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认识除法(2)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12555/0-1692262998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认识除法(2)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12555/0-16922629980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认识除法(2)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12555/0-1692262998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精品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认识除法(2)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0页、41页,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提示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分桃子”和“分足球”,虽然仍然是除法的初步认识,但是与上节课有所不同,这里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求可以分几份。教学中,要按照教材设计的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讨论交流应该怎么分,然后重点介绍除法算式的书写和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从手操作的过程后,再根据操作的结果写出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按每几个一份,把物品“平均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根据要分的物品个数、每份的个数和求出的份数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花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小马过河”情境图)
师:小河流水哗啦啦,小马过河把船搭,小马一共有几匹?数来数去整十八!岸边只有三条船,平均每船几匹马?
师:刚才的儿歌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8匹小马要过河,只有三条船,每条船上平均几匹马?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结果吗?
生:18÷3=6,每条船上6匹马。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的问题,求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分法,继续探索除法的意义。
(板书:认识除法(2))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和故事情境,复习每份能分几个的“平均分”,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呈现新知,探究发现
1.课件出示“分桃子”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小猴子正在干什么?
生:小猴子在分桃子呢!
师:观察图画,你知道它是怎么分的吗?
生:小猴子把桃子每盘放2个……
师:小朋友和同桌讨论一下,每盘放2个,就是每个盘子都放同样多的2个,这是不是“平均分”呢?
生:是“平均分”,因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拿出桃子的图片)哪位小朋友能到前面来替小猴子分一分?
(学生到台前分桃子,一边分,一边说)
师:根据刚才小朋友分的过程,谁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
生:6÷2=3,可以分3盘。
师:谁能读一读这个算式?
生:六除以二等于三。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吗?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表示6个桃子,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除号前面的6表示要分的物品的个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2表示每份的份数,叫做“除数”,等于号后面的3表示分的份数,叫做“商”。
(板书除法每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列出除法算式,体会到两种分法的不同。】
2. 课件出示“分足球”情境图。
师:兔博士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生:有20个足球,每只筐里装5个,需要几只筐?
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用花片摆一摆,然后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用花片代替足球摆一摆,并讨论列式)
生:20÷5=4,需要四只筐。
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生:二十除以五等于四。
师: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算式表达的意义。
生:表示有20个足球,每份分5个,能分成几份?
师:这个算式的各个部分分别叫做什么?
生1:20叫做被除数……
生2:5叫做除数……
生3:4叫做商……
三、实践新知,合作探究
1. 教材“练一练”第1题、2题。
2.10个汉堡包,每个盒子放2个,需要( )个盒子。
3.丽丽带了15元钱,如果都买笔记本,可以买几个?如果都买钢笔,可以买几支?
每个5元 每支3元
4.乐乐买来12条小鱼,小猫每天吃4条,可以吃几天?
答案:2. 5 3. 15÷5=3(个) 15÷3=5(支)
4. 12÷4=3(天)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3题、4题。
2. 分牛奶。
(1)如果每箱装4盒,可以装( )箱。
(2)如果每箱装3盒,可以装( )箱。
3.根据下面的句子,列出除法算式。
(1)30除以5等于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15个桃子,每份5个,可以分成3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育课上,18名同学分组打乒乓球,每2个人一组,可以分9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1)3 (2)4
3. (1)30÷5=6 (2)24÷6=4 (3)15÷5=3 (4)18÷2=9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谁能将平均分的这两种分法对比着来说一说?
生1:第一种“平均分”是已知要分物品的个数和份数,求每份是多少……
生2:第二种“平均分”是已知要分物品的个数和每份的个数,求可以分几份……
师:我们这节课还学习了什么?
生3:我们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六、布置作业
1. 选择。
(1)
8个蘑菇能平均分给3只小兔子吗?( )
A. 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2)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5 B.10 C.20
(3)每个星期是7天,14天是( )个星期。
A.3 B.2 C.4
(4)丽丽写一篇大字需要6分钟,18分钟可以写( )篇。
A.2 B.3 C.4
(5)16÷2=8,其中16是(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2. 小刺猬需要几次才能将苹果运完?
÷ =
3.王爷爷要在屋前的空地上种12棵月季花,每行种4棵,可以种几行?
÷ =
4. 一颗五角星有5个角,( )颗五角星有10个角。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另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注意了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多项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平均分”的不同形式,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故事情境,用来复习上一节课中学习的“平均分”和对除法的认识。然后通过“分桃子”的事例,引出本课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了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列出除法算式,并能表述除法算式每部分的名称和表达的意义。而在练习反馈中,充分利用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倍数,判断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优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实践新知,拓展巩固,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优秀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优秀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呈现新知,探索发现,巩固拓展,实践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