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人教版)
展开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卷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模拟预测)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
2.(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3.(2023·安徽淮北·校考模拟预测)实验室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A. B.
C. D.
4.(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 D.量取液体
5.(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一模)为了区别厨房里的料酒和食醋,小明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料酒和食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7.(2023·宁夏·模拟预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可用于生产导线 B.铁可用于制造炊具
C.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8.(2023·湖北襄阳·统考一模)某物质在变化时有气体放出,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9.(2023·内蒙古鄂尔多斯·二模)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3春·安徽滁州·二模)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
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 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
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 CO2
D.滴入石灰水振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
11.(2023·湖南岳阳·统考二模)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蒸馏法淡化海水
12.(2023·河南·一模)“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13.(2023·四川绵阳·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小烧杯中称量
C.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药品时,不需要预热
14.(2023·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联考一模)实验室里常用来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A.烧杯 B.滴瓶
C.试管 D.量筒
15.(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集气瓶
C.量筒 D.烧杯
16.(2023·安徽宣城·模拟预测)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17.(2023·安徽·模拟预测)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18.(2023·广东梅州·一模)消音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是的水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19.(2023·山东泰安·模拟预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己是悬崖百丈冰 B.白玉为堂金作马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山寺桃花始盛开
20.(2023·河南商丘·校考三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下列应用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水立方”巧变“冰立方”:在游泳池上可用水制冰
B.“飞扬”火炬:火炬可使用氢气作燃料
C.天然“冰壶”:能用花岗岩制造冰壶
D.场馆照明:光伏电池板可用于提供电力
第II卷 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21.(5分)(2023·广东汕尾·校联考一模)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 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写出三条)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22.(8分)(2023·广西钦州·模拟预测)如图1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
(3)如图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要用试管刷刷洗,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里面的水______。
(5)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按图2 组装连接好仪器后,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______现象,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6)如图3 所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3.(8分)(2023·湖南邵阳·二模)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___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24.(6分)(2023·新疆和田·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
(4)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_____;
(5)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_____;
(6)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_____。
25.(8分)(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
三、实验题
26.(12分)(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模拟)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C。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3)由右表得出结论: ________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_____ (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科学探究题
27.(10分)(2023·安徽·校联考一模)飞飞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如图甲,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
实验②:如图乙,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
实验③:如图丙,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
(1)实验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
A.白烟是水蒸气; 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C. 白烟是二氧化碳.
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飞同学在做实验①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实验③中,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 安徽5年真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安徽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 安徽5年真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安徽版),文件包含安徽中考复习安徽5年真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生版doc、安徽中考复习安徽5年真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