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2分子结构与性质(2)
展开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2分子结构与性质(2)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KOH B. C. D.
2.(2022·浙江·模拟预测)三硫化四磷( )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该物质分子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C.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均比低
D.该物质可由与反应生成
3.(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滴加适量氨水:
B.溶液中加入溶液:
C.氯化铜浓溶液常呈绿色,是棕黄色()与蓝色()的互补色,可表示为
D.溶液中滴加过量溴水:
4.(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9 4s2
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铜氨配离子的结构式:
5.(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图甲为俯视投影图)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可形成单链状(图乙)、双链状(图丙)等多种结构。其中,石棉为由钙、镁离子以离子数1∶3的比例与单链状硅酸根离子形成的一种硅酸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氧四面体结构决定了大多数硅酸盐材料硬度高
B.单链状硅酸盐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1∶3
C.石棉的化学式为
D.双链状硅酸盐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2∶5
6.(2022·浙江·模拟预测)已知前四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M、Y、Z位于同一族,Y和Z彼此相邻。W、X、Y为同周期互不相邻的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晶体类型相同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和分子的中心原子Z的杂化方式不同
D.工业上通常利用电解熔融WM的方法来制备W的单质
7.(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一定条件下,与甲醛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i、HCN为剧毒、易挥发的气体,其水溶液有极弱的酸性
ii、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中均形成4个配位键
B.中键角小于
C.依据与甲醛反应可以生成,可推测:
D.上述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既保证安全性,也能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8.(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和均为三角双锥结构的分子晶体,所以两者的沸点:
B.工业盐酸中,因含有而呈亮黄色
C.氟的电负性大于氯,所以三氟乙酸的比三氯乙酸大
D.干冰中的配位数大于冰中水分子的配位数,这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9.(2022·浙江·模拟预测)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烷中含有键数为
B.中含有质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中含有氯原子数为
D.碘蒸气与足量氢气加热,得到的分子数为
10.(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射线衍射技术可测算有机物分子中的键长、键角等结构信息
B.容量瓶使用前需进行检漏,若瓶口有渗水,可涂少许凡士林提高密封性
C.实验后未使用完的钠、钾、白磷均应放回原试剂瓶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氨水可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可析出深蓝色晶体
11.(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构为(四角锥形结构)。其纯品为无色发烟液体,保存时要防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B.该中心原子I的孤电子对数为1
C.该物质可作氧化剂 D.与反应生成两种酸
12.(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的沸点比 高
B.中提供空轨道,中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从而形成配位键
C.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
D.、、、的沸点依次降低
13.(2022·浙江·模拟预测)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直线形
B.该反应中,S和C被氧化
C.分子中C原子为杂化
D.该反应中,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14.(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s轨道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圆周运动
B.配合物的配离子为,中心离子为,配位数为6
C.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产生的原子光谱中只有一根或明或暗的线
D.已知丙炔的结构简式为,则丙炔分子中存在5个键和3个键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5.(2022·浙江·模拟预测)为探究和测定陶瓷材料X(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组成与化学式,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部分产物已略):
请回答: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X分别与NaOH、作用,产生的气体均为___________(写分子式)。
(3)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在X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F溶液,可得微溶于水的白色物质Y,Y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6)常温下,将溶液D置于敞口容器中,滴入几滴酚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的红色明显加深,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___________。
16.(2022·浙江·模拟预测)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相关实验:
已知:X、A、B、C、D均为单一物质,且固体B隔绝空气加热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
(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溶液2的溶质组成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由X到A和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黑色固体D可缓慢溶于浓氨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5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三、结构与性质
17.(2022·浙江·模拟预测)C、N、F、Cu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化工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
(1)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C、N、F、Cu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气体,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3)将无水硫酸铜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再加入过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该深蓝色离子内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4)氮、铜形成的某一种化合物,为立方晶系晶体,晶胞参数为apm,沿体对角线投影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Cu:;;;N:(0,0,0),其中与Cu原子等距且最近的Cu原子有___________个,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请画出该晶胞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18.(2022·浙江·模拟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①C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越多,则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连接在该C原子上的H原子越容易电离。下列化合物中,最有可能在碱性体系中形成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②已知氯乙烯()分子中,除C—键外,还有Cl的轨道与C的,轨道形成3中心4电子的大π键。则、乙醛()分子中,碳氧键键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理由:
(i)C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形成的碳氧键越强;
(ⅱ)___________。
(2)钛、钠与卤素形成的化合物和NaX的熔点如图所示。
分析和NaX的熔点随卤素所在周期序数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
(3)雄黄()、雌黄()、砒霜()是三种常见的砷的化合物,已知砷的化合物的毒性随其溶解性的增大而增强,三种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
分析雄黄和雌黄毒性远小于砒霜的原因:___________。
19.(2022·浙江·模拟预测)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其中是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理想荧光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硫酸铜稀溶液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硫酸根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3)可以与乙二胺形成配合物。
①1mol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②形成后,H—N—H键角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相对分子质量为)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0.(2022·浙江·模拟预测)铜、钛、硼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S、O、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2)的熔点是℃,沸点是136.4℃,则固态属于___________晶体。
(3)基态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硼酸的层状结构如图甲,其中B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4)铜的晶胞结构如图乙,铜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若铜原子的半径为apm,则铜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写表达式即可)。
参考答案:
1.C
【详解】A.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为离子键,H和O之间存在共价键,不含配位键,故A不选;
B.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为离子键,O和O之间存在共价键,不含配位键,故B不选;
C.中醋酸根和铵根之间为离子键,铵根离子内存在配位键,故C选;
D.中钾离子、铝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S和O之间存在共价键,不含配位键,故D不选;
故选:C。
2.D
【详解】A.由图可知,有1个P结合3个S为+3价,其他3个P结合1个S都是+1价,正价总数为+6,而S为-2价,故A错误;
B.该分子中全部为单键,含有P-P非极性键,故B错误;
C.三硫化四磷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则三硫化四磷的熔点较高,所以该物质的熔、沸点比高,故C错误;
D.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反应可表示为:,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且氢氧化镁不溶于氨水,一水合氨为弱碱应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故A正确;
B.发生的并非双水解反应,而是的酸性强于,提供,使转变成白色沉淀:,故B错误;
C.氯化铜浓溶液常呈绿色,是棕黄色()与蓝色()的互补色,可知和在溶液中共存,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可表示为:,故C正确;
D.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溴化钾,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故A错误;
B.Cu是29号元素,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 4s1,故B错误;
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故C错误;
D.铜氨配离子氮提供孤对电子,其结构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D
【详解】A.由于硅氧四面体结构的存在,大多数硅酸盐材料硬度高,A正确;
B.由图乙可知,每个四面体通过共用两个氧原子与其他四面体连接形成链状结构,所以每个四面体中的硅原子数为1,氧原子数为,即单链状硅酸盐中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B正确;
C.石棉为由钙、镁离子以离子数1∶3的比例与单链状硅酸根离子形成的一种硅酸盐,单链状硅酸根离子为,结合元素化合价可确定石棉的化学式为,即,C正确;
D.由图丙可知,双链状硅酸盐中有两种硅氧四面体,且数目比为1∶1,其中一种与单链状中的相同,硅氧原子数之比为1∶3,另一种硅原子数为1,氧原子数为,则双链状硅酸盐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2∶5.5,即4∶11,D错误。
故选D。
6.B
【分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M、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为O;M、Y、Z位于同一族,则Y为S,Z为Se;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W、X、Y为同周期互不相邻的元素,且W和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和4,W为Mg,X为Si。
【详解】A.为共价晶体,为分子晶体,两者晶体类型不同,A错误;
B.、、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沸点最高,相对分子质量比大,二者均不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故沸点:,B正确;
C.中Se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取杂化,中Se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取杂化,二者中心原子Se的杂化方式相同,C错误;
D.工业上通常利用电解熔融的方法来制备Mg单质,D错误;
故答案选B。
7.C
【详解】A.与中均形成了4个配位键,提供4个空轨道容纳4个孤电子对,A正确;
B. 由于中原子上孤电子对的排斥,分子中2个键的夹角小于,B正确;
C.依据与甲醛的反应不能证明和的大小,要比较和的大小,应该比较与或与这两个反应的进行程度,C错误;
D.为可逆反应,酸性条件下会生成,其为剧毒、易挥发的气体,同时使反应逆向进行,故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既保证安全性,又有利于生成,提高反应物转化率,D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五氟化磷和五氯化磷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五氟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五氯化磷,分子间作用力小于五氯化磷,沸点低于五氯化磷,A正确;
B.工业盐酸中含有部分铁离子,铁离子和氯离子生成,因含而呈亮黄色,B正确;
C.氟的电负性大于氯,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使得三氟乙酸酸性强于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的较大,故三氟乙酸的比三氯乙酸小,C错误;
D.干冰的配位数为12,氢键具有方向性,冰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其配位数小于12,D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金刚烷中除了C-C键外还含有C—H键,如,含有16个C—H键和12个C—C键,故1mol金刚烷中含有键的数目为,A错误;
B.的摩尔质量为,故的物质的量为,每个分子中含有质子数为70,故中含有质子数为,B正确:
C.二氯甲烷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
D.碘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为可逆反应,故得到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X射线衍射实验可测算有机物分子中的键长、键角等结构信息,可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晶体的结构,A正确;
B.若容量瓶瓶口渗水,不可涂抹凡士林,原因是在倾倒时瓶口的凡士林会污染配制好的溶液,B错误;
C.由于钠、钾、白磷性质十分活泼,在空气中易自燃,故未使用完的钠、钾、白磷均应放回原试剂瓶,C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氨水可得到深蓝色的铜氨溶液,再加入乙醇后,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深蓝色晶体,D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A.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中心I原子形成了5个σ键,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
B.中心原子I形成的σ键为5个,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B正确;
C.中F为-1价,I为+5价,I元素化合价较高,可作氧化剂,C正确;
D.与发生反应,生成两种酸,D正确。
故选A。
12.D
【详解】A. 形成分子内氢键,而 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故A正确;
B.配离子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所以中的提供空轨道,中的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故B正确;
C.SiC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属于共价晶体,硬度大,熔点高,故C正确;
D.分子晶体的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不含氢键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相对分子质量:,则沸点:,故D不正确;
故答案选D。
13.D
【详解】A.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为3, S原子杂化方式为,含有一对孤电子,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A错误;
B.对于反应,,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
C.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为2,没有孤电子对,为sp杂化,C错误;
D.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价,N元素化合价由价降低到0价,故1mol该反应转移12mol电子,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A.s轨道是球形的,这是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是对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而不是电子在做圆周运动,A错误;
B.配合物中,配离子为,中心离子为,配体为,配位数为6,B正确:
C.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它可以在不同的能级间跃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同,即吸收或产生不同波长的光,故它产生的原子光谱中不会只有一根或明或暗的线,C错误;
D.单键都是键,三键中含1个键和2个键,所以丙炔分子中存在6个键和2个键,D错误;
故选B。
15.(1)
(2)
(3)
(4)
(5)或
(6)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碱性更强的碳酸钠 将滴有酚酞的溶液两等分,一个密封一个散口,观察颜色变化,若密封的溶液颜色未见变深,说明推测正确(或将颜色变深的溶液两等分,向其一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若颜色变浅,说明推测正确……合理即可)
【分析】C是沉淀B灼烧得到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或MgO或BeO等;根据质量为20.4g且恰好溶于含有0.4molNaOH的溶液,则C为0.2mol的;即Al为0.4mol,X为,属于共价(原子)晶体,g/mol,,,生成甲烷0.3mol,,也是0.3mol;G为,仅0.1mol,即没全部转化为沉淀,还有;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故答案为:;
(2)X分别与NaOH、作用,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烷,则产生的气体为,故答案为:;
(3)反应②中甲烷与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由上述分析反应③中0.3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0.1mol和0.1 mo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Y的阴离子为正八面体结构,说明有6个F离子与铝离子配位,则该阴离子为:,Y为或;故答案为:或;
(6),即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碱性更强的碳酸钠而使其红色明显加深。将滴有酚酞的溶液两等分,一个密封一个散口,观察颜色变化,若密封的溶液颜色未见变深,说明推测正确(或将颜色变深的溶液两等分,向其一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若颜色变浅,说明推测正确……合理即可),故答案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碱性更强的碳酸钠;将滴有酚酞的溶液两等分,一个密封一个散口,观察颜色变化,若密封的溶液颜色未见变深,说明推测正确(或将颜色变深的溶液两等分,向其一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若颜色变浅,说明推测正确……合理即可)。
16.(1) Na、Cu、I
(2)、、
(3)
(4)取少量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滴加足量盐酸,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存在;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变为红色,说明存在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性质和实验推断的综合知识。化合物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固体B,固体B加入适量稀硫酸生成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4,说明固体B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稀硫酸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铜,蓝色溶液4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蓝色沉淀,灼烧后得到的黑色固体D为氧化铜,质量为0.8g,根据原子守恒,铜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说明化合物X中含有0.02mol铜,溶液2加入淀粉溶液后得到蓝色溶液3,说明溶液2中含有,则溶质A为,与、反应生成、和,可推知无水晶体为硫酸钠,其物质的量为,则无色溶液(含)中含有钠离子物质的量为,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说明化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物质的量为,溶质为NaI,则说明中含碘元素,根据化合物的质量为分析,碘元素的质量为,物质的量为,X的化学式是。
【详解】(1)根据分析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Na、Cu、I;X的化学式为;
(2)由于无水晶体C为硫酸钠,且溶液2加入淀粉溶液得到蓝色溶液3,可知溶液2中存在,又因为加入的足量,故溶液2的溶质为、、;
(3)根据产物可推得化学方程式为;黑色固体D可缓慢溶于浓氨水是由于形成了可溶性的铜氨离子,故离子方程式为。
(4)溶液5中的阴离子为和,故可取少量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滴加足量盐酸,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存在: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变为红色,说明存在。
17.(1) Cu
(3)CE
(4) 8 (小球为N,大球为Cu)
【详解】(1)Cu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铜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Cu为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所以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为Cu
(3)提供空轨道,分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分子内部都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所以选CE;
(4)结合投影以及部分Cu、N的坐标可知N位于立方体的顶点,Cu位于棱心,Cu:、N:,故化学式为;距离Cu原子相等且最近的Cu原子位于相邻的棱上,所以个数为8,其晶胞结构示意图为(小球为N,大球为Cu)。
18.(1) c 分子中与两个除了形成两个键,还形成两个大键,使得碳氧键的键能较大、键长较短
(2)、、、均为离子晶体,离子半径:,离子键的强度依次减弱,所以熔点依次降低。而为离子晶体,、、均为分子晶体,故熔点高于其他三者,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故熔点:
(3)雄黄、雌黄均为非极性分子,而砒霜为极性分子,由于水为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砒霜的溶解性远大于雄黄、雌黄,故雄黄和雌黄毒性远小于砒霜
【详解】(1)①、、中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分子中酯基上的C原子杂化类型为,其余的原子杂化类型为。杂化轨道中轨道成分最多的物质是,最有可能在碱性体系中形成阴离子,故填c;
②乙醛分子中醛基上的原子采取杂化,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原子采取杂化,杂化时成分多于杂化,碳氧键的键能顺序为,键长顺序为;的电子式为,C的轨道有2个单电子,的2p轨道有两个单电子和1对成对电子,的2个单电子中1个用来成键,另1个和1对孤对电子形成大键,这样就形成两个的大键,使得分子中碳氧键键能较大,键长较短,故填;分子中与两个除了形成两个键,还形成两个大键,使得碳氧键的键能较大、键长较短;
(2)均为离子晶体,随着半径的增大,中的离子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下降。但比较特殊,除了为离子晶体外其他均为分子晶体,这就导致、、的熔点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熔点逐渐升高,故填、、、均为离子晶体,离子半径:,离子键的强度依次减弱,所以熔点依次降低。而为离子晶体,、、均为分子晶体,故熔点高于其他三者,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故熔点:;
(3)由题意可知,砷的化合物的毒性随其溶解性增大而增强,雄黄、雌黄因其结构特点,溶解性小于砒霜,故其毒性远小于砒霜,故填雄黄、雌黄均为非极性分子,而砒霜为极性分子,由于水为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砒霜的溶解性远大于雄黄、雌黄,故雄黄和雌黄毒性远小于砒霜。
19.(1)
(2) BDEF 正四面体形
(3) 15 变大
(4)
【详解】(1)铜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硫酸铜稀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水合铜离子中含有配位键,水分子之间含有氢键和范德华力,BDEF符合题意;硫酸根离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3))①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个乙二胺分子中的σ键为11个,与乙二胺形成配合物,与和乙二胺中N原子间形成配位键,的配位数为4,则1mol中含有的σ键的物质的量为15mol。
②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均含有1个孤电子对,而该配合物中N原子上无孤电子对,则形成后,H—N—H键角将变大。
(4)据“均摊法”,晶胞中含个Cu、个In、8个S,晶胞中含有4个,则晶体密度为。
20.(1) N>O>S 正四面体形
(2)分子
(3) 杂化
(4) 12
【详解】(1)N原子2p轨道半充满,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0,硫原子采取杂化,则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2)的熔点是℃,沸点是136.4℃,其熔、沸点较低,则其微粒间的作用力小,所以固态属于分子晶体。
(3)B有5个电子,占据3个能级、3个轨道,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在硼酸的层状结构中B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
(4)由铜的晶胞结构可知,铜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铜原子的半径为apm,设晶胞棱长为bpm,根据晶胞结构特点,面对角线上是Cu原子紧密排列,即面对角线长,又因面对角线长,故,,
一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个数,则铜晶体的密度。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3分子结构与性质(3):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3分子结构与性质(3),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1分子结构与性质(1):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71分子结构与性质(1),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结构与性质,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05化学用语(2):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05化学用语(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