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
1. 下列属于人体呼吸作用的交换物质,且在呼出气体中,比吸入气体含量多的是( )
A. N2 B. O2 C. CO D. CO2
2. 《泸州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节约资源,生活中投放废弃铝质易拉罐应选择的垃圾桶是( )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物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3. 方志敏同志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信后,使用碘酒处理就看到了信中的内容,从而通过鲁迅先生巧妙地将信息传递给了党组织。据此可证明米汤中含有( )
A. 微量元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油脂
4. 胱氨酸(C6H12O4N2S)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成元素O和S属于同族 B. 组成元素C和N属于同周期
C. 分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D. 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而有毒
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了科技创新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①雾化机器人喷出ClO2对场馆消毒;②用聚乙烯等制作吉祥物“冰墩墩”;③碳纤维制作火矩“飞扬”的外壳;④碲化镉光伏发电用于速滑馆“冰丝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ClO2是非金属氧化物 B. ②中聚乙烯是有毒有害易降解塑料
C. ③中碳纤维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D. ④中碲化镉是光电转化的金属材料
6. 劳动结硕果,科学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所对应的化学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工人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反应
B
医生给贫血病人开具补铁药剂
铁元素是血红素的重要成分
C
农民给农作物施用磷酸二氢铵肥料
为农作物补充需要的N和P元素
D
科学家开发新的燃料电池
该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A. A B. B C. C D. D
7. 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熟石灰极易溶于水
B. 熟石灰溶液的pH<7
C. 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溶液变浑浊
D. 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0.15100+0.15
8. 下表为某核心期刊刊文中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将锌粒压成薄锌片增大了表面积)。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编号
2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1g锌的形状
0∼3min产生氢气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A. Zn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金属 B. 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 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 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9. 某品牌饮用矿泉水的说明书如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XXX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350mL
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成分:水
钾离子:1.0∼27.3mg/L
镁离子:0.1∼4.9mg/L
氯离子:1.0∼27.3mg/L
硫酸根离子:0.4∼19.5mg/L
(1)该品牌饮用矿泉水配料中加了 ______ 种盐(填数字)。
(2)检验饮用矿泉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2mL浓缩后的矿泉水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观察到 ______ 现象时,即可证明。
(3)主要成分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阴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10. 泸州的天然气化工实力雄厚,天然气可制备多种化工产品,由天然气→氢气→氨气→硝酸各步转化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未给出)。回答相关问题:
①CH4+2H2O=CO2+4H2;②N2+3H2=2NH3;③NH3+2O2=HNO3+H2O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______ (填反应的序号)。
(2)③反应中氮的化合价升高了 ______ 价。若③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11.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联合发文,从2023年5月4日起,对机动车排放不合格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下表测定出汽车在不同速度下,每平均行驶1km,行驶的时间与所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汽车发动机内高温条件下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如图所示。
行驶1km的时间/min
污染物质量/g
污染物
0.5
0.75
1.2
一氧化碳
9.6
5.4
8.7
氮氧化物
3.8
1.5
0.6
碳氢化合物
0.8
0.6
0.7
(1)碳氢化合物属于 ______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随汽车速度降低,3种污染物中 ______ 的质量在持续减少,因为减速时使进入发动机的 ______ 的量减少(填分子式),生成的污染物也随之减少。
12. 工业上可用焦炭与赤铁矿冶炼铁。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并探究其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 ______ 。
(2)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 ______ (填分子式)。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 。
(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 ______ 。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证明已经冶炼出铁。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______ ,说明铁已生成。
13. 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第1组设计甲图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 ______ 。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 ______ 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丙图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 ______ (选填“好”或“不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任答1点);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 ______ 。
14. 泸州白酒酿制“始于商周,盛于明清,纵横二千余年”,发展为以高梁与曲药为原料的独特酿造技术,其中曲药富含各种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所分泌的酶。回答下列问题:
(1)曲药能加快高梁中的 ______ 转化为葡萄糖。
(2)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葡萄糖(C6H12O6)分解成乙醇(C2H5OH),还有一种气体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发酵后的混合物得到白酒的最佳方法是 ______ (选填“蒸馏”或“过滤”)。
(4)泸州曲药制酒的独特酿造技术是几百年来经过酿酒师们的不断劳动实践形成的,如果技术不精,“火候”把握不好会有酸味,影响口感,主要是因为产生了 ______ 。
(5)白酒的酒度通常是指20℃时酒精的体积百分数。如60度(60∘)白酒是指100mL白酒中含酒精60mL。如何用500mL有刻度的器皿,将50∘白酒勾兑出500mL40∘白酒? ______ 。
15.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只此青绿》呈现了宋代《千里江山图》,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宋代的青山绿水之中。《千里江山图》里的绿色来自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含有FeCO3、SiO2杂质。工业上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重要化工原料胆矾(CuSO4⋅5H2O)的流程如图。
回答相关问题:
(1)《千里江山图》色彩依旧,说明常温下绿色颜料孔雀石的性质 ______ 。
(2)“酸浸”发生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溶液1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______ 。
(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______ +2H2O(请补充完该方程式)。
(4)“沉淀铁”不能将CuCO3⋅Cu(OH)2替换为NaOH,其原因是 ______ (任答1点)。
(5)系列操作有蒸发、结晶、 ______ 、洗涤、干燥。
(6)加热500g胆矾至全部变成白色无水CuSO4,固体质量减轻了 ______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稀有气体没有参加反应,量几乎不变;故属于人体呼吸作用的交换物质,且在呼出气体中,比吸入气体含量多的是CO2。
故选:D。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生活中投放废弃铝质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铝质易拉罐要放入可回收物的垃圾箱。
故选:B。
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方志敏同志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信后,使用碘酒处理就看到了信中的内容,淀粉遇碘变蓝色,据此可证明米汤中含有淀粉。
故选:C。
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氧原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个,因此氧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一族,说法正确;
B、碳原子与氮原子的核外均有两个电子层,因此碳元素与氮元素均位于同一周期,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说法错误;
D、铜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铜盐因含重金属元素而有毒,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同族元素的特点来分析;
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特点来分析;
C、根据分子与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铜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重金属盐有毒等,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氯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因此ClO2是非金属氧化物,说法正确;
B、聚乙烯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塑料,但很难降解,说法错误;
C、碳纤维并不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说法错误;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和合金,碲化镉不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铝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因此工人用耐腐蚀性强的铝合金制成门窗,说法错误;
B、铁元素是血红素的重要成分,因此医生给贫血病人开具补铁药剂,说法正确;
C、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磷、钾中氮元素与磷元素,因此农民给农作物施用磷酸二氢铵肥料可补充农作物需要的N和P元素,说法正确;
D、新的燃料电池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化肥的作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难度不大。
7.【答案】D
【解析】解:A、由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g,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熟石灰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熟石灰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熟石灰析出,溶液不会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D、3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5g,3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15g0.15g+100g×100%=0.150.15+100,若是不饱和溶液,则小于上述数值,即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0.15100+0.1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3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5g,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Zn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不是总是比薄锌片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浓度增大,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结合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氢气制备对比实验数据、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2 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l−
【解析】解:(1)由配料表,硫酸镁、氯化钾均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
(2)检验饮用矿泉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2mL浓缩后的矿泉水于试管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3)主要成分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故答案为:
(1)2;
(2)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Cl−。
(1)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主要成分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阴离子是氯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盐的特征、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② 86381×100%
【解析】解:(1)②N2+3H2=2NH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③反应中氮的化合价升高了8价。
设生成的硝酸的质量为63g,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x。
NH3+2O2=HNO3+H2O
63 18
63g x
6318=63gx x=18g
所得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g63g+18g×100%=6381×100%。
故答案为:
(1)②;
(2)8;6381×100%。
(1)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反应时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方法、化合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有机物 N2+O22NO 氮氧化物 N2
【解析】解:(1)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与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故答案为:N2+O22NO;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汽车速度降低,3种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质量在持续减少,因为减速时使进入发动机的氮气的量减少,生成的污染物也随之减少,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氮氧化物;N2。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来分析。
本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分类、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等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澄清的石灰水 CO2 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先把K3关闭 稀硫酸 有无色气体产生
【解析】解:(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焦炭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中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3)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不溶于水,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先把K3关闭,以防产生倒吸,发生危险;
(5)铁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两种方法中最简单为加入稀硫酸;因此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铁已生成。
故答案为:
(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澄清的石灰水;CO2;
(3)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4)先把K3关闭;
(5)稀硫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排净装置内空气;然后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焦炭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因此B中的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收集一氧化碳气体,铁可以与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物质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原理、实验技能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的应用及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浮力 好 白磷足量 注射器反应前后的体积
【解析】解:(1)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数ihe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浮力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故答案为:浮力。
(3)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白磷足量;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注射器反应前后的体积。
故答案为:白磷足量;注射器反应前后的体积。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熟悉相关知识,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14.【答案】淀粉 C6H12O62C2H5OH+2CO2↑蒸馏 醋酸或乙酸 用带有刻度的容器量取400mL50∘的白酒,然后再向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至500mL即可
【解析】解:(1)曲药能加快高梁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故答案为:淀粉;
(2)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葡萄糖(C6H12O6)分解成乙醇(C2H5OH),还有一种气体产物——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答案为:C6H12O62C2H5OH+2CO2↑;
(3)酒精和水能以任意比互溶,但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因此发酵后的混合物得到白酒的最佳方法是蒸馏;故答案为:蒸馏;
(4)泸州曲药制酒的独特酿造技术是几百年来经过酿酒师们的不断劳动实践形成的,如果技术不精,“火候”把握不好会有酸味,影响口感,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乙酸,俗称醋酸;故答案为:醋酸或乙酸;
(5)设需要50∘白酒的体积为x,则:
x×50%=500mL×40%
x=400mL
需要水的体积为500mL−400mL=100mL
即配制方法是用带有刻度的容器量取400mL50∘的白酒,然后再向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至500mL即可;
故答案为:用带有刻度的容器量取400mL50∘的白酒,然后再向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至500mL即可。
(1)根据高粱中所含的糖类物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糖类缓慢氧化的产物来分析;
(5)根据溶液的配制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酿酒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以及溶液的配制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1)稳定
(2)复分解反应;铜离子、亚铁离子
(3)Fe2(SO4)3
(4)防止带入钠离子
(5)过滤
(6)180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1)《千里江山图》色彩依旧,说明常温下绿色颜料孔雀石的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稳定;
(2)“酸浸”时,稀硫酸和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碳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溶液1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铜离子、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铜离子、亚铁离子;
(3)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1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未知物质是硫酸铁,“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故答案为:Fe2(SO4)3;
(4)“沉淀铁”不能将CuCO3⋅Cu(OH)2替换为NaOH,其原因是防止带入钠离子,
故答案为:防止带入钠离子;
(5)系列操作有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过滤;
(6)设固体减轻的质量是x,
CuSO4⋅5H2OCuSO4+5H2O固体质量减小
250160250−160=90
500g x
25090=500gx
x=180g
故答案为:180。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胱氨酸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 劳动结硕果,科学创未来,151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胱氨酸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 劳动结硕果,科学创未来,151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