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展开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集中教学条形统计图,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结合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的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的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体现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此外,本单元中蕴含的统计思想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的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
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
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
1.合理利用主题图进行情境创设。
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汲取知识,并在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引出对新知的渴望。
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先是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图,再与1格代表2个单位对比,最后到1格代表5个或更多个单位。在层层递进中,教师要不断创造出“矛盾”,让学生自主去寻找科学的方法。
3.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直接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②数据之间的读取,包括找到图标数据间的关系和对数据进行运算操作等;③超越数据本身的数据,包括通过推断、预测等回答问题。教学时,应结合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有用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
4.重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意识,让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发挥作用,再经过小组讨论及个人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课时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
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初步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1格表示
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把握一组数据的整体趋势,培养学
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感受条形统计图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知
识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经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了解单
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
难点: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优势,从统计图中把握一组数
据的整体趋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爱听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都有哪些天气?
【学情预设】晴天、阴天、雨天、多云等。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天气预报中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课件出示)
师:这是A市2021年8月的天气情况,你知道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吗?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正确地数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预设1:晴天有9天。
预设2:阴天有6天。
预设3:多云有9天。
预设4:阵雨有5天。
预设5:雷阵雨有2天。
师:同学们都能数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统计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统计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A市2021年8月的天气情况示意图,你能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情预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小组是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画“正”字法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帮助。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课件。
方法一:用统计表表示数据。
方法二: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方法三: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对比分析统计方法。
师:这三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交流,能发现:这些统计方法都能表示出A市2021年8月的天气情况,但是统计表没有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会更容易看出各种天气天数的多少,便于比较。画象形图虽然也能直观感受天数的多少,但画起来比较麻烦,不如条形统计图来得快。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从而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再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统计的优势。
(4)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像这样用直条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你能给它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
【学情预设】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其中横轴表示天气情况(统计项目),纵轴表示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数量)。
师:纵轴上每一格代表几天?
【学情预设】1天。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读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因为晴天和多云的直条一样都最高,所以晴天和多云的天数最多;雷阵雨的直条最矮,所以雷阵雨的天数最少。
师小结:看来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异。(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结构的认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进一步把握,提高学生恰当选择统计方法表述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出生的月份,组内做好出生月份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出生月份统计表。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统计图。
(4)学生根据统计图独立完成填空题,指名汇报结果。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1题。
通过调查班级同学的睡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以一当一”条形图的认识,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2题。
通过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交通工具,进一步巩固“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并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统计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依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价值。同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运用第一学段学习的知识去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为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课时内容
教材第96页例2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进一步认识简单的1格表示2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感悟条形统
计图的优点。
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
象地表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一组数据的特征,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重点
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点,认识用1格表示
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分析条形统计图,从中把握一组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吃早餐了吗?
【学情预设】吃了。
师:我也吃了,吃了一碗面,喝了一杯牛奶。你们吃了什么?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爱吃的早餐。
师: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仅要吃好,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哦!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2)]
设计意图:爱吃是小学生的天性,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1格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表,并说一说可以得到哪些数据。
【学情预设】预设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预设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预设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师:你能把这些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吗?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正确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全班讨论后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数据。
预设2:右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数据。
师: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表示比较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用1格代表2人的方法比较方便而且美观。
师:那么你认为在什么时候需要“以一当二”,什么时候不需要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当收集的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能需要“以一当二”,数据比较小的时候不需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让学生体会“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优势,感受“以一当二”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以一当多”奠定基础。
2.用1格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如果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5人就用两格半表示。
设计意图: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对比两个统计图的区别,发现“以一当一”的局限性,总结出“以一当二”的统计图。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的填写。
(2)同桌之间合作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一个绘制8月的,另一个绘制9月的。
(3)同桌之间合作探究后面的问题。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学习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九”第4题。
(1)提示学生比较横向统计图和纵向统计图的特点,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
(2)提醒学生发现这个统计图的数量在横轴上,调查的项目在纵轴上,所以在涂色的时候要横着涂。
(3)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并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统计经验基础上去学习“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使学生再一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价值;并引导学生通过对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把握数据整体特点和变化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3)
课时内容
教材第98页例3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2.体会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的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明确1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说出条形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
师:下面请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信息,完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学生根据统计结果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师:这里的1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学情预设】学生能回答出因为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大,所以1格表示2个单位。
师小结: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题目中数据的大小来确定选择1格表示几比较合适。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对上节课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3)]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制作条形统计图,讨论为什么要选择“以一当二”,为后面学习“以一当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上面的统计表。
①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有几种车。
②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可以把这个统计图用“1格代表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③各组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
④说说在绘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情预设】用1格代表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
⑤讨论:如何解决上面遇到的难题。
⑥小组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用1格代表3辆车。
预设2:可以用1格代表4辆车。
预设3: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
……
⑦教师引导学生用1格代表5辆车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在教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在组内展示。
⑧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所画统计图。
(2)分析数据,合理预测。
①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
a.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个数据比较合适?
b.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c.猜一猜,20分钟后,这个路口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种车?为什么?
②各组学生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巡视。
③各组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在分析统计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纵轴的1格代表几个单位,要视统计数据的大小而定,从而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下面的统计表,学生观察,思考:每格代表几个数据合适?为什么?
【学情预设】有了之前“以一当二”“以一当五”的经验,学生会发现这道题应该用“以一当十”来绘制比较合适。
(4)总结经验。
师: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多少来确定每格代表几个数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感受到“以一当五”的必要性,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预测20分钟后开来的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最不可能是什么车,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99页“做一做”。
(1)观察统计图,一格代表几台?(5台)
(2)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思考、讨论:这一周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你能根据数据的变化给这个商店提出些建议吗?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总结: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便于我们分析、整理数据,并进行科学的预测,进而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十九”第5题。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每1格所代表的数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能准确、直观表现给出数据的条形图。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在数据比较大时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预测,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还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对信息进行处理。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小学数学7 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7 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学情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唤醒认知起点,小组合作,意义构建,认识本质,巩固应用,沟通联系,全课总结,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