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回顾物理学史,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初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 通过伽利略理想斜面的学习,知道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并能应用解释有关现象。
- 通过学习科学家们对运动原因的探索,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敢于质疑、积极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
-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 惯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领会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逻辑推理,学习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方法。例举生活中实例,用惯性解释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问题引入: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什么?从历史的角度,沿着科学家们思考的足迹,从科学家们对运动原因的探索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家们的研究精神。
新课教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98,第2、3自然段。
(2)体验活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课本,用力推,书本被移动;手松开,书本停止运动。
总结: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评价:(1)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2)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3)伽利略的评价。
二、伽利略的探索
【演示实验】
给水平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让小车置于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并分析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的速度在哪种最先减速到零。
分析:小车减速,是由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
【猜想】如果小车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是否就不会减小?
结论: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观察与思考】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分析:(1)摆球在不同悬点的情况下,摆球在另一边上升的高度与释放位置的高度一样;
(2)悬点不同,摆球通过的路径不同,悬点越高,摆球通过的路径越长;
(3)小球在运动方向是不受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迁移】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1)经验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滚动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越小,小球越能接近于达到滚下前的高度。
(2)假想: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从斜面滚下,观察它在另一个对接的斜面的运动情况;
(3)推理:小球将会达到滚下前的高度;如果对接斜面的倾角越小,小球在斜面上保持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对接斜面的倾角为零,成为水平面,小球将以恒定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总结:
1、理想实验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假设理想化的物理条件,在头脑中做实验,进行推理想象,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2、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三、牛顿第一定律
1、笛卡尔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说明物体在非水平面上的运动也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意义:
①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说明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外力的作用之一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用实验直接进行验证。
3、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是一种力。
(2)惯性的大小是由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越大,质
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讨论与交流】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下面现象。
(1)我们洗完手后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2)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
解释现象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简述情境→描述现象→原因分析(应用知识)
课堂小结: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概念。
2、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知道科学推理的方法。
课后作业:
第3题
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讨论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思考问题,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摩擦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问题,实验与探究,学生实验,观察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