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迷娘》(之一) 歌德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迷娘》(之一)是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外国诗歌,是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为小说主人公威廉·迈斯特唱的一首歌。这首小说中的诗歌,甚至比小说本身更为出色。德国诗人海涅曾评价这首诗为“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它在短小的篇幅中调动了众多充满浪漫气息的意象,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境界,抒发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威廉的感激、信任和朦胧的爱恋。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年级必修上册学习过四首现代诗歌,积累了一些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也存在阅读难点:对诗人知之甚少,不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追求、诗歌风格;如何分析意象的组合与诗人情感的关系;如何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情感;如何着手去观察、分析诗歌的体式特点与诗歌独特意蕴的互动关系,学生在这方面还缺乏较为充分的学习经历。
三. 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歌德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体会诗歌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一)诵读诗歌,分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体会诗歌意境。
(二)精读赏析诗歌,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艺术形式的转换。
(三)在比较阅读中感受诗歌之美的多样性,探究中西方诗歌表现方式等的差异。
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每一首诗歌,都是璀璨星河中一颗闪亮的星,都是晨曦中带着生命的一道亮光,都是美好心灵中一段抒情的舞蹈,每一个在诗歌中浸润过的孩子,及时老了,心灵也依然明澈而柔软。
(二) 学习活动一:展示交流,人事异域文化
选择完成得较好的“文学常识卡片”进行展示交流,掌握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卡片
作者
地域
时代背景
生平经历
创作个性
文学地位及影响
【明确】
歌德(1749-1832), 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思想家,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有广泛兴趣。1765 年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7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回故乡当律师,但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1775年来到魏玛公国,开始长达10年的为官生涯。因忍受不了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1786年改名换姓,逃离魏玛,前往意大利。1794年与席勒结交,两人开始了密切合作。1832年逝世。
歌德早年深受“狂飙突进”运动精神领袖赫尔德的影响,尊重个性自由,崇尚激情,与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较为一致;在创作中期,他崇尚古典美;在晚年,他的作品明显带有19世纪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征。他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学发展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高峰,使其古据了欧洲第一流的位置,也为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 学习活动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细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内涵或表达效果进行简单评价。
(2)对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做标记,进行思考。
(3)结合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填写“诗歌阅读工具单”。
诗歌阅读工具单
意象
特点
情感主题
阅读困惑
【明确】
诗歌阅读工具单
意象
1. 柠檬花、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梢头高昂的月桂
2. 成形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3. 云径、山岗、在雾中觅路前行的驴儿、岩洞、危崖、瀑布
特点
1. 意大利典型景物。
2. 宏伟的建筑,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的典型风格。
3. 道路危险而曲折。
情感主题
1. 故国之思。
2. 对恩人的感激之情。
3. 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阅读困惑
从“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诗歌三个小节中的称呼是同一个人吗?称呼转变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阅读成果,全班共同讨论。
3.教师总结,收集整理尚未解决的阅读困惑,上传到班级学习群。
(四) 作业
1.自主搜集资料,尝试对阅读困惑进行自主解答,将解答上传至班级学习群。
2.教师给学生推送或引发资料,介绍歌德自传体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故事梗概,使学生了解《迷娘曲》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整体阅读,初步了解诗歌内容;自主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提取和概括,提升语言建构能力,了解作品地位和价值。
第 二 课 时
(一) 导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咏梅词《玉楼春》里写道:“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这两句诗不但生动传达了梅花蓓蕾之神,也暗含了我们赏析诗歌的方法诗人的情感总是包藏于意象之中,须细心涵泳,才能既见得其中之意,又能嗅得其中之香。
(二)学习活动一:分析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特点
1.用思维导图梳理诗歌结构。
绘制《迷娘》(之一)的思维导图,梳理诗歌结构,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共同探讨。
【明确】
《迷娘》(之一)的结构:
(1)由3个小节构成,每节都由写景和抒情两部分组成。
(2)写景部分每小节的意象不同,抒情部分对对方的称呼有变化。
2.分析意象组合,领会情感表达的特点。
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每个小组推荐名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探讨。
【明确】
《迷娘》(之一)的意象组合与情感的关系:
①诗中的意象都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特征。如“月桂”和“桃金娘”在希腊神话中都象征爱情,“柠檬花”和“橙子”都是主人公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特产。
②每节中的意象都形成一个意象组合。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如第一节中的意象组合写出了迷娘心中故乡的美丽,表达了她对故乡的向往。第二节中的意象组合描绘的是她的故乡的房子,进一步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第三节中的意象组合描绘的是迷娘回乡道路上的艰险。尽管回家之路困难重重,但都不能阻挡迷娘回乡的决心。诗人通过意象组合的变化把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深沉绵长而又强烈。
③打情部分的三种称呼(爱人、恩人、父亲)的变化分别与三节中的意象组合形成了对应关系。诗人通过这些称呼的变化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迷娘对威廉的复杂感情。
《迷娘》(之一)的图示:
(三)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深度解读
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对本诗做进一步的精读赏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大家推荐、展示你们所解读的诗歌,为同学们打开欣赏外国诗歌的一扇窗户,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
赏析前可收集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如上节课表格中的疑难点),然后小组合作,查阅资料,进一步加深讨论并解决诗歌的意象、意境、手法、情感、注释等方面的问题,完成对诗歌的深入、细致解读。
以《迷娘》(之一)为例,可形成如下探究成果:
诗歌题目
《迷娘》之一
作者介绍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 富裕市民家庭。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5 年从瑞士游历归来,应邀担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1786—1788年间访问意大利,对古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进行文艺创作,完成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和《埃格蒙特》。后者以尼德兰民族独立斗争为题材,反映作者对异族压迫的憎恨。
创作背景
《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意象与意境
柠檬花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梢头高昂的月桂。柠檬花相传是四世纪殉教的罗马少女圣维维亚纳之花;桃金娘是美神维纳斯的神树,是爱情的象征;月桂是阿波罗的神树。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宁静、神秘与美好的氛围,描绘出迷娘心中美好家园的图景,寄托了故国之思。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这些意象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的典型风格,美好的住所体现了迷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云径、山岗、在雾中觅路前进的驴儿、岩洞、危崖、瀑布,这些意象象征路途的艰险,体现了不畏艰险追求幸福生活的决心。
艺术手法
诗歌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手法。每节最后三句都采用基本相同的句式,不仅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而且使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热切,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词语注释
桃金娘:一种植物,开紫红色小花。
行藏:形迹。
思路梳理
情感主旨
对家乡的思念,对恩人的感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解答疑惑
从“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诗歌三小节中称呼是否为同一个人,称呼的变化又有何深意?
观点一:“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即威廉·麦斯特。迷娘在内心深深的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从“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威廉·麦斯特的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观点二:“爱人”“恩人”“父亲”是三个不同的人。从迷娘对威廉·麦斯特的感情来看,她对威廉·麦斯特的感情是爱情,不大可能把这种感情升华为对“恩人”“父亲”的感情。从诗歌三节所写的内容来看,第一节选取了“桃金娘”这种象征爱情的意象,爱人即威廉·麦斯特;第二节写迷娘可怜的身世,“恩人”应该指抚养她长大成人的人;第三节写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迷娘即将回到故国,“父亲”应该是指带她回国的人。
总之,这首诗是以向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的,倾诉人是迷娘。从“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的称呼的转换,体现了迷娘对威廉·麦斯特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诗歌抒发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从感情上呈递进关系。同时,这种爱又升华为对父亲的爱,并和思乡之情缠绕在一起,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艺术效果。
(四)作业
教师给学生推送或引发资料,介绍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的故事梗概,让学生将其中的插曲《梅娘曲》与歌德的《迷娘》(之一)进行比较,体会“迷娘”在不同背景下不同的情感意蕴,撰写一则不少于400字的文学评论。
附:《梅娘曲》
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我是你亲爱的梅娘,
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
嚼着那鲜红的槟榔,
我曾轻弹着吉他,
伴你慢声儿歌唱,
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动学生探究诗歌意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的求知过程中逐渐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逐渐感受诗歌的魅力。如若教师将诗歌的解读直接告诉学生,那么诗歌的意蕴之美也就消失殆尽了。
第 三 课 时
(一) 导入
“知同辨异”是诗歌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知同”可找到美的共同源泉,“辨异”可以发现多样的美。只有“知同辨异”,才能真正做好“求同存异”。这节课让我们在一起比较阅读中发现诗歌更多的美。
(二) 学习活动一:反复朗读,体会表达特色和情感
学生在体会本诗的表达特色、意象情感等前后,都可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其他同学之间可互相点评,从发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1.《迷娘》(之一)的表达特色。
【明确】
歌德的《迷娘》(之一)最大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技巧。这首诗的每节最后三句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句式,只在个别地方替换一两个字,这不仅加强了询问的力量,也更加凸显了前往的急迫心情,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请反复朗读《迷娘》(之一),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感受其浓郁的抒情氛围。
2. 《迷娘》(之一)的意象与情感特色。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会选择一些意象,并将它们精心组合,展现情感的起伏,形成诗歌独特的内在节奏。朗读《迷娘》(之一),再次感受诗中的意象,探讨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的组合来展现情感的起伏流动的。
请反复朗读《迷娘》(之一), 分析不同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明确】
例如,第1节中的柠檬花、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梢头高昂的月桂,这些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宁静、神秘与美好的氛围,描绘出迷娘心中美好家园的图景,也寄托了故国之思。
(三) 学习活动二:整合阅读,理解文化传承与交流
将《迷娘》(之一)与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四首现代诗歌进行整合阅读,比较他们的异同,尝试从诗歌角度理解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
作品
作者
地域
创作
时间
意象
主题
风格
流派
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迷娘》之一
【明确】
作品
作者
地域
创作
时间
意象
主题
风格
流派
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中国
1919年
白云、 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巨人、力
“力”
浪漫主义、意境壮阔、雄浑豪放
现代诗歌(自由诗体)
象征、 夸张、 复沓
《红烛》
闻一多
中国
1923年
红烛
“红烛”精神
浪漫主义、浪漫唯美、深沉坚毅
现代诗歌
复沓、 象征、 重抒情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中国
1962年
太阳、 山海、 石砾、 深渊、 军旅、 铆钉、 巨石、 血滴、 雄鹰、 雪豹、 蜘蛛
信念、 奋斗
浪漫主义、节制内敛、冷静理智
现代诗歌(自由诗体)
对比、 比喻、 象征
《致云雀》
雪莱
英国
1820年
云雀
欢乐、 光明、 自由、 理想
浪漫主义、清新俊逸、轻快流畅
浪漫主义
象征、 比喻、 类比、 设问
《迷娘》之一
歌德
德国
1783年11月之前
柠檬花、绿叶、 橙子、 蓝天、 和风、 桃金娘、月桂、 房子、 大理石立像、 云径、 山岗、 驴儿、雾、 岩洞、 危崖、 瀑布
思念、 感激、 信任、 爱恋
委婉优美
浪漫主义
复沓、 象征、 借景抒情、 设问
(四) 课堂总结
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灿烂夺目的的光辉。
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
(五)作业
1.必做题:“我们读诗写诗,并非因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这是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死亡诗社》中的台词。观看影片,整理里面的诗句,并为你喜欢的影片中的人物写一首诗。
2.选做题(四选一):
(1)撰写推荐语。
选择一首你喜爱的现代诗歌,撰写300字以内的推荐语,要求文字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用正楷字书写在展板上。
(2)深情朗诵。
小组成员可单独朗诵,也可合作朗诵,自选配乐,录制成音频,发布在班级学习群进行播放。
(3)诗歌短评。
撰写一篇诗歌短评,体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并配上合适的图片,供大家阅读、欣赏。
(4)“诗中有画”。
在朗读诗歌时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可关注诗歌意象的色彩、光影等,尽可能做到诗画统一。作品张贴于班级文化墙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在比较阅读中,同样也不能忽视朗读的作用。朗读中的情感把握是建立在对待诗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朗读促进理解,理解又能提升朗读水平。课后作业借助不同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欣赏者在直观地展示中消除对外国诗歌的陌生感,逐渐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蕴。
六.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13.1 迷娘(之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3.1 迷娘(之一)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外,小阅读-课内,非选择类,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填空题,现代诗歌阅读,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1 迷娘(之一)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1 迷娘(之一)精品课后练习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