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33练走向整体的世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528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33练走向整体的世界
展开A.已具有明显全球意识
B.欲将欧洲文化推广到世界
C.瓜分世界的强烈愿望
D.认为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2.[2023·湖北高三阶段考]1486年哥伦布向西班牙君主提出:“他们庄严的天主教应该通过西航重新与亚洲皇帝联系,结成历史上最强大的联盟。这样,一边是欧洲,一边是亚洲,夹在中间的土耳其人就无足轻重了。”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 )
A.争取商业利益并传播天主教
B.获得对亚洲商品的垄断经营
C.发动西方对土耳其军事征服
D.建立与中国的友好同盟关系
3.[2023·浙江绍兴高三模拟预测]达·伽马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者,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达·伽马的探险活动( )
A.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拉丁美洲殖民地化
C.为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路线图
D.推动了教皇子午线的划分
4.[2023·山东聊城高三三模]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5.[2023·重庆沙坪坝高三阶段考]据学者研究,17世纪以来,原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欧洲人发现后,引发了欧洲各国对金鸡纳的竞相争夺,造成南美地区金鸡纳树皮的日益稀缺以及森林的严重破坏。这一观点( )
A.辩证地分析了全球联系加强的影响
B.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
C.忽视了金鸡纳的重要医学价值
D.看到了物种交换带来的局限性
6.[2023·辽宁丹东高三二模]16世纪被迫移民的奴隶约有30万,17世纪约有190万,18世纪则有近700万;最近研究估算,到1800年约有850万白人生活于美洲大陆。由此可知( )
A.世界人口格局发生改变
B.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迁往美洲的都是自由民
D.白人是移民潮的主体
7.[2023·海南高三模拟预测]152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规定,西班牙以35达克特(当时欧洲专用于贸易的金币)的价格将“巴西通往亚洲香料群岛的航线(麦哲伦贸易路线)抵押给葡萄牙”。这一协定( )
A.促进了全球贸易网的发展
B.确立了葡萄牙的霸权地位
C.说明西班牙开始走向衰落
D.缓和了两国对美洲的争夺
8.[2023·河南濮阳高三二模]在中世纪,人们对胡椒的喜爱到了偏执的程度,胡椒成为财富的象征。16世纪以来,胡椒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1627年,荷兰静物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火鸡派和万历果盘》中可以看到牡蛎、橄榄、鹦鹉螺杯,旁边的锡盘上撒着盐和胡椒面。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欧洲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B.百姓生活状况有极大改善
C.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
D.胡椒充当了等价物的角色
9.16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少量购入中国茶叶,中国茶价时有“掷三银块,饮茶一盅”之谚。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增长,饮茶在英国社会上层人士中已经逐渐普及,价格也持续走低。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D.价格革命的冲击
第33练 走向整体的世界
1.A 根据材料“伴随着伊比利亚人的流动,16世纪欧洲学者们眼中的世界已不局限于《创世纪》、先知、托勒密与中世纪的世界,而是世界的‘四个部分’——分布在两个半球的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受此影响,欧洲学者对世界的认识已具有明显全球意识,A项正确;材料是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没有体现欧洲文化推广的消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对世界的瓜分,排除C项;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在航行前向西班牙国王的建议是与东方建立联系,共同对抗伊斯兰教以传播天主教,A项正确;据材料“他们庄严的天主教应该通过西航重新与亚洲皇帝联系,结成历史上最强大的联盟”可知,材料中涉及新航路开辟的信息都是围绕着传播天主教展开,因此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因就材料而言是传播天主教,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西方开辟新航路是要发动对土耳其军事征服,排除C项;材料中提到亚洲皇帝,但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个亚洲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3.A 据材料“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拉丁美洲的殖民状况,排除B项;达·伽马的航行方向和麦哲伦的航行方向不一致,排除C项;教皇子午线的划分是西葡两国利益争夺矛盾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
4.B 据材料可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可见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与南亚群岛之间有联系,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影响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区,这主要体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据材料“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产生支配作用”可知,这些交流推动历史进程,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材料主要强调世界某些地区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区域一体化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虽提到白银,但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
5.B 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欧洲殖民扩张引发对金鸡纳的争夺,从而破坏了南美地区的生态环境,这种分析是立足于生态环境的角度,B项正确;材料观点是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没有体现辩证的角度,排除A项;材料观点是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没体现学者对金鸡纳医学价值的态度,排除C项;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发现后而引发欧洲各国对金鸡纳的竞相争夺,体现了物种交流的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B项。
6.A 据材料“16世纪被迫移民的奴隶约有30万……到1800年约有850万白人生活于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人口迁移,从而改变了人口格局分布,A项正确;材料中的移民,并不都是非洲的,还有其他洲,无法得出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排除B项;迁往美洲的可能是奴隶,也可能是其他人口,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移民潮的主体,排除D项。故选A项。
7.A 根据材料“152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规定,西班牙以35达克特(当时欧洲专用于贸易的金币)的价格将‘巴西通往亚洲香料群岛的航线(麦哲伦贸易路线)抵押给葡萄牙’。”可知,16世纪,西班牙将巴西通往亚洲香料群岛的航线(麦哲伦贸易路线)抵押给葡萄牙,有利于葡萄牙经亚洲到达美洲开展商品贸易,客观上促进了全球贸易网的发展,A项正确;16世纪初,葡萄牙确立了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排除B项;1588年西班牙被英国打败,开始走向衰落,排除C项;《萨拉戈萨条约》中没有体现两国缓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C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因为胡椒的主要产地在东方,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不便,胡椒在西欧成为了贵重和稀有物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胡椒大量销往欧洲,逐渐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荷兰画家画中,胡椒和最常见的调味品——盐放在一起,表明胡椒已成为普通调味品,反映了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C项正确;胡椒进入普通人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胡椒逐渐由贵重物品变为普通调料,不能简单认为用上胡椒的家庭增多就代表人们的生活普遍提升了,排除B项;胡椒是世界各地都在使用的调味品,并非东方生活方式的代表,排除A项;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有时会作为货币使用,但新航路开辟后胡椒逐渐成为普通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
9.B 根据材料“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增长,饮茶在英国社会上层人士中已经逐渐普及,价格也持续走低。”可知,17世纪初,茶叶价格较高,而到17世纪末,随着商业革命的影响,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以及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等原因,茶叶在英国的价格持续走低,B项正确;茶叶价格的变化,与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排除C项;价格革命冲击的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排除D项。故选B项。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3练法律与教化: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3练法律与教化,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68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68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5练货币与赋税制度: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5练货币与赋税制度,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