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1节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3节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2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2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202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石灰岩因良好的沉积分选性更利于造像。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是一处砂岩造像,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造像。两处石窟岩体均裂隙广布,因“水祸”破坏严重。据勘测,云冈石窟断崖上部覆盖较厚的黄土层,覆盖的黄土改变了局地水循环,加速了石窟破坏。据此完成第3~4题。
3.龙门石窟雕凿于石灰岩体,因为( )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佛像精美 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 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 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龙门石窟被破坏时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风沙侵蚀 B.物理风化
C.生物风化 D.流水侵蚀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一定的分选性,质地均匀,制作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体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A项正确。第4题,由于龙门石窟是石灰岩雕凿,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下容易发生损坏,因此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流水侵蚀,D项正确。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期末)2021年10月,云南省禄丰市发现多个因大雨冲刷显露的恐龙化石骨架。科考人员从出土、修复、清理、保护再到完整呈现,展开了全景式恐龙化石抢救性工作。据介绍,科考人员在这里先后发现110多具恐龙化石。图2为恐龙化石修复现场照片,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图2 图3
5.恐龙化石形成过程主要对应图3中的( )
A.①—冷却凝结 B.③—风化侵蚀
C.④—固结成岩 D.⑤—变质作用
6.化石修复是把化石从周围岩石中分离出来,其岩石类型对应图3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图3中a、b由岩浆形成,b能直接形成沉积物,说明b出露地表,所以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①②为冷却凝固;c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所以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和喷出岩都能形成d,则d为变质岩,⑤为变质作用。化石是由于冰河运动、地壳变迁等原因,地球生物被迅速埋藏于地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生物硬体部分被保存下来,存在于沉积岩中,所以其形式过程对应④—固结成岩。第6题,由上题解析可知,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化石存在于c—沉积岩中。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由距今2亿年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5~10米,走向为东北—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图4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第7~8题。
图4
7.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
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
8.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
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2亿年前是砂岩与泥岩形成时期,砂岩和泥岩是河湖在地势低洼区沉积形成,故C项正确。第8题,据材料可知,该地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垄状如龙脊,应为地壳运动造成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其中垄为背斜,其外层岩层受外力作用被侵蚀,中间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近似于垂直地面的岩层,D项正确。岩块断裂上升会出现断块山,从形态和出露岩层数量看,可排除B项。砂岩、泥岩为沉积岩,非岩浆岩。
图5为某地地表地层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图5
9.沿M—N一线的地质剖面图最可能是( )
A B
C D
10.该地的地层侵蚀面形成于( )
A.a之前,f之后 B.a之后,b之前
C.e之后,f之前 D.f之后,h之前
【答案】9.C 10.C
【解析】第9题,图中可以看出岩层a最老,向两侧逐渐变新,可判断为背斜,故排除B、D项。M处所在的岩层为d,故A项错误,C项正确。第10题,图中地层侵蚀面出现时,背斜已经形成,故形成于e之后,侵蚀面在f地层之下,故形成于f之前,C项正确。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图6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第11~13题。
图6
11.形成图中多级阶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12.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
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
13.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D 12.B 13.B
【解析】第11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12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第1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误,②正确。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③正确,④错误。
(2021年北京高考地理)读图7,完成第14~15题。
图7
14.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15.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逐渐变得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项正确。第15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相对下降的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相对下降的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项正确。
(2022年湖南名校联盟期末)板块构造主导了现今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山川地貌和各个圈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图8示意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洋岛屿模型。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8
16.组成图中洋岛的岩石主要是(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17.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可能形成( )
①洋盆 ②海沟 ③岛弧链 ④海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地幔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岛(洋岛),因此组成洋岛的岩石主要是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第17题,读图分析,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及海岸山脉,②③正确。
(2022年云南昭通月考)唐朝诗人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图9为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9
18.形成桑落洲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抬升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家新住处”位于①岸 B.适合建河港的是②岸
C.“古岸崩欲绝”位于②岸 D.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
2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18.D 19.D 20.B
【解析】第18题,由材料“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落洲所在地原为江河流水的一部分,后因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此处大量堆积,从而形成桑落洲,因此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D项正确。第19题,曲流处,凹岸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水深岸陡,适合筑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适合建房,图中①岸为凹岸,适合建港;②岸为凸岸,适合建房;“古岸崩欲绝”应该是河岸受到侵蚀,应位于①处;①岸为凹岸,②岸为凸岸,①处流速比②处要快,D项正确。第20题,①②连线处河道弯曲,凹岸水流急,侵蚀作用强,岸陡;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作用强,岸缓。读图可知,①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岸陡;②处为凸岸,泥沙堆积作用强,岸缓,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山东泰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其特征是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较集中分布地区之一。该地年降雨量1 500~1 600毫米,高温多雨的气候促进了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蚀,深洼地、谷地、地下河洞穴、钟乳石等极为发育。图10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
图10
(1)说出七百弄地区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8分)
(2)据图描述七百弄地区“深洼地”的形成过程。(6分)
(3)近1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推测地壳相对稳定对“深洼地”的影响。(6分)
【答案】(1)平原面逐渐破碎;地表起伏加剧;出现多个峰丛洼地;洼地面积、深度均逐渐变大;等等。
(2)碳酸盐岩在外力作用(风化、地表水侵蚀冲刷)下产生很多裂隙;地表水沿裂隙下渗、溶蚀,形成浅洼地及地下河;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及溶蚀作用的增强,地下河不断扩张,顶部变薄坍塌,形成“深洼地”。
(3)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表水向深洼地汇聚,沉积增强,导致“深洼地”变浅;水流下渗、侵蚀能力减弱,使“深洼地”保持相对稳定。
22.(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分布有规模不等、形态各异、成因多样的瀑布及瀑布群。根据瀑布发育的构造条件、岩性差异、水动力条件、岩溶及人工作用等方面,将瀑布按成因划分为岩槛型、裂点型、断裂型、溶蚀型、钙华型和人工型6类。
岩槛型瀑布,是指河床基岩软硬相间,由于二者抗流水侵蚀能力的差异,导致较坚硬的岩石形成陡坎,而软弱岩石则被侵蚀成平台,在河床上形成“岩槛”(又称“岩坎”或“岩阶”),进而使流水产生落差而形成的瀑布。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青龙峡园区中叠翠瀑为多级岩槛型瀑布,河床中寒武纪中厚层白云岩与中薄层泥灰岩相间分布。图11为青龙峡中叠翠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影响裂点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河床上基岩岩性的差异、构造运动和溯源侵蚀过程中的岩块崩塌等。构造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蚀,当下切到抗侵蚀能力较弱的下部地层时,下部基岩的侵蚀速率要大大高于中上部基岩,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致使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使瀑布陡坎进一步加大。多次构造抬升,逐渐形成每一级裂点。云台天瀑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其落差高达314米,为最典型、壮观的裂点型瀑布。图12为云台天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图11
图12
(1)简述青龙峡中两种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差异。(6分)
(2)概括云台天瀑的形成动力。(6分)
(3)分析云台天瀑的形成过程。(8分)
【答案】(1)白云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在流水作用下不易被侵蚀;泥灰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弱,在流水作用下容易被侵蚀。
(2)构造运动(或地壳的抬升运动);流水侵蚀作用(或下蚀和溯源侵蚀);重力崩塌作用。
(3)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河流流经处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由于岩性差异,河流的下切与溯源侵蚀形成裂点,发生崩塌;瀑布陡坎的高度不断增大(或河床落差增大),形成云台天瀑。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202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石灰岩因良好的沉积分选性更利于造像。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是一处砂岩造像,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造像。两处石窟岩体均裂隙广布,因“水祸”破坏严重。据勘测,云冈石窟断崖上部覆盖较厚的黄土层,覆盖的黄土改变了局地水循环,加速了石窟破坏。据此完成第3~4题。
3.龙门石窟雕凿于石灰岩体,因为( )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佛像精美 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 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 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龙门石窟被破坏时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风沙侵蚀 B.物理风化
C.生物风化 D.流水侵蚀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一定的分选性,质地均匀,制作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体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A项正确。第4题,由于龙门石窟是石灰岩雕凿,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下容易发生损坏,因此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流水侵蚀,D项正确。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期末)2021年10月,云南省禄丰市发现多个因大雨冲刷显露的恐龙化石骨架。科考人员从出土、修复、清理、保护再到完整呈现,展开了全景式恐龙化石抢救性工作。据介绍,科考人员在这里先后发现110多具恐龙化石。图2为恐龙化石修复现场照片,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图2 图3
5.恐龙化石形成过程主要对应图3中的( )
A.①—冷却凝结 B.③—风化侵蚀
C.④—固结成岩 D.⑤—变质作用
6.化石修复是把化石从周围岩石中分离出来,其岩石类型对应图3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图3中a、b由岩浆形成,b能直接形成沉积物,说明b出露地表,所以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①②为冷却凝固;c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所以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和喷出岩都能形成d,则d为变质岩,⑤为变质作用。化石是由于冰河运动、地壳变迁等原因,地球生物被迅速埋藏于地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生物硬体部分被保存下来,存在于沉积岩中,所以其形式过程对应④—固结成岩。第6题,由上题解析可知,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化石存在于c—沉积岩中。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由距今2亿年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5~10米,走向为东北—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图4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第7~8题。
图4
7.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
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
8.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
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2亿年前是砂岩与泥岩形成时期,砂岩和泥岩是河湖在地势低洼区沉积形成,故C项正确。第8题,据材料可知,该地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垄状如龙脊,应为地壳运动造成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其中垄为背斜,其外层岩层受外力作用被侵蚀,中间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近似于垂直地面的岩层,D项正确。岩块断裂上升会出现断块山,从形态和出露岩层数量看,可排除B项。砂岩、泥岩为沉积岩,非岩浆岩。
图5为某地地表地层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图5
9.沿M—N一线的地质剖面图最可能是( )
A B
C D
10.该地的地层侵蚀面形成于( )
A.a之前,f之后 B.a之后,b之前
C.e之后,f之前 D.f之后,h之前
【答案】9.C 10.C
【解析】第9题,图中可以看出岩层a最老,向两侧逐渐变新,可判断为背斜,故排除B、D项。M处所在的岩层为d,故A项错误,C项正确。第10题,图中地层侵蚀面出现时,背斜已经形成,故形成于e之后,侵蚀面在f地层之下,故形成于f之前,C项正确。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图6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第11~13题。
图6
11.形成图中多级阶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12.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
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
13.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D 12.B 13.B
【解析】第11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12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第1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误,②正确。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③正确,④错误。
(2021年北京高考地理)读图7,完成第14~15题。
图7
14.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15.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逐渐变得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项正确。第15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相对下降的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相对下降的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项正确。
(2022年湖南名校联盟期末)板块构造主导了现今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山川地貌和各个圈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图8示意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洋岛屿模型。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8
16.组成图中洋岛的岩石主要是(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17.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可能形成( )
①洋盆 ②海沟 ③岛弧链 ④海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地幔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岛(洋岛),因此组成洋岛的岩石主要是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第17题,读图分析,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及海岸山脉,②③正确。
(2022年云南昭通月考)唐朝诗人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图9为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9
18.形成桑落洲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抬升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家新住处”位于①岸 B.适合建河港的是②岸
C.“古岸崩欲绝”位于②岸 D.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
2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18.D 19.D 20.B
【解析】第18题,由材料“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落洲所在地原为江河流水的一部分,后因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此处大量堆积,从而形成桑落洲,因此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D项正确。第19题,曲流处,凹岸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水深岸陡,适合筑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适合建房,图中①岸为凹岸,适合建港;②岸为凸岸,适合建房;“古岸崩欲绝”应该是河岸受到侵蚀,应位于①处;①岸为凹岸,②岸为凸岸,①处流速比②处要快,D项正确。第20题,①②连线处河道弯曲,凹岸水流急,侵蚀作用强,岸陡;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作用强,岸缓。读图可知,①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岸陡;②处为凸岸,泥沙堆积作用强,岸缓,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山东泰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其特征是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较集中分布地区之一。该地年降雨量1 500~1 600毫米,高温多雨的气候促进了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蚀,深洼地、谷地、地下河洞穴、钟乳石等极为发育。图10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
图10
(1)说出七百弄地区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8分)
(2)据图描述七百弄地区“深洼地”的形成过程。(6分)
(3)近1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推测地壳相对稳定对“深洼地”的影响。(6分)
【答案】(1)平原面逐渐破碎;地表起伏加剧;出现多个峰丛洼地;洼地面积、深度均逐渐变大;等等。
(2)碳酸盐岩在外力作用(风化、地表水侵蚀冲刷)下产生很多裂隙;地表水沿裂隙下渗、溶蚀,形成浅洼地及地下河;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及溶蚀作用的增强,地下河不断扩张,顶部变薄坍塌,形成“深洼地”。
(3)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表水向深洼地汇聚,沉积增强,导致“深洼地”变浅;水流下渗、侵蚀能力减弱,使“深洼地”保持相对稳定。
22.(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分布有规模不等、形态各异、成因多样的瀑布及瀑布群。根据瀑布发育的构造条件、岩性差异、水动力条件、岩溶及人工作用等方面,将瀑布按成因划分为岩槛型、裂点型、断裂型、溶蚀型、钙华型和人工型6类。
岩槛型瀑布,是指河床基岩软硬相间,由于二者抗流水侵蚀能力的差异,导致较坚硬的岩石形成陡坎,而软弱岩石则被侵蚀成平台,在河床上形成“岩槛”(又称“岩坎”或“岩阶”),进而使流水产生落差而形成的瀑布。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青龙峡园区中叠翠瀑为多级岩槛型瀑布,河床中寒武纪中厚层白云岩与中薄层泥灰岩相间分布。图11为青龙峡中叠翠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影响裂点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河床上基岩岩性的差异、构造运动和溯源侵蚀过程中的岩块崩塌等。构造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蚀,当下切到抗侵蚀能力较弱的下部地层时,下部基岩的侵蚀速率要大大高于中上部基岩,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致使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使瀑布陡坎进一步加大。多次构造抬升,逐渐形成每一级裂点。云台天瀑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其落差高达314米,为最典型、壮观的裂点型瀑布。图12为云台天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图11
图12
(1)简述青龙峡中两种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差异。(6分)
(2)概括云台天瀑的形成动力。(6分)
(3)分析云台天瀑的形成过程。(8分)
【答案】(1)白云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在流水作用下不易被侵蚀;泥灰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弱,在流水作用下容易被侵蚀。
(2)构造运动(或地壳的抬升运动);流水侵蚀作用(或下蚀和溯源侵蚀);重力崩塌作用。
(3)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河流流经处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由于岩性差异,河流的下切与溯源侵蚀形成裂点,发生崩塌;瀑布陡坎的高度不断增大(或河床落差增大),形成云台天瀑。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