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01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02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共17页。

    第7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看日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68页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和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准备】
    PPT课件,日历卡。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关于“日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我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有365天,但有的同学说一年有366天,不知道为什么?
    生:我知道有的月份有30天,有的月份有31天,还有28天,也有29天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30天,什么时候是31天?
    生:为什么二月有时候28天?有时候29天?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通过今天的学习解开其中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二、讲授新知
    1.认识大月、小月、特殊月。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013年至2016年的日历卡,把每一年、每个月的总天数填在下表中。(PPT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所有年份的1,3,5,7,8,10,12这7个月的天数是一样的,都是31天;所有年份的4,6,9,11这4个月的天数也是一样的,都是30天;二月在2013年、2014年、2015年都是28天,但是2016年是29天。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多!一个月有31天的,这样的月就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这样的月就叫小月;二月是个特殊月,它在平年里是28天,在闰年里是29天。
    2.记忆大小月份。
    师:我们知道了大月、小月和特殊月,但这些月份我们该怎样更好地记住它们呢?

    教材中介绍了两种记忆方法。一种是拳头记忆法,另一种是口诀记忆法,对照教材看一看,说一说并与同桌交流你记忆的过程。
    用拳头重点指出七月和八月在转折点上,两个月都是大月。
    师:同学们互相读口诀并解释一下每一句。“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PPT课件展示口诀)
    3.认识平年和闰年。
    师:小华说她今年12岁了,但只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她出生的日期肯定是四年才出现一次,因为12除以3等于4。
    师:2016年2月有29天,2013年、2014年、2015年2月只有28天,所以如果在2月29日出生就可能12岁只过了三个生日,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平、闰年的判断。
    请同学们把附页2中2009年至2016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看一看这些天数有什么变化规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生:每过三年后就是一个闰年,4年中有一个闰年。
    师:既然四年一个闰年,那么同学们猜想一下,年份数和4有什么关系?
    生:年份除以4后没用余数的年份是闰年,年份除以4后有余数的年份是平年。
    小结:如果是整百的年份,要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1900能被4整除没有余数,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
    4.认识一年有多少天。
    我们知道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那你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吗?
    生:平年天数是365天,闰年天数是366天。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8~69页“练一练”第1~6题。
    四、拓展提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大约的数,准确的应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作平年。这样每四年就比准确时间少了近1天。为弥补这个差值,就在这一年的2月多加1天,这一年就是366日,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还规定,凡遇末尾数字为两个0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认识年、月、日,自主寻找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都需要利用年历,而年历的形成、各月之间的联系、星期的循环等,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助,于是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制作年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本课从设计上立足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从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入手,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制作年历到交流,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动脑思考的空间和实践平台,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
    [不足之处] 应该多提些问题,如:一年中有哪些月份的天数是相同的?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准备几张不同年份的日历,帮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关系,或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两张日历,这样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更利于掌握知识。
    第2课时 一天的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1页认识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在借助直观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24时记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
    学会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相互换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钟。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谜语: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银行,它给每个人都开了个账户,每天往大家的账户上存入同样数目的资金,令你当天用完,不准把余额记账,不准预支和超支,如果用不完,第二天就自动作废,请问:这个银行每天给我们存入的到底是什么?
    谜底:时间。同学们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更多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讲授新知
    1.认识24时记时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从左边的图中看到了淘气1时正在睡觉,窗外,月亮当空,繁星闪烁;从右边的图中看到淘气1时正在学习。
    师:这两幅图中的钟表上的时间都是1时,这两个1时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凌晨1时,一个是下午1时。
    师:这两个1时除了我们给它加个定语“凌晨”或“下午”,还有没有别的区分方法?
    生:下午1时可以说13时。
    师:这种方法你在哪里见过?
    生:在电视上,比如播新闻联播时说晚上七时半,但电视上显示19:00。
    师:钟面上最大的数字是多少?时针转一圈是12时,最大是12时,为什么会有比12时还大的时间?因为一天有24时,也就是时针要转两圈,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夜里12时是前一天的结束,同时是新一天的开始。
    小结:怎样将12时记时法换算成24时记时法?又怎样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
    2.计算从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这是一个邮箱的取信时间安排表,观察这个表中的时间,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按要求填写教材上的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算一算,第一次取信到第二次取信间隔多长时间?
    14时就是下午2时。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下午2时是14时,可以用2+12=14(时),把它转化成24时记时法,晚上8时也就是8+12=20(时)。把24时记时法转化成12时记时法,用减12的方法,23时就是23-12=11(时),所以23时是晚上11时,19时40分-12时=7时40分,所以是晚上7时40分。
    2.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2题。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3.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3题。
    四幅图给出的都是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下午或晚上的时刻,学生需要先转换成12时记时法的时刻,然后才能在钟面上画,练习时,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4题。
    引导学生从火车票的票面上获得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增加生活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等有关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好习惯。
    1.生活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普通记时法,绝大多数会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
    2.观察、比较、体会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特征。
    3.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换算。
    4.理解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不足之处] 在教学24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没有结合当天来说一说。如20号晚上的12时,也就是24时,是20号的结束,也是21号的开始,21号的0时,如果强调指出学生会更加明确。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应加强学生12时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时记时法的训练。还有个别学生对12时记时法的时间定语掌握不好,例如应强调0时表示的意义。
    第3课时 时间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制作时间表。
    【教学难点】
    制作合理的时间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生活实际导入
    (PPT课件出示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表)
    师:作息时间安排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作息时间表是用来规范我们的活动,让我们在该干什么事的时间干什么事,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时间表。
    二、讲授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师:要制作时间表,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时间,同学们看这个时钟,你看小兰现在在做什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再看第二幅图:这幅图上的时刻是几时?这幅图上的古丽正在干什么?
    为什么8时了小兰在读书,而古丽才刚刚起床,看来制作时间表还需要考虑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2.观察时间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时间表)观察两份上课时间表,从这两份时间表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师: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分别是教材上的哪个时刻?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补充时间表。
    这两份时间表都不完整,它们只记录了上午的时间安排,你能不能按照下面的提示安排下午的时间表,就是安排她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事情,其中经过多长时间,在制作时间表时要推算时长和到达的时刻。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根据画面中呈现的淘气的活动时间制作时间表,在读出、写出时间并制作成时间表之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淘气是怎样安排自己星期六一天的时间的,这样安排合不合理。
    四、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有关知识独立制作时间表,制作前可以让学生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然后开始制作时间表,让学生有机会看到更多学生的作品,互相学习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时间表。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除了运用在表上数一数的方法外,学生还试着用自己能看明白的竖式去解决,提高了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
    [不足之处] 有的学生总是太马虎,在分钟不够减时,借1时总记不住是60分,导致计算错误,还要加强练习。
    [再教设计] 部分学生对时间的计算掌握不好,经常计算错误,应该在这方面予以加强,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完整的测量活动过程,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2.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了解评价方法,逐步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难点】
    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丽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美丽的操场上有什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情境图)
    2.搜集信息: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布置本课的活动任务)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确定好本组的测量任务,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好工。活动任务分别有:
    任务一:测量学校里的体育器材(或小树)大约有多高。
    任务二:学校操场一圈大约有多长。
    任务三:测量沙坑的长是多少。
    议一议:
    在小组内讨论,确定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以及由谁来记录数据。相互启发,补充和完善各自的活动方案。让组长组织分工,明确各自承担的活动任务。
    (1)估测。
    师:我们在操场上进行跳远时大家都能跳多远呢?想一想,沙坑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估计一下吧!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师:5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在学生交流时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沙坑的长度是怎样得来的,而且在交流中让学生懂得去估算长度。
    (2)班内交流,选取测量工具。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是5米长,怎样估计出来的,应该选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测量时我们可以选用什么方法)
    交流:5米的长度只是沙坑的大概长度。沙坑的长度为什么不可以太短,又不可以太长?
    交流:在实践时我们要测量,格尺和米尺哪个工具更合适?
    (PPT课件出示两种测量工具比较)
    交流: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在测量沙坑的长是多少时,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与方式。
    (交流的同时我们要重视对测量数据和测量方法的收集与整理)
    (3)再来估一估操场的长度,让打算测量操场的同学记录好估测的数据。
    师:我们在清晨运动时都会在跑道上跑步,你认为绕我们校园操场跑一圈,大约是多少米?
    (4)到操场上去实际验证,我们该如何做记录?让学生想出办法后,带好空白的活动记录单,用8~10分钟完成任务后回到教室。
    (5)全班交流对较长的距离的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较长呢?(学生交流)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什么测量工具,是如何测量出操场的长度的?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自主交流“想一想”。
    (1)同桌交流。
    (2)老师说长度,学生说出适合这个长度的事物,以及测量时所选用的方法及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四、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这节课上,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估测的能力。
    [不足之处] 因为课上时间有限,测量时有一小部分同学并没能全程参与到活动中去,交流时也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再教设计] 可以将本节课换为实践课,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完成测量,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
    第2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培养学生有序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合理有序的搭配方法和策略。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并且感知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进行观察与操作。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有序的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搭配中的学问。
    同学们在认识搭配这个好朋友之前,我想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通常在哪吃午餐啊?
    你觉得选择午餐要注意些什么?
    为了使同学们每天能吃上营养午餐,于老师准备开一个“营养配餐中心”,PPT课件出示:我的中心星期一开业,我担任本中心的总经理。今天,我想在你们当中聘请两名服务员和一名配菜部经理,你们愿意参加应聘吗?
    二、搭配菜谱、探究规律
    (一)活动1:给星期一的菜谱配菜。
    1.王师傅要考考大家,请看星期一的菜谱(PPT课件出示):
    荤菜     肉丸子
    素菜     白菜、冬瓜
    2.星期一的菜谱里都有些什么菜啊?你们知道什么是荤菜,什么是素菜吗?
    3.王师傅有个要求:一个盒饭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你打算怎样配菜呢?
    4.学生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5.还有别的搭配方法吗?你觉得这样一荤一素搭配好吗?
    6.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来,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

    呢?在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用图例和方案这两种方法来表示出搭配的过程,但不必特别强求和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如果学生有其他创新的方法,就推荐给大家。
    (二)活动2:给星期三的菜谱配菜。
    星期一大家总结出有2种配菜方法,那么星期三呢,请看星期三的菜谱(PPT课件出示):
    荤菜     牛排、鱼
    素菜     豆腐、油菜
    如果你能用一荤一素的方法搭配好所有的菜,王师傅将聘请你为本店的服务员。
    (1)请同学在小组内试着配菜,并且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
    (3)怎样搭配才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呢?
    (4)怎样按着一定顺序搭配呢?有几种方法?
    (5)其他同学也能按一定的次序进行配菜吗?把你的配菜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6)这两种搭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种配菜问题抽象为数学知识,以荤菜为准,每种荤菜和一种素菜都有2种搭配方法,有两种荤菜就有2×2=4(种)方法。
    (三)活动3:给星期五的菜谱配菜。
    1.大家都会配菜了,这是星期五的菜谱,有两荤三素,如果按一荤一素的搭配方法,有多少种配菜方法呢?(PPT课件出示星期五菜谱)
    荤菜     肉丸子、虾
    素菜     白菜、豆腐、冬瓜
    2.谁能第一个配出所有的菜,王师傅将聘他为配菜部的经理。
    3.请同学们试着配菜,然后说给大家听。引导学生以一种菜为准与另一种菜搭配。
    思考:通过刚才的配菜,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小结:
    可以用荤菜的数量×素菜的数量=配菜方法数。
    板书:
    1荤×2素=2种
    2荤×2素=4种
    2荤×3素=6种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一)活动1:搭配服装。
    1.其实,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搭配的地方,马戏团里的小丑要表演,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情境图)。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在搭配的过程中,先用序号来表示帽子和裤子,便于叙述。
    请你和同桌一起试着配一配。
    2.看来穿衣服也需要搭配,搭配适当,会使我们生活更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二)活动2:搭配路线。
    1.同学们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淘气想请你们帮个忙,

    他要到动物园去参观(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情境图),这是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看图说一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说一说: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1)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几条路线吗?
    (2)哪一条最近呢?你能帮淘气选一条吗?
    (3)回来时有几条路线呢?你能用字母把路线表示出来吗?
    四、联系生活、课后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有关搭配的其他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向学生提供了三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穿衣服搭配问题、营养配餐问题、路线选择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再教设计] 本节课要渗透给学生的是有序思维,所以应该让学生主导课堂,在学生各种思考方式下,让他们体会有序思维的好处,自主选取表示方法。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共同的休息日。
    1.师:我们的好朋友奇思,他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提问: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1:父亲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4天里有3天工作,有1天休息。
    师:他的母亲是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
    师: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
    2.(PPT课件出示9月份的日历)9月1日大家都开始工作或学习,找出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师:如何能从日历中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休息日是哪几天?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符号标记休息日)
    师:请第一组同学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第二、三组同学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第四组同学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
    (学生分组标记休息日后,全班交流,老师课件演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PPT课件出示父亲、母亲的休息日)
    (PPT课件出示奇思的休息日)你又发现了什么?
    3.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用这样的方法你能找出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吗?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方法)
    4.师:父母共同的休息日老师是这样表示的,你能像我这样表示出父子、母子以及全家的休息日吗?
    (师一一地把学生所说的展示出来,然后请同学们交流填的方法)
    生1:我是按九月份的日历填的,同时有三角形和圆形的就是父母共同休息日,同时有三角形和对勾的就是父子共同休息日,同时有圆形和对勾的就是母子共同休息日,同时有圆形、三角形和对勾的就是奇思一家三口的共同休息日。
    (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师:用这样的图表示共同的休息日有什么好处?
    (感受用集合表示的优势与特点)
    (二)日历中的规律。
    1.(PPT课件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框里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2.换一组数,再次观察发现,验证规律。
    3.观察框里面的9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换一组试试。
    4.根据描述猜一猜。

    二、数学小故事
    少年高斯的故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PPT课件出示)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探索并解决与日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的休息规律后,直接给出9月份日历让学生标记,部分学生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应该让学生再结合日历说一说每个人的休息规律,找日历中的规律,老师只让学生能找出规律,言之有理即可,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在找规律时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序性、条理性。
    [再教设计] 要让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本节课应该让学生独立动手、认真思考,然后解决问题,找出共同的休息日。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