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秋•武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买西瓜时,会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用手指弹西瓜”听声音判断,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2.(2022秋•阳信县月考)《卖炭翁》诗句“伐薪烧炭南山中”中的“伐薪”和“烧炭”过程涉及的主要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D.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3.(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下列图示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4.(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加热试管液体的中下部
⑤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⑤
5.(2022春•道外区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其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裁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做铅笔芯D.木炭用作燃料
6.(2022春•宾阳县期中)如图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D.点燃酒精灯
7.(2022秋•临邑县校级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5g,游码的质量为1.8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33.2gB.36.8gC.28gD.32.6g
8.(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甲手直接去
B.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D.欲量取8.2mL稀盐酸,最好选用100mL量筒
9.(2022秋•长汀县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2秋•灞桥区校级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加入块状固体
11.(2022秋•江油市月考)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2.56mL蒸馏水
B.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得出结果为35mL,则所量液体体积应小于35mL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6.58℃
D.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氧化铜粉末
12.(2022春•宾阳县期中)冬天时常可以看到人们呼出的白雾,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是( )
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氧气
13.(2022秋•荣成市校级月考)在“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实验探究中,下列假设不合理的是( )
A.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颜色有关
B.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大小有关
C.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所扣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
D.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
14.(2022秋•肥东县校级月考)将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O2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只有CO2
C.蜡烛燃烧是缓慢氧化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
15.(2022春•哈尔滨期中)下列图片内容只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AB.BC.CD.D
16.(2022秋•包河区校级月考)对比实验是我们常用的科学探究手段。下列探究没有用到对比方法的是( )
A.探究酒精灯火焰温度
B.探究蜡烛燃烧生成物
C.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H2O的含量
D.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17.(2022秋•洛宁县月考)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要遵循实验室规则以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下列操作要求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B.不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
18.(2022•安徽模拟)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19.(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潜水B.液氮用作制冷剂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20.(2022春•哈尔滨期中)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蜡烛燃烧产生炭黑
C.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D.木炭还原氧化铜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1.(2022秋•上思县月考)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 的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厨房里的花生油用 (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食盐用 (下同)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 。
(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22.(2022秋•金水区校级月考)化学实验时常进行定量称量和定量量取。
(1)用托盘天平称量3.6g(1g以下使用游码)药品,待天平平衡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药品的质量为 g。
(2)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若该同学俯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2022秋•临邑县校级月考)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A、C、F仪器名称:A为 ;E为 ;F为 。
(2)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3)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
24.(2022秋•淮南月考)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下同).
(2)然后由导管口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25.(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蓝色火焰并产生水珠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甲烷过多排放于空气中也会导致较严重的温室效应。
(1)甲烷的物理性质 。(写1条)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写1条),该化学性质对应的用途 。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6.(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时,将瓶口 (填序号)立即用玻璃片盖好。
A.在水下 B.移出水面后
(2)下列关于呼出气体和空气的探究,选择的试剂或仪器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水蒸气:干冷的玻璃片
(3)用传感器测定排水集气法和直接吹气法获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如表,分析数据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
(4)直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吸气和呼气,证明人体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①若去除甲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②推测装置丙的作用是: 。
27.(2022•衡东县校级开学)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序号,下同)。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4)从试剂瓶中取出3mL的液体于试管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28.(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下列实验。在A、B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1)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 。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 、 、 ,其中温度 最高。
(3)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 (填“能”或“不能”)燃烧。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9分)
29.(5分)(2022•海南模拟)某研究人员将等体积等浓度的84消毒液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中恒温加热,测得溶液ORP(ORP越大,消毒效果越好)的变化如图1所示。另将一装有84消毒液的烧杯在光源下持续照射,溶液中ORP变化如图2所示。
(1)从图1中可以得知84消毒液的最佳使用温度是 ℃;
(2)分析图2可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30.(14分)(2021秋•和静县校级月考)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短文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 ;
② ;
③ ;
④ .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 ;
② .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
.
A.氮气作为化工原料生产氮肥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D.镁条的燃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H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B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稀盐酸中的H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直接吹气法
二氧化碳含量
2.4%
3.8%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解析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秋•武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买西瓜时,会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用手指弹西瓜”听声音判断,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答】解: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会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用手指弹西瓜”听声音判断,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
故选:C。
2.(2022秋•阳信县月考)《卖炭翁》诗句“伐薪烧炭南山中”中的“伐薪”和“烧炭”过程涉及的主要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D.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解答】解:“伐薪烧炭南山中”中的“伐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木柴制成木炭,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下列图示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收集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蔗糖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铜片加热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加热试管液体的中下部
⑤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答】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操作;
②试管外边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灯芯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
④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⑤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喷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故②③④会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B。
5.(2022春•道外区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其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裁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做铅笔芯D.木炭用作燃料
【答案】D。
【解答】解:A、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石墨做铅笔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木炭用作燃料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22春•宾阳县期中)如图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D.点燃酒精灯
【答案】D。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不能倒立,防止污染胶头滴管,瓶塞应倒放,防止污染瓶塞,进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图中试管内液体量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高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7.(2022秋•临邑县校级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5g,游码的质量为1.8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33.2gB.36.8gC.28gD.32.6g
【答案】A。
【解答】解: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35g﹣1.8g=33.2g。
故选:A。
8.(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甲手直接去
B.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D.欲量取8.2mL稀盐酸,最好选用100mL量筒
【答案】B。
【解答】解:A、任何化学药品包括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不可以甲手直接去,会污染药品,操作错误;
B、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操作正确;
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操作错误;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欲量取8.2mL稀盐酸,最好选用10mL量筒,操作错误。
故选:B。
9.(2022秋•长汀县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0.(2022秋•灞桥区校级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加入块状固体
【答案】A。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瓶口没有紧靠试管口,液体易倒在外面;试管没有稍倾斜,液体易四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1.(2022秋•江油市月考)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2.56mL蒸馏水
B.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得出结果为35mL,则所量液体体积应小于35mL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6.58℃
D.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氧化铜粉末
【答案】D。
【解答】解:A、10mL量筒能够精确到0.1mL,用10mL量筒不能量取5.26mL盐酸,错误;
B、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偏小,则所量液体体积应大于35mL,错误;
C、温度计的示数能够精确到0.1℃,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不可以为26.58℃.错误;
D、托盘天平能够精确到0.1g,用托盘天平能称取11.7g氧化铜粉末,正确。
故选:D。
12.(2022春•宾阳县期中)冬天时常可以看到人们呼出的白雾,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是( )
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氧气
【答案】B。
【解答】解:冬天时常可以看到人们呼出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是水蒸气。
故选:B。
13.(2022秋•荣成市校级月考)在“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实验探究中,下列假设不合理的是( )
A.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颜色有关
B.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大小有关
C.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所扣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
D.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
【答案】A。
【解答】解:A、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与蜡烛的颜色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大小有关,火焰越大,蜡烛燃烧得越快,燃烧的时间越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所扣的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烧杯的粗细、高矮不同,则所含的氧气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4.(2022秋•肥东县校级月考)将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O2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只有CO2
C.蜡烛燃烧是缓慢氧化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
【答案】D。
【解答】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现象明显,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2022春•哈尔滨期中)下列图片内容只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答】解:A、氮气作为化工原料生产氮肥,是利用了氮气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肥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镁条的燃烧,是利用了镁的可溶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2022秋•包河区校级月考)对比实验是我们常用的科学探究手段。下列探究没有用到对比方法的是( )
A.探究酒精灯火焰温度
B.探究蜡烛燃烧生成物
C.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H2O的含量
D.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答案】B。
【解答】解:A、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图中实验,通过对比炭化的程度,可探究酒精灯火焰温度,用到了对比方法,故选项错误。
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没有用到对比方法,故选项正确。
C、通过对比对着哈气的玻璃片和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的变化,可以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H2O的含量,用到了对比方法,故选项错误。
D、根据对比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可以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用到了对比方法,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2022秋•洛宁县月考)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要遵循实验室规则以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下列操作要求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B.不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
【答案】B。
【解答】解:A、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否则试剂可能会挥发或吸收空气中成分变质,操作要求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A错误;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操作要求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B正确;
C、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以防止污染试剂,操作要求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C错误;
D、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是为了防止污染试剂,操作要求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D错误。
故选:B。
18.(2022•安徽模拟)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氢气、一氧化碳均能与灼热的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B、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C、H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D、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KNO3,故选项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
故选:D。
19.(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潜水B.液氮用作制冷剂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答案】B。
【解答】解:A、氧气用于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正确;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燃烧生成水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
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
故选:B。
20.(2022春•哈尔滨期中)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蜡烛燃烧产生炭黑
C.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D.木炭还原氧化铜
【答案】A。
【解答】解:A、石墨导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蜡烛燃烧产生炭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1.(2022秋•上思县月考)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 倒放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 液体药品 的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发生了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厨房里的花生油用 细 (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食盐用 广 (下同)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 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 。
(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答案】(1)倒放;液体药品;物理变化;(2)细;广;(3)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4)C。
【解答】解:(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取下后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瓶塞受到污染,其操作与化学中取液体药品的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色拉油属于液体,要储存在细口瓶中;食用盐要储存在广口瓶中,这与实验室贮存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相似;
(3)酒精灯在使用时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该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
(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既不能带走,也不能随意乱放,更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故答案为:(1)倒放;液体药品;物理变化;(2)细;广;(3)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4)C。
22.(2022秋•金水区校级月考)化学实验时常进行定量称量和定量量取。
(1)用托盘天平称量3.6g(1g以下使用游码)药品,待天平平衡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药品的质量为 2.4 g。
(2)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若该同学俯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小于 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2.4;(2)凹液面的最低处;小于。
【解答】解:(1)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待平衡时称得样品的质量为3.6g,则他用的是3g的砝码和0.6g的游码;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3.0g﹣0.6g=2.4g;
(2)量筒读数时,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8毫升,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液体体积实际小于48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6mL,液体体积实际大于36mL,所以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小于12mL。
故答案是:(1)2.4;(2)凹液面的最低处;小于。
23.(2022秋•临邑县校级月考)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A、C、F仪器名称:A为 胶头滴管 ;E为 酒精灯 ;F为 烧杯 。
(2)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B ;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C 。
(3)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 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答案】(1)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2)①B;②C;(3)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答】解:(1)仪器A、E、F分别为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故答案为: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
(2)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故答案为:B;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试管;故答案为:C;
(3)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答案为: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24.(2022秋•淮南月考)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A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_(“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少 (“多”或“少”,下同).
(2)然后由导管口 B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 .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答案】(1)A;无明显变化;少;(2)B;变浑浊;多。
【解答】解:(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
(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故答案为:(1)A;无明显变化;少;(2)B;变浑浊;多.
25.(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蓝色火焰并产生水珠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甲烷过多排放于空气中也会导致较严重的温室效应。
(1)甲烷的物理性质 密度小于空气 。(写1条)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写1条),该化学性质对应的用途 可以作燃料 。
【答案】(1)密度小于空气;(2)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解答】解:(1)甲烷的物理性质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2)甲烷的化学性质是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故答案为:(1)密度小于空气;(2)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6.(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时,将瓶口 A (填序号)立即用玻璃片盖好。
A.在水下 B.移出水面后
(2)下列关于呼出气体和空气的探究,选择的试剂或仪器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水蒸气:干冷的玻璃片
(3)用传感器测定排水集气法和直接吹气法获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如表,分析数据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能溶于水 。
(4)直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吸气和呼气,证明人体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①若去除甲装置, 不能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②推测装置丙的作用是: 缓冲,防止吸入石灰水 。
【答案】(1)A;(2)C;(3)能溶于水;(4)①不能;②缓冲,防止吸入石灰水。
【解答】解:(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时,将瓶口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盖好;故答案为:A;
(2)A.氧气的检验应该用燃着的木条,而不是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错误;
B.二氧化碳的检验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C.水蒸气的检验用干冷的玻璃片,向干冷的玻璃片呼气时,玻璃片上会出现水雾,正确;
故答案为:C;
(3)用传感器测定排水集气法和直接吹气法获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如表,分析数据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能溶于水;故答案为:能溶于水;
(4)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人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甲瓶中石灰水起到的作用是除去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甲瓶则会对该实验产生干扰;其中乙瓶中石灰水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中丙瓶起到的作用是:缓冲,防止吸入石灰水;故答案为:①不能;②缓冲,防止吸入石灰水。
27.(2022•衡东县校级开学)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⑥ (填序号,下同)。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⑤ 。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④ 。
(4)从试剂瓶中取出3mL的液体于试管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④ 。
【答案】(1)⑥;(2)⑤;(3)④;(4)①④。
【解答】解:(1)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故答案为:⑥;
(2)烧杯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答案为:⑤;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④;
(4)从试剂瓶中取出3mL的液体于试管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①④。
28.(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下列实验。在A、B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1)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二氧化碳 、 水 。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 外焰 、 内焰 、 焰心 ,其中温度 外焰 最高。
(3)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 能 (填“能”或“不能”)燃烧。
【答案】(1)②二氧化碳;水;(2)外焰;内焰;焰心;外焰;(3)能。
【解答】解:(1)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生成了水。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温度外焰最高;
故答案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
(3)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因此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能燃烧;
故答案为:能。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9分)
29.(5分)(2022•海南模拟)某研究人员将等体积等浓度的84消毒液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中恒温加热,测得溶液ORP(ORP越大,消毒效果越好)的变化如图1所示。另将一装有84消毒液的烧杯在光源下持续照射,溶液中ORP变化如图2所示。
(1)从图1中可以得知84消毒液的最佳使用温度是 20 ℃;
(2)分析图2可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时间越长,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越差。
【解答】解:(1)从图1中可以得知84消毒液的最佳使用温度是20℃;故答案为:20;
(2)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时间越长,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越差;故答案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时间越长,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越差。(合理即可)
30.(14分)(2021秋•和静县校级月考)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短文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 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
② 密度比水小 ;
③ 硬度小 ;
④ 熔点较低 .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
② 常温下易与水反应 .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 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
【答案】(1)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②密度比水小;③硬度小(质软);④熔点较低;(2)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3)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解答】解:(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钠硬度小,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说明是银白色固体;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说明熔点低;故答案为: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②密度比水小;③硬度小(质软);④熔点较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常温下易与水反应;故答案为: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A.氮气作为化工原料生产氮肥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D.镁条的燃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H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B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稀盐酸中的H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直接吹气法
二氧化碳含量
2.4%
3.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g,6g氧气,4g,6g+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