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7课《复习(第2课时)》教案
展开课 题 | 复习(2) | 第 课时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识记: | 让学生经历比较、综合和概括等探索活动动车,尝试归纳乘法计算的一些简单的规律,提升对乘法相关知识的认知,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归纳推理等初步思维的能力;进一步感受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一些简单规律,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了解估算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感受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素养。 | ||
理解: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乘法计算中的简单规律。 | ||||
简单运用:能估算一些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果。 | ||||
复杂运用:能正确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与乘法相关的问题。 | ||||
创见: | ||||
教学重点 | 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简单的规律和估算。 | |||
教学难点 | 乘法计算一些简单规律的发现 | |||
教学过程 | 关注差异 | |||
一、预学查异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二、初学引异 1、复习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明确:左右两边算式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所以只要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在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越大积就越大。 2、复习第8题 学生分组完成,交流得数。 比较:仔细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乘数和得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学生将每组中第一道算式里后两个乘数相乘的一部分和第二道算式里的第二个数用横线划出来。指名学生回答。 指出:计算连乘算式时,可以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和第一个数相乘。 三、研学导异 1、复习第9题。 学生分组完成,交流得数。 (1)提问:每一组题有什么规律?同桌讨论。 交流:第一组题的下一道算式怎么写?这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明:几乘几个9排成的数,再加几,得数就是几后面添上几个0。 师:请你接着再写一个算式。6×999999+6=6000000 (2)交流:第二组呢?你能说说它的规律吗? 明确:按123这样1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再加上比几大1的数;加上的数是几,得数就是几个1排成的数。 你能接着再写一组吗? 12345×9+6=111111 (3)交流:第三组呢? 指出:按987这样9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加上比末位数字少2的数,得数比前面那个乘数多一位,各位上都是8。 你能接着再写一组吗?98765×9+3=888888 2、复习第10题。 (1)出示题目,说说从图中里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明确:小芸中午回家吃饭,上学和放学就要走4个380米,小华中午不回家,上学和放学只要走2个820米, (2)引导:和你的同桌讨论,可以怎样估计谁走的路多。 交流:谁走的路多?你是怎么估计的? 一、小华走一趟超多800米,小芸走两次2×380<800,小华走的路多。 二、小华每天要走2×820,820≈800,2×800=1600(米),2×800>1600;小芸每天要走4×380,380≈400,4×400=1600(米),4×380<1600,小华走的路多些。 (3)指出:要比哪个走的多,看大约各走了多少就可以知道,可以用估算。 追问:请同学们算一算,小华和小芸各走了多少米,再比比谁走的多。 3、复习第11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得数。 4、复习第12题。 (1)指名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条件。 交流:怎样看带的1000元够不够?(估算)怎样估算呢?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在估算时,一般用什么数来估算? 指出:乘法估算时,一般把乘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2)追问:想带的钱够不够,要不要准确计算多少元?营业员向你收钱时,要不要准确计算多少元? 明确:想买的东西够不够的问题,不需要计算得很准确,只要估算一下;付钱给营业员时,要算准了才能付,这就要准确计算。 请同学们完成第2小问。 学生列式解决。交流汇报。 (3)师:你还能像这样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指名回答。 四、拓学展异 思考题 学生读题。 引导:你能根据题目中的话,将小欣上学的经过画出来吗?想一想她大约走了多少米,然后算一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解决,教师巡视。 交流:小欣大约走了多少米? 指出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看出小欣早上上学大约走了2个850米,一共走了2×850=1700(米)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补充》P28-29 |
在发现规律时,尽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体现了问题的挑战,调动了思维的主动性。
这里表述时,学生可能用语言比较难表达,先让学生讨论,试着写出每一组题的下一个算式,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对规律的感悟,在组织交流。
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可以请学优生说说,再请学困生重复。
思考题要引导学历利用解答T10的经验理解题意也可以启发他们借助画图、演示等不同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再确定解题思路。 | |||
板书设计: 复习 3、1×9+1= 1×9+2= 9×9+7= 2×99+2= 12×9+3= 98×9+6= 3×99+3= 123×9+4= 987×9+5=
| ||||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