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评课ppt课件
展开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辐射 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因素有纬度、地形、天气、昼夜长短等(1)为地球提供 和 。 (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 和生命活动的主要 。 (3)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层(1)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A 、B 和C 三个圈层。 (2) 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2.太阳风太阳大气不断释放 ,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太阳风。
3.太阳活动(1)概念: 的变化。 (2)主要类型。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图表点拨读图1.14“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图1.15“柴达木盆地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思考:太阳辐射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提示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命活动提供主要动力,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思考提示教材图1.12、图1.13处思考提示:根据图1.12可知,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匀,分布规律是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根据图1.13可知,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以及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生物量大;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太阳年辐射量小,植物生长较慢,生物量小。结合图1.12和图1.13可以看出,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 即低纬地区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大,生物量大;高纬地区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小,生物量小。
链接生活阴天没有太阳辐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与天气状况没有关系,只不过阴天的时候云层较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少。
活动提示教材第13页活动“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提示:1.a图中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约11年。2.b图中最左侧波谷的年份约是1711年,最右侧波谷的年份约是2008年,这两个年份间有26个波谷,可计算出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约是11年。3.1、2两题的计算结果大致相同,太阳黑子数约以11年为周期波动变化,两个波谷或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即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约是11年。
判断正误1.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大气层是最明亮的光球层。( )2.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太阳活动剧烈时,并不是地球所有地区都能看到极光。( )4.太阳耀斑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
提示 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探究点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材料一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材料二 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平均海拔3 650米。拉萨属干旱气候区,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年日照时数3 000小时以上。材料三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意思是屈原曾经作赋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区,经常下雨,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材料四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什么规律。(2)根据材料二,分析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地理原因。
提示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提示 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根据材料三,说明“蜀犬吠日”的地理原因。(4)根据材料四,如何理解“煤是太阳提供的能源”?
提示 当地属于盆地地形,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从而导致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匮乏。
提示 煤是地质历史时期接受太阳辐射的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能源,所以煤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一、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都是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煤炭、石油等是对太阳辐射能的间接利用。2.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量大,光合作用强,生物量大;纬度高的地区相反。3.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而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
[2023辽宁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经度位置2.若在海南岛建设太阳能电站,场地应选择在海南岛的(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北部D.西南部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海南岛东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较西部地区少,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阴雨天多,太阳总辐射量较少;西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太阳总辐射量多,故B正确。纬度位置主要影响地区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故A错误。海南岛为海岛,四周临海,东部和西部海陆位置上没有太大差别,故C错误。经度位置差异不大,对年太阳总辐射量没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故选B。第2题,太阳能电站应该建在太阳能丰富的地方,海南岛西南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年太阳总辐射量多,适合建太阳能电站,D正确。其他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不丰富,A、B、C错误。故选D。
[2023山东聊城月考]2021年我国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下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3.该地各月光伏发电度数结算差异较大,发电量最低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4.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A.占地面积小B.发电效率高C.受天气影响小D.环境污染小5.从发电角度,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的地区是( )A.贵州B.安徽C.重庆D.西藏
解析 第3题,光伏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阴雨天气多,则发电量较低;晴天多,则发电量高。皖南(安徽南部)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节,受长时间阴雨天气影响,晴天少,光伏发电量低;3月、9月、12月的晴天日数均比6月多。故发电量最低的月份应为6月,B正确。第4题,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不占用土地,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占地面积小,A正确。太阳能分布广泛,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分散布局,发电效率低,B错误。太阳能来自太阳,是以光与热的形式体现的能源,受天气影响大,C错误。太阳能清洁可再生,无论是集中式光伏发电还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环境污染都小,D错误。故选A。第5题,最适宜推广光伏发电的地区,应是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光伏发电的地区。贵州、安徽、重庆、西藏四个地区中,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日数多,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宜推广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D正确。故选D。
探究点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材料一 太阳大气层及其对应太阳活动示意图。
材料二 2017年9月6日,太阳爆发了两次大规模太阳耀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捕捉到了这两次耀斑的图像。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空天气预测中心官网报道,耀斑导致高频无线电通信经历了一次“大范围失灵,失去联络长达一小时”。人们将耀斑比喻成“太阳的愤怒”。
结合材料探究:(1)根据材料一,比较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的亮度、密度、厚度与温度差异。(2)材料二中的耀斑形成于材料一中哪个太阳大气层?是如何形成的? 其他层还有哪些太阳活动现象?(3)根据材料二,说明除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外,太阳活动对地球还有哪些影响。
提示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亮度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
提示 ②色球层。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①层存在太阳黑子,②层还存在日珥,③层存在日冕物质抛射。
提示 形成“磁暴”“极光”现象,破坏电网,诱发自然灾害等。
一、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利用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图,分析太阳活动周期及其与旱涝灾害的关系。2.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影响无线电通信,进而对军事、交通、经济活动等产生影响。3.南北两极的夜晚会出现极光现象。
[2023山东临沂月考]2020年9月15日,某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宣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下图是某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截至2020年),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表。据此完成1~3题。
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对流层2.图中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B.太阳风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目前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D. 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3.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会明显变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活动在光球层,A正确,故选A。第2题,从图中看,两次黑子数的最大值分别约出现在2014年和2025年,间隔约11年,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错误。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B错误。目前太阳活动还未处于高发期,C错误。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D正确。故选D。第3题,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正确。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增大,②正确。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极光指数会增大,④正确。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故选B。
[2023广东普宁二中检测]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相关系数大于0表示正相关,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高。读图,完成4~5题。
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和氦,基础清单,电磁波,核聚变,地表温度,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大气,太阳耀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背景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