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是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盐类物质,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自海洋。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总储量的53%,可采资源量占66%。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含碳量相对较少,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起煤和石油制品相对较少,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
(1)请写出海洋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
(2)天然气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
(3)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结晶方法是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2.中国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2022年我国主要粮食中的结构占比图所示。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经加工后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稻壳,占稻谷总量的20%左右、稻壳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稻壳发电,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1t稻壳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0.6~0.8t煤燃烧产生的热量。
稻壳中蕴藏着丰富的“硅”宝,稻壳焚烧后的稻壳灰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SiO2),可被转化成硅,其制备过程下:
稻壳还可以用作饲科、化工原料、制作板材、碳化后可以做保温隔热材料、改良土壤。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我们要利用知识和智慧,研究发掘出其最大价值。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粮食结构占比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利用稻壳发电实现了___________能向电能的转化。
(3)纳米SiO2制成纳米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请根据短文回答稻壳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锂(Li2O),锂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锂还是最轻的金属,会漂浮在油的表面,常封存在固体石蜡中。
锂与生活日用息息相关,锂电池中就含有锂元素。电池组件的设计以轻巧为主,假如电池受损,就会发生短路,一星点火花也可点燃高活性锂,电池被加热到热失控的程度,内容物的热量对电池施压,便有可能导致电池爆炸。
(1)请画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Li3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我们在使用锂电池电子产品时需要注意_______。
4.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
(2)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3)写出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甲醇(CH3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有分子筛膜、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地球上,铁的含量远比铜多,但是在使用金属的历史上,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是使用铜器先于铁器。这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着天然铜,且它有醒目的色彩和光泽。而自然界却少有天然铁,即使有从天外飞来的陨铁,外观像石头,且质地坚硬,很难加工成型。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烧陶的温度已能达到900℃,并且有窑。氧化铜在800℃左右的温度就可以与一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铜,铜的熔,点较低,只有1083℃,因此铜矿石较易冶炼。而矿石中氧化铁较难转化为铁,铁的熔点高达1537℃,冶炼的难度大很多。
含有铜元素的孔雀石,具有醒目的翠绿色,容易被发现和识别。孔雀石中还常有天然铜伴生。古人在孔雀石矿物垒起的灶上升起篝火,就有可能在矿石表面得到一层铜。铁矿石虽然储量多,分布广,但多数铁矿石与普通岩石没有太大差别,古人很难区分它们。
(1)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铁合金。
生铁与钢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元素含量不同;铁生锈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可利用此原理生产暖宝宝。
(2)人类使用铜器早于铁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自然界中有天然铜,没有天然铁
B.冶炼铜的难度比铁低
C.铜及含铜矿物的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
D.自然界中铜的含量比铁高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请写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材料的发展史以青铜器时代为起点。你认为青铜比纯铜容易冶炼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它们是用人工方法,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叫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可在10000以上。大家对塑料都很熟悉。如塑料盆、椅、鞋、雨衣、瓶等。全球塑料产量是钢产量的两倍,有色金属产量的17倍。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塑料的名称是根据树脂的种类确定的。除此外还根据需要加入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提高塑性的增塑剂,防止塑料老化的抗老剂。有的塑料,如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制作食具或食品袋,也不能焚烧,不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有的塑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无毒,可用来制作食品袋和其它食具。人工合成的塑料是非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能长期存在,不会分解。因此,塑料制品,尤其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容器,已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问题。许多城市已禁用此类物品,提倡使用纸袋或纸质容器。
(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_________、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三大合成材料是人工方法合成的_________ (填“低”或“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3)要解决“白色河染”问题,应该从多方面着手,请写出你的一条建议:_________。
7.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以下相关主题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舟十三号载3名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180天,空间站中常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CO2的清除和O2的再生(简易流程如图),科学家通过缜密计算,为了提供3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所需的O2,至少需从地球带486kg的水进行电解。
材料二:我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未来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O2,在月球上可以电解熔融月壤(含SiO2、FeO、CaO、Al2O3等)制造氧气。
(1)分析材料一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化合物有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航天员呼吸属于缓慢______过程,并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写出材料一流程中中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请计算电解486kg水能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理论上,电解等质量的下列氧化物,产生氧气最多的是______。
A.SiO2 B.FeO C.CaO
8.请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镁(Mg)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金属镁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除照明弹里有镁粉外,燃烧弹里也装有镁粉。每架飞机的外表,是用耗费近半吨镁的铝镁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镁产量就成了战争的晴雨表和指示剂,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
(1)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镁离子符号是_______。
(2)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膦,其原因是_______。
(4)写出镁的一条用途_______。
9.整治黑臭水体
何为黑臭水体?某臭水体是一种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具体来说,它是由干水环境遭受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H2S),氨(NH3)、硫醇(C2H6SH)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的现象。臭水体识别主要针对感官性指标。人们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通过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到引起人体不适的,即可初判断水体黑臭。
日前,黑臭水体治理措施包括截污控源、化学处理,生态治理三个方面。“化学处理常见的方法有强化絮凝、药剂杀藻、活性炭等,药剂杀藻速度快、彻底,但是会一起杀害有益藻,使得水体缺藻而影响光合作用造氧;一般采用的是絮凝沉淀技术,自然水体存在的温凝现象对水质转变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水体颗粒物及溶解性的毒害物质通过自然混凝沉淀、迁移、转化,会逐渐恢复水体健康。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过程中生成的H2S、NH3和C2H6SH都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___________初步判断水体黑臭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絮凝沉淀技术可以选择的凝剂的名称是什么?___________用活性炭处理黑臭水体,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哪种结构?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防止臭水体形成?(写一条)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钻石由金刚石精加工而成,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据煤体报道,英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的技术,并成功创造出“世界上第一颗零污染钻石”。创造过程中,首先将“钻石种子”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容器内部充满富含碳元素的甲烷气体,随后将这个容器加热到800℃,其间碳元素会逐渐与“钻石种子”结合,在数周时间内形成一颗钻石一“空气钻石”,其性质与由金刚石加工而成的钻石完全相同。研究表明,由金刚石制成一克拉的天然钻石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空气钻石”所用的二氧化碳可从空气中提取。
(1)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是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2)用二氧化碳制造钻石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钻石”的硬度很大
B.“空气钻石”一定不能燃烧
C.“空气钻石”中碳原子仍在不断运动
D.制造“空气钻石”比开采天然钻石环保
(4)科学家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1.有蔚蓝,才有未来!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库,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原料,而且蕴藏着丰富的 矿物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由几乎纯净的氧化锰和氧化铁组成)等。海上的 风能、波浪能等可使我们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海洋每年产生的氧气约占我们呼吸所需氧气总量的1/2.海洋还能通过蒸发、海洋环流等调节地区和全球气候。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水的pH下降了0.1,严重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尤其是对有壳类生物的影响。
海洋对人类至关重要,为了海洋可持续发展,全人类要积极开展保护海洋的合作。有蔚蓝,才有未来!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上可提供哪种新能源(写一种)?______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判断锰结核的物质类别,并写出工业上用锰结核冶炼金属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一个)。
(3)工业革命以来,海水的酸性有何变化?_____ ;影响有壳类生物生存的微观粒子是什么?______
(4)为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你有何建议?______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研究发现,制冰机的二氧化碳蒸发湿度和转桶材料对制冰量都有影响。图!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情况。
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其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是以石灰石、黏土(主要成分为 SiO2)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硅酸盐(如硅酸钙 CaSiO3)。科学家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材料配方增强其抗冻性。图2是掺有陶粒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1)运动员在经过剧烈运动,并且大量出汗之后,通常会饮用一些含“钾”、“钠”等成分的淡盐水,这里的“钾”、“钠”指的是______(选“分子”、“原子”或“元素”)。
(2)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由图1知,相同条件下,转桶材料为______(选填“不锈钢”或“铝”)"时制冰量较大。
(4)由图2可推断“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依据是______
(5)已知:2NaOH+SiO2X+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6)为减少CO2的排放,可将CO2进行转化,图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乘组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时间,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从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来看,空间站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开式系统、改进型开式系统、半闭式系统、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航天员的代谢产物不作回收再生,而是抛出舱外或封闭起来带回地面,消耗性物质通过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周期性输送和补给来保障。如:早期的美国的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采用液态超临界压力储存主氧和高压气态储存辅助氧供航天员呼吸,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由消耗性氢氧化锂(LiOH)吸收;前苏联的载人航天器上则采用超氧化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同时放出氧气,使用氢氧化锂来调整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的比例关系。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半闭式系统:在改进型开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使水和氧形成闭合回路,使系统无需补给这些消耗性物质,仅供应含水食物和补给舱体泄漏损失所消耗的气体。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
载人航天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我国探月工程也实现“六战六捷”。未来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O2,在月球上可以电解熔融月壤(含SiO2、FeO、CaO、Al2O3等)制造氧气。
(1)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中,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釆用分子筛或固态胺。其中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类似于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结构。
(3)萨巴蒂尔反应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萨巴蒂尔反应器。反应器中,气体在570〜580K的温度下,以及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我国在宇宙探索的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b.半闭式系统需要周期性输送和补给消耗性物质
c.电解月壤制造氧气为建设月球基地提供了可能
d.在半闭式系统中,水全部参与循环过程,没有损耗
14.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氨基钠是白色固体,熔点210℃,沸点400℃,有强还原性,腐蚀性和吸潮性。氨基钠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在稀有气体或者氮气保护下储存,在有少量水和氧气存在时,久置会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物,有爆炸的风险。工业上以煤、空气、水为原料合成氨,再利用金属钠和液氨(NH3)生产氨基钠。为研究温度、金属钠的投加量对产物中氨基钠含量的影响,每次取120mL液氨做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写出氨基钠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
(2)氨基钠(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氨基钠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在稀有气体或者氮气保护下储存的原因是______,保存氨基钠需要在贮存罐上贴的标志是______。
A.B. C.D.
(4)分析上图可知,用120mL液氨制备氨基钠的最佳条件是______。
15.“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5.5-6.5%,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和家庭等场所的消毒。84消毒液中NaClO接触空气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由于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病毒的结构,从而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另外,NaClO不稳定,如图是对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2)NaClO接触空气反应生成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_______色,后逐渐变为无色。请结合材料解释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
(3)使用“84消毒液”时勿用50°C以上热水稀释的原因是_______。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氢能源汽车
氢能汽车是以氢气为主要能量的汽车,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能汽车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干净卫生,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其次是氢气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近年来,国际上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受动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推动“氢经济”的发动机。
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水煤气转化等方法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因此氢能汽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推广氢能汽车需要解决三个技术问题:大量制取廉价氢气的方法;解决氢气的安全储运问题;解决汽车所需的高性能、廉价的供给系统,随着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科学家们研制的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减小了氢气损失和热量散失。
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内媒体报道,现代FE氢燃电池车亮相2017广州车展,该车采用了第四代氢燃料电池技术,内部有三个同尺寸的储氢罐组成,实现了世界最高的氢气存储密度,最大续航能力可达800公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氢燃料电池车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2017年广州车展的现代FE氢燃料电池车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能_______。
(4)你认为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依据是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取的氢气价格昂贵
B.氢能汽车行驶时可将机械能转变为化学能
C.我国在氢能源汽车的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D.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行驶时可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雨,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由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如NO、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往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空气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多选,填字母)。
A.CO B.CO2 C.SO2 D.NO2
(2)酸雨的主要危害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3)往煤中加入石灰石减少煤燃烧产生S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改变的元素是______。
(4)保护环境,减少酸雨,人人有责,作为公民,我们能做的是______(写一点)。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酒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关于白酒,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介绍一些有关白酒的知识。
一般用含有淀粉的原料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我国的白酒生产中,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原料粉碎——配料(原料混合)——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蒸馏)。
白酒的香气来源于三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有机物;还有就是在发酵、蒸馏或贮存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
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某白酒每100毫升中乙醇含量为40毫升,这种酒的度数就是40°。液体体积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规定在温度为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mL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数(mL)为该酒的度数。
粮食酿造的白酒中含有醛类物质,而由乙醇(或甲醇)勾兑的假酒不含醛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对醛类物质的检测来鉴别真假白酒。
下面是真假白酒的对比实验。
在3支洁净试管中,先分别加入5mL真酒,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真酒替换为假酒,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40%NaOH溶液体积 /mL | 1.0 | 2.0 | 3.0 |
真酒 | 无 | 浅黄 | 黄 |
假酒 | 无 | 无 | 无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原料粉碎 B.配料 C.入窖发酵 D.蒸酒
(2)乙醇的化学式是_______,下列有关白酒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丁香酸有芳香味
B.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物质
C.长期放置的白酒香气会逐渐变淡
(3)某酒瓶上标注的白酒为38°,是指_______。
(4)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真假白酒的实验方法是取5mL不同的白酒,加入_______mL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显色情况,若显_______则为真酒。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材料,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古代冶金技术,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专题九: 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 这是一份化学专题九: 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文件包含化学专题九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化学专题九科普阅读题----中考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