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1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展开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2023·滨州市二模]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 )
A.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
B.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冶铁
C.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
D.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
3.[2023·安徽芜湖高三二模]朱熹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传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以其无本,但记得耳。”朱熹所批评的现象折射出( )
A.南宋印刷业快速发展 B.理学逐渐走向僵化
C.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 D.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4.北宋淳化年间,川蜀地区由于铁钱的单位价值低,不便于大额交易,商人发明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天圣元年时宋廷设置交子务,发行官交子。这表明交子( )
A.正式取得法定货币地位
B.已可以全国范围使用
C.已完全取代铁钱的位置
D.为缓解钱荒而被发明
5.[2023·山东泰安模拟]学者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认为宋代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据此可知,宋代( )
A.城市商业化水平的提高
B.商人是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
C.商业运行模式较为成熟
D.农业与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
6.[2023·阜新市一模]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此外,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上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 )
A.中央强化对南方的控制
B.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
C.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
D.人地矛盾危机得以解决
7.[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二模]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
A.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
C.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8.[2023·海口市模拟]两宋时期,“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逐渐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由此反映了( )
A.宋朝社会较前代呈现开放性
B.宋朝国贫民弱社会动荡
C.宋朝社会门第观念完全淡化
D.宋朝社会经济文化繁荣
9.[2023·湖北高三模拟预测]唐诗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中后期遭到严重破坏,扬州盛况不复,一去不返。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影响这一变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海外贸易的兴盛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局势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松动
第11练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阅读材料表格数据可知,宋代户籍数量(主户与客户)自宝元元年至元丰元年均大幅增加,且主户占总数的比率也逐渐增加(客户占比减少)。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所以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加快,C项正确;土地兼并程度加深并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A项;仅凭材料数据无法得出地域经济差别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会促使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D 根据苏轼的说法,元丰元年开始,彭城开始使用白土镇的石炭(即煤)“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这反映了燃料的改进,使金属冶炼的质量得到了提高,D项正确;只彭城用石炭冶铁,不能得出北宋百姓“普遍使用煤炭燃料”,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冶铁,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排除C项。
3.A 根据材料“今缘文字印本多”“以其无本,但记得耳”可知,朱熹认为之前书本不多,很多人都会用心记,而且记得牢,现在书本多了,反而不用心记,这体现了当时印刷业的发展,A项正确;理学走向僵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教条的思想,材料中主要体现出朱熹对当时印刷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不认真诵读这种现象的批判,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宋朝时空,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A 交子由民间商人发明到政府发行官交子,这表明交子正式取得法定货币地位,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全国范围使用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交子完全取代铁钱的信息,故C错误;交子是为了解决“不便于大额交易”而被发明,故D错误。
5.C 根据材料“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可知,宋代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流通,农村和城市能够实现双向贸易,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的运行模式较为成熟,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商业运行的模式,没有体现城市商业化水平,无法得出宋代城市商业化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对宋代商品流通的主体力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商人是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商业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农业与手工业区域分工现象,排除D项。
6.B 根据材料“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上种上晚稻”等相关信息可得,南方地区种植的品种增多等现象表明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北方经济与南方之间的比较,没有凸显哪一方的经济优势,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C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并且对往来客商劫掠,不利于丝绸之路中正常的商业往来,这是两宋时期陆路贸易衰落的原因之一,客观上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C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西夏的行为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排除A项;宋、夏之间战争频繁,是由于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西夏的行为所引起的,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8.A 根据材料“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可得出,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发生变化,社会较为开放,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贫民弱社会动荡,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繁荣,排除D项。
9.C 根据材料中“唐中后期遭到严重破坏,扬州盛况不复,一去不返”和宋朝“宁波发展迅速,‘进出唯明州一港’”可知唐宋的变迁,由扬州转移到了宁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战乱频繁,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海外贸易不断发展,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政治局势的变化,C项正确;海外贸易的兴盛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材料的表现,并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历代沿用,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3练法律与教化: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3练法律与教化,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68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68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5练货币与赋税制度: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5练货币与赋税制度,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