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4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5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5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5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5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59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6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80853/0-169189805863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世界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法拉第发现产生在闭合回路上的电动势(electrmtive frce,简称EMF)和通过任何该路径所包围的曲面上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意味着当通过导体所包围的曲面的磁通量变化时电流会在任何闭合导体内流动。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使电力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mas Alva Edis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并完善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902年,爱迪生发明了"镍铁碱性蓄电池",这种蓄电池是用镍、铁和碱溶液制成的,他用铁镍碱性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每充一次电,行程可达100英里。
1891年5月20日,爱迪生第一次在实验室展示并公开放映活动电影放映机技术,这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而制成的。
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
在世界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1876年3月10日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是贝尔喊出的“瓦特森先生,快来,我需要你帮助。”
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1877年末,人们在用话筒与听筒分开的电话通话。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新动力:
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
2.德国的卡尔·本茨 ——19世纪80年代发明汽车
这是什么汽车的标志 ?
奔驰汽车的创始人——卡尔·本茨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被称为“汽车之父”。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了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赛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德国的卡尔·本茨 ——1885年发明汽车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为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美国的莱特兄弟 ——1903年发明飞机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 “飞行者号”
中国人冯如制造飞机,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中国创始飞机大家”。
1.19世纪60---9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1)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了无烟炸药。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生前的确拥有Bf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f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其中炸药为最为出名的一项。人造元素锘(N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
(2)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3)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新的纺织生产领域。
材料一: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材料二: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870--1910年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引发了一战。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世界联系更加密切,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电的应用1、背景: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4、爱迪生的成就: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发明:2、新的交通工具: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2、诺贝尔: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1、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动力的发明”应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的新型动力是( ) ①蒸汽动力 ②电力 ③内燃机动力 ④原子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版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德国,开始时间,主要国家,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特色,电气时代,一电的广泛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x、补充习题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doc、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doc、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前提,电气开始进入生活领域,电气开始进入生产领域,全面进入电气时代,汽车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