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夯基提能作业(27份)
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第8单元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一素质升级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第8单元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一素质升级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共13页。
第八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响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群的消失。
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炼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
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或许更为迫切,因为“韵”之离散的背后是诗歌“交流”的公共渠道的消失,这是自由诗面临的最本质的文体问题,而可诵读性与可记忆性的削弱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两个表征。
(摘编自李章斌《“韵”之离散:关于
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材料二:
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
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
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摘编自王霁良《对当代诗无韵的一点看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广为流传的诗句多使用便于记忆的韵律,但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却排斥这种写法,这导致当代诗可铭记性不强。
B.诗歌韵律的重心不是如何写好诗,而是向读者传达公共性或可共享的东西,在创作者间建立比较和传承的通道。
C.无韵诗在国外诗歌中较为多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当代诗歌杂志中,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读者对此不适应。
D.诗歌无韵化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形式,朱光潜认为,所谓弃韵就顿,体现的是在形式上对旋律美的追求。
【解析】 选项中“向读者传达公共性或可共享的东西”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原文“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可知,韵律影响的是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可以共享的,而并非韵律直接向读者传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表明了诗歌作品要成为杰作就必须运用韵律。
B.可诵读性和可记忆性的削弱,不是中国当代诗歌最需关注的,因为这只是诗歌“交流”公共渠道消失的表象。
C.当代诗读者市场的缩小,是因为创作者不取悦大众读者,以私人性、个人化写作方式有意对抗公共规则。
D.根据艾青的观点——诗歌的形式应具有自由性,“第三代诗”反传统、主张口语入诗的做法值得推广。
【解析】 A项“诗歌作品要成为杰作就必须运用韵律”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原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可知,这句诗歌成为杰作更重要的是因其在生命层次上的意义。C项“因为创作者不取悦大众读者,以私人性、个人化写作方式有意对抗公共规则”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一原文“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群的消失”和材料二原文“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可知,“私人性、个人化写作方式”并非是因为创作者不取悦大众读者,而是因为诗歌和诗人本身的边缘化。D项“反传统、主张口语入诗的做法值得推广”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末尾原文“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可知,作者对“反传统、主张口语入诗”的做法是持辩证态度的,并非完全肯定。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观点的一项是(3分)( C )
A.每年岁末,诗社举办的年度诗会,参与者稀少,诗歌写作交流日益呈现“圈子化”倾向。
B.结合了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现代数字媒介,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媒介,近年来诗歌刊物锐减。
C.“兼职诗人”现象较为普遍,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
D.学校课本内当代诗歌很少,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们,对90年代以来的诗歌了解不多。
【解析】 选项中“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并不能说明当代诗歌边缘化。根据材料一原文信息“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可知,古典诗歌中的诗歌创作者——知识者与官僚群体与当代诗歌是存在一定重合的。而且,当代诗歌中商人群体的出现,也是当代诗歌创作群体对于古典诗歌创作群体的突破与拓展。
4.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①举例论证,作者举《诗刊》《星星》等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诗歌的例子,来说明无韵诗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诗主流。②对比论证,作者在材料二第二段对比当代诗歌和传统诗歌的分歧,来展示两类诗歌群体对诗歌的不同态度。③引用论证,作者在最后一段引用朱光潜和艾青这些大家的言论,分别说明“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和诗歌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的观点。__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成因。(6分)
答:__①当代诗歌的文化群体发生改变,诗歌由公共性交流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②借鉴外国诗歌“注重诗歌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的结果。③当代诗人的个体化写作意识以及他们对于诗歌韵律规则这一公共规则的反抗。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峰寺(节选)
陈春成
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家已经没有了。不仅如此,整个县城都在发生剧变,新来的领导看样子颇有雄心,要在这山区小县施展拳脚。
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各亮着殷红的大字。左边是:盛世御景。对面是:加州阳光。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何世。如此迷糊了几天,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一联系,慧灯说你有空来住几天嘛,我二话不说,收拾了一个小包,和父母说了一声,就来了。
峰以竹名,倒不是因为峰上多竹,而是说山峰的形状像一截上端被斜斜劈去的竹茬子。这比喻不知是什么人想出来的,倒也传神。春夏时山头隐没在一片浓绿中,不大看得出来,待到秋冬草木萧疏,露出苍然岩壁,这才显出一峰孤绝,宛若削成,确实像一截巨大的竹茬,直指云天。峰顶是一块倾斜的平面,竹峰寺就建在这块斜面上。最低处是山门,山门进来,照例是大雄宝殿、观音堂、法堂,渐次升高,最高处是北面的藏经楼。寺院不算大,前后高差却有十来米。我在来时公路上望见的,就是藏经楼的一角飞檐。
住了几天,我渐渐对竹峰寺加深了了解。一方面是向慧灯师父请教,一方面,用手机查了些资料。
竹峰寺始建于北宋,寺中传下来的刻有元丰字样的石臼、石槽可以证明。后来几经劫乱,屡废屡兴,规模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其时芍药环寺而种,遍地绮罗,烂漫不可方物。花香炉香,融成一脉,满山浮动。竹峰寺的芍药就出了名,列入本县十景之中,当地缙绅名士,多有题咏。这些诗如今还能查到一些,大多无甚可观,有趣的是,几乎都提到了蛱蝶碑。因为竹峰寺此前是以这块碑出名的。如今知道它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碑上有个故事。故事大要在《覆船山房随笔》里有记载,有些细节则是听慧灯师父讲的。他是在解放前听他师父说的。
说是明朝景泰年间,有个书生姓陈名永字元常的,寄住在竹峰寺中。陈元常“家贫,世崇佛,工书,少有才名”,功名不就,就成了写经生。几个月前,方丈托他写一部《法华经》,酬以银钱,还管吃住,一是爱他的字,二来也有怜才恤贫之意。陈元常来了数月,却不着急写,笔墨不动,每天就在寺中转悠。午饭后在庭院里走走,黄昏时在山崖边坐坐。望望天上的云,捡起一个松果,看看,又抛掉。日子久了,僧人间不免有议论,以为他吃白食。陈元常不着急。他在琢磨该怎么写。陈元常少孤,母亲信佛很诚,从小就拿佛经教他识字。他是在念“子曰诗云”前就先读过“如是我闻”的。《法华经》,他自幼能背,而且感情很深,一些句子,使他想起已经亡故的母亲。他要好好写这部经。该怎么写,他琢磨了很久,还是没动笔。
这天暮春午后,花气熏人,陈元常又在寺中闲逛。照例看过了偏殿的壁画,听了会儿枝头的莺啭,拍了拍打呵欠的小和尚,他到一处石阶边坐下。对着庭院中融融春光,他看了很久,想了很久。直到一只翅上有碧蓝斑点的蝴蝶飞过他眼前。那个午后他想了什么呢?几百年前的少年心绪,没人知道。蝴蝶飞过。陈元常意态忽忽,迷了魂似的,就跟了那只蝴蝶走。那天天气晴暖,莺啼切切。蝴蝶飞进大雄宝殿,他也迈进去。午后殿中无人,香烟袅袅,佛也半眯着眼。陈元常见那蝴蝶在香烛垂幔间忽上忽下地飞,飞绕了几圈,竟翩翩然落在佛髻上。他大吃一惊,呆立当场,《覆船山房随笔》里写,陈元常“见彩蝶落于佛头,乃大悟,急索笔砚,闭门书经,三日而成。成,乃大病。诸僧视其所书,笔墨神妙,空灵蕴藉,似与佛理相合。尤以《药草喻》一品,神光涌动,超迈出尘。”蝴蝶轻盈地落在大佛头顶,是何等光景?难以想象。宗教的庄穆和生命的华美,于刹那间,相互契合,彼此辉映,想来是极其动人。陈元常被那个瞬间击中,找到了他的平衡点,得于心而应于手,于是奇迹在纸上飘然而至。这部经一直保存在寺中,其中的《药草喻品》后来被刻成碑,立于亭下,供人观赏。原本应叫法华碑,因此典故,多被称作蛱蝶碑。每年到寺中礼佛的文墨人不少,见了这碑,没有不惊奇赞叹的。晚明的福建晋江书法家张瑞图曾购得此碑拓本,评价说:“如春山在望,其势也雄,其神也媚。又如古池出莲,淳淡之间,时露瑰姿。端凝秀润,不失圆劲,真得永兴之宏规,北海之神髓,惜乎其人名之不显也!”据说弘一法师晚年在泉州,也见过友人所藏的拓本,说:“此字中有佛性,有母性,亦有诗性。”不知确否。如今是连拓本也失传了。至于陈元常其人,据《枯笔废砚斋笔记》记载,几年后他再次赴考,在山路中遇到土匪,死于非命。也有说他就在这寺里出了家的。
到清末,寺庙为土匪所占,成了匪穴。民国时又重建,不过已经很凋敝了,寺中僧侣不过五六人。“破四旧”时,寺庙废弃,那块碑也就此失踪。慧灯师父说,竹峰寺重修,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我成天在寺中闲逛,想东想西,终于到了该回去的日子。慧灯送了我一本《金刚经》,说有空时看看。午风中林叶轻摇,群山如在梦寐中,杜鹃懒懒地叫。我恍恍惚惚,想到老屋和故乡,想到竹峰寺,一路走下山去,不知何时会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小说开头写“我”回乡,看似与“竹峰寺”没有直接联系,但“我”的老屋的消失,和小说后面“蛱蝶碑”的不知所踪,显呼应之效和惋惜之情。
B.文中描写竹峰寺“遍地绮罗”的芍药,对竹峰寺的鼎盛起了渲染的作用,写芍药又引出对下文的蛱蝶碑的描写。
C.陈元常“跟了那只蝴蝶走”,最终悟出了书法之道,作者在这里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又流露出人生虚无缥缈的消极情绪。
D.“慧灯师父说,竹峰寺重修,是改革开放后的事”,表达出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欣慰之情。
【解析】 “又流露出人生虚无缥缈的消极情绪”从文中看不出来。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文中第三段描写竹峰寺,作者从不同角度,移步换景,点面结合,并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形象而灵动地展现了竹峰寺的整体风貌。
B.作者将陈元常书写《法华经》前的镇定从容与寺中僧人对他的误解形成对比,欲扬先抑,为后文他写经时的“笔墨神妙”铺垫蓄势。
C.小说倒数第三段,陈元常写经及“蛱蝶碑”广被赞誉的相关内容,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典雅,文化底蕴丰厚,给人真切动人的审美愉悦。
D.作者交代了陈元常的结局,看似随意而写,却流露出对旧时有才之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语言朴实无华,却有含蓄蕴藉之妙。
【解析】 没有“夸张”的手法。
8.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字中有佛性,有母性,亦有诗性”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__①陈元常领悟到了该如何写《法华经》;②他的书法体现出宗教的庄严和对宗教的虔诚;③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和对母亲的思念;④体现出对美好生命的歌颂(或:身处逆境依然饱含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字”“佛性”“母性”“诗性”四个点,答对1点给1分)__
9.“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通过写“我”回乡及到竹峰寺小住的经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通过写“我”的所见所闻,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④“我”是评论者,借“我”的议论揭示了本篇小说“虽经历了失去但依然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主题。(答对1点给2分,答对3点给6分)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曰:
“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失之则亡,此理之必然也。”
“昔汉武帝以财力匮竭,用贾人桑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炽,几至于乱。孝昭既立,霍光顺民所欲而予之,天下归心,遂以无事。臣之所愿陛下结人心者,此也。”
“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薄厚,不在乎富与贫。人主知此,则知所轻重矣。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爱惜风俗,如护元气。臣之所愿陛下厚风俗者,此也。”
“祖宗委任台谏,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也。今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奸臣,万无此理。然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盗,不可以无盗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宗设此官之意,下为子孙万世之防?今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臣之所愿陛下存纪纲者,此也。”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今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B.今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头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C.今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D.今臣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头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解析】 “长老之谈”中,“谈”是名词,议论的话,“之”是结构助词“的”,连接定语与中心词“谈”,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自兹以往”指“从此以后”,“自……以……”是固定的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孝昭,是汉代皇帝刘弗陵谥号。谥号是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孝昭”是褒谥。
B.乘舆,古代泛指车马,也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文中以此借指天子。
C.廊庙,廊为殿下外屋,庙为古代天子为祭祀其祖先而兴建的庙宇。“廊庙”指代朝廷。
D.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解析】 “文中是纪日”错误,根据原文“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可见,一开始书函上用“甲子”,苏轼不肯接受,后来换了“熙宁”年号,才肯接受,“熙宁”是年号纪年法,用它来替换“甲子”,足见此处的“甲子”是纪年而非纪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苏轼请求君主维系人心,敦厚风俗,保存法纪。他认为,君主所依靠的是人心罢了,失去了就会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
B.汉武帝因财力枯竭,实行均输法,几乎酿成乱事;霍光顺应民心取消均输法,天下归心。苏轼举这两个事例,是为了反对均输法。
C.苏轼认为,陛下为了养成台谏敢于说话的勇气而给予他们大权,这是必要的。因为要用他们来消除萌生奸臣的危险。
D.苏轼发出策问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派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解析】 “苏轼举这两个事例,是为了反对均输法”错误,根据背景“时安石创行新法”来看,他的目的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薄厚,不在乎富与贫。(4分)
译文:__历数朝代长短的原因,在于风俗的厚薄,不在于富裕和贫穷。__
(2)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4分)
译文:__御史和谏官固然不一定都贤能,他们所说的也不一定都对。__
14.苏轼论王安石变法之不便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3分)
答:__示例(1):运用了对比论证,把汉武帝使用均输法导致的后果与霍光取消均输法后天下太平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维系民心的重要性。
示例(2):运用了比喻论证,用养猫狗的作用和挑选标准来比喻设置台谏官的用意和养其锐气的必要性,生动形象。__
参考译文:
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利,说:
“我所想说的,三句话而已。请求陛下维系人心,敦厚风俗,保存法纪。君主所依靠的是人心而已,失去了就会亡,这是必然的道理。”
“从前汉武帝因财力枯竭,用商人桑弘羊的办法,在货物贱时买进贵时卖出,叫作均输。当时商人们都停止来往贩卖,盗贼更猖獗,几乎酿成乱事。孝昭既登帝位,霍光顺应民心取消均输法,天下归心,没有出现乱事。我之所以愿陛下维系人心,就在于此。”
“国家存亡的原因,在于道德的深浅,不在于强大和弱小;历数朝代长短的原因,在于风俗的厚薄,不在于富裕和贫穷。君主如果懂得这些,就会知道事情的轻重。所以我希望陛下崇尚道德而使风俗淳厚,不希望急于有功绩而贪求富强。爱惜风俗,像保护元气一样。我希望陛下淳厚风俗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祖宗任用御史和谏官,从没有把一个说话的人治罪。即使小小有所责罚,不久就将其超升,允许他们将所听到的上奏,而不论是涉及什么官长。说到皇帝,皇上就要端正颜色听取;有关朝廷,那宰相就得等候处理。御史和谏官自然不一定都贤能,他们所说的也不一定都对。但须要养成他们敢于说话的勇气,而给予他们大权,难道是徒然的吗?是要用他们来消除萌生奸臣的危险。现在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有奸臣,当然万万没有这个道理。但养猫是为了消灭老鼠,不可以因为没有老鼠就养不捉老鼠的猫;养狗是为了防小偷,不可以因为没有小偷就养不叫的狗。陛下岂能不对上想到祖宗设立这官职的用意,对下为子孙万代作提防呢?如今我听到长老的议论,都说御史谏官所说的,常常是跟随天下的公议。我恐怕从此以后,习惯成了风气,都为执政大臣私人说话,直到君主被孤立,法纪全被废除,(到那时)有什么事情不会出现!我希望陛下保存法纪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因此在考试进士策问时对此出题。王安石大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
(二)古诗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5.下列选项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首联提挈全篇,上句以乐景写哀情,繁花临近高楼,客居他乡之人却更添伤心。下句以“登临”二字,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描述登楼所见自然景象,上句向时间开拓视野,下句就空间驰骋遐思,意境阔达悠远。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既照应“万方多难”,又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
D.尾联运用典故。《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此处用典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解析】 “上句向时间开拓视野,下句就空间驰骋遐思”错误,“天地”为空间,“古今”为时间,应该是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
16.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6分)
答:__①客居他乡。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的漂泊与伤感。②万方多难。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③壮志难酬。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④君主无道。刘禅宠信宦官导致亡国的结局。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煜《虞美人》中通过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只是朱颜改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余音袅袅__,__不绝如缕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古诗词多借猿声表达哀怨、愁苦、凄怆等哀情,如“__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__”。但“景因情变”,古诗词也借猿声营造清幽意境或表达轻松愉悦之情,如“__两岸猿声啼不住(渌水荡漾清猿啼)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青海湖畔,六、七月份恰是最美的时节,沙鸥翔集,裸鲤溯流。湟鱼,又叫青海湖裸鲤,这一青海湖的特有鱼种是维系“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进入六月,气温回暖,迎来了青海湖湟鱼的洄游季。成千上万尾湟鱼从青海湖出发,________,开启它们的“生态循环之旅”,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________景象。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棕头鸣、渔鸥、鸬鹚成千上万地翱翔而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败。
青海湖不仅是“水—鸟—鱼”共生的生态乐园,也是重要的生态________。青海湖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和水气循环过程,与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套生态系统,对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____、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西部地区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蓝天、白云、雪山、草原以及多彩的民族风情,青海湖这个高原湖泊是一块珍贵的“蓝宝石”,处处彰显着生态之美,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逆流而上 宏大 障碍 延伸
B.知难而进 宏大 屏障 蔓延
C.逆流而上 壮观 屏障 蔓延
D.知难而进 壮观 障碍 延伸
【解析】 第一空,逆流而上:逆水前进,也比喻迎着困难而上。知难而进:迎着困难而上。根据语境“青海湖湟鱼的洄游季。成千上万尾湟鱼从青海湖出发……开启它们的‘生态循环之旅’”可知,此处是说湟鱼逆水前进,故选用“逆流而上”。第二空,壮观:雄伟的景象。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结合语境中“成千上万尾湟鱼从青海湖出发”“半河清水半河鱼”可知,此处是说数量庞大的湟鱼洄游时的景象十分雄伟,故选用“壮观”。第三空,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根据语境“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分析,此处是说在生态保护方面,青海湖像一道屏风,起到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发展的作用,故选用“屏障”。第四空,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延长,伸展。根据语境“西部荒漠化向东”分析,此处是说荒漠不断向周围扩展,而不是一直向前延长,故选用“蔓延”。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败。
B.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而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C.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棕头鸣、渔鸥、鸬鹚成千上万地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D.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解析】 原句错误有:一是语序不当,应将“成千上万的”放到“棕头鸣”前面,这样就排除C项;二是不合逻辑,“翱翔而且穿梭于水面”错,“翱翔”和“穿梭”之间是词语并列,故应将“而且”改为顿号,这样就排除B项;三是搭配不当,“见证着……成败”错,应将“成败”改为“成效”,这样就排除A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__比喻句由本体“青海湖”、喻体“蓝宝石”和比喻词“是”组成,把青海湖比作“蓝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海湖的美丽和珍贵,表达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说法认为,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有文献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__①__。不过,也有学者认为,__②__。民俗专家王娟说:这个节气出现得非常早,庆祝方式出现得也比较早,但它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节日。
吃美食是人们过冬至的传统习惯,但__③__:北方人多半习惯吃饺子,南方人则愿意来一碗汤圆。冬至之后是阳气生发的时候,绿色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也会在此时特意吃一点青菜,以示顺应天时,在寒冷的冬天里,期盼着鸟语花香的季节早点到来。
2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
A.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B.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C.“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D.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解析】 文中引号作用为引用。A项引号作用为否定讽刺。B项引号作用为引用。C项引号作用为特定称谓。D项引号的作用为强调。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答:__①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__②冬至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节日__③南北方存在差异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要有针对性;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作文材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劝学》《师说》这两篇经典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我们知道,《劝学》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主要集中在“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上,《师说》也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样振聋发聩的观点。这一部分材料其实都指向“学习”这一范畴。
材料的第二部分对写作进行了指导——当今的学习有新的难题,要求结合当下学习的问题进行写作。意思是写作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在写作中,应围绕现实中学习的“问题”行文,或揭示“问题”,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批判,以便更好地建设。当然,还可以联系当下的实际生活,思考当前学习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学习对于我们的意义等。只要不避开“现实”,且有针对性都是可以的。最后,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不可另起炉灶。结构方面,可根据行文需要,使用并列式、层进式,甚至是正反对照式,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
立意:
1.学习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2.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
3.学习要以担当时代重任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