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练习
展开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和用电量。据此完成1~2题。
1.读图分析可知(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为缓解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可行的措施是( )
A.科学合理地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将东部地区的工业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
C.加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文化交流
D.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发电量较大,但是依然小于用电量,是因为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①正确 ;东部地区能源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出口量不会大,②错误;结合题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能源资源丰富,③正确;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是否通畅与图中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状况差异关系不大,④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我国电力供需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空间分布不匹配,为缓解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可以科学合理地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同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将东部地区的工业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不切实际;C、D两项措施无法缓解我国电力供需矛盾。
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输气管道途经江苏省,建成通气后,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输入地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推动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
4.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川气东送项目主要向上海、南京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川气东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川气东送并不能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第4题,江苏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江苏本身常规能源相对缺乏,故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能源中,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就地转化的新能源是( )
A.煤炭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6.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
A.地基不稳
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
D.科技力量不足
7.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D.降低了用电价格
答案5.B 6.C 7.D
解析第5题,结合材料可知,新疆的煤炭、太阳能、风能丰富,所以开发的新能源应该是太阳能和风能,故选B项。第6题,哈密地处新疆,降水少,光照充足,风沙问题严重,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克服高温天气、强劲的风沙给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故选C项。第7题,疆电东送直接输送到郑州,电力供应充足可能使原本因为电力紧缺而价格昂贵的电价有所回落;而A、B、C三项虽然也是对郑州的有利影响,但不是最直接的。故选D项。
能力提升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下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完成1~2题。
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我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没有经过此地;此外,该线路也没经过阴山和寒带地区。第2题,二线工程是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运输油气,不会加快新疆天然气的开采;工程建设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较小;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输入到能源短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既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还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质量;管道运输并不能带动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各国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微弱。
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9年通水,此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与钱塘江相比,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的优势是 ( )
A.水量较大 B.水质较优
C.距市场较近 D.水价较低
4.千岛湖配水工程(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B.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C.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
D.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5.该工程建成后( )
A.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B.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C.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D.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
答案3.B 4.A 5.D
解析第3题,杭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影响水源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质,故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的优势是水质好,B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富春江自西南流向东北,故可推断A项正确;读图可知,沿线有多个接水点,杭州市不是唯一的受水区;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保护水质。第5题,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因需向杭州提供清洁水源,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D项正确;会减轻钱塘江口海水倒灌,对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缓解缺水问题,由于采用管道输水,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丰富,对新疆煤炭开发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大力发展煤电输出,二是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图2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与简单地营造防护林相比,此方法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图1
图2
(1)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
(2)新疆若大力发展煤电输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若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则有哪些不利的区位条件?
(3)指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答案(1)水分易蒸发丧失;易受风沙掩埋;不利于全流域综合开发;冬季易结冰,输水能力差。
(2)需要注意的问题: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利条件:市场远(交通不便);技术差;产业基础差;水源少。
(3)主要风向:东风(或东南风、东北风、偏东风)。原因:降低风速,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有利于树木生长;拦截的积雪融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草的生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局地气候,增加降水量。
解析第(1)题,根据新疆自然环境的特征,从蒸发、风沙、结冰、流域综合开发等角度分析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第(2)题,根据煤电和新疆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新疆大力发展煤电输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市场、交通、技术、产业基础、水源等方面分析新疆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不利条件。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风车、雪栅栏分布在东侧,由此可以判断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是东风。根据图中生态治理工程的具体措施,从减轻土壤侵蚀,改善土壤水分、肥力,增加降水等角度分析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后复习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