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13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13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13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烧炭集烟作墨
C. 纸浆晾干成张 D. 选石磨光成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竹制作笔杆,只是竹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烧炭集烟作墨,烧炭过程中,将木材中的氢氧元素转化成水除去,发生化学变化。
C、纸浆晾干成张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选石磨光成砚只是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B
2. 青山绿水,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枯枝落叶露天焚烧
C.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
D. 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会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交汇的创新点。下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碲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碲是金属元素 B. 碲的核电荷数为52
C. 碲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D. 碲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碲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碲的核电荷数为52,符合题意;
C、碲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碲元素位于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
D、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向试管中加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ist曾用有机催化剂脯氨酸(C5H9NO2)研究催化反应,其结构模型如图,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17种元素组成 B. 结构中含有分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催化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错误;
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该物质中不含NO2 分子,错误;
C、该物质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14:(16×2)=60:9:14:3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错误。
故选C。
6.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生成物中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
B. 加油站必须严禁烟火
C 天然气泄漏应立刻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 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是易燃物,为防止火灾,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A正确。
B、加油站的汽油、柴油是易燃物,为防止火灾,加油站必须严禁烟火。B正确。
C、天然气是易燃物,为防止火灾,天然气泄露应立刻关闭阀门,即隔绝可燃物。C正确。
D、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着火,为防止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能立即用水扑灭。D错。
综上所述:选择D。
8. “超级黑”是一种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新型材料,它只吸收0.035%的光线,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
C. “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D. “超级黑”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超级黑”是由碳纳米管制成,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超级黑”是由碳纳米管制成的单质,碳单质能够燃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故B正确;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超级黑”是由碳纳米管制成,不属于天然材质,故C错误;
D、“超级黑”是由碳纳米管制成,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故D错误;
故选B。
9. 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 “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 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 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解性是物质的属性,与所处的地方没有关系,在太空中水也能溶解一些物质,可以做溶剂,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B、油是不溶于水的,在地面上物体受到重力,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所以当把两种液体混合之后,油会浮在水的上面,形成稳定的分层现象,此选项说法正确;
C、在太空中油水混合、静置后不分层,在地面上油水混合、静置后分层,说明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此选项说法正确;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滴,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D.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不是溶液。A错误;
B、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即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B错误;
C、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阻止铝和空气接触进一步被腐蚀。所以铝在空气中抗腐蚀。C错误;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2. 自热米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氧化钙、碳酸钠、铝粉,加水后反应产生的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放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t=2000s时反应结束
B. 在880s~1856s内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pH上升
C. 由曲线得出反应后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且放出大量热,所以禁止食用
D. 发热包需远离明火是因为加水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变化过程的温度图像,反应过程是放热的,在586s温度达到最高,代表反应结束,则反应结束时间是586s;错误;
B、温度下降,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根据图像,反应后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禁止食用;正确;
D、根据题意,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中产生了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不纯会发生爆炸,所以发热包要远离明火;正确;
故选A。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点燃期待,放飞梦想——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里的环保新科技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灯体使用了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结构,保证了火种灯在低温、严寒、大风等自然环境下不会熄灭。
仪式火种台的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仪式火种台同样采用可再生的铝合金,顶部采用新型环保的水性陶瓷涂料,不仅耐火,还无烟无毒。仪式火种台的燃料是丙烷气体(C3H8),是目前比较清洁的能源。
火炬手制服设计元素包括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景观核心图形等。面料选择上兼具抗静电、超强透气、速干、防水以及抗菌功能。火炬手制服在整个工艺上选择了无水印花的工艺,不会产生废水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火炬由外壳和燃烧装置组成。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具有“轻、固、美”的特点,比相同体积的铝合金轻了20%以上,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飞扬”火炬采用氢燃料,除环保属性外,还考虑到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氢燃料能保证火炬在极寒天气中使用。火炬研制解决了火焰颜色与稳定性、高压储氢、氢能安全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安全可靠性高,可抗风10级。结合氢气特点,燃烧罐的结构、容量、压力也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
(1)西汉长信宫灯由青铜制造而成,其表面鎏金,鎏金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在制造火种灯、火种台、火炬时,文中提到的一种再生铝合金,它的优点是_______。
(3)火种台采用的燃料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关于火炬“飞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熄灭火炬时可用嘴吹灭 B. 火炬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
C. 火炬燃烧的产物无污染 D. 火炬不易熄灭是因为液氢的着火点很高
【答案】(1)防止青铜与空气接触氧化锈蚀
(2)质轻坚硬、耐腐蚀
(3)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鎏金是在青铜表面覆盖一层金,可以起到防止青铜氧化锈蚀,故填:防止青铜与空气接触氧化锈蚀。
【小问2详解】
铝合金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的优点,铝还会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不易锈蚀,故填:质轻坚硬、耐腐蚀。
【小问3详解】
火种台采用的燃料是丙烷,燃烧是丙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3H8+5O23CO2+4H2O。
【小问4详解】
A、文本中提到火炬在极寒条件下能燃烧,可抗10级风,不能用嘴吹灭,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产生的是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选项正确;
D、火炬不易熄灭与火炬的设计有关,选项错误。
故选C。
14. 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装置B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用装置A、C组合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4) ①.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A装置为固液常温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用装置B收集时,氧气应从b端通入,又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验满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清石灰水变浑浊。
15. 过氧化钙(CaO2)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CaO2可由鸡蛋壳(含90%CaCO3)为原料,实验室可按以下流程制得:
查阅资料: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CaO和O2。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前要把鸡蛋壳碾碎,其目的是_____。
(2)反应②的生成物为Ca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
(3)过滤CaO2浆料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结合以上信息,保存CaO2需注意的是_______。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 ①. ②. 温度过高时CaO2会分解
(3)引流 (4)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煅烧前要把鸡蛋壳碾碎。
【小问2详解】
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②是石灰浆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CaO2和H2O,所以化学方程式;
由于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CaO和O2。且高温下,过氧化氢也会分解,所以该反应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小问3详解】
过滤CaO2浆料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CaO2浆料沿玻璃棒流下,即引流。
【小问4详解】
由于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CaO和O2。所以CaO2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16.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金属的有关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比较金属活动性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放入相同形状大小的锌片、铁片、铜片,铁片与铁粉质量相等。
【实验现象】试管A.B.D中均产生气泡,C中无明显现象。
(1)由试管B、C中现象可推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铜比铁______(填“强"或“弱”)。
(2)通过比较A、D的反应现象,不能得出铁、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因是______。
(3)试管B、D中铁片和铁粉均无剩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______D (填“>”或“<"或“=”)。
【探究二】铜与硫酸反应
老师告诉同学们,铜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硫酸反应。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实验。取大小相同的光亮足量铜片,依次加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硫酸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铜片与不同浓度硫酸溶液加热后的实验现象
浓度
31%
43%
54%
63%
实验现象
加热20 min,铜片表面光亮
加热 20 min,铜片表面光亮
加热 20 min,铜片表面光亮
加热 20 min,铜片表面光亮
浓度
72%
81%
86%
92%
实验现象
加热9 min后,铜片表面开始变黑,20 min时反应剧烈
加热5 min后,铜片表面开始变黑,10 min时反应剧烈
加热3 min后,铜片表面开始变黑,10 min时反应剧烈
加热2 min后,铜片表面开始变黑,5 min时反应剧烈
铜片表面都有很多气泡产生,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浴液变成蓝色
(4) 根据表格中反应现象,铜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水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三种物质中所含的氧元素化合价都为______。
【拓展延伸】
(5)分析表格,请写出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的条件:______。
(6)同学们发现铜片与浓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冒出,反应停止,铜片依然存在,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发现变为红色。请说明反应停止的原因______。
【答案】 ①. 弱 ②. 实验中有两个变量:金属种类、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③. = ④. SO2 ⑤. CuSO4 ⑥. -2 ⑦. 硫酸浓度大于等于72%并且反应需要加热 ⑧.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小,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解析】
【详解】(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金属活动性铜比铁弱。
(2)A、D中有两个变量:金属种类、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不能通过生成氢气的速率得出铁、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铁片与铁粉质量相等,且试管B、D中铁片和铁粉均无剩余,说明金属都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质量相同,放出氢气质量相同,那么最终溶液质量相等,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表格中反应现象:铜片表面都有很多气泡产生,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变成蓝色,说明铜与硫酸会生成水和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SO2、蓝色硫酸铜CuSO4溶液,三种物质中所含的氧元素化合价都为-2价。
(5)分析表格可知,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的条件为硫酸浓度大于等于72%并且反应需要加热。
(6)足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硫酸置容器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会逐渐变慢,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小,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17. 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得的溶液的pH值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______(填“甲”“乙”或“丙”)点。
(2)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甲 (2)解:由曲线图可知,加入稀硫酸质量50g时,溶液pH=7,说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50g稀硫酸恰好与100g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设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相同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需50g稀硫酸,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恰好完全反应需19.6%的硫酸溶液质量小于50g,所以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甲,故填:甲。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5,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九阳初级中学等5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