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其他植物激素作业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6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其他植物激素作业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6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其他植物激素作业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6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其他植物激素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其他植物激素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其他植物激素课时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3·江苏扬州高三学情调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具有调节功能的激素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上具有协同关系C.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D.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最早鉴定出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答案 C解析 植物激素的分泌无专门的内分泌器官,A错误。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二者在种子萌发这一生命活动中作用相反,具有拮抗作用,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C正确。温特的实验结果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没有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D错误。2.(2023·江苏无锡高三期终调研)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既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又能催化代谢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是协助扩散C.生长素与赤霉素协调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具有协同作用D.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推广使用不会存在任何负面影响答案 C解析 植物激素是信息分子,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但无催化作用,A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常见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即主动运输,B错误;生长素与赤霉素协调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对于同一生命活动具有相同作用,即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使用也不利于植物生长,D错误。3.植物体中,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在幼芽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B.色氨酸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吲哚乙酸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图中X表示“抑制”D.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只有生长素和赤霉素答案 D解析 生长素主要由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赤霉素主要由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A正确;由题图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和抑制(X)生长素的氧化过程而促进细胞伸长,C正确;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和赤霉素外,还有其他激素,如细胞分裂素,D错误。4.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浸泡12 h的绿豆种子,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结果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4-D溶液浓度/ (mol·L-1)00.40.711.31.6平均芽长度(cm)47111385平均根长度(cm)68410.80.7 A.自变量是有无2,4-D溶液,因变量是芽与根的平均长度B.0.4 mol·L-1的2,4-D溶液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C.2,4-D溶液既能促进芽的生长,也能抑制芽的生长D.培养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一定是1 mol·L-1答案 B解析 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芽与根的平均长度,A错误;据表可知,0.4 mol·L-1的2,4-D溶液处理时平均根长度和平均芽长度分别是8 cm、7 cm,均比对照组长,此时促进芽与根的生长,B正确;根据表格中数据,所示的2,4-D溶液浓度范围内都是促进芽的生长,C错误;培养无根豆芽时,2,4-D溶液的浓度既要利于芽的生长,也要抑制根的生长,据图可知,可选择的2,4-D溶液最适浓度应在1 mol·L-1左右,具体浓度需要进一步缩小浓度梯度进行实验确定,D错误。5.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骤变,此时果实内还原糖含量明显提高。香蕉成熟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香蕉呼吸骤变可能是果实内产生乙烯(C2H4)的结果B.呼吸骤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C.生产实践中利用乙烯催熟香蕉,可能是因为乙烯能刺激呼吸骤变提前发生而加速果实成熟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从合成部位极性运输到果实发挥作用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乙烯含量剧增影响呼吸作用,产生呼吸骤变现象,因此可推测香蕉呼吸骤变可能是果实内产生乙烯(C2H4)的结果,A正确;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因此呼吸骤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B正确;乙烯是气体类激素,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D错误。6.油菜素是近年新发现的第六类植物激素,芸苔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油菜素甾醇类。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芸苔素对侧枝长度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芸苔素可能通过参与细胞代谢过程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B.芸苔素能促进野生型拟南芥侧枝的伸长,可用于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C.据图推测,拟南芥的突变体植物有可能缺乏识别芸苔素的特异性受体D.农业生产中使用芸苔素时需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和施用方式等因素答案 A解析 芸苔素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植物基因组的表达以达到调节植物代谢的效果,并不参与代谢,A错误;据图推测,施加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对突变体植株的侧枝生长无影响,推测拟南芥的突变体植物有可能缺乏识别芸苔素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7.研究发现,侧根只有在离根尖一定距离的部位才能产生,且受主根生长的抑制,这种现象称为根系顶端优势。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IBA(吲哚丁酸)、KT(激动素)处理棉花幼苗,5天后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只列出部分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类型及浓度(mg/L)主根长度(cm)单株侧根数/条对照组8.020.0IBA 1.07.525.1IBA 2.07.225.0IBA 2.0+KT 1.07.629.2IBA 2.0+KT 5.09.826.0KT 1.08.519.2KT 5.08.614.2 A.单独施加IBA,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根系顶端优势B.单独施加KT,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侧根的发生C.共同施加不同浓度的IBA和KT,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根系顶端优势D.单独施加IBA和单独施加KT在促进主根生长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答案 C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单独施用IBA时,单株侧根数量比不施用时要多,说明单独施用IBA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幼苗根系的顶端优势,A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单独施用KT时,单株侧根数比不施用时要少,说明单独施用KT,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侧根的发生,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施加IBA 2.0+KT 5.0时,主根长度比对照组要长,说明施加IBA 2.0+KT 5.0时不能消除根系顶端优势,C错误;由表中可以看出当单独施用IBA时,主根的长度比不施用时要短,说明IBA对主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单独施用KT时,主根的长度比不施用时要长,说明KT对主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所以两者在促进主根生长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8.当受到干旱、盐渍或寒冷环境胁迫时,植物体内的脱落酸(C15H20O4)水平会急剧上升,并出现若干特定基因的表达产物,抗逆性增强。倘若植物体并未受到胁迫,只是吸收了相当数量的脱落酸,其体内也会出现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都具有调节作用B.果蔬、粮食中均天然含有脱落酸,对人类和环境安全C.使用外源脱落酸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可用于农业生产D.环境影响脱落酸的含量,脱落酸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答案 D解析 据题意可知,使用外源脱落酸,植物体内也会出现若干特殊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盐性,用于农业生产,C正确;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为RNA或者是蛋白质,从脱落酸分子式(C15H20O4)可以判断出脱落酸既不是RNA也不是蛋白质,所以脱落酸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9.南瓜的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研究人员以某一种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相同B.1.5 mM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 μM生长素的1.5倍C.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D.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答案 ABC解析 据图示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其促进生长的机理根据实验结果无法得出,A错误;激素的促进作用效果要比较茎伸长量和对照组数据的差值,1.5 mM赤霉素促进作用约为16(31-15)cm,5 μM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约为8(22-14)cm,故1.5 mM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 μM生长素的两倍,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的特点,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的特点,C错误;矮生南瓜突变体用赤霉素及生长素处理前后茎伸长量基本不变,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D正确。10.科研工作者以蜈蚣草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蜈蚣草株高和不同部位干重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B.三组植物激素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株高的增加,且促进作用与激素溶液浓度总是成正比C.只使用细胞分裂素,会促进地上部分干重增加,抑制地下部分干重增加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株生长的原理不同答案 ACD解析 本实验中三组植物激素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株高的增加,但是没有用不同激素浓度作对比,不能证明促进作用与激素溶液浓度的关系,B错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株生长的原理不同,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来促进植物的生长,D正确。11.下表为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溶液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初始长度为2 cm,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分组甲乙丙丁溶液种类(mg·mL-1)?GA3NAANAA+GA3胚芽鞘长度(cm)410614 A.NAA与GA3在胚芽鞘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若实验用的N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NAA时,胚芽鞘长度一定减小C.NAA与GA3是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微量高效的有机物D.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种类不同,表中“?”处理方式为清水处理答案 AD解析 由表格可知,表中丁组混合使用与乙、丙组单独使用相比效果更好,说明NAA与GA3在胚芽鞘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实验用的NAA与生长素相类似,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促进作用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在这两个浓度之间促进作用会更大,故改用低于M浓度的NAA时,其促进作用可能会增强,因此胚芽鞘长度不一定减小,B错误;NAA与GA3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类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产生的,C错误;据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种类,表格中的“?”表示用适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D正确。 12.(202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模拟)下图1表示正常生长条件下水稻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的幼苗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图2表示一定的光照、黑暗以及不同ABA浓度条件处理下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信号和水稻体内的ABA都属于物理信息B.光信号可能会抑制水稻体内ABA的生物合成C.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受外源ABA的影响比黑暗条件下更大D.光信号通过激活光受体以降低ABA对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答案 ACD解析 光信号属于物理信息,而ABA属于化学物质,其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据图2分析,与对照(ABA浓度为0)相比,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处理明显抑制黑暗和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对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下降更多),C错误;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D错误。三、非选择题13.(2023·江苏淮安高三检测)凤丹是一种油用牡丹,因其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亚麻酸含量超过40%,被称为“液体黄金”。实验人员以凤丹种子为实验对象,探究吲哚乙酸、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种子萌发率=(发芽种子粒数/实验种子总粒数)×100%,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浓度单位为mg/L)处理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名称CK乙烯利赤霉素吲哚乙酸浓度01002004006001 0001002004006001 0001002004006001 000 (1)本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据表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凤丹种子萌发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烯利,吲哚乙酸对凤丹种子萌发起________作用。(5)科学家发现在凤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2)催熟(或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 (3)不同 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 (4)大于 抑制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解析 (3)据表格和柱状图可知,乙烯利浓度为S4时萌发率最大,小于S4的浓度起促进作用,大于S4的S5浓度起抑制作用,据此可知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凤丹种子萌发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即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4)据表格和柱状图可知,S2与S7、S3与S8、S4与S9、S5与S10、S6与S11相比,S7~S11种子萌发率高于S2~S6,说明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大于乙烯利。吲哚乙酸处理后,与对照组(S1)相比,萌发率降低,据此可知吲哚乙酸对凤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14.植物芽休眠及芽休眠解除的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员以生态休眠状态下的“夏黑”葡萄冬芽为实验材料,经单芽扦插处理、用转录组分析方法辅以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葡萄冬芽休眠解除过程的不同时期基因表达差异与内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对生物体起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在葡萄冬芽处于生态休眠阶段时,单芽扦插于温室内,提取扦插7 d(EB1)和14 d(EB2)的葡萄冬芽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植物信号转导通路上3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甲、基因乙、基因丙)进行了相对定量表达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基因甲为IAA受体相关基因,那么赤霉素(GA)调控途径上的负调控因子相关基因为基因______________;而在脱落酸(ABA)调控途径上,基因______________为与ABA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3)在“夏黑”葡萄生态休眠阶段,单芽扦插于温室,2周内芽内ABA含量、GA含量、IAA含量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葡萄冬芽解除休眠的相关激素中,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可__________________休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4)低温需求、光周期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解除休眠,这一实例再一次证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答案 (1)调节 (2)丙 乙 (3)协同 促进解除(或打破) 拮抗 (4)基因组的表达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作业含答案,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