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下学期 5 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下学期 5 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Na-2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F-19,Cl-35.5,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志富送到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舟十三号”使用的液氢燃料具有高效能、无污染的特点
B. 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所用材料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 飞船返回舱表面是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空间站使用的钛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神舟十三号”使用的液氢燃料燃烧产物是H2O,对环境无污染,而且能量利用率高,因此液氢燃料具有高效能、无污染的特点,A正确;
B.石墨烯与金刚石是C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飞船返回舱表面是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空间站使用的钛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 B. 铝与稀盐酸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但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铝与稀盐酸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发生会吸收热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丙烷的结构式
D. 和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是甲烷的球棍模型,故A错误;
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和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
C.是丙烷的结构简式,丙烷的结构式为 ,故C错误
D.和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形成1个CH2,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选D。
4.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铁棒逐渐溶解 B. 铁棒发生还原反应
C.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 电子从铁棒经导线流向碳棒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铁棒逐渐溶解,A正确;
B.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铁棒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D.铁失去电子,经导线流向碳棒,D正确;
故选B。
5. 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
灼烧海带以提取碘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
验证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的,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来观察,故A正确;
B.灼烧海带应该在坩埚中进行,故B错误;
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故C错误;
D.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所以会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反应产生的Br2通入到KI溶液,发生反应:2KI+ Br2=2KBr+I2,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同时过量的Cl2与KI也发生反应:2KI+ Cl2=2KCl+I2,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A。
6. X、Y、Z、M、N、Q皆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X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M>Y>N
C. X、Z、N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X2-
D. 原子序数:Z>M>Q>Y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示意图可知X只有-2价,是氧元素。Y的主要化合价是-4价和+4价,Z的最高价是+7价,Y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小于Z原子,所以Y是碳元素,Z是氯元素。M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6价,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M是硫元素。N的最高价是+3价,则N是铝元素。Q的主要化合价是+1价,原子半径最大,则Q是钠元素。
【详解】A.ZX2为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于自来水消毒,A正确;
B.非金属性M>Y>N,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M>Y>N,B正确;
C.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X>N,离子半径最小的是N3+,C错误;
D.原子序数:Z>M >Q>Y,D正确;
答案选C。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通入水中:
B.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 溶液中加,紫色褪去:
D.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次氯酸是弱酸,通入水中应该为:,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B正确;
C.溶液中加,紫色褪去,得失电子不守恒,应该为:,故C错误;
D.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二氧化氮气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其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三种物质中B最稳定
C. A与C的能量差为 D. A→B的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的能量小于B的能量,说明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的能量大于C的能量,说明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的能量最低最稳定,B错误;
C.A与C的能量差为,C错误;
D.A→B为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D正确;
故选D。
9. 淡海水中提取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A. 试剂X可能是溶液
B. 步骤Ⅱ通入热空气吹出利用的挥发性
C. 步骤Ⅲ反应为
D. 步骤Ⅴ仅包含萃取、分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淡化的海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Br,向淡化的海水中通入Cl,发生反应:,然后利用Br2的易挥发性,向反应后的低浓度Br2水中通入热的空气,将Br2吹出,用Na2SO3溶液吸收,发生反应:Na2SO3+Br2+H2O=Na2SO4+2HBr,将溴富集,得到较高浓度的Br-的水溶液,然后向其中通入Cl2,发生反应:, 得到溴的浓溶液,然后经CCl4等有机溶剂的萃取、分液和蒸馏操作得到液溴。
【详解】A.Br2 具有强氧化性,吸收Br2蒸气的X溶液可以是具有还原性Na2SO3饱和溶液,A正确;
B.步骤II鼓入热空气的目的利用溴的易挥发性,利用热空气使Br2从溶液中挥发逸出,B正确;
C.在步骤Ⅲ中Cl2将Br-氧化为Br2单质,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结合物质的拆分原则,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Br2 不易溶于水,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利用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可以利用CCl4进行萃取,然后分液得到Br2的CCl4溶液,最后根据二者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得到Br2,故步骤V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D错误;
故选D。
10. 70℃时,200mL过氧化氢溶液在pH=13时分解,甲、乙两组实验中分别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甲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B. 实验乙b条件下,0~40min内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0.0015mol•L-1•min-1
C. 实验乙说明催化剂的浓度越大,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越大
D. 实验甲a条件下,0~20min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0~40min内的分解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甲中起始过氧化氢浓度不同,从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a的反应速率最快,说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项正确;
B.实验乙b条件下,0~40min内,过氧化氢变化的物质的量为(0.16-0.10)=0.06mol,则用其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75mol•L-1•min-1,B项错误;
C.起始时所含过氧化氢都是0.16mol,加入了不同浓度的催化剂,从数据可以看出催化剂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C项正确;
D.实验甲a条件下,随着反应进行,过氧化氢浓度持续减小,反应速率也就持续减小,0~20min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0~40min内的分解速率,D项正确;
故选B。
11. 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标准状况下,乙醇中含有个分子
B. 苯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个共价键
D.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46g乙醇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mol—1=NA,故A正确;
B.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独特的键,不含有碳碳双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新戊烷为液态,则无法计算2.24L新戊烷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故C错误;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完全反应,则0.1 mol乙酸与0.1 mol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小于0.1NA,故D错误;
故选A。
12.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该有机物能与3 mol Na反应
B.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 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有机物含有苯环、羟基、羧基、碳碳双键,结合基团和官能团进行分析。
【详解】A.羟基、羧基中的氢原子可以和钠反应,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反应,A错误;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B正确;
C.该有机物中碳碳双键和苯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以及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
D.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故选B。
13. 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和等)中回收Ag和的主要步骤流程如下,其中部分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苯的密度小于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装置甲分离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B. 用装置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制取Ag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滤液中的
D. 用装置丁分液时从上口倒出有机相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分离 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容易损坏滤纸,选项A不正确;
B.蒸发皿不能用于灼烧,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会生成 SO2,污染环境,同时生成的 Ag 会被氧化成 Ag2O,选项B不正确;
C.MnO2与浓盐酸需加热才能反应生成 Cl2,选项C不正确;
D.苯的密度小于水,有机层在上层,分液时,先放出水相,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有机相, 选项D 正确;
答案选D。
14. 利用烟气中SO2可回收废水中的,实现碘单质的再生,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Co的化合价为+3价
B.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 反应①~⑤中均有电子的转移
D. 反应③中,每消耗1molO2会转移2mol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含有过氧键,故氧元素显价,由化合价规则知A项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及工作原理图知,反应物有SO2、O2、,生成物是I2、,B项正确;
C.过程②和⑤中没有电子转移,C项错误;
D.反应③中O2得到电子后转化为过氧键,D项正确。
故选C。
15.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研究锂电池的科学家,一种用作锂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结构如图。其中,X位于第3周期,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W、Z、Y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Y的氢化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B. 原子半径:X>Z>W
C.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Z>X
D. W和Z均可以与氢元素形成具有18电子的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结构可知,X可形成6条共价键,X是S; 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Z是O;W、Z、Y位于同一周期,Y只能形成1条共价键,Y是F; W能形成2条共价键,整个离子得1个电子,故W应是N。
A.HF可用于刻蚀玻璃,A正确;
B.原子半径:S>N>O,B错误;
C.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F>H2O>NH3,C正确;
D.N2H4和H2O2均为18电子的分子,D正确;
答案选B。
16. 结构决定性质是元素周期律和有机化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高中化学重要思想。
Ⅰ.一种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字母a~n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对应元素。
(1)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比较f、o、k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b与e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4)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i、d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更高的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Ⅱ.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特殊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5)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6)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8)写出反应⑤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1)第四周期VIIA族
(2)Cl-> F-> Mg2+
(3) (4) ①. NH3 ②. NH3
(5) ①. H3PO4 ②. NH3
(6)CH2=CHCOOCH2CH3
(7) ① CH2=CH2+H2OCH3CH2OH ②. 加成反应
(8) ①. 加聚反应 ②. nCH2=CHCOOH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A是乙烯,乙烯水化得到乙醇,B为乙醇,乙醇被氧化后得到乙酸,因此C是乙酸,D是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后得到的乙酸乙酯。
【小问1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元素n位于第四周期的第十七列,为Br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IA族。
小问2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f、o、k分别为Mg、F、Cl,Mg2+和F-只有2个电子层,Cl-有3个电子层,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 F-> Mg2+。
【小问3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b、e分别为Na、O,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2O2,电子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i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d为N,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越高,非金属性:N>P,则PH3和NH3中稳定性更高的是NH3。
【小问5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C为乙酸,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小问6详解】
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2CH3。
【小问7详解】
由分析可知,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小问8详解】
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方程式为:nCH2=CHCOOH。
17. 完成下列问题
(1)2mol (g)被氧化为2mol (g)时放出热量198kJ,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①B的大小对该反应的热量变化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2mol (g)和1mol (g)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198kJ(填“>”、“13的无色溶液时,溶液先变红,静置后褪色。
(5)据此资料,丙同学想到了一种区分1mol/L碳酸钠溶液和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②.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
(2)酚酞被乙酸乙酯萃取而使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3) ①. 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②. 下层溶液中碳酸钠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4)碳酸钠溶液先变红,加入乙酸乙酯振荡后褪色
(5)各取1mL无色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剂,两溶液均变为红色;静置后溶液褪色的则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始终不褪色的则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乙醇和乙酸在加热、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
【小问2详解】
资料中酚酞可溶于乙醇,可推知酚酞可溶于有机物,乙同学推测:酚酞被乙酸乙酯萃取而使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小问3详解】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乙酸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看到气泡生成,原溶液碱性会有所降低,因为乙酸量比较少,碱性变化很小,实验1的结论为:下层溶液中碳酸钠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小问4详解】
由实验2,d操作可知酚酞溶于有机物,可推知e操作的现象:碳酸钠溶液先变红,加入乙酸乙酯振荡后褪色。
【小问5详解】
由资料可1mol/L碳酸钠溶液遇酚酞会显红色,而1mol/L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先变红,静置后褪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