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潜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H, 下列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潜江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5月联考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Cl:35.5 H:1 O:16 Al:24 Zn:65 Ag:108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5小题每题2分。)
1. 下列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碘蒸气凝华成碘固体 B. 滴水成冰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碘溶解在酒精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碘蒸气凝华成碘固体,从气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缘故,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符合题意;
D.碘溶解在酒精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此选项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移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此选项错误;
C、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选项正确;
D、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B. 水电解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 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D.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化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1:2,说法错误;
C、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
答案:A。
4. 下列说法正确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③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④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
⑤水分子、铁原子分别是保持水、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⑥由其他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⑦N(NO2)3中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3
A. ①⑤⑦ B. ①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②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也只含一种元素,故错误;
③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故错误;
④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H2O和N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
⑤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水分子、铁原子分别是保持水、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⑥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其他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故错误;
⑦1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则N(NO2)3中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4:6=2:3,故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粒子、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的类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最新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C.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16×9=35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C、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分子构成,每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出现了倒伏、叶子发黄的现象,需要施加的一种化肥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是因缺钾元素,根据植物出现叶色发黄的现象是缺乏氮元素,所以要选择同时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的复合肥。
【详解】A.(NH4)2SO4中只含有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 小晗同学午餐的食谱单如下,为使其营养均衡,“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鸡块、清蒸鲈鱼、红烧肉、花生
饮料
牛奶
补充
A. 冰淇淋 B. 鸡腿汉堡 C. 奶油蛋糕 D. 凉拌西红柿
【答案】D
【解析】
【详解】米饭富含糖类,红烧鸡块、清蒸鲈鱼、红烧肉、花生、牛奶,富含蛋白质油脂,还需补充的是维生素,西红柿富含维生素,故选:D。
8. 机制炭(如图)用作烧烤燃料,引燃它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炭火可以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炭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C. 炭灰可以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 机制炭燃烧产生炭灰证明机制炭是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炭做成空心,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充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改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C、炭灰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机制炭燃烧产生炭灰证明炭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 在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pH=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在pH=2的无色溶液中,H+和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Ba2+和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因Cu2+在溶液中为蓝色,则与无色溶液相矛盾,故B错误;
C、在pH=2的无色溶液中,H+和OH-能结合生成水,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三种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故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注意pH=2、无色溶液等信息的使用,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
10. 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 H2 B. H2CO3 C. KOH D. CH4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能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能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不能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正确。故选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反应类型的判定
11.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某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C.将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中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封的容器中燃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向某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由于原溶液即为硝酸钾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是从0开始,由于该溶液不饱和,所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解,当形成饱和溶液,则不再溶解,故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增大,后来不变,故A正确;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氧气逸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小,则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正确;
C、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等质量的硫酸参加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铁、镁参加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正确;
D、甲烷和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NO3(Na2SO4)
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2(CO)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FeCl2溶液(CuCl2)
加足量的Fe粉,搅拌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量的硝酸钡会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虽除去了硫酸钠但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钡,选项错误;
B、氧化钙加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原物质被反应,因此除杂错误,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则未除去一氧化碳,原物质被反应,选项错误;
D、足量的铁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选项正确;
故选:D。
13.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 t1时刻,甲和丁的质量比为5:7
C. 若丙是Cu、丁是CO2,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 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0%﹣0%=40%,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39%﹣54%=7%,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21%﹣7%=14%;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54%﹣22%=32%,丙是生成物;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1﹣22%﹣21%﹣40%=17%,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9%﹣17%=22%,是生成物。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t1时刻,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分数为40%﹣20%=20%,参加反应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40%:22%=20:11;则生成的丁的质量分数为11%,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0%:(11%+17%)=5:7,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丙是Cu、丁是CO2,反应物之一是氧化铜,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80:28,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时符合此质量比,则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如果再增加20g甲,则60g:21g=40%:14%,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4. 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t3时,打开弹簧夹,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
B. t1对应的温度是白磷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C. t3后,温度再次升高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 t3-t4段氧气浓度增大,白磷再次燃烧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迸出,故A正确;
B、由图可知,t1时,温度升高幅度较大,说明此时白磷开始燃烧放热,t1对应的温度是白磷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故B正确;
C、t3时,打开弹簧夹,通入氧气,白磷与氧气接触,继续燃烧,故温度再次升高,故C错误;
D、t3-t4段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浓度增大,白磷再次燃烧,故D正确。
故选ABD。
15. 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锌,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A. 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B.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小于加入的锌粉、铝粉混合物的质量
C. 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显蓝色
D.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金属活动性:Al>Zn>Cu>Ag,向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铝粉的混合物,铝先反应,铝完全反应后,锌再反应;铝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A、若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不含硝酸铜、硝酸银,因为硝酸银反应完全后才与硝酸铜反应,一定含硝酸铝,可能含硝酸锌,故A不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只含有硝酸铝,则此时银,铜,锌均被置换出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铝与硝酸银反应方程式表示为,即每27份质量的铝置换出324份质量的银;同理铝与硝酸铜反应方程式表示,即108份质量的铝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同理铝与硝酸锌反应方程式表示为,即108份质量的铝置换出195份质量的锌,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则滤渣的质量大于加入的锌粉、铝粉混合物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渣为银、铜、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故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滤液不可能呈蓝色,故C不符合题意;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不含锌、铝,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铝、硝酸锌(则一定有锌离子和铝离子),可能含硝酸银、硝酸铜,滤液中可能含铜离子、银离子两种阳离子,故可能有三种阳离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21题4分,其余每空1分)
16. 现有氢气、白磷、过氧化氢溶液、氧气、氧化铁、二氧化锰、氯化镁溶液、硝酸银溶液八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④.
【解析】
【详解】(1)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白烟:;
(2)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水:;
(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如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和硝酸镁:。
17. 甲、乙、丙三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气体的溶解度曲线与 _____(填“甲”、“乙”、“丙”)相似。
(2)将40℃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 _______g。
(3)现有40℃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40℃降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B. 40℃时,若要使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变为30%,可加入该温度下质量分数为40%的甲溶液100g
C. 甲中含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将4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
(5)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将6%的溶液稀释配制成50克3%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 酒精灯 B. 药匙 C. 托盘天平 D. 烧杯 E. 10mL量筒 F. 50mL量筒 G. 胶头滴管 H. 200mL量筒
【答案】(1)丙 (2)20
(3)甲>乙>丙 (4)ABD (5)DFG
【解析】
【小问1详解】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变化的情况与丙相似。
【小问2详解】
将40℃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有50g-30g=20g晶体析出。
【小问3详解】
40℃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增加相同质量,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仍为:甲>乙>丙。
【小问4详解】
A.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40℃降至10℃,未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无法判断甲物质是否有晶体析出,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 4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是:×100%≈33.3%,因此不存在该温度下质量分数为40%的甲溶液,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质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物质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因此甲中含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未说明将4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D。
【小问5详解】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4个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将6%的溶液稀释配制成50克3%溶液需要量取水,合25mL,因此需要50mL量筒,故答案为:DFG。
18.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已知,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中X的名称______。
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选用______装置来除去,气流应从______口进。
已知氢气还原氧化铜可在E装置中完成,则反应过程中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验证E装置产生的水可选用______装置。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D ③. f ④. 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慢慢变成红色 ⑤. B ⑥.
【解析】
【详解】(1)装置中X的名称是酒精灯;
(2)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能与之反应,所以可用装置D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气体长进短出,故填:f;
(3)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慢慢变成红色;水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所以验证E装置产生的水可选用B装置;
(4)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Zn+2HCl=ZnCl2+H2↑。
【点睛】掌握的氢气的制取以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19. 如图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都含同一种金属元素,D、E、F都含另种金属元素;A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苏打,F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书写化学式:D为___________,F为___________;
(2)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A______________;
②D→B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Na2CO3 ②. NaCl ③. ④.
【解析】
【分析】A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A、B、C都含同一种金属元素, B为碳酸钙,C为氧化钙,D是苏打,为碳酸钠,F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为氯化钠,E是氢氧化钠,代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钠,F为氯化钠,故填:Na2CO3;NaCl。
(2)①由分析可知C为氧化钙,A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故C→A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钠,B为碳酸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D→B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0. 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无色酚酞溶液 ③. BaSO4 ④. BaCl2 ⑤. Ba(NO3)2 ⑥. 产生白色沉淀 ⑦. 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析】
【详解】(1)试管③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因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在中性、酸性溶液中显无色。
[设计方案]
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A是硫酸钡,化学式是BaSO4。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加入氯化钡会引进氯离子,应该将所选的试剂BaCl2改成Ba(NO3)2。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步骤Ⅱ中氯离子与阴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步骤Ⅲ中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10g赤铁矿石样品,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加入稀盐酸质量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质量如图(赤铁矿石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所取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_______。
(2)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8g (2)解: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为x,
解得x=10.95g
根据图像可知,加入稀盐酸100g反应恰好结束,故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10g赤铁矿石样品加入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剩余2g,则所取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潜江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