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3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干冰
氯酸钾
空气
石油
类别
有机物
氧化物
纯净物
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2.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 就地焚烧植物秸秆
C.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 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B、焚烧植物秸秆,会产生污染性物质,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保护环境,该选项做法正确;
D、工业污水超标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C。
3.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氮气用来防腐 B. 室内洒水防止煤气中毒
C. 夜晚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 食用含铁酱油预防甲状腺肿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在食品包装袋内填充以防腐,此选项正确;
B. 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在室内洒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此选项错误;
C.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或加热会发生爆炸。夜晚煤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因为点灯在开的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
D. 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液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示中没有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 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B. ①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 ①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D. ②和⑤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质子数,故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说法正确;
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①与③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C、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①最外层6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说法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不是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D。
6. 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如下:
①N2+3H22NH3;
②
③
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 反应①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C. 分解产生的可以回收再利用
D. “侯氏制碱法”指的是制取纯碱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②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③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④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上述反应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B、反应①,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正确;
C、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回到反应②重新利用 ,正确;
D、 “侯氏制碱法”指的是制取碳酸钠,碳酸钠就是纯碱,正确。
故选:A。
7. 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化学兴趣小组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实验,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可得出分子不断运动
B. 图乙实验,一段时间后倾斜Y型管,可比较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C. 图丙实验,根据Y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可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 图丁实验,一段时间后左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实验中,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左侧酚酞溶液,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可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实验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一段时间后倾斜Y型管,镁与硫酸接触,镁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可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丙实验中,左侧红磷燃烧,右侧红磷不燃烧,因为右侧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可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符合题意;
D、图丁实验中,左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一段时间后左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二氧化锰固体和氯化钾固体
观察颜色
C
制备Fe(OH)2
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分离CaCl2和NaCl的混合固体
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但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故A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锰固体是黑色的,氯化钾固体是白色的,所以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故B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向氯化铁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铁沉淀,不是氢氧化亚铁。故C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先溶解,溶解后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滤液氯化钠溶液,蒸发滤液可得氯化钠;碳酸钙再与盐酸发生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钙固体。D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B。
9.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①关闭K1、K2,往A中的锥形瓶内注入一定量NaOH溶液;②K2仍然关闭,打开K1;③关闭K1,打开K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观察到气球变大
B. 步骤②中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中,A中一定有沉淀产生
C. 步骤②中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中,A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D. 步骤③中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步骤①中关闭K1、K2,往A中的锥形瓶内注入一定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变大,选项正确;
B、步骤②中K2仍然关闭,打开K1,B中的氯化钙溶液进入A中的锥形瓶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即步骤②中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中,A中一定有沉淀产生,选项正确;
C、步骤②中K2仍然关闭,打开K1,B中的氯化钙溶液进入A中的锥形瓶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如碳酸钠有剩余,则A中溶液呈红色,选项错误;
D、步骤③中关闭K1,打开K2,C中的稀盐酸与A中的锥形瓶中的沉淀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说明步骤①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周末,小明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洗衬衣时,为确定洗涤方式,仔细观察了衣服的标签(如上图所示)。面料成分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____。
(2)小明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米粥、馒头、油焖大虾、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___。
(3)小明用活性炭清除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收拾垃圾时,小明将垃圾进行分类。应将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放入________(填字母)垃圾桶中。
A. B. C. D.
【答案】(1)棉 (2)维生素
(3)物理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面料成分中棉属于天然材料,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小问2详解】
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小米粥中富含糖类和水、馒头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油焖大虾和红烧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维生素;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清除冰箱中的异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4详解】
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应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中,故选A。
11. 2023年1月14日,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正式命名为“兔星星”,寓意“玉兔巡月,扬帆星河”。
(1)“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制备材料中选用了铝合金。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______。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2)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液氧和液氢是运载“玉兔号”月球车火箭的一种推进剂,液氢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②. Al2O3
(2)降低 (3)2H2+O2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能够隔绝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故填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l2O3,氧化铝的化学式为,故填Al2O3。
【小问2详解】
Si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硅单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中,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填降低。
【小问3详解】
液氢燃烧时,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
12. 化学符号含义丰富。现有五种化学符号:①2O2;②Mg2+;③3C;④H2O;⑤。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______。
(2)④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
(3)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4)由②和⑤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两个氧分子
(2)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3)④
(4)Mg(NO3)2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数,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小问2详解】
H2O中“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
【小问3详解】
能表示宏物质的是H2O,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故填:④;
【小问4详解】
由②和⑤构成的物质是硝酸镁,其化学式为:Mg(NO3)2。
13. 某钣金厂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欲回收Cu、Au并制取铁红(Fe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②中通入空气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④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
(2)使Cu、Au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 (3)Fe
【解析】
【小问1详解】
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只有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由于废料中的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过滤后得到固体A是Cu、Au,Cu、Au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Au不与氧气反应,所以步骤②中通入空气加热的目的是使Cu、Au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
【小问3详解】
步骤②中得到的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即过滤后得到的滤液是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能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由于废料中的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过滤后得到滤液A是硫酸亚铁溶液,所以X是铁,化学式Fe。即步骤④中X的化学式为Fe。
14.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C时,将4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3)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____。
(4)t1°C时,取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分别置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答案】(1)3:5 (2)降温
(3)丙 (4)>
【解析】
【小问1详解】
如图1可知,t2°C时乙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乙,50g水中最多溶解30g乙,故t2°C时,将4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溶解30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g:50g=3:5;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则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丙;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减小,t1°C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t1°C时,取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分别置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变,丙的溶解度降低,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故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丙。
15.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1实验,请回答问题:
(1)反应后试管A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实验发现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C中出现沉淀。接着向试管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试管C中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试管B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Zn2+
(2) ①. H2SO4和CuSO4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无法确定硫酸的量,但溶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锌,故一定有Zn2+;
【小问2详解】
分析B、C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图2中ab段不产生沉淀说明C中有盐酸,故B中含有剩余的H2SO4和反应生成的CuSO4;
图2中ab段不产生沉淀,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bc段产生沉淀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______。
(3)已知SO2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并收集SO2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4)如图F所示,通入CO2后观察到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
(3)BC (4)碳酸##H2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反应发生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则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如收集过早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并收集SO2,则反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选B装置,SO2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则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装置;
【小问4详解】
将二氧化碳与湿润的石蕊纸花接触使其变红,则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17.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铝粉、镁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②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
(1)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少量的样品A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______;再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______,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写出氯化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铝粉、镁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存在镁粉和炭粉。
【实验验证】小施又取少量样品A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结论】结合实验现象,小施认为猜想______正确。
【原理探究】同学们探究热量来自哪里?它们取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后加水溶解,发现烧杯的温度迅速升高,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下图装置模拟铁的锈蚀实验,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并能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实验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铁粉 (2) ①. 生石灰 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3) ①. 三 ②. 加速铁的生锈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小问2详解】
取少量的样品A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因为生石灰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所以粉末中含有生石灰。
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则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是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结论:
样品A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有固体不溶物,说明样品A中含有炭粉,有气体生成,说明含有铝粉、镁粉中至少一种。滤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A中含有铝粉,因为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铝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消失,所以结合实验现象,说明含有铝粉和炭粉,猜想三正确。
实验验证:
氯化钠溶液是盐溶液,会加速铁锈蚀。所以实验过程中,在氯化钠的作用下会加快铁的生锈速率。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化学兴趣小组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下图的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4g-106g=4.4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