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绿色出行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电
2.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3.生活中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醋 B.食用油 C.白砂糖 D.食盐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CO3 C.NaOH D.CO2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硬水煮沸后可转化成软水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H2、O2组成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氯元素: CL B.硫酸根离子:
C.氧化铝AlO D.两个氢分子:2H2
7.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酒精 B.铝 C.金刚石 D.氯化钾
8.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Li B.Li2O C.Li2CO3 D.LiOH
9.工业上制备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钛被称为“航空金属”,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26 C.48 D.40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稀盐酸
C.给液体加热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2.绿茶中的茶多酚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8g
B.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茶多酚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
13.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B.银铅块属于合金
C.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银自然界不存在单质
14.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利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N2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D.Mg(OH)2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 B.B C.C D.D
16.常温下探究燃烧的条件改进实验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白磷①不燃烧,白磷②燃烧
C.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Y型管中的气压大于烧杯中导管口的气压
D.该实验只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17.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18.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分子的种类都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
20.一种新型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Li是一种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③为
C.理论上,整个转化过程无需补充水
D.理论上,合成17gNH3,同时得到24gO2
二、填空题
2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衣服面料中的涤纶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气味。
(2)“扬州炒饭”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扬州炒饭
碳水化合物/g
蛋白质/g
脂肪/g
矿物质/mg
热量/kJ
钙
钠
铁
锌
每100g
47.7
23.2
19.5
82.1
1577.1
4.8
3.2
434.3
①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_____食材提供,常用来检验米饭中含有淀粉的试剂为_____。
②除营养成分的含量表中列出的营养素外,水和_____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③“钙、铁、钠、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符号),青少年缺_____易得佝偻病。
(3)甲醛(CH2O)为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之一、人们常用活性炭包处理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甲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低碳出行”正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①如图是一款共享单车的示意图,自行车车架使用钛合金制造的优点是_____;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②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
2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淡化: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
①进入淡化装置前的海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可用纯碱除去大部分钙盐和镁盐,写出纯碱与CaCl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_____(填字母)。
A.物质鉴别 B.硬水软化 C.污水处理
(2)海水晒盐:海水中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填符号)。“海水晒盐”采用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海水通过蒸发池、结晶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海水制镁:先将海水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将其转化为氯化镁溶液,目的是_____。
(4)海底矿物:“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它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块状固体,被称为“未来能源”。
(5)除了海水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洋还蕴含着丰富的_____资源。
2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我们对二氧化碳有全面的认识。
Ⅰ.二氧化碳的发现
(1)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地下洞穴内存在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该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由此可推测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蜡烛燃烧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1772年,拉瓦锡进行木炭在纯氧燃烧的实验,发现只生成一种气体,由此得出该气体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拉瓦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后来,人们用更精确的实验方法证明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收集纯净干燥的CO2
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装置C中试剂X应选用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③检验D中CO2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_。
Ⅲ.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5)控制CO2排放,会减缓温室效应。将CO2注入深海成水层实现高压封存,深海高压可以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CO2的溶解度,海水封存CO2会使海水的pH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影响海洋生态。
(6)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部分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如图中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_____,然后缓慢氧化,最终转化为CO2和H2O。
24.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氢能源的广泛使用需解决制氢、储氢等问题。
Ⅰ.图1、图2分别为全球制氢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氢方法的经济性对比图。
(1)由图象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填“天然气和煤”、“醇类”或“水”)。
(2)结合图2分析,目前电解水制氢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发电
(4)甲烷和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重要方法之一,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
a.,b.
①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使a中生成的CO在b中全部转化,目的是_____。
②催化重整体系中还需要投入一定量的CaO用来吸收_____,提高H2的体积分数。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从t1起,单位时间内CaO消耗率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Ⅱ.氢气的储存有以下两种方式。
(5)方法一:将氢气直接加压储存在由某种镁铝合金制造的储氢罐中备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镁铝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方法二:先通过Mg、Cu与氢气反应,将氢气转化为MgH2暂时“储存”起来,此为储氢反应(如图5)。化合物MgH2中的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需要使用氢气时,可通过释氢反应实现:。13克MgH2全部与水反应,释放出H2的质量为_____克。
三、综合应用题
25.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制备。
方案一: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粗产品,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①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②碳酸锂与碳酸钙类似,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1)在投入酸浸槽前,锂辉石精矿需进行粉碎研磨的预处理,其目的是_____。
(2)酸浸槽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沉锂池中分离Li2CO3的操作名称是_____。
(4)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_____。
(5)验证Li2CO3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则Li2CO3洗涤干净。
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浸出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锂离子脱出,选择性回收锂。浸出液经过除杂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获得粗碳酸锂。
(6)浸出过程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更好地促进锂的浸出,抑制铁的溶解,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锂的选择性浸出。综合图2、图3,该过程选择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填字母)。
A.2.5-3.0 B.3.0-4.0 C.5.0-6.0
(7)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粗碳酸锂,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
测定碳酸锂粗产品的纯度
为测定碳酸锂粗产品纯度(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C中加入8g碳酸锂粗产品。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③称量E的质量为342.5g。
④关闭弹簧夹K1,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C中 _____ 。
⑤再次称量E的质量为346.9g,试回答下列问题:
(8)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_____。
(9)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10)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
A.缓慢滴加稀硫酸
B.在B.C之间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将D、E装置调换顺序
D.去除F装置
E.在步骤⑤之前,再次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1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碳酸锂粗产品的纯度。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该图标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B、给图标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食醋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B、食用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选项正确;
C、白砂糖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故选B。
4.D
【详解】A、氧气O2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错误;
B、Na2CO3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错误;
C、NaOH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错误;
D、二氧化碳CO2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解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说法错误;
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
C、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时会转化为沉淀,因此硬水煮沸后可转化成软水,说法正确;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答案:C。
6.D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氯元素为 Cl,故选项错误;
B、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酒精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如题,反应前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8、2,反应后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0,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锂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故化学式是,故选:C。
9.B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10.A
【详解】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核内的质子数,该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A。
11.C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茶多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茶多酚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
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说法错误;
答案:B。
13.D
【详解】A、由题意可知,吹法炼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银铅块是矿物银熔于铅形成的,属于合金,该选项说法正确;
C、Pb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Pb的化合价为+2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存在银单质,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B
【详解】A、N2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利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浓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铁,浓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物质的性质利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物质的性质利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Mg(OH)2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镁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性质利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答案:B。
15.A
【详解】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除去,发生了乳化,正确。
B. 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C. 碳酸钾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反应。错误。
故选:A。
16.D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一段时间后,白磷①②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①稳定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白磷②稳定达到着火点以上,则白磷①不燃烧,白磷②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C、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Y型管中的气压大于烧杯中导管口的气压,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滴入过氧化氢前,白磷②不燃烧,而滴入过氧化氢后,白磷②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白磷①不燃烧,白磷②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稳定达到着火点以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C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说法错误;
B、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KNO3,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KNO3错误,应该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故说法错误;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31.9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9.0%,故说法正确;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8.D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H4和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为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则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为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而不是氢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2+1×4)]:(16×2)=1: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A
【详解】A、硫酸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应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故B错误;
C、氧气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气的同时又带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锌最活泼,但不能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A。
20.C
【详解】A.反应①中条件是通电,说明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③中,反应物是Li3N和H2O,生成物是LiOH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C.有转换图看出,整个转化过程中水为反应物,需不断补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设合成17gNH3,同时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和可得:,,解得x=24g,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1.(1) 合成纤维 烧焦羽毛气味
(2) 米饭 碘水 维生素 Fe和Zn 钙
(3) 吸附性
(4) 硬度大 ②④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详解】(1)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2)①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米饭提供,常用来检验米饭中含有淀粉的试剂是碘水,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
②除营养成分的含量表中列出的营养素外,水和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③"钙、铁、钠、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铁、锌,青少年缺钙得佝偻病。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气体,可以用于吸附甲醛;甲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钛合金做自行车的车架主要利用其硬度大耐腐蚀等性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则选②④,夏天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易发生爆胎。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材料的相关知识,做题时注意知识的完整性。
22.(1) BC/CB
(2) Na+ 蒸发结晶 饱和
(3)使氯化镁富集,提高浓度
(4)CH4
(5)生物
【详解】(1)①碳酸钠俗称纯碱,纯碱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A、膜分离法可除去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不能用于物质鉴别;
B、膜分离法可除去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可用于硬水软化;
C、膜分离法可除去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可用于污水处理;
答案:BC;
(2)海水中溶质最多的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海水中最多的阳离子是Na+。“海水晒盐”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海水通过蒸发池、结晶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有氯化钠析出,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先将海水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将其转化为氯化镁溶液,目的是使氯化镁富集,提高浓度;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块状固体可燃冰,被称为“未来能源”;
(5)除了海水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洋还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比如:鱼、虾、藻类植物。
23.(1)AB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CaCO3+2HCl═CaCl2+CO2↑+H2O
(4) 除去CO2中的HCl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5) 增大 减小
(6) 光合作用 葡萄糖
【详解】(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则地下洞穴内存在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该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由此可推测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蜡烛燃烧,故填AB;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拉瓦锡进行木炭在纯氧燃烧的实验,发现只生成一种气体,由此得出该气体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拉瓦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①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②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稀硫酸没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氢氧化钾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试剂X为浓硫酸,故选B;
③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5)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将CO2注入深海成水层实现高压封存,深海高压可以增大CO2的溶解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则海水封存CO2会减小海水的pH,影响海洋生态;
(6)①由图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在人体内经过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4.(1)天然气和煤
(2)电解水制氢成本高
(3)C
(4) 除去CO 二氧化碳/CO2 降低
(5)混合物
(6) -1 2
【详解】(1)由图1可知,天然气和煤占比最大,所以制取氢气的最主要源料是天然气和煤;
(2)结合图2分析,目前电解水制氢成本高,所以目前电解水制氢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3)A、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碳排放,不合题意;
B、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碳排放,不合题意;
C、燃煤发电是利用煤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存在碳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C;
(4)①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使a中生成的CO在b中全部转化,目的是除去CO;
②由于CaO可吸收二氧化碳,使生成氢气的反应正向移动,氢气体积分数增大,所以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体积分数;从图像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CaO的消耗率变慢,而氢气的体积分数下降,则可推测有物质阻碍了CaO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则单位时间内CaO消耗率降低;
(5)铝镁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6)储氢过程是在高温和氩气做保护气的作用下,氢气和Mg2Cu反应生成MgH2和MgCu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合物MgH2中的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2x=0,解得x=-1;
设释放出H2的质量为y
y=2g
则释放的氢气为2g。
25.(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Li2O + H2SO4=Li2SO4 + H2O
(3)过滤
(4)温度高,碳酸锂溶解度小,减少损耗
(5)氯化钡/BaCl2
(6)A
(7)节约资源
(8)不再冒气泡
(9)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0)AE
(11)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46.9g-342.5g=4.4g
设碳酸锂粗产品的纯度为x
答:碳酸锂粗产品的纯度为92.5%。
【详解】(1)锂辉石精矿需进行粉碎研磨的预处理,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酸浸槽中发生的反应为硫酸和Li2O生成硫酸锂和水,化学方程式为Li2O + H2SO4=Li2SO4 + H2O。
(3)沉锂池中将固液分离,为过滤操作。
(4)由表知,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碳酸锂溶解度小,减少损耗。
(5)验证Li2CO3洗涤干净,检验有无硫酸根离子即可,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则Li2CO3洗涤干净。
(6)由图2、3知,pH为2.5-3.0时,锂的浸出率大,铁的浸出率小,且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故选A。
(7)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其显著的优点是节约资源。
(8)由资料知,碳酸锂与碳酸钙类似,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锂和硫酸生成硫酸锂、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步骤④为关闭弹簧夹K1,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反应完全,C中不再冒气泡。
(9)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测量。
(10)A、缓慢滴加稀硫酸,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平稳,能提高测定准确度,选项正确;
B、在B.C之间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除去水蒸气,但对二氧化碳的测量无影响,选项错误;
C、将D、E装置调换顺序,则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使测量结果偏大,选项错误;
D、去除F装置,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使测量结果偏大,选项错误;
E、在步骤⑤之前,再次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碱石灰吸收,能提高测定准确度,选项正确。
故选AE。
(11)见答案。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429*,941g,8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 长信宫灯是我国汉代青铜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