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二)(含解析)
展开单项选择题专练(二)
1.化学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防控新冠病毒所用的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防护服、口罩的生产均要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都可用于环境消毒
D.冷链运输抗病毒疫苗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答案 A
解析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这个浓度的酒精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酒精浓度过高,会使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因而不能将病毒彻底杀死,A错误;防护服、口罩中有聚丙烯纤维等有机物,属于高分子材料,B正确;过氧化氢、过氧乙酸、84消毒液、二氧化氯都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C正确;蛋白质在高温、强酸、强碱等环境下会变性而失去活性,冷链运输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蛋白质,防止蛋白质变性,D正确。
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1丙醇
C. 2甲基2氯丙烷
D. 2甲基3丁炔
答案 C
解析 苯的同系物在命名时,要从简单的支链开始对苯环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使支链的位次和最小,故三个甲基分别在1、2、4号碳原子上,名称为:1,2,4三甲苯,A错误;醇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故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则—OH在2号碳原子上,故名称为2丁醇, B错误;卤代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氯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且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名称为2甲基2氯丙烷,C正确;炔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故为丁炔,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则碳碳三键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3甲基1丁炔,D错误。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工业制备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22.4 L N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
B.36 g H2O中含有σ键的总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NA
D.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答案 D
解析 室温下,不能用22.4 L·mol-1计算22.4 L NO2的物质的量,A错误;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O—H共价键,都是σ键,H2O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含有的σ键总数为4NA,B错误;一个NO分子中含有15个电子,标准状况下,11.2 L 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所含的电子总数为7.5NA,C错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 mol HNO3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D正确。
4.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利用聚合铁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Mn2+等重金属离子,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m(n<5,m<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元素
Mn
Fe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62
I2
1 509
1 561
I3
3 248
2 957
A.PFS中铁元素显+3价
B.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C.由FeSO4溶液制备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
D.由表可知再失去一个电子时,气态Fe2+比气态Mn2+难
答案 D
解析 []m(n<5,m<10)中OH-为-1价,SO为-2价,n小于5,且为正整数,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铁的化合价为正整数,所以n=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因为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不稳定,絮状物在空气之中能稳定存在进一步说明铁的化合价为+3价,A正确;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64s2,B正确;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m 是聚合物,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所以由FeSO4溶液制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的过程,C正确;电离能越大,其失电子越难,所以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容易,D错误。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C.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D.证明溶解度:AgCl>AgI
答案 B
解析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的过程中,会产生H2S等杂质气体,H2S也会使溴水褪色,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葡萄糖被银氨溶液氧化,则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不合题意;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Cl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加NaI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黄色沉淀,说明AgI更难溶,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则溶解度:AgCl> AgI,D不合题意。
6.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中除M+外其他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
C.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
D.上述五种元素中Z的电负性最大
答案 B
解析 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W有两个电子层,次外层为2个电子, X为O元素,由盐的结构可知,Z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因此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Z为C元素;四种元素位于同周期,且Y能形成一个共价键,Y为F元素; W能形成4个共价键,W为B元素;新型电池材料,除M外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M形成+1价离子,M为Li元素;故M为Li元素, X为O元素, Y为F元素,Z为C元素,W为B元素。M为Li元素,Li单质密度比煤油小,不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油中,A错误;W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BO3为一元弱酸,B正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稳定性HF>H2O,C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上述五种元素中,F的电负性最大,D错误。
7.工业上制备有机氟化剂SF4的反应3SCl2+4NaF===SF4+S2Cl2+4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F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SF4为氧化产物
B.SCl2与S2Cl2两种物质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不同
C.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SF4属于有机物
答案 A
解析 NaF中钠元素和氟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SCl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SF4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SF4为氧化产物,A正确;S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S2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Cl的化合价相同,B错误;SCl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S2Cl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1,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S2Cl2为还原产物,SF4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SF4为氧化产物,S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有机物含有C元素,SF4中没有C元素,不是有机物,D错误。
8.下图是以秸秆为原料制备某种聚酯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4H6O4
B.Y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C.生成聚酯Z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D.制备聚酯Z,消耗Y和1,4丁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 D
解析 根据X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分子式是C6H6O4,A错误;与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根据Y的结构简式可知Y中无手性碳原子,B错误;Y分子中含有2个—COOH,与1,4丁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聚酯Z,同时产生水,因此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C错误;Y分子中含有2个—COOH,1,4丁二醇分子中含有2个—OH,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聚酯Z和水,物质的量之比是1∶1,D正确。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溶液和KMnO4溶液
两者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
CuSO4和KMnO4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
B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
冷却后观察到一个分层,另一个不分层
分层的是矿物油,不分层的植物油发生了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溶于水
C
将浓硝酸滴到胆矾晶体表面
晶体表面出现白斑
浓硝酸具有脱水性
D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增大
c(Na+)促使NaHCO3结晶析出
答案 B
解析 KMnO4溶液能够氧化H2O2,因此不能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A错误;植物油属于油脂,能够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而矿物油是烃的混合物,与烧碱不能反应,因此可以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证明哪种是植物油,哪种是矿物油,B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滴在胆矾表面,会使晶体失去结晶水而出现白斑,而浓硝酸没有脱水性,因此不能使胆矾出现白斑现象,C错误;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由于发生反应:HCO+AlO+H2O===CO+Al(OH)3↓,与溶液中c(Na+)无关,D错误。
10.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之一,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B.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的断裂与C—O的生成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 eV
D.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
答案 C
解析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而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因此炭黑颗粒可以看作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A正确;根据图像分析,氧分子活化过程O—O断裂,生成C—O,所以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的生成过程,B正确;该反应过程中存在多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活化能较大者,根据能量图分析,没有水加入的反应活化能为E=0.75 eV,有水加入的反应的活化能为E=0.57 eV,所以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75 eV-0.57 eV=0.18 eV,C错误;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D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一)(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四)(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四)(含解析),共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七)(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化学源远流长,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