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九上语文 6 我看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任务三 尝试创作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7 敬业与乐业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9 论教养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一等奖教案
展开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艾青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解析难点:诗歌中蕴含深沉的感情,对诗歌爱国情怀的体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读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六首诗歌,感受了诗作的魅力。那一行行的诗情与画意,那一句句的激情与怅惘,那一首首的轻吟与壮语……让我们回味无穷。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读诗呢?在这一单元的名著导读中,我们一起走进《<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看看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出示课件2)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名著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名言展示
预设:(出示课件3)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 ——艾青
(2)走近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补充学生预习时查阅有关作者资料的不足。(出示课件4、5、6、7)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火把》《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三、名著学习,深入文本
介绍诗人诗歌的写作艺术特色。
1.具有独特的印象和主题。(出示课件8)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方面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艾青作为“土地的诗人”,对于土地有着特有的生命感应,由此生发出别样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他曾经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他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他的“永恒主题”。
2.具有忧郁的诗绪。(出示课件9)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具有忧郁的诗绪方面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它包含了三个层面:民族忧患感、自我压抑感和生命悲凉感。其中,民族忧患感处于显性状态,也最为引人注目。诗人生活的时代,是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反抗又最激烈、最悲壮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传达出了悲愤的倾诉、绝望的抗争和热烈的憧憬。这些感情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让他的诗歌获得了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3.具有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出示课件10)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艾青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为了能抓住那种瞬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并用恰当的诗句描绘出来,他常常处在一种沉思的状态里。他反对那种将感觉还原于感觉,而是强调主观情感渗入感觉,二者融合,展开联想,从而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出示课件11)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广泛阅读艾青诗歌的基础上,寻找诗歌中典型意象及其蕴含的意义。(学生当堂展开讨论。)
学生1抢答:艾青的诗歌中最常见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太阳”。
学生2抢答: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学生3抢答:对“土地”的爱,是艾青唱不尽的旋律。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大气的风格。
同学们,下面我们看一下,艾青笔下的土地是什么样子。(出示课件12)
教师举例1:(出示课件13)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教师补充1:(出示课件14)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教师举例2:(出示课件15)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直白的口语,近乎散文的诗行,表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教师补充2:(出示课件16)
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教师举例3:(出示课件17)
如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同学们,下面看看艾青诗歌中的太阳与火把、黎明是什么样子,观看下面一组图片,感受一下吧!(出示课件18、19)
主题二:分析诗人诗歌的艺术手法(出示课件20)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广泛阅读艾青诗歌的基础上,去分析艾青诗歌中典型含的艺术手法。
(学生当堂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有某种统一。
教师: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句诗的妙处谈谈你的观点。
教师举例:展示《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示课件21)
示例: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的追求。
五、课堂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请大家从以上我们所讲的艾青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去品读《艾青诗选》这本书,知道了如何去读诗了,功夫在课外,希望同学们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读这本诗集。
六、深入阅读,拓展探究
1.阅读下列题目,师生共同讨论艾青诗歌的内涵。(出示课件22、23、24)
2.请参考下面节选诗句,回忆自己与母亲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在您……的时候”的句式,抒写对母爱的感受。(出示课件25、26)
3.重温诗歌,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出示课件27、28)
七、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阅读艾青的诗歌《向太阳》,写一段200左右的赏析文字。
2.阅读艾青的《刈草的孩子》,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
这堂是名著导读课,针对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数量比较少,学生本身对现代诗歌了解也不多。所以,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书籍的敬畏之心,引导他们深度阅读以及指导阅读方法上。
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阅读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在结合具体例子的同时,也启发学生自己去书中寻找,从而明确读诗应该读什么、应该怎么读。在“深读诗歌,合作探究”环节,诗歌朗诵交流会中,我采用朗诵、交流、点评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内化。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解读。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中的设置,体现了名著导读课的持续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将整本书的阅读升华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以更丰富的形式输出阅读成果。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预习解决《敬业与乐业》的重点生字词,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把握《敬业与乐业》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3.了解《敬业与乐业》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名著学习,深入文本,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