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训练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训练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复习7: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入宋以后,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核心人物均为赣、闽士人。这一政治现象折射出当时( )
A.政治中心渐转南方 B.变法局面严峻复杂
C.科举选才弊端丛生 D.江南经济地位凸显
2.北宋仁宗时期发布了一道诏令:“自今后,客户(租地佃农)起移,更不取主人(地主)凭由,需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必须经官府处理)。”这一诏令( )
A.体现了不抑兼并土地政策 B.促进了自由租佃制的发展
C.强化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宋代书院往往注重修心养性,如朱熹提出“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的修养方法。这反映了宋代书院( )
A.日益趋向官方化 B.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C.受到佛道的影响 D.教育与学术相结合
4.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儒学家虽然高度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掀起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自由的启蒙思潮,但这种启蒙的实质是“无主体性”,人们依旧依附于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理学对宋代文化的启蒙影响 B.理学未能突破传统的文化模式
C.儒家思想对人创造力的桎梏 D.宋朝商业发展的内在文化阻力
5.下面为宋代雕版印刷书籍平均每页售价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宋代( )
A.雕版印刷术助推文化发展 B.书籍的排版技术大为提高
C.市民阶层对文艺追求强烈 D.印刷术得到民众普遍关注
6.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元朝时期,八思巴在藏文字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这说明(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了 B.佛教文化成为中原文化主流
C.汉字逐步地向字母文字发展 D.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7.宋代,盐业除官营外,又有官督私营,或私营而由官府专卖。地主豪强则私开盐井,生产私盐。私营的冶铁业,由朝廷专设的“监”“冶”管理、控制。著名的徐州利国监,有三十六冶,每冶各百余人。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政府盐铁官营面临着挑战 B.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私营手工业的生产效益突出
8.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工商业经营的做法,而是将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有些官署部门甚至直接参与“分民之利”的工商业活动。这表明北宋时期( )
A.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 B.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
9.《元史》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元朝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B.政府加重了对小农经济的剥削
C.家庭手工业成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 D.元朝时江南的经济重心地位得以巩固
10.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 )
A.不断吸取外来思想,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 B.去粗取精,使儒家思想更加纯洁
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批判继承儒、道、佛的思想精华
11.宋朝城市居民的消费选择丰富多样,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在于(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商业政策的调整 D.文学艺术的发展
12.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帝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13.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10多倍,并出现了纸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流通规模扩大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D.边境市场的繁荣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元时期,南北交通改善,为技术和贸易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氛围宽松自由,商业空前繁荣,同时在税赋方面大量征收纺织品。这一时期,北方大量人口南徙,为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资金,同时也将北方较为先进的纺织技术传到江南地区。1289年,元世祖又“诏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在此情况下,棉纺业在各地广泛兴起,元代棉花已能与丝、麻纺织原料鼎足而立。
——摘编自杨敏《宋元江南纺织手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战事稀少,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在此期间,南方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偏安一方,南方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此时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已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平,农业生产甚至超过北方。此外,自唐至宋元,状元的分布有明显向南推移的趋势。到了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甚至开发前所未有、规模浩大的漕运和海运,也足见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和其影响力。
——摘编自商宇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纺织手工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宋元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浅谈宋元经济发展的启示。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理学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史料,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耿官》
材料二:两宋时,泉州、广州等地都有外国商人居住。政府委派外国商人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要穿中国服装。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学校,专供他们的子弟受教育。
——宋长友、肖厚建《中国历史》
材料三: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十分繁荣,商业的繁荣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材料四: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该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1)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统治者的什么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南方士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与当时南方的文化教育水平发达、文化重心南移密切相关,也与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密不可分,故选D项。
2.B 解析:根据材料“客户(租地佃农)起移,更不取主人(地主)凭由,需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可知,北宋政府要求佃农不能随意中途退租,地主也不能随意阻拦佃农的去留,双方要协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北宋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促进了自由租佃制的发展,故选B项。
3.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静坐是理学家用以达理为学的特定修养体系,其具体实践方法并非他们自创,而是从佛、道两家的修养方式移植来的,故C项正确。
4.B 解析:材料中的学者认为理学形式上宣扬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当时的人们依然依附于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即事实上还是“无主体性”,意味着理学并未突破传统的文化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局限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对人的解放是有限的,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147年至1183年,宋代雕版印刷书籍平均每页的售价呈下降趋势,这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书籍价格,并不是排版技术,排除B项;市民对文艺的追求强烈说明需求增加,会导致书籍价格上升,排除C项;“普遍关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6.D 解析: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八思巴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和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说明我国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故选D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盐业有官营、官督私营、私营而官府专卖等多种经营方式,私营冶铁业由朝廷专设“监”“冶”管理、控制,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故选B项。
8.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垄断控制,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控制,但并未显示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不能得出政府财政困难的结论,排除D项。
9.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可知元朝的夏税以棉纺织物代替,说明当时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剥削,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家庭手工业成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得以巩固,排除D项。
10.C 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儒学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故选C项。
11.A 解析: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阶层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喜好和娱乐方式,故A项符合题意;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市民阶层壮大的体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长期实行抑商政策,故C项不符合题意;市民阶层文化需求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其根源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材料“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帝反倒偏居一隅”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
13.A 解析:货币总量的增加反映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故A项正确;外贸的发展虽然需要一些货币,但不会导致货币总量的大量增加,况且对外贸易中,不见得只用中方货币,故B项错误;商品类别增加与铸币量之间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边境市场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但与铸币量之间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
(1)社会背景:宋元时期,国家实现了统一(或局部统一);南北交通有了较大改善;北方人口南迁;政府重视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2)影响: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助推了南方地区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扩大了漕运和海运的规模。
(3)启示: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对政治、文化发展具有连带性;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15.答案: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精神;儒学哲学化、思辨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理性主义的哲学。
16.答案:
(1)意思:海外贸易获利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态度:宋朝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2)盛况: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瓷器、茶叶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等。
(3)原因:宋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宋朝具备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通史专练—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高考一轮复习,共9页。
这是一份基础夯实练9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