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优秀练习
展开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变速,13.5。
【解析】该小汽车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v== =13.5m/s。
2.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是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2.7km,则=_____km/h=_____m/s,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
【答案】54,15,平均速度是15m/s。
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3.我国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_(是/否)受到了相应处罚。
【答案】汽车,126,是。
【解析】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平均速度为v = = =126km/h
因为该路段限速100km/h,小汽车的速度大于限速,所以该车驾驶员是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4.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选项A、C、D:平均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是多个物体,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A、D错误,C正确;
选项B:平均速度不是物体经过某瞬间的速度,故B也错误。
所以选C。
5. 运动会上,400m决赛,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400m决赛,他们同时到达终点,路程相等,时间相等,所以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
所以选B。
6. 在学校运动会上,王军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王军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秀成绩获得冠军。关于王军百米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军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王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m/s
C.王军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D.王军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快
【答案】B。
【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百米赛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 =8m/s。
因为王军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无法判断前50米用的时间;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是8m;也无法比较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B正确。
7.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 ,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7m/s C.3.5m/s D.2.5m/s
【解析】匀速走了40m所用时间:t== =20s。
匀速走了10s通过路程:s=vt=5m/s×10s=50m
总路程s=40m+50m=90m 总时间t=20s+10s=30s
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 = = =3m/s
所以选A。
8.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解析】设前一半的路程为s,则后一半的路程也为s,总路程为2s
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1==
总时间 t= t1+ t1= +
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 = = =40 km/h
所以选B。
9.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李老师喜欢绕东区广场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进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km/h 65cm B.1.5km/h 1.2cm
C.6km/h 20cm D.1.5km/h 0.6cm
【答案】A。
【解析】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一步的长度约65cm,其他均不合理。
行走的平均速度v = = =6 km/h
所以选A。
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实验原理是______;
(2)图中AC段距离sAC=______cm;若测得时间tAB=2s,则AB段平均速度vAB=______m/s;
(3)实验中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1)停表(或秒表),v=;(2)80.00,0.2;(3)时间,小。
【解析】(1)该实验,除了小车、金属片、木块、带刻度值的斜面这些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秒表,来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v=
(2)由图知: sAC=80.00cm-0.00cm=80.00cm
sAB=80.00cm-40.00cm=40.00cm=0.4m
(3)坡度越小,则小车运动的时间越长,便于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 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11. 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答案】变速,0.12。
【解析】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发现小球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则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小球在AC段的路程s=5.6cm=0.056m,所用时间t=0.5s
平均速度为v = = =0.12m/s
二、巩固与提高
1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s1段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段的平均速度为v2, 路程s3段的平均速度为v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要测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可使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点时停止计时
C.可以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
【答案】D。
【解析】A.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该选项错误;
B.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小车在B点瞬时速度为零,但小车从A点开始运动时到达B点具有一定速度,所以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应该使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分别测量出到达B、C点时所用的时间tB、tC,然后根据t3=tAC-tAB得出,故该选项错误;
C.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要根据v= 计算,故该选项错误;
D.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该选项正确。
所以选D。
13.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图中AB段的路程为40.0cm,故A错误;
B.AC段的平均速度为v = = =32cm/s。故B正确;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得到速度偏小,故C错误;
D.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小车在B点瞬时速度为零,但小车从A点开始运动时到达B点具有一定初速度,所以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能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故D错误。
所以选B。
1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4s和2s,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测量时间方便,斜面倾斜度应该小一点
B.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5cm/s
C.小车通过下半段平均速度为22.5cm/s
D.小车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答案】C
【解析】A.使斜面倾斜角度小一点,可以增大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便于测量时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A点到达C点经历的时间为2s,路程s=90cm。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 =45cm/s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下半段路程s1=45cm,下半段时间t1=t-t2=2s-1.4s=0.6s
下半段平均速度v1 = = =75cm/s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小车在上半段所用的时间,比下半段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说明小车做加速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1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B.当启动停表后再把小车放开,观察到它撞击金属片时立即停止,读出的就是小车运动的时间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的斜面长就是小车通过的路程
【答案】C
【解析】A.测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应让小车从斜面起点由静止下滑,滑到中点时开始计时,用一半路程和所计时间来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实验中启动停表和放开小车应该在同一时刻,观察到它撞击金属片时立即停止,读出的时间就是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故B错误;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应用总路程除以对应的总时间,而不是上半程平均速度和下半程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故C正确;
D.斜面长减车身长才是小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所以选C。
16.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照片中小球经过相邻两位置时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A.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由v = 可知,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时经历2个时间间隔,所用时间2×0.1s=0.2s,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点位于0.0cm,C点位于17.0cm,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为17.0cm,故C错误;
D.整个运动过程的路程为s=30.0cm=0.300m,时间为t=3×0.1s=0.3s
则平均速度为v = = =1m/s,故D正确。
所以选D。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若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
【答案】(1)v = 。(2)增长.(3)大。(4)0.24m/s,0.2m/s。
【解析】(1)测小车平均速度需要测路程、时间,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得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v = 。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可以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了些,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 = 算出的速度偏大。
(4)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 s=120cm=1.2m 所用的时间t=5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 = = =0.24m/s
走完上半程所用的路程 s1==0.6m 所用时间t1=3s,
则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1 = = =0.2m/s
(1)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______(填物理量名词)的误差。
(2)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 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B.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C. 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
(3)如表,根据实验探究目的设计实验表格“?”一栏里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
【答案】(1)较小,时间。(2)C。(3) 速度v(m/s).
【解析】(1)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运动的时间长一点,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2)A. 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原因是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小车在B点瞬时速度为零,但小车原来从A点开始运动时到达B点是具有一定速度的。
B. 小车通过BC段的速度大,所用时间短,如果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则测量的时间误差大。
C. 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这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选C。
(3)如表,根据实验探究目的设计实验表格“?”一栏里应填写的内容是:速度v(m/s)。
1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_直线运动:
(2)乙图中小车前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乙图中小车做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丙图中能反映乙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填“”或“”);
(3)乙图中,运动距离跟时间的关系可用公式:s=k____表示,其中k=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答案】(1)匀速.(2)0.6,加速,B。(3)t2,30m/s2.
【解析】(1)甲图中小车在每1s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100cm,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v = = =0.6m/s
乙图中小车在每1s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且越来越多,所以做加速直线运动;
若用图象来描述,则丙图中能反映乙车运动情况的是B,因为A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3)乙图中,物体加速运动,运动距离跟时间的关系规律:
1s时:30cm; 2s时:120cm; 3s时:270cm; 4s时:480cm;
会发现s= t2×30
所以可用公式:s=kt2表示,其中k=30m/s2.
20.如图所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______运动,其速度为______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 m/s、20m/s、30 m/s、40 m/s,通过研究发现: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规律变化。如果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来表示,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a=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30,1m/s2
【解析】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0∼3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900m,所用时间t甲=30s,所以甲车的速度
由图乙可知,在0∼40s内乙车的速度变化量为40m/s,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
21.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点到点是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点到点共运动 cm的路程,小球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加速,8.00,10。
【解析】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
则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路程为s=8cm。
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时间为t=0.2s×4=0.8s
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
22.高速公路实现“区间测速”全覆盖。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求:
(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所用的时间为;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用时多少s?
【答案】(1)10min。(2)不会。(3)450s。
【解析】(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所用的时间为
(2)速度为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不会被判超速。
(3)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v′=120km/h,
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时间
23.国庆节期间,小华一家从家开车到漯河西站,然后从漯河西站乘高铁去南昌游玩。在开车赶往漯河西站的过程中,小华看到手机显示的时间为8︰25,同时小华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下表是小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的列车时刻表。则:
车次 | 漯河西站开 | 南昌西站到 | 运行距离 |
G2045 | 8︰49 | 13︰08 | 750km |
G647 | 9︰22 | 13︰32 | 750km |
G2295 | 10︰10 | 14︰49 | 750km |
(1)火车站要求乘客最少提前检票进站。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小华一家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高铁?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3)途中高铁要穿过一条隧道,高铁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用1min时间穿过长为的隧道,则这列高铁的长度是多少米?这列高铁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
【答案】(1)G647;(2);(3)400m,40s。
【解析】(1)由题图知,交通标志牌离漯河西站的距离,限速,开车到漯河西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则从8︰25开始,小华一家开车要经过最少30min后才能到达漯河西站,到达漯河西站的时间为8︰55,由表可知,此时高铁G2045车次已经发车,由于火车站要求乘客最少提前10min检票进站,所以小华一家最快能赶上高铁G647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高铁G647车次到达南昌西站所用的时间
漯河西站离南昌西站的总路程,所以高铁G647车次运行的平均速度
(3)高铁穿过隧道的速度
1min内高铁行驶的路程
这列高铁的长度
高铁全部在隧道中的路程
高铁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a>,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14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14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精品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原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