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
展开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暑假预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是
①灵渠 ②都江堰 ③白渠 ④郑国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方和最南方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秦、齐 B.赵、楚 C.燕、楚 D.秦、魏
3.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的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是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郑国渠
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5.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与北京人复原头像 B.良渚遗址与《良渚遗址考古八十年》
C.汉代画像上的黄帝像与远古炎黄传说 D.商鞅铜方量与《史记商君列传》
6.成下列成语中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相关的是( )
A.破釜沉舟 B.问鼎中原 C.卧薪尝胆 D.完璧归赵
7.闻名世界的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嬴政
8.《孟子·滕文公上》云:“许子以釜甑(炊煮的器物)爨(烧火做饭),以铁耕乎?”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诸侯通过战争获得土地 B.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C.人们已经使用铁制农具 D.形成了中央集权制
9.战国末期“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由此可以看出与“秦为首强”有重要关系的事件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苻坚改革
10.《通典·食货)记载:“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与这一描述相对应的是( )
A.商鞅变法 B.使用牛耕 C.铁制农具的推广 D.王安石变法
二、填空题
1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________取代。诸侯国中齐、________、燕、韩、赵、魏、______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战役,如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国崛起:战国中期以后,地处西部的________,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12.影响:①____________;②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______。
1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_____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____________,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14.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魏三家大夫瓜分,_________由大夫田氏取代。在当时的十几个诸侯国中,齐、____、燕、韩、赵、魏、__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15.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马陵之战、____。
三、判断题
16.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晋、魏、秦( )
17.曾经有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称霸,但在战国初年消失不见,被赵魏韩三个诸侯国瓜分, 这个诸侯国是晋国。( )
18.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
19.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其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________(判断对错)
20.观察以如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确划“正确”,错误划”错误”
图1 图2
(1)图1中的事件以失败而告终。
(2)图1中的事件维护了旧贵族的利益。
(3)图2中人物的功绩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4)图2中的人物为了“治水”修建了灵渠。
(5)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秦国。
(6)两幅图片中的事件都推动了历史发展。
四、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材料二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2)材料二中平王何时迁都洛邑?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平王迁都洛邑以后,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列举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霸主。
材料三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其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史读本》
(4)材料三中“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指的是这一时期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认为,这一时期的兼并战争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22.春秋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材料二中“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所指的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答三点即可)
(3)梳理材料一、材料二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叙述完整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请写出商鞅变法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内容任答一点即可)
(3)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D
6.D
7.B
8.C
9.B
10.A
11. 韩、赵、魏 田氏 楚 秦 桂陵 马陵 长平 秦国
12.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智慧
13. 商鞅 都江堰
14. 韩 赵 齐国 楚 秦
15.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正确
21.(1)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
(2)公元前770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4)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1)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及推广。②:诸侯纷争
(2)措施: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教民耕战: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点即可)
(3)示例: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及进一步推广,生产力得到发展,西周的井田制、分封制等制度逐渐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操控政治局面。进入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各国之间的兼并战越来越激烈,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中取胜,相继进行变法改革。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典型,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顺应了大变革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
23.(1)秦孝公;富国强兵。
(2)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
(3)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