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展开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随着光伏发电用地需求的激增,一些天然湖泊和湿地成为光伏阵列的集结之地。下图为江苏盐城滇海湿地一带的“风光渔”互补产业,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产养殖。读图,完成1~2题。
1.“风光渔”互补产业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按资源的自然属性分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可再生资源
2.“风光渔”互补产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提高水面温度 ②使鸟类减少栖息地 ③减少大气污染 ④增加大气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气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故选B。第2题,由材料“一些天然湖泊和湿地成为光伏阵列的集结之地……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产养殖”,并结合图示可知,“风光渔”互补产业是利用水面上的集热板发电,水下进行养殖,这样会使鸟类栖息地减少;集热板反射、吸收太阳辐射,会降低了地表温度;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其开发使用会减小大气污染。故选C。
答案:1.B 2.C
第五届长江三角洲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园林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围绕“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三方面做了题为《城镇绿地低碳规划与建设途径》的主题报告。据此,完成3~4题。
3.该主题报告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哪一种态度( )
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
4.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报告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解析:第3题,“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们善待自然的态度。第4题,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答案:3.D 4.A
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厘米,很多地方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成为“破皮黄”。这些坡耕地多采用顺坡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此,完成5~6题。
5.“破皮黄”( )
A.土壤贫瘠,无机盐分较少
B.土层薄,黏重,呈酸性
C.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
D.空隙小,不透气,土质差
6.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为( )
A.增施土壤有机肥,平整梯田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改变耕作制度和方式,保持水土
D.发展蔗基鱼塘农业,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解析:第5题,黑土和“破皮黄”的最大差别是“破皮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第6题,根据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成因,该地区应改变耕作制度,保持水土,持续发展农业。
答案:5.C 6.C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水源保证和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耕地利用结构。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C.实施高效的节水农业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8.关于图示各省份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结构来看,A很可能表示上海市
B.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C.在各省份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D.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份之首
解析:第7题,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关键是发展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根据各地实际,发展灌溉排水系统,A合理。实施高效的节水农业,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C、D合理。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投资成本高,受气象条件影响大,且望天田比较分散,B不合理。第8题,从图示各省份耕地结构来看,A省菜地占比重在各省中最大,说明城市市场需求量大。耕地主要是灌溉水田,应是南方水源充足城市,很可能表示上海市,A对。云南降水多,但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地表水缺乏,导致旱地的面积较大,B错。在各省份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占比重最大,受地形、气温影响,实际面积很小,C错。福建气候湿润,境内多山,水田面积比重居各省份之首,实际面积比安徽小,D错。
答案:7.B 8.A
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我国消费的能源中既属于清洁能源,又为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1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
A.新能源比重下降 B.能源利用单一化
C.已进入石油时代 D.以化石能源为主
解析:第9题,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只有水能既属于清洁能源,又为可再生能源。第10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新能源比重上升,能源利用趋向于多元化;仍以煤炭为主,尚未进入石油时代;能源以煤炭、石油为主也就是以化石能源为主。
答案:9.C 10.D
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位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单位:亿元)。读表,完成11~12题。
林区 | 森林固碳价值 | 林业经济产值 |
甲林区 | 1 598.57 | 93.81 |
乙林区 | 1 287.84 | 399.19 |
丙林区 | 568.36 | 136.90 |
丁林区 | 2 163.77 | 89.42 |
11.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
A.水土流失量少 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 D.生物种类多样
12.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A.更换绿化树种 B.采林育林结合
C.禁止采伐森林 D.营造护田林网
解析:第11题,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对碳的吸收能力越强,单位土地面积上林地的叶片总面积比草地大,所以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C正确。光合作用强弱与其他三项无关,A、B、D错误。故选C。第12题,从表中看出,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较低,说明森林面积较小,可判断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提高森林固碳价值主要是提高森林面积,我国华北地区为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因此提高丙林区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护田林网,故选D。
答案:11.C 12.D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公约在我国( )
①具有法律效力 ②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 ③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 ④是制定《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 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条约》 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④《京都议定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提示,《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和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但不是制定《宪法》的依据。第14题,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条约》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公约。
答案:13.D 14.D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的结构图;下表为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读图表,完成15~16题。
地点 | A | B | C |
P1 | 0.08 | 0.14 | 0.07 |
P2 | 0.04 | 0.11 | 0.05 |
P3 | 0.06 | 0.14 | 0.07 |
P4 | 0.06 | 0.11 | 0.05 |
15.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16.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解析:第15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它没有拓展海洋运输空间,更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海洋牧场与工业的污染无关;它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即是“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B正确。第16题,海洋牧场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域的各项指标看:建设社会经济条件最好的是P1,海洋物理环境最好的是P1和P3,海洋生物条件最好的是P1和P3,综合起来看应该是P1最好。故A正确。
答案:15.B 16.A
二、综合题(共小3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已经成为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废弃大国。图1为我国2009—2017年部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统计图。
材料二 图2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示意图。
(1)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压力较大,其原因是什么?(4分)
(2)2009-2017年数量增长最快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其非正规拆解处理易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运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分析图2所示废弃物处理方式的意义。(8分)
解析:第(1)题,当前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压力较大,其原因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多,增长较快;我国技术水平较低,处理能力不足,处理难度大。第(2)题,根据图1曲线,2009—2017年数量增长最快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房间空调器,其非正规拆解处理易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有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第(3)题,当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运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图2所示废弃物处理方式,对废弃电器进行回收、处理的意义有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调动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发展;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
答案:(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多,增长较快;处理能力不足,处理难度大。
(2)房间空调器 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
(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意义: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调动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发展;增加就业。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我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3)简述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南方地区应采取的措施。(6分)
解析:第(1)题,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可从人口流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1985年后我国的人口向南方流动,南方的粮食需求量增加;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粮食种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大量占用耕地,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南方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另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使南方粮食供应不足。这些导致了我国“北粮南运”的出现。第(2)题,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北移)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粮食生产的重心转移到北方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粮食重心北移必然会扩大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从而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北方地区干旱,加剧土壤盐碱化等。第(3)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南方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保护耕地、减轻灾害、做好粮食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等。
答案:(1)人口向南方流动,粮食需求量增加;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南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保护耕地,推进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等。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火电站、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用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到空气中,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破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作物,使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从而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每到夏季,上海的大多数公共场所将空调温度定格在26 ℃以上。节约1亿度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
(1)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6分)
(2)分析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根本措施。(6分)
(3)请你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6分)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因冰川融化量增加,导致河水水位上涨,长期来看,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水枯竭,并且也会使河流蒸发量增加,使河水水位下降。第(2)题,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应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入手,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加强二氧化碳的吸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第(3)题,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个人应从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入手,如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回收等。
答案:(1)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水枯竭;全球变暖使河流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
(2)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全球合作。
(3)节约用电;环保出行;资源循环利用;使用购物袋购物;植树种草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本册综合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本册综合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测评(原卷版+答案版): 这是一份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测评(原卷版+答案版),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