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48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辽宁省沈阳市高中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化学试题)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易燃物钠、钾、白磷未用完,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至接近终点时,需改为半滴滴加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所配的溶液浓度偏高D.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溶解得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无明显变化2.(2023春·四川内江·高三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二氧化硅是碱性氧化物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这是一个自然固氮的过程C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过氧化钠能氧化二氧化碳D用硅制光导纤维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A.A B.B C.C D.D3.(2023春·四川内江·高三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B.C.D.4.(2023秋·浙江杭州·高三浙江省桐庐中学校联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②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③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扑灭④和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⑤干燥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⑥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5.(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B.受热易分解,可用制备抗酸药物C.Na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D.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6.(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投入氯化铜溶液中:B.氯气通入水中:C.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7.(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胶状沉淀Cl的非金属性强于Si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KCl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钾元素的焰色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D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反应生成NH3·H2ONa的金属性强于N A.A B.B C.C D.D8.(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实验:将一小粒钠放在石棉网上,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钠剧烈燃烧,有白烟生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钠熔化后体积增大,说明钠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B.反应过程中,的键断裂C.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D.该实验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9.(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得到SC.放电条件下,和直接化合生成D.把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可得到10.(2022秋·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七中学校考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列反应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活塞K可控制的流速B.装置b、d依次盛装饱和溶液、稀硫酸C.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吸收效率D.反应后将装置c中的锥形瓶浸入冷水充分冷却,过滤得到晶体11.(2023春·安徽滁州·高三滁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水扑灭金属Na、K的燃烧B.焰色试验中用过的铂丝可以用稀硫酸洗净C.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食盐水和胶体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先装好二氧化锰,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2.(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101中学校考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结论A将盐酸滴入磷酸钙中得到的非金属性强于P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化合物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化合物中不存在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为橙红色该溶液中含有D向苯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为紫色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A.A B.B C.C D.D13.(2023春·高三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类推思想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是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验证。下列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可以与溶液反应,推得也可以与溶液反应B.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则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往碳酸钠固体加几滴水温度升高,则往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温度也升高D.的稳定性比弱,则的稳定性比弱 二、多选题14.(2023秋·陕西西安·高三长安一中校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洁净铂丝蘸取某固体,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固体一定为钠盐B将红色的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鲜花红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C在4 mL KI溶液中加入1 mL溴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褐色Br2的氧化性比I2强D将少量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酸性:H2CO3>HClOA.A B.B C.C D.D 三、非选择题15.(2023秋·广东潮州·高三统考期末)按要求填空。(1)当食盐不慎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2)的俗名____________,在食品行业中常用于___________,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3)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明矾可做净水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4)、、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工业上冶炼铁的原理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碳元素被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5)84消毒液(NaClO)和洁厕灵(HCl)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不能混合使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16.(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17.(2023秋·陕西汉中·高三统考期末)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N常用来杀菌消毒。请按要求填空:(1)淡黄色物质M是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M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用加热法可除去固体中的少量,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写出图中制备物质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游泳池常用N来抑制藻类生长,工作人员某次错用消毒,因两种物质相互反应产生了和,使游泳池的藻类疯长。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18.(2023秋·陕西西安·高三统考期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如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1)②处应填的物质类别为_____。(2)某同学欲进行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将钠放入_____(填字母)中进行加热。A.蒸发皿 B.坩埚 C.烧杯(3)如图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4)若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其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_____色。(6)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NaHCO3向Na2CO3的转化,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利用该反应NaHCO3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19.(2023秋·湖南衡阳·高三统考期末)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与发生了反应,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2)铁锅放置久了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从物质类别来看,它属于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从厨房选取除去铁锈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a.食盐b.食醋c.小苏打d.洗洁精),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3)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能帮助人体将从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转变为易吸收的,这说明维生素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4)某自来水厂用漂白粉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其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参考答案:1.B【详解】A.钠、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具有可燃性,白磷易自燃,则未用完需放回原瓶,故A错误; B.滴至接近终点时,避免滴加液体过多,需改为半滴滴加,操作合理,故B正确;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D.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生成硫酸四氨合铜,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的晶体,故D错误;故选B。2.B【详解】A.SiO2与HF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SiF4不属于盐,即Si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为生物固氮,属于自然固氮,故B正确;C.过氧化钠与CO2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O2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A.钠常温时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A正确;B.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B正确;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D.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D错误;故选D。4.C【详解】①氯气、液氯都是单质氯,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这三者不是同一种物质,①错误;②钠易和水反应,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②错误;③金属钠可以和水反应,可以和干粉灭火剂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和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水分反应,故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扑灭,③正确;④和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会生成碳酸钠,产物相同,④正确;⑤鲜花中含有水分,则干燥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⑤正确;⑥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⑥错误;正确的是:③④⑤;故选C。5.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不是利用其脱水性,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A不选;B.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可用制备抗酸药物,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B不选;C.NaClO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C选;D.NH4Cl作氮肥是利用氯化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作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D不选;故答案选C。6.C【详解】A.钠投入氯化铜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拆成离子形式,但次氯酸不能拆,B错误;C.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硫酸锰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D.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错误;故选C。7.C【详解】A.盐酸是无氧酸,将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硅酸沉淀,不能证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i,故不选A;B.应透过蓝色股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故不选B;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被氯气氧化为碘单质,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选C;D.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反应生成NH3·H2O,证明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NH3·H2O不是N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证明Na的金属性强于N,故不选D;选C。8.D【详解】A.钠熔化后体积增大,说明钠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的3p上的键断裂,故B正确;C.的形成过程钠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可表示为 ,故C正确;D.该实验没有对比无法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故D错误;故选:D。9.B【详解】A.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碳酸钠,不是碳酸氢钠,A错误;B.硫化钠和亚硫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亚硫酸钠,B正确;C.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是二氧化氮,C错误;D.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D错误;故选B。10.B【详解】A.关闭活塞K时,气体可将球形容器内的液体压入漏斗内,从而使碳酸钙脱离液面,反应停止,所以通过调节活塞K可控制CO2的流速,A正确;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故装置b内应盛装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C.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呈碱性,CO2的溶解度增大,C正确;D.反应后将装置c中的锥形瓶浸入冷水,NaHCO3降温结晶,过滤得NaHCO3晶体,D正确;故选B。11.C【详解】A.金属Na、K特别活泼,能够与水反应产生H2,H2是可燃性气体,会导致火势加剧,因此不能用水扑灭金属Na、K的燃烧,而应该使用干土或干沙灭火,故A错误;B.焰色试验中为避免杂质元素对待测元素检验的影响,每次用过的铂丝要用挥发性的稀盐酸洗净,故B错误;C.食盐水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食盐水和胶体,故C正确;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放二氧化锰,故D错误;故答案选C。12.D【详解】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形成的酸,不能说明的非金属性强于P,A错误;B.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说明该化合物中不存在,B错误;C.溶液中若含有溴离子则会被氯水氧化为溴单质,出现相同现象,故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错误;D.碳碳双键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不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D正确;故选D。13.D【详解】A.与溶液不反应,A错误;B.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而的金属性比Na弱,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Li2O,B错误;C.碳酸钠溶于水放热,则往碳酸钠固体加几滴水温度升高,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则往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温度降低,C错误;D.S的非金属性比O弱,则的稳定性比弱,P的非金属性比N弱,则的稳定性比弱,D正确;故选D。14.CD【详解】A.火焰呈黄色,该固体可能为钠盐,也可能为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A不正确;B.红色的鲜花虽然是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但由于鲜花中含有水分,所以不能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B不正确;C.在4 mL KI溶液中加入1 mL溴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褐色,表明发生反应2KI+Br2=2KBr+I2,从而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C正确;D.将少量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表明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由此得出酸性:H2CO3>HClO,D正确;故选CD。15.(1)产生黄色火焰(2) 小苏打 焙制糕点 (3) 明矾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的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沉降(4) 氧化(5) 【详解】(1)食盐成分是NaCl,不慎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2)俗名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可用来焙制糕点;其电离方程式为:;(3)明矾的化学式为,明矾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的胶状AI(OH)3吸附水中悬浮物, 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4)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铁元素的最高价是+3、最低价是0,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Fe2O3+3CO2Fe+3CO2反应,Fe2O3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是Fe2O3,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碳元素被氧化;(5)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原因是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6.(1) 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2) 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钠的熔点低(3)2Na+2H2O=2Na++OH-+H2↑(4)2Na2O2+2H2O=4NaOH+O2↑ 【详解】(1)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观察到的现象是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说明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钠熔点很低被熔化;(3)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OH-+H2↑;(4)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4NaOH+O2↑。17.(1) (2)(3)(4)1∶1 【分析】淡黄色物质M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M是Na2O2;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N常用来杀菌消毒,N是次氯酸钠;【详解】(1)淡黄色物质M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M是Na2O2,淡黄色物质M是,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用加热法可除去固体中的少量,原理是。(3)N是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次氯酸钠、反应产生了和,反应方程式为,是还原剂、NaClO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8.(1)盐(2)B(3) D (4)、(5)黄(6) 膨松剂 【详解】(1)②处对应的物质为钠盐,应填的物质类别为盐。(2)钠为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可以选择坩埚,故选B。(3)钠比煤油的密度大,比水的密度小,故钠位于煤油与水的界面处,与水反应生气氢气,由于生成氢气,导致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故选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为Na2O2,其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的原理是、。(5)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6)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该反应NaHCO3在生活中可用于膨松剂。19.(1)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2) 碱性氧化物 b 复分解反应(3)还原性(4) 【详解】(1)与发生反应,Na2O2中O的化合价为-1价,在反应中,Na2O2中O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2)从物质类别来看,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故从厨房选取除去铁锈的最佳试剂为食醋,故选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维生素C可以将还原为,说明维生素具有还原性。(4)漂白粉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其原理是,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