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测试题
展开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 D.顶 放 连 牵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撑:一般指两手支撑在地面的姿势;
支:意同“撑”,一般指用小东西将某一样物体架起来;
顶:一般指承戴或者抵住某样东西。
联系文段词语“一枝短棒”和“一面大的竹筛”可知,是用小短棒将大竹筛架起来,所以应该填“支”。
第二空:放:指放下,放置;
撒:使东西散开,一般指固体的东西。
联系文段词语“秕谷”,这是一种用来引诱麻雀的食物,所以应当填“撒”。
第三空:系:把东西捆住;
绑: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
连:把东西连接、接续起来。
联系文段词语“棒”和“长绳”可知,应该是将长绳系住短棒,所以应当填“系”。
第四空:拉:拉动、拉扯某样东西;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
牵:拉着某样东西使其可行走或移动;
联系文段词句“人远远地”和“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可知,应当是人远远地牵着长绳子,所以应当填“牵”。
故选C。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四书”之一。
B.《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
C.《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答案】A
【详解】《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故选A。
3.以下是文文同学发表童年感言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句她很难确定,请你帮她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童年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包含曾经阅读过的,我曾经和杨红樱笔下活泼可爱的马小跳一起嬉戏玩乐,也曾和郑渊洁笔下正义勇敢的皮皮鲁一同旅游探险,也曾和林海音笔下懂事的英子一起缅怀爱养花的爸爸, ……这一切的一切,使我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
A.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百草园里雪后捕鸟
B.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百草园里摘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C.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三味书屋里放声朗读
D.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里听老师讲美女蛇的故事
【答案】B
【详解】A.闰土这一小说形象,并没有出现在“百草园”中;
B.少年鲁迅曾在百草园里生活玩耍;
C.闰土这一小说形象,并没有出现在“三味书屋”中;
D.少年鲁迅在百草园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故选B。
4.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部分,完成小题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选文中对“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询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不仅没有告诉“我”,还很生气,可见他不仅不博学,还很迂腐、古板。
B.先生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渐渐加字,可见先生教学循序渐进,教导有方。
C.同学们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去玩耍,人去得太多、时间太久,先生才会大声地把他们喊回来,可见先生对同学们宽严有度。
D.先生大声朗读时总是微笑着将头仰起、摇着,可见他读书经常自我陶醉,并不是一个无趣的人。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
A.结合第四段“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分析,先生没有告诉“我”,是因为他觉得这与学习无关。“可见他不仅不博学,还很迂腐、古板”错误。
故选A。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③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⑤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A.⑤①③④② B.⑤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⑤① D.④③⑤②①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语段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⑤句中“不必说”与①句“也不必说”,组成一组关联词,点明百草园里蕴含的趣味之事;然后引出③句“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接下来④句写“油蛉”“蟋蟀们”在“泥墙根一带”鸣叫;接下来②句写“翻开断砖”后之所见所作;故排为:⑤①③④②;
故选A。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也不必说②鸣蝉在树叶里长吟,③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④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⑤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请在①句 处加上标点符号 。
(2)②句和③句能否调换顺序? ,因为 。
(3)一名同学标注了本语段用得传神的词,这些加点词展现了百草园景物的形状、 、 等。
(4)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答案】(1);
(2)不能;这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百草园的动物。
(3)颜色、声音、动作(两点即可)
(4)拟人
【解析】(1)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两个并列的分句,前者写植物,后者写动物,因此中间要用分号。
(2)
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理解。
第②句“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第③句“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第④句“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动物所处的位置“树叶”“菜花”“草间”是按从高到底的顺序排列的,因此②句和③句不能调换顺序。
(3)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加点词“碧绿”“紫红”写的是景物的颜色,“光滑”“高大”“肥胖”“轻捷”写的是形状,“长吟”“低唱”“弹琴”写的是声音,“窜”写的是动作。因此,可用“颜色”“声音”“动作”中的任意两个填空。
(4)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赋予动物们以人的动作行为,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7.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8.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视觉: 。
听觉: 。
味觉: 。
9.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0.请用下面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示例:
【答案】7.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8.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又酸又甜。 9.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而“停”字就无法表现出这种情态。 不能。“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很快,又来得突然,而“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10.示例: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地歌唱,麻雀在喳喳地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解析】7.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这个文段描写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以及快乐的的事情,因此可以概括为: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8.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是视觉的角度;“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听觉的角度;“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是味觉的角度。
9.本题考查炼字赏析。写文章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文的主旨来分析。“伏”表现出黄蜂的肥胖; “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快与轻盈。
10.此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分析被仿句的句式、修辞手法,梳理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注意前后相衔接句子的关键词,保持语意、风格、感情基调和感情色彩一致。此题要注意在语意表达上,前两个空较重,第三个空较轻。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忆儿时
丰子恺
①我回忆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
②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每每饲蚕,我就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③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吵了,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④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⑤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⑥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⑦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⑧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在小伴侣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
⑨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⑩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⑪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有删改)
11.文章题目为“忆儿时”,作者描述儿时趣事时总离不开一些重要人物,下面的人物中作者着墨不多的是( )
A.祖母 B.七娘娘 C.王囡囡 D.母亲
12.下列对作者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儿时两件不能忘却的事分别是“养蚕”和“钓鱼”,其中作者最喜欢的事是“钓鱼”。
B.养蚕时的“乐事”有两件,一件是在满屋的跳板上走,另一件是可以天天吃多量的小食。
C.王囡囡教会了“我”钓鱼,他在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时时引导和照顾“我”,犹如兄长。
D.“我”热心钓鱼,是因为钓鱼不仅能满足“我”的游戏欲,也可以给母亲省不少菜蔬钱。
13.文中画线句“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非常的空气”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4.本文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的都是儿时趣事,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对儿时趣事印象深刻并作如此生动地描述。
【答案】11.D 12.A 13.指的是家里在做丝时将固定不变的物件时换成不常见的物件时,很是新奇有趣,走跳板、家人们劳动的氛围以及“我”可以不断地公然地吃小食。 14.因为儿时趣事对成年后的作者而言是无价之宝,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在的惋惜,对亲人朋友的怀念。
【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结合文章内容②段“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可知,介绍了祖母的性格和爱好,同时第②至④段又详细地介绍了祖母和大家养蚕的故事,可知作者对祖母着墨较多;
B.结合第④段“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可知,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七娘娘告诉我做丝时要小心,属于细节描写,可知作者对七娘娘着墨较多;
C.结合第⑦段“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和第⑧段“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在小伴侣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以及第⑨段“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等内容可知,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和王囡囡之间关于钓鱼的故事,作者和他两人之间怀有真挚的情感,可知作者对王囡囡着墨较多;
D.结合第⑩段“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可知,仅在此处略微提到了母亲,可知作者对母亲着墨较少;
故选D。
1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A.有误,根据首段“我回忆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第②段“第一件是养蚕……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每每饲蚕,我就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第⑦段“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可知,作者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可知,作者并没有说“钓鱼”是他最喜欢的一件事;
故选A。
13.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解答此题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确定答案。
结合第④段“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可知,“非常的空气”具体指那时候在家里所做的事情,结合第④段“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可知,一是家中的固定不变的物件变换成不常见的物件,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确实很有意思,二是可以公开的吃零食,这可以让我过了自己的零食瘾。再结合第②段“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可知,三是可以走跳板,也确实很有意思;结合“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可知,采蚕和做丝的时候,家中很热闹,这也是让人感到有意思的地方,据此理解概括即可。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知,儿时的乐事有美丽的植物动物之乐,美丽的神话传说之乐,还有雪地捕鸟之乐,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中有长妈妈和儿时玩伴闰土的陪伴,有童年的乐趣,还有对过去逝去往事的怀念;
而本文中记载的乐事主要是养蚕和钓鱼,在这两件事中,有祖母、蒋五伯、七娘娘、王囡囡等人的陪伴,还有从中获得的童年乐趣,可是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陪伴自己的人不在身边了,慢慢地也没有儿时的精力和兴趣了,感到一种惋惜;
综上可知,对儿时的乐趣印象深刻是因为亲人朋友的陪伴,童年的乐趣的怀念等等。据此理解概括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15.综合性学习。
语文老师组织了以“难忘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语文科代表,请你配合语文老师完成下列任务。
(1)请围绕“难忘童年”这一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2)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要的开场白。
(3)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中学过和大家搜集到的有关“童年”的好文章编辑成了一本合集,并命名为《童年梦痕》。请你为《童年梦痕》写一则100字左右的“介绍词”。
【答案】 (1)讲述童年趣事;童年照片展示;观看儿童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 示例:童年的记忆就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童年的时光总是特别美好,童年的游戏永远难忘,童年的歌声多么动听,童年的生活最幸福,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难忘童年”,一起去回味那有趣的童年生活吧。 示例: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名家笔下的童年是怎样的呢?请阅读《童年梦痕》吧。莫顿·亨特会带你到野外去探险,迈出人生旅途的第一步;沈复会给你讲许多“物外之趣”;流沙河、玛丽·居里会教你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孔子会教你求知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读罢此集,定会勾起你许多童年的记忆。
【详解】试题分析:(1)活动方案要紧扣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2)结合活动场景阐述“难忘童年”主题活动的意义,能引发人们的共鸣,给人以启迪即可。(3)介绍词必须结合所搜集到的文章的内容,具有感染力,能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5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测评</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5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作业题</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