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34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34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34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附答案
1.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下面介绍一些有关白酒的知识。
一般用含有淀粉的原料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我国的白酒生产中,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原料粉碎﹣﹣配料(原料混合)﹣﹣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液态转化气态)。
白酒的香气来源于三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有机物;还有就是在发酵、蒸馏或贮存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
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某白酒每100毫升中乙醇含量为40毫升,这种酒的度数就是40°。液体体积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规定在温度为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mL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数(mL)为该酒的度数。粮食酿造的白酒中含有醛类物质,而由乙醇(或甲醇)勾兑的假酒不含醛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对醛类物质的检测来鉴别真假白酒。
下面是真假白酒的对比实验。
在3支洁净试管中,先分别加入5mL真酒,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真酒替换为假酒,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记录如表:
40% NaOH溶液体积/mL | 1.0 | 2.0 | 3.0 |
真酒 | 无 | 浅黄 | 黄 |
假酒 | 无 | 无 | 无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原料粉碎
B配料
C入窖发酵
D蒸酒
(2)下列有关白酒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丁香酸有芳香味
B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物质
C长期放置的白酒香气会逐渐变淡
(3)某酒瓶上标注的白酒为38°,是指______。
(4)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鉴别真假白酒的实验方法是:取5mL不同的白酒,加入_____mL 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显色情况,若______则为真酒。
(5)在实验室酒精可用作燃料,请补充完整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筹建工作全面展开,为建好中华文化标志城,保护我市优美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其中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方式,垃圾按单元分层作业,其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用于供热或发电;对垃圾渗透漏液经调节池集中收集后通过日处理达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1)垃圾送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前先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可回收垃圾中,易拉罐与旧铁锅归为一类,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什么?_____.
(2)回收废旧塑料垃圾可减少“白色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3)污水进行生物和化学处理时,你认为采取的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4)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有哪些好处?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矿藏”。乱堆放垃圾易引起火灾、污染环境,但如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则能实现许多资源的循环利用。金属垃圾中,铝的回收利用率最高,工业上用铝土矿生产得到的氧化铝电解制铝,而回收铝所需的能量比工业生产铝所需能量的10%还要低。塑料垃圾中,回收的塑料瓶经初步分拣后,可用的部分经加工可制成地垫、衣服面科等。而废纸等垃圾,也可回收制成再生复印纸、再生包装纸等。
(1)文中涉及的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场发生火灾可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废纸应投入贴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文字标志的垃圾箱中。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4.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与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原理相似。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食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醋酸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请回答:
(1)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
(2)请把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全。______。
(3)炖鱼时放入适量白酒和白醋味道会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家用铁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为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且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他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银白色小球状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______。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中的吸收剂主要有氨水吸收剂、钙基吸收剂等。用氨水(NH3·H2O)吸收剂时,控制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用钙基吸收剂时,先将吸收剂在吸热反应器中(870℃)热解成CaO,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CaO进入放热反应器(560℃~700℃)捕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钙基吸收过程如下图所示:
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1)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吸收并固定的过程。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
(2)用甲醇作溶剂吸收CO2为提高吸收率应采用的温度和压强条件是___________。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3)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
(4)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此过程控制30℃左右进行,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钙基吸收过程,放热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_______。
a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减少燃气热水器的使用
b发展风力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c大力发展城市燃油公交以提升运力
7.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其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是一大难题。
为更好地将塑料中的聚乙烯“变废为宝”,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联催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将废弃塑料中的聚乙烯转变为高价值烷基芳族分子,而且还可以高效、低成本、低能耗地进行。
常规方法需要500℃~1000℃才能将聚烯烃链分解成小块,然后让它们重组成由气体、液体和焦炭混合而成的产物,而新催化过程的最佳温度为300℃,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有助于将聚合物分解为多种大分子。这些分子可广泛用于制造溶剂、漆、润滑剂、清洁剂,药品等。新过程没有进行多次转换,流程简单。
(1)塑料属于______(选填“有机合成”或“无机合成”)材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新方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但需经过多次转换流程
B塑料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存在很难降解的明显缺点
C新方法为塑料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3)聚乙烯塑料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产生CO2和H2O,由此可知,聚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合理分类处理。常见的生活垃圾有①废报纸、②塑料瓶、③易拉罐,其中属于可回收的是______(填序号)。
8.阅读材料。
空气变燃料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套太阳能装置,可利用太阳能和空气直接生产甲醇,为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一条光明道路。
首先,将空气通过空气捕获装置后得到较为纯净的水和二氧化碳(纯度为98%)。接下来的任务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甲醇(CH,OH),该过程若直接转化会比较困难,一种权宜之计是先把它们制成合成气(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再转化为甲醇。科学家们先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再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三氧化二铈(Ce2O3)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铈,二氧化铈又可通过反应还原为氧气和三氧化二铈,便于再次循环利用。最后将合成气通入燃料合成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即生成甲醇,也就是空气燃料。
测试表明,利用太阳能与空气生产出来的空气燃料在燃烧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显著减少。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空气捕获装置主要捕获了空气中的哪些成分?
(2)利用太阳能产生水蒸气时,所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3)请写出合成气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4)该太阳能装置制取空气燃料的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什么?
(5)使用太阳能装置生产空气燃料有何重要的意义?请写出一条。
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其性能和用途如图所示。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
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例如硬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将某种铝合金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其中的铝会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近年来,为满足某些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又设计和合成了许多新型合金。例如: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___________。
(2)钢的含碳量是___________;可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的是___________碳钢。
(3)用于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利用了硬铝___________填标号的性质。
A.密度小 B.强度高 C.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D.硬而脆
(4)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_合金。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
资料一:土壤可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三种类型。植物生长与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有关。下表1是对不同类的土壤特点的比较。
土壤名称 | 性状 |
砂质土 |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
黏质土 |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但透水性差 |
壤质土 |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肥 |
资料二: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典型土壤0~20cm土样pH测定结果列于下表2。
采集地点 | 濉溪 | 蒙城 | 无为 | 芜湖 | 黄山 |
pH | 8.09 | 7.29 | 7.04 | 5.21 | 4.98 |
(1)比较三类土壤的性状,最适宜耕种水稻的是______。
(2)绣球花生长在酸性土壤里,开花时是蓝色的,在碱性土壤里,开花时是红色的。濉溪栽种的绣球花开花时是______色。
(3)某地土壤呈酸性是由于土壤中含有少量的硫酸,请写出用熟石灰改良该土壤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雨过天晴,三类土壤中最容易干的是黏质土
B.安徽土壤的pH由北向南依次递增
C.土壤加入水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1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捕捉CO2—为航天英雄保驾护航
清除CO2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包括LiOH清除、固态胺吸附和分子筛吸附等方式。
LiOH清除是利用了LiOH与CO2的化学反应,由于LiOH不可再生,该技术目前多用于短期载人航天任务。
固态胺能吸附CO2和水蒸气,且可在真空条件下再生,因此可用于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研究发现,CO2分压和温度对CO2吸附量有影响,如图1所示。(mol是物质的量单位,1molCO2的质量为44g)
固体胺和乙醇胺都可以捕捉CO2,他们清除CO2的性能如下表。
清除方法 | 清除效率 | 可维持舱室浓度 | 使用寿命 | 对环境影响 | 操作性能 |
固态胺法 | >90% | 0.12% | ≥90天 | 无 | 可自动控制 |
乙醇胺法 | <70% | 0.15% | 30天左右 | 有毒 | 操作较复杂 |
对比表格可知,采用胺法清除时CO2,最好选用固体胺。
分子筛中的吸附剂是沸石。沸石的吸附能力强,且能在高温条件下再生,因此多应用在多人、长期航天任务中。研究表明:分子筛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在吸附和再生期间绝不能让分子筛与水份接触而降低其吸附CO2的能力。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使水份带入了分子筛,惟有通过高温“特殊再生”才能够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吸附性能。水份会影响沸石的吸附性能,通常需对沸石进行干燥处理。相同温度下,干燥时间对不同种类沸石CO2吸附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
科学家们会依据任务持续时间、成员人数及对应的消耗品、设备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CO2清除技术,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原文作者杨乐)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航天器中的CO2清除技术有LiOH清除、_______和分子筛吸附。
(2)已知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LiOH溶液在空气也容易变质,请设计实验检验LiOH溶液已经变质。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_ | ________ | 已变质 |
(3)由图1可得到,CO2分压对CO2吸附量的影响的结论:_________。
(4)对比固体胺和乙醇胺清除二氧化碳的性能表格,说出人们通常选择固体胺清除二氧化碳的理由_______。
(5)结合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由于LiOH不可再生,因此不能用于载人航天任务。
b. 图2中,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对CO2吸附量大。
c. 分子筛对CO2的吸附能力强,且可循环利用,可用于长期航天任务。
12.富平柿饼是陕西有名的特色传统食品之一。关于柿饼有如下介绍:“饼身布满白色柿霜,饼肉为棕红色,食之香甜爽口。含有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及磷铁、钙、碘等多种微量元素。”
(1)柿饼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为 _________________ 。
(2)请指出该介绍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 。
(3)种植柿子树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钾肥和磷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 (填字母)。
A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可作为钾肥施用
B磷酸二氢钙是常用的磷肥
C硝酸铵常与草木灰同时使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H2(图1),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将直接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图2)。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成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3)。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图1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______;该过程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图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一个)。
(3)图3表示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将热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 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
14.2019年7月23日,汞及其化合物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汞(俗称水银)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常温下即可蒸发,不易收集,操作人员会发生汞中毒。汞与硫在混合研磨的情况下生成无毒的硫化汞。
(1)过氧化汞中汞为+2价,写出过氧化汞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家用水银温度计打碎后,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制汞。
(3)预测碳酸汞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4)设计金属汞转化为氯化汞的一种方案: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常温下氯化汞可溶于水,导电性实验显示其难导电,说明大多数氯化汞在水溶液中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
参考答案:
1. C ABC 20℃时,100mL该酒中含有乙醇38mL 2(或3) 显浅黄色(或黄色) C2H5OH
2. 节约金属资源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用可降解塑料、重复使用塑料制品 中和法 氧化法 CH4+2O2CO2+2H2O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3.(1)塑料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
(4)A
4.(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2)CO2↑+H2O
(3)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有香味
(4)醋酸能与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
5.(1)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1
(3)
(4)溶解氧化铝且能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6. c 疏松多孔 温度过高,NH3·H2O、NH4HCO3易分解 a、b
7. 有机合成材料 BC C、H CO ①②③
8.(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水分子间隔变大
(3),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三氧化铈
(5)能减缓温室效应(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9.(1)钢
(2) 高
(3)ABC
(4)钛
(5)
10.(1)黏质土
(2)红
(3)
(4)C
11.(1)固体胺吸附
(2) 试剂选常见稀酸、含有钙离子和钡离子的碱或者盐均可 产生气泡或白色沉淀(现象必需与所选试剂匹配)
(3)温度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
(4)固体胺清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影响,还可自动控制(根据表格信息,合理即可,不要求写全)
(5)bc
12.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磷和钙为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 C
13.(1) FeO
(2)2CH3OH+3O22CO2+4H2O(或2H2+O22H2O、2CO+O22CO2、CH4+2O2CO2+2H2O)
(3)电
(4)C
14.(1)HgO2
(2) 用硫粉覆盖在水银上 密闭
(3)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4) Hg+O2HgO、HgO+2HCl=HgCl2+H2O 分子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整治黑臭水体,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古代冶金技术,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第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第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冬奥会背后的化学高科技,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