要的腺体,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分泌物可参与人体的多项生命活动。某同学通过研磨胰腺的方式提取和分离胰岛素结果失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作用场所及作用都相同
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和胃腺分泌的盐酸都可直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研磨液中的胰岛素被胰蛋白酶水解
D.人体内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岛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
15.(2022·闵行模拟)关于图中物质转变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能进行上述各种反应
B.酵母菌能进行d、f、e反应
C.糖尿病病人a、b、c都会加强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e比d、f释放的能量多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三上·营口期末)甲、乙、丙三人在一次体检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判断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下图为甲、乙、丙三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 。
(2)据图判断, 为糖尿病患者。
(3)据图分析,甲体内存在的生理现象可能有_____________。(多选)
A.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减退
B.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减退
C.甲个体会出现多饮、多食现象
D.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水分重吸收减少
(4)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分泌激素的细胞,都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调节,这个过程中这些细胞所在的器官属于反射弧中的 (填结构名称)。人体正常血糖浓度的范围是3.9-6.1mmol/L,血糖浓度的变化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血糖调节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17.(2022·淮北模拟)阿尔兹海默病(AD)即老年痴呆病,神经元死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Ⅱ型糖尿病(T2DM)。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AD)与Ⅱ型糖尿病(T2DM)有着密切的病理学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体内能催化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高,该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比正常人 (填“高”或“低”),兴奋的传递效率下降。据此提出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措施 。
(2)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 葡萄糖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引起代谢紊乱,患者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将 (“增多”或“减少”)。
(3)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据题意推测,阿尔兹海默病(AD)与Ⅱ型糖尿病(T2DM)有着密切联系的可能原因是 。
18.(2021·南宁模拟)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存在着不同的调节途径,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根据题干信息,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有 (至少答出两个)。
(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胞 ,以降低血糖浓度。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从生活的水中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没有内环境,A错误;
B、人体饥饿时,胰岛A细胞会产生胰高血糖素,由于胰岛A细胞并不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其细胞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血液流经胰岛A细胞后,血糖浓度会下降,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C错误;
D、麦芽糖不能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因此麦芽糖不属于内环境中的营养成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的稳态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2、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糖平衡:
2.【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血糖平衡调节不仅有体液调节,还有神经调节,A错误;
B、根据题意,FGF1可以降低血糖,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血糖升高,B正确;
C、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
D、脂肪细胞膜上也存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受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岛素含量升高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答案】C
【知识点】DNA与RNA的异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错误;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有利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表达,B错误;
C、胰岛素不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自身,故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胰岛素的载体蛋白,但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C正确,
D、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就是DNA,不能说主要是DNA,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研究者: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
(2)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细菌培养基等。
(3)实验设计思路: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
(4)实验过程:①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②将S型细菌的多糖和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都为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现象;③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一段时间以后,只有R型菌。
(5)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DNA,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是激素,其分泌直接弥散进入血液,不需要胰腺的外分泌部的胰腺导管参与,故胰腺导管堵塞时不会导致胰岛素不能排出,A错误;
B、胰岛素可能会通过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来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而胰岛素作用相反,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C错误;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说明二者具有拮抗作用,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不能说明两者间存在拮抗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
5.【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②过程中体现了神经支配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③过程体现神经支配腺体释放激素,而后通过激素进一步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这说明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存在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
B、因为胰岛素引起的血糖水平下降会减弱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即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过程,B错误;
C、①血糖升高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②血糖升高的刺激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兴奋可通过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活动;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相关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
D、①、②和③过程都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据因此可说明机体的调节通路是多途径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的变化。
6.【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球员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类物质的转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分解形成葡萄糖,A错误;
B、排尿反射的中枢是在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支配,球员上场前即使没有尿意也可能去排尿,这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球员比赛中因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传送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
D、球员比赛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但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内环境中的pH不会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言、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7.【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两者的作用效果是相反 ,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2)调节血糖的激素:
激素名称
分泌部位
作用途径
作用效果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
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血糖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血糖
8.【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摩尔根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并非用荧光标记法,而是用杂交实验验证的,A错误;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血糖调节的模拟活动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都属于构建物理模型,C正确;
D、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3、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3)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验证;(4)探究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及转移的实验。
9.【答案】D
【知识点】动物激素的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保留的小部分胰腺仍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故可以进行血糖的调节,A不符合题意;
B、因该动物切除大部分胰腺,故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故摄入过量葡萄糖可能会导致该动物出现尿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注射适量胰岛素可辅助进行降糖过程,降低胰岛B细胞的压力,减少其损伤,C不符合题意;
D、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因为细胞分泌活动程度过大,导致的异常现象,不是负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大,要求胰岛B细胞分泌强度增加,若分泌量过大则会对胰岛B细胞造成损伤。
10.【答案】A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A正确;
B、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受体损伤所引起的,B错误;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血浆中的葡萄糖就不会进入组织细胞,从而导致血糖升高,C错误;
D、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糖尿病的病因
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②胰岛素受体损伤(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11.【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器官乙是肝脏,能合成和分解糖原,A正确;
B、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B错误;
C、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C正确。
D、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当血糖含量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12.【答案】C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所以曲线A代表正常人,曲线B胰岛素浓度分泌不足,代表糖尿病患者,A正确;
B、血糖浓度正常值是0.8~1.2g/L,所以图2中a是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是低血糖患者,B正确;
C、图3中进食后,a的浓度增加,应该是胰岛素,而b的浓度降低,应该是胰高血糖素或者肾上腺素,C错误;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共同调节血糖浓度,使得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③这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类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作用。
2、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3.【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血糖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即①和②,A正确;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②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靶器官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
D、若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当体液中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可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浆以维持血糖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冷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刺激下丘脑分泌 , 作用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 ,作用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负反馈抑制和的分泌量。
4、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14.【答案】C
【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胰蛋白酶和胰岛素都是分泌蛋白,故合成和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都要通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但胰蛋白酶是外分泌物,分泌到消化道需要通过导管,胰岛素是内分泌物,分泌到内环境不需要导管,胰蛋白酶的作用是催化,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A错误;
B、胃腺分泌的盐酸不能直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经过研磨后,胰腺研磨液中的胰岛素可被胰蛋白酶水解,C正确;
D、人体内能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作用于全身各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15.【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人体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能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A错误;
B、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能进行e、f,B错误;
C、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则不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a肌糖原合成、c途径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会抑制,C错误;
D、e有氧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能量,d、f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还有少部分能量存储在乙醇或者乳酸中,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肌糖原的合成,b表示肝糖原的分解,c表示细胞摄取葡萄糖,d表示无氧呼吸,e表示有氧呼吸,f表示无氧呼吸。a、c过程由胰岛素调节,b过程由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调节。d发生在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等生物体中。f发生在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生物体内。
16.【答案】(1)食物中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肝糖原分解
(2)甲乙
(3)B;C;D
(4)效应器;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知识点】尿糖的检测;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空腹时,人体内可以通过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水平。
(2)由题可知,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图1中,甲和乙的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血糖浓度都达到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所以甲和乙为糖尿病患者。
(3)分析图2,餐后甲的血糖浓度上升,其胰岛素浓度变化不大,所以甲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减退,并出现多饮、多食等症状,因为其血糖浓度过高,所以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水分重吸收减少。
(4)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分泌激素的细胞,都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调节,这个过程中这些细胞所在的器官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人体正常血糖浓度的范围是3.9-6.1mmol/L,血糖浓度的变化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血糖调节的过程,这种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糖尿病及其危害与治疗:
(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①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②2型糖尿病: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
(2)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17.【答案】(1)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2)加速摄取、利用、储存;增多
(3)Ⅱ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导致阿尔兹海默病
【知识点】突触的结构;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 (1)由于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体内能催化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高,进而导致作为神经递质的乙酰胆碱能够快速被分解,据此可推测,该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比正常人“低”,因而兴奋的传递效率下降。据此可通过设法降低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减缓乙酰胆碱的分解,从而达到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目的。
(2)胰岛素抵抗的含义是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具体表现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则血糖浓度降低减慢,进而刺激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引起代谢紊乱,由于患者体内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的速率减慢,因而患者会更多的消耗脂肪,据此可知,患者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将增多,从而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据此可推测,Ⅱ型糖尿病导致的机理是胰岛素抵抗,进而使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而较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进而导致(T2DM)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生。
【分析】1、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可作为神经递质的物质包括乙酰胆碱等。
2、胰岛素的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8.【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
(2)葡萄糖、神经递质、(相关胃肠)激素
(3)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等
【知识点】激素调节的特点;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体现了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可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体现了体液调节,故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由题干信息可知,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故葡萄糖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则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为信号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出来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故相关胃肠激素可作为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信号。
(3)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其作用机理是促进肌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则体液调节的特点有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由于需要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故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较广泛。
【分析】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2、激素调节的特点:(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虽然激素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
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精品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3水盐平衡的调节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3水盐平衡的调节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其他版本必修一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其他版本必修一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2血糖平衡的调节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2血糖平衡的调节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