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01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02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03
    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共103页。

     2022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中考模拟化学变式题附答案
    【原卷 1 题】知识点 蛋白质,维生素的来源,油脂的来源,糖类的来源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类是动物性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猪油、牛油、肥肉和鱼类等;另一类是植物性脂肪,来源于大豆油、花生油、菜油等,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不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D

    1-1(基础) 曾经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劣质奶粉中所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正确答案】 B

    1-2(基础) 我们通常说的“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生产原料是大豆,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植物纤维
    【正确答案】 A

    1-3(巩固) 德州是重要的储粮重镇、产粮强市。据统计,德州每年小麦产量占全国的3%,小麦 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无机盐
    【正确答案】 A

    1-4(巩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医学专家建议大家早餐以鸡蛋、瘦肉、牛奶等食物为主,提高身体抵抗力。这三种食物提供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正确答案】 C

    1-5(提升)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今有一份营养午餐:馒头、牛肉片、炒鸡蛋,你认为该午餐搭配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正确答案】 D

    1-6(提升) 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从营养平衡角度分析,下列表示健康成年人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最合理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原卷 2 题】识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水分蒸发,氯化钠析出,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状态改变,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错误;
    C、滴水成冰,水由液体变为固体,状态改变,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错误;
    D、湿法冶铜,铁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1(基础)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 B.剪纸成花 C.玻璃破碎 D.食物腐烂
    【正确答案】 D

    2-2(基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服晒干
    【正确答案】 C

    2-3(巩固)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铁生锈 C.水沸腾 D.石蜡受热熔化
    【正确答案】 B

    2-4(巩固)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浓硫酸吸水 C.牛奶发酵 D.石油分馏
    【正确答案】 C

    2-5(提升)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果汁机把水果榨成果汁 B.在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了热能 D.水变成了冰、雪、霜
    【正确答案】 B

    2-6(提升)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水结冰 B.铁丝生锈,铁丝弯曲
    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D.消化食物,咬碎食物
    【正确答案】 C

    【原卷 3 题】知识点 有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A利于环境保护;
    B、露天焚烧垃圾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故B不利于环境保护;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故C利于环境保护;
    D、改进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污染环境,故D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B。

    3-1(基础) 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 B.垃圾分类处理
    C.积极植树造林 D.燃放烟花爆竹
    【正确答案】 D

    3-2(基础) 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将垃圾露天焚烧处理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正确答案】 B

    3-3(巩固) 第24届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绿色冬奥”是这一届冬奥会的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违背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
    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D.用纯氢燃料零碳排放的“飞扬”火炬
    【正确答案】 A

    3-4(巩固) 北京冬奥会理念之一是“绿色”,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严禁煤和石油的使用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正确答案】 B

    3-5(提升)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冬奥”理念的是
    A.大量提供一次性塑料杯子供参会人员使用
    B.场馆电力供应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
    C.冬奥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和环保可降解材料
    D.速滑馆采用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制冰效能提升30%
    【正确答案】 A

    3-6(提升)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联合举办,此次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正确答案】 D

    【原卷 4 题】知识点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大力推广公筷行动,不用自己的筷子去接触公共菜品,这样减少疾病传播,做法可取;
    B、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可以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污染,做法可取;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致癌物,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做法不可取;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做法可取;
    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1(基础)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 B.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C.食用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D.变质的饭菜,加热后继续食用
    【正确答案】 D

    4-2(基础)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对人体的毒害很大
    B.人体胃液正常的 pH 范围是 0.9-1.5
    C.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可食用
    D.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正确答案】 C

    4-3(巩固)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
    C.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防CO中毒
    【正确答案】 B

    4-4(巩固)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变质的饭菜,加热后继续食用
    B.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C.食用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D.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
    【正确答案】 A

    4-5(提升)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霉变的大米经蒸煮后可食用 D.误食重金属盐,可饮用食盐水解毒
    【正确答案】 B

    4-6(提升)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才能食用
    D.使用乙醇汽油能杜绝汽车尾气污染
    【正确答案】 A

    【原卷 5 题】知识点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用于食品防腐,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目前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不是密度不同,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1(基础)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正确答案】 B

    5-2(基础)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正确答案】 C

    5-3(巩固)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有很多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可得到四氯化三铁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SO2、CO2、NO2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21%
    【正确答案】 B

    5-4(巩固)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B.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2、NO2、可吸入颗粒物等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
    【正确答案】 A

    5-5(提升)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等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一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 5:1
    【正确答案】 B

    5-6(提升)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C.食品在空气中用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正确答案】 C

    【原卷 6 题】知识点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测,蒸发,浓硫酸的稀释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要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图中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A错。
    B、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应左盘放物质,右盘放砝码。B错。
    C、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注入水中。C错。
    D、蒸发食盐水在加热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6-1(基础)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稀盐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气密性 D.处理废弃药品
    【正确答案】 B

    6-2(基础)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研磨后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正确答案】 B

    6-3(巩固)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石灰水 B.滴加稀盐酸
    C.振荡 D.加热硬水
    【正确答案】 B

    6-4(巩固)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塞橡胶塞 D.过滤
    【正确答案】 B

    6-5(提升)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移走蒸发皿
    【正确答案】 B

    6-6(提升)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正确答案】 B

    【原卷 7 题】知识点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酸的通性的微观实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A选项正确;
    B、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不是酸根离子,故B选项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得到水,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故C选项正确;
    D、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固液气三种状态不断转化,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7-1(基础)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C.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C

    7-2(基础)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C.水银温度计示数升高——汞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正确答案】 A

    7-3(巩固)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花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升高---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正确答案】 D

    7-4(巩固)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发生改变
    D.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B

    7-5(提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钠离子和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物体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正确答案】 B

    7-6(提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正确答案】 A

    【原卷 8 题】知识点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A、三角烯由三角烯分子构成,1个C22H14分子由36个原子构成,故A选项错误;
    B、1个三角烯分子中含有1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B选项错误;
    C、三角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4)=132:7,故C选项错误;
    D、三角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4=278,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1(基础) 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淀粉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0:5
    C.淀粉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淀粉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正确答案】 A

    8-2(基础)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作用显著,其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下列关于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6∶18∶9
    【正确答案】 C

    8-3(巩固)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B.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硫化丙烯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8:3:16
    【正确答案】 D

    8-4(巩固) 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肉毒碱是由7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B.肉毒碱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肉毒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D.肉毒碱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15∶1∶3
    【正确答案】 A

    8-5(提升) 黄山市歙县的三潭枇杷具有皮薄、肉厚、汁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含有的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苦杏仁甙的化学式:C20H27NO11,下列有关苦杏仁甙说法正确的是
    A.苦杏仁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苦杏仁甙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27∶1∶11
    C.苦杏仁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一个苦杏仁甙分子由20个碳原子、2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正确答案】 D

    8-6(提升)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与手性分子有关。手性分子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不同,如图中柠檬烯(C10H16),一种结构的柠檬烯闻起来是 S-柠檬 R-柠檬烯柠檬味,其对称结构的柠檬烯闻起来是橘子味。下列有关柠檬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柠檬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B.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8.2%
    C.柠檬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4
    D.一个柠檬烯分子由10个碳原子和16个氢原子构成
    【正确答案】 C

    【原卷 9 题】知识点 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9-1(基础) 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B.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为5.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D.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
    【正确答案】 B

    9-2(基础)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制二氧化碳
    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来测溶液的酸碱性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食品级小苏打等制汽水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的简易净水器来净化水
    【正确答案】 D

    9-3(巩固) 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B.用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正确答案】 B

    9-4(巩固)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柠檬酸、白糖和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B.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取二氧化碳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正确答案】 C

    9-5(提升)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制酸碱指示剂
    【正确答案】 C

    9-6(提升) 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中,一定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D.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正确答案】 C

    【原卷 10 题】知识点 活性炭的吸附性,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金属与氧气反应,酸的通性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A、铝可以用做暖气片防腐涂层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抑制了铝的进一步氧化,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得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从而可以用于糖的脱色,故B正确;
    C、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故C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因为其原子排列顺序不同,使得二者的性质差异很大,故D正确。
    故选A。

    10-1(基础)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氢气具有可燃性——作高能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消毒剂 D.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火箭的助推剂
    【正确答案】 C

    10-2(基础)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炭黑制墨水用于书写需要保存的档案,是因为炭黑是黑色的
    D.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 C

    10-3(巩固)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石墨具有导电性作铅笔芯
    C.金刚石硬度大作玻璃刀 D.铝具有导热性作铝锅
    【正确答案】 B

    10-4(巩固)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用作食品干燥剂 B.不锈钢耐腐蚀,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C.氢氧化钠显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正确答案】 C

    10-5(提升)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裁割玻璃
    B.熟石灰能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用于食品的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多种用途电光源
    【正确答案】 C

    10-6(提升)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冶炼金属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正确答案】 D

    【原卷 11 题】知识点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正确答案】
    D
    【作答统计】
    A:0人/占0% B:0人/占0% C:0人/占0% D:1人/占100%
    【试题解析】
    【详解】A、氦气由原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He来表示氦气,故A错误;
    B、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B错误;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C错误;
    D、氧化铜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学式为CuO,故D正确;
    故选D。

    11-1(基础)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分子O2 B.钙离子Ca+2
    C.3个铁原子3Fe3+ D.氦气He2
    【正确答案】 A

    11-2(基础)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2S表示2个疏元素 B.O2表示2个氧原子
    C.2Fe2+表示2个铁离子 D.氦气的化学式是He
    【正确答案】 D

    11-3(巩固)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Fe2+:2个铁离子 B.O2:2个氧原子
    C.: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正确答案】 D

    11-4(巩固)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镁元素:mg B.两个磷原子:2P C.2个铁离子:2Fe2+ D.氧化铝:AlO
    【正确答案】 B

    11-5(提升) 下面是萌萌同学的一次化学用语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2Fe2+:两个铁离子
    C.N2:两个氮原子 D.+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
    【正确答案】 D

    11-6(提升)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Fe2+:2个铁离子 B.O2:2个氧原子
    C.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 D.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正确答案】 D

    【原卷 12 题】知识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常见合金,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硝酸钾中含有氮、钾两种元素,磷酸铵中含有氮、磷两种元素,尿素中只含有氮元素,所以硝酸钾、磷酸铵属于复合肥,但尿素不是;故不符合题意;
    B、常见的合金包括:黄铜、青铜、不锈钢等,合金是含有金属的混合物,氧化铜是含有铜和氧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不是合金,故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多种物质,大理石中含有碳酸钙和杂质,所以空气、石油、大理石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D、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材料,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1(基础)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单质:氢气、臭氧、水
    C.混合物:空气、石油、高锰酸钾
    D.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洁净的自来水、天然水
    【正确答案】 A

    12-2(基础)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氧气、水、氦气 B.氧化物:干冰、氧化铝、过氧化氢
    C.混合物:空气、石油、水银 D.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
    【正确答案】 B

    12-3(巩固)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
    【正确答案】 A

    12-4(巩固)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 火碱、氨水、纯碱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橡胶
    D.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正确答案】 B

    12-5(提升)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酸:碳酸、硫酸、醋酸 B.单质:氢气、空气、天然气
    C.有机物:甲烷、乙醇、水 D.混合物:干冰、海水、合金
    【正确答案】 A

    12-6(提升) 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氧化镁、铁锈、干冰 B.复合肥: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氢气、液氧、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正确答案】 A

    【原卷 13 题】知识点 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有机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比如氧气含氧元素,氧气是单质,正确;
    B、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另外碳单质也是含有碳元素的纯净物,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正确。
    C、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单质和另一化合物的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比如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就不是置换反应。D错。
    综上所述:选择D。

    13-1(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B.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水组成
    C.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
    D.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
    【正确答案】 B

    13-2(基础)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其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
    B.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正确答案】 B

    13-3(巩固)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B.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正确答案】 A

    13-4(巩固)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B.发生氧化反应时一定会发光,放热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正确答案】 A

    13-5(提升)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10g甲和15g乙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为25g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B

    13-6(提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正确答案】 A

    【原卷 14 题】知识点 置换反应,氧化物的定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式图示的分析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14-1(基础) 安岳天然气净化厂项目位于安岳县人和镇文寨村,2022年10月底一期竣工投产,具备年处理天然气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欲使甲烷充分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
    B.甲烷燃烧需要点燃,说明甲烷燃烧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C.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
    D.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B

    14-2(基础)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从粒子数量看: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正确答案】 B

    14-3(巩固) 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在催化剂表面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均属于分解反应 B.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C.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成果对氢气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 C

    14-4(巩固)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表示氧气分子 B.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催化剂”和“高温”都可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除甲外,另外的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正确答案】 D

    14-5(提升)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参加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利用该反应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正确答案】 C

    14-6(提升) 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会污染大气,“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物可以作为灭火剂使用 D.生成物中和的质量比是7:11
    【正确答案】 D

    【原卷 15 题】知识点 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15-1(基础)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搭载了铷原子钟。铷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Rb B.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原子序数为37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7
    【正确答案】 B

    15-2(基础) 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根据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0 B.钕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0
    C.钕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正确答案】 A

    15-3(巩固)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如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锂离子的符号是Li+
    【正确答案】 C

    15-4(巩固) 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D.图中n的值为4
    【正确答案】 D

    15-5(提升) 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已知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原子的质量是55.85
    B.铁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C.铁离子的核外有24个电子
    D.x=2
    【正确答案】 D

    15-6(提升) 下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元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m的值为8
    B.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C.它的质子数是45
    D.它与氢元素能形成化学式为H2Se的化合物
    【正确答案】 D

    【原卷 16 题】知识点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合理饮食,盐的定义,碱的通性的微观实质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A、阴离子都带负电,带负电的不一定都是阴离子,如电子,故A选项错误;
    B、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等,故B选项错误;
    C、人体所需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但不是所需元素摄入越多越好,因为所需元素摄入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C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阴离子都为氢氧根离子,都呈碱性,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6-1(基础)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说明结构决定性质
    B.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正确答案】 D

    16-2(基础)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正确答案】 D

    16-3(巩固) 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定 是中和反应
    C.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正确答案】 D

    16-4(巩固) 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正确答案】 D

    16-5(提升) 分析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所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都一定显负价
    D.“双氧水”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正确答案】 A

    16-6(提升)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所以CO2呈酸性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的,所以汽油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正确答案】 A

    【原卷 17 题】 知识点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盐类参与的反应,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铵根离子的验证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A、铵态氮肥不一定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可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可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不是加稀盐酸,故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可以加水溶解氯化钾,再过滤即可得到二氧化锰,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可使酚酞溶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除去少量氢氧化钠,但加入的硫酸铜是过量的,所以会在溶液中引进过量的硫酸铜杂质,所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CH4)气体
    检验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NaCl(NH4HCO3)
    鉴别
    取样,分别加热,观察现象
    C
    H2(HCl)气体
    除杂
    通过装有碳酸钙悬浊液的洗气瓶,收集
    D
    蔗糖和食盐固体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17-2(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B
    鉴别CO2与N2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适量的铁粉,过滤
    D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17-3(巩固)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C
    验证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17-4(巩固)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CO2含有的少量的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B
    证明能与水反应CO2
    往装有CO2的质地较软的矿泉水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后,立即旋紧瓶塞,振荡
    C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17-5(提升)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MgCl2溶液和蒸馏水
    鉴别
    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比较泡沫的多少
    B
    CO (CO)
    除杂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O2
    验满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D
    Fe和Cu的混合物
    分离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17-6(提升) 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
    B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碳粉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混合物
    C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原卷 18 题】 知识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溶解性相关的实验探究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方案中溶质种类相同,都是NaCl,但溶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溶剂种类和量相同,可以探究颗粒大小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溶质、溶剂种类均相同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A选项错误;
    B、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内外压强几乎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B选项错误;
    C、方案中左侧试管中有铁、水、氧气,铁钉生锈,右侧试管中有铁、水,无氧气,铁钉不生锈,可以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故C选项正确;
    D、方案中酸的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金属的种类不同,两个变量,无法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8-1(基础)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红磷着火点240°,白磷着火点40°)
    C.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正确答案】 B

    18-2(基础)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D.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C

    18-3(巩固)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固体与液体反应是否生成了气体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氧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18-4(巩固)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B. 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C.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D.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正确答案】 C

    18-5(提升)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B.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正确答案】 A

    18-6(提升)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B.图2: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图3: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4:测定空气中的O2含量
    【正确答案】 B

    【原卷 19 题】知识点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分解反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正确答案】
    A D
    【试题解析】


    19-1(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克,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X
    14
    A.X=4 B.A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B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是2:3
    【正确答案】 CD

    19-2(基础)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待测值为0.3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正确答案】 AD

    19-3(巩固)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3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19.9
    3
    12.5
    A.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29.6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正确答案】 AC

    19-4(巩固)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10
    5
    2
    30
    反应后的质量
    m
    39
    2
    2
    A.物质z对该反应没有影响
    B.物质X的m值为6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变化的Y、W的质量比为17:14
    【正确答案】 CD

    19-5(提升) 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0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正确答案】 AD

    19-6(提升)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H2O
    O2
    W
    CO2
    反应前的质量/g
    1
    20
    4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4
    0
    x
    A.x的值为11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
    【正确答案】 AD

    【原卷 20 题】 知识点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但不减少到零,故A选项错误;
    B、电解水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B选项错误;
    C、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为酸性、中性、碱性,对于pH变化为小于7、等于7、大于7,故C选项正确;
    D、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质量减小,但不会减少到零,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0-1(基础)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在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C.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正确答案】 A

    20-2(基础)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盛有BaCl2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盐酸至过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正确答案】 C

    20-3(巩固) 以下各图像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合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在一定量的水中放入硝酸铵固体,溶液的温度变化
    C.往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
    D.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20-4(巩固)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
    B.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C.T℃时,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正确答案】 A

    20-5(提升)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
    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
    【正确答案】 B

    20-6(提升)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H2O2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CaO
    D.向一定质量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正确答案】 D

    【原卷 21 题】知识点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1-1(基础) 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钾元素______。
    2、3个铁原子______。
    3、2个氢分子______。
    4、氢氧根离子______。
    5、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正确答案】 1、K 2、3Fe 3、2H2 4、OH- 5、

    21-2(基础) 用化学符号填空
    1、镁离子_______;
    2、硅原子_______;
    3、水分子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_______;
    【正确答案】 1、Mg2+ 2、Si 3、H2O 4、CO2

    21-3(巩固)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温度计中填充的液体金属________;
    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氧化物是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
    5、+3价的铝元素_____;
    6、2个铁离子______。
    【正确答案】 1、2OH- 2、Hg 3、N2O 4、H2 5、 6、2Fe3+

    21-4(巩固)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
    3、氧离子_______;
    4、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5、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正确答案】 1、2H 2、S8 3、O2- 4、2OH- 5、

    21-5(提升)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得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标出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
    (6)显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H2O SiO2 3P O2-

    21-6(提升)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文物锈蚀: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文物修复:含六偏磷酸钠[化学式为(NaPO3)6]的敷贴可使青铜器表面附着的土壤硬结物软化清除;该物质中磷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构成(NaPO3)6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去除文物上的铁锈的步骤之一是将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用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氧化亚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O2 2、P

    【原卷 22 题】知识点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金属的防锈措施,乳化现象及应用,某些元素的缺乏症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小问1详解】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即(+1)+x+(-2)×3=0,解得x=+5,故填“+5”;
    【小问2详解】油锅着火,常用的方法是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或加入蔬菜降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盖上锅盖”;
    【小问3详解】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常用作炊具,故填“导热”;为防止铁锅、菜刀等铁质厨具生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用完后洗净、擦干,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故填“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
    【小问4详解】人体缺少钙元素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故填:钙(或Ca);
    【小问5详解】我们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乳化成细小液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
    【小问6详解】硬水遇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因此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除去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软化硬水最简单的方法是煮沸,故填“煮沸”;
    【小问7详解】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故选填“②④”。

    22-1(基础)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不同的食品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包装处理,有的要充入空气中含量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北方的冬天通常要燃煤取暖 ,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 (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家庭厨房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燃气灶的火焰有时呈现黄色,同时锅底出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4、牛奶、黄瓜、米饭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 2、CO 3、 C或炭黑 4、黄瓜


    22-2(基础)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作用。
    2、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若检验时发现水硬度较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
    3、家庭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_作用。
    4、家用铁锅日常的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
    5、下图是雪碧饮料的配料表,雪碧饮料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溶液,打开瓶盖后有气体逸出,请从溶解度角度解释:__________。

    6、用碳素笔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时_______。
    7、冬天在室内使用炭烧火锅,若炭燃烧不充分很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产生有毒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乳化 2、肥皂水 煮沸 3、吸附 4、洗净、擦干
    5、属于 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6、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7、2C+O22CO

    22-3(巩固)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来止痒。
    3、改良酸性土壤可以选择_______(填写物质俗称)。
    4、油锅着火了,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元素 2、食醋
    3、熟石灰或消石灰 4、隔绝空气

    22-4(巩固) 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的内容。
    1、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所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2、液态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
    3、厨房中常见的盐主要有食盐和纯碱,请选用厨房中的一种物质,采用化学方法区分食盐和纯碱,请简述你的方法: 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4 2、用锅盖盖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分别取两种盐少许,向其中滴加食用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22-5(提升)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荔枝、香蕉、木瓜、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尤以荔枝最为著名。下表列出的是每 100 g 荔枝主要 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 成分



    糖类
    蛋白 质

    油脂
    钙、钾、 铁、锌

    X
    质量
    82 g
    16.6 g
    0.9 g
    0.2 g
    153.4 mg
    43 μg
    ①表中“X”是指六类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
    ②这些营养成分中,能在人体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
    ③表中所列“钙、钾、铁、锌”元素中,_______(填元素符号)属于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
    ④吃下荔枝后,它所含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成_________,同时放出能量。
    2、闷热的夏天,鱼经常跳出水面呼吸,原因是_________。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作用,该防锈方法原理是_____,在汽车的电路中 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性。
    4、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 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糖水
    5、《天工开物》记载了用炉甘石(ZnCO3)炼锌的过程: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锋罐,泥封,“其底铺 薪,发火般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请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冷定”后方能“毁罐”取 锌的原因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维生素 蛋白质 Fe、Zn 水和二氧化碳
    2、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3、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导电 4、B
    5、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生成氧化锌

    22-6(提升)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①市场上食用钙片、补铁酱油中的“钙”“铁”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②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平不含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离子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热词,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①煤、_________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空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加剧。
    ②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③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O2的捕捉、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疏松、多孔的CaO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在捕集CO2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
    【正确答案】 1、D C 2、 3、天然气 温室效应 ABC 吸附

    【原卷 23 题】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3-1(基础) 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_______(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g的M固体。
    (5)由30℃时A、B、C三者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1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丁 A 乙 8 B>A>C

    23-2(基础) 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I),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①、③一定是所处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溶液②、④的浓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30℃时145.8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会有________g硝酸钾结晶析出。
    4、20℃时溶液②中硝酸钾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精确到1%)。
    5、据图所示,要使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结晶析出,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正确答案】 1、① 2、相等 3、14.2 4、24.0% 5、降温结晶

    23-3(巩固) 为探究KNO3的溶解性,进行如下实验(如图1所示),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④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②→③的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①~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20℃时,将131.6gKNO3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最多可析出KNO3品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正确答案】 1、饱和 2、增大 3、③ 4、3.16

    23-4(巩固) 根据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S)=_。
    (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2)的大小关系是:ω1_ω2(填“>”“=”或“<”)。
    (3)20℃时,将40gNaCl固体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的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_(保留到0.1%)。
    (4)把K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5)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饱和硝酸钾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

    A 冰 B 氧化钙 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
    (6)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浓缩得到热饱和溶液→_→过滤→洗涤→干燥→KNO3。
    【正确答案】 31.6g < 饱和 26.5% BD AC 降温

    23-5(提升) 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是______。
    2、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烧杯①②③中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1、硝酸钾 2、37.5% 3、②>③>① 4、②③

    23-6(提升) 根据NaC1和KNO3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KNO3
    13.3
    31.6
    63.9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2、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
    3、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各步操作均已充分溶解,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和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烧杯a和d内,溶剂质量:a>d
    C.烧杯c和f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f
    D.烧杯c和f内,剩余固体质量:c>f
    E.烧杯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0.9%
    【正确答案】 1、31.6 2、氯化钠或NaCl 3、ABCE

    【原卷 24 题】知识点 酸的通性,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4-1(基础) 如图所示,A~I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为常温下的液体,C、H、I为单质,且I是最清洁的能源,D和G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E是红色固体,F中含有两种元素(箭头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H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E→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一种应用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2O2 2、置换反应 3、 工业炼铁

    24-2(基础) 现有A、B、C、D、E五种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暗红色的固体B能在A中燃烧,在通常情况下C为暗紫色固体,D为红色粉末状物质,E在空气中只红热不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符号: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物质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发出___________火焰,产生大量___________,生成白色固体。
    【正确答案】 1、O2 HgO 2、黄白色 白烟

    24-3(巩固) 图中A~F表示的都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C组成元素相同,D、E、F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B的用途是_______(任写一点)。
    3、E→F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C→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作燃料 3、放热 4、

    24-4(巩固) A~F分别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可溶性银盐,E为无色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_。
    3、物质A转化为B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4、D与F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 1、BaCl2 2、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3、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4、复分解反应

    24-5(提升) A-G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和C组成元素相同,E和F组成元素相同,G是黑色粉末且组成元素质量比为4:1。(“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②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③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B的用途______(请写出一条)。
    【正确答案】 1、H2O2 2、 吸收 化合 3、改良酸性土壤

    24-6(提升) A~G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反应②的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变黑,A为有毒气体化合物,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正确答案】 1、CO2 2、 3、 置换反应
    4、

    【原卷 25 题】知识点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5-1(基础)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可观察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图三实验装置直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3、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25-2(基础) 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木屑和煤粉,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由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2)图2实验不能直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
    (3)图3实验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从而得到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反应在敞口的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烧杯中位于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位于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25-3(巩固)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的参与
    3、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快慢,且温度越高,固体溶解速度越快

    25-4(巩固) 分类和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请根据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现象进行分类:

    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一般情况下,不溶碱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若将第⑤个实验的废液过滤,并将滤渣干燥,然后如右图加热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因发生化学变化(或反应)产生了气泡 ②④(或因化学变化(或反应)产生了沉淀①③⑤) 蓝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口(内壁)处出现无色液滴

    25-5(提升)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我们常见的水为例,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认识天然水的净化。天然水中往往含有杂质,须经净化处理后才能饮用,小华同学设计了图1、图2两种净化天然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天然水属于_______。我们学过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吸附”等。图1的净化装置中,小卵石和石英砂应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是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②在图2的实验中,将天然水转化成蒸馏水采取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试管a中注入天然水的量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③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法(加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___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认识水的性质和变化。下列是有关水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描述:a.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c.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d.水是常用的灭火剂;e.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f.氢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水;g.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①其中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有____;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有____;属于水的用途的有____。(填字母)
    ②根据上文描述中水的化学性质,写出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写一项即可)
    3、认识水分子的变化。小明设计了图3、图4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图3实验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图4实验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②图4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的物质是(填化学符号)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是_____,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混合物 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蒸馏 各成分沸点不同 取待测液到蒸发皿中,蒸发水分,有固体剩余的是海水,无剩余的是蒸馏水 三分之一 外焰 D
    2、ab efg cd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3、水分子间间隔 化学变化 O2 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1:2

    25-6(提升)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装置A中,与玻璃管a相连的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
    (2)在装置B中,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_____。
    (3)在装置C中,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然后才能加热,其目的是_____;在导管末端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
    (4)在装置D中,集气瓶底部要预先留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
    【正确答案】 负 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密封在容器中进行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反应生成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原卷 26 题】知识点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甲烷的燃烧,万用瓶的使用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6-1(基础)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提示:挥发出的少量 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②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方式之一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深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以生成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被固态封存起来的 CO2(干冰)能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______。

    2、网红产品自嗨锅和自热米饭深受年轻人喜欢。自嗨锅内有一个发热包,加水后即可加热食物,加热时间长达 2 小时。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发热包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a.发热包内的粉末主要由 CaO、Fe、C、NaCl 等物质组成;
    b.AgCl 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为验证发热包粉末中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部分粉末,将磁铁靠近
    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
    粉末中有______。

    将磁铁充分吸附后的剩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室温下滤液测pH
    pH______7(填“>”“<”或“=”之一)
    粉末中有CaO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粉末中有______。
    4
    将步骤②中过滤得到的滤渣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灼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______。
    粉末中有C
    【实验反思】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发热包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正确答案】 1、BDAF H2CO3 干冰升华吸热
    2、铁粉 > 氯化钠或NaCl 变浑浊 化学

    26-2(基础) 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
    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
    【阅读资料】I.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Ⅱ.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A、B、C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A中变蓝、B中变浑浊、C中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还有一个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②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红 H2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产生黑色沉淀 在末端加一个酒精灯,将气体点燃

    26-3(巩固) 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1、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定性实验】实验后,装置Ⅱ水槽中的液体应该呈酸性,向此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会变为______。但是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定量实验】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净度的差异。因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相应的空白(精确到1%即可):

    测得氧气含量
    推算出CO2含量
    结论
    排空气法
    6.6%
    69%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排水法
    4.2%
    ______
    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4、【实验反思】利用装置I和装置Ⅱ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______。
    5、【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还有什么方法?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______。
    【拓展应用】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氟化钠和牙齿长得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保护层,使牙齿和酸性物质接触面积小,反应的碳酸钙少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3所示。
    6、【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均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导致曲线AB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______。
    (2)图中曲线1中______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写出除振荡烧瓶外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1、
    2、红色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3、80% 4、锥形瓶中的空气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集气瓶
    5、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
    6、突然增大 CD 使烧瓶内物质冷却

    26-4(巩固)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D.气体有毒性
    4、小林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将其喷水后,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并观察到紫色纸花变红。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纸花变红呢?
    【作出猪想】
    猜想I:水使纸花变红;
    猜想Ⅱ:________________使纸花变红;
    猜想III: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
    根据小林的演示实验,猜想I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
    纸花不变红
    猜想Ⅱ不成立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是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猜想III成立。
    【正确答案】 1、铁架台 2、BE或EB 3、BCD
    4、二氧化碳或CO2 石蕊溶液中含有水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26-5(提升) 宋代诗人苏轼在《石炭》一诗中提到“投泥泼水愈光明”,描写了向燃着的木炭中洒入水却燃烧得更旺的现象。兴趣小组同学针对此现象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向燃着的木炭中洒入少量水会燃烧得更旺
    【查阅资料】①木炭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②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
    ④也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作出猜想】同学们根据资料对产生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1:和CO
    猜想2:和
    猜想3:、CO和
    【实验验证】
    1、小组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先通入氮气)。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装置___
    混合气体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C装置___;玻璃管口有水雾,D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根据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猜想1成立。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讨论交流】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猜想1成立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
    【继续实验】
    4、为进一步验证猜想1成立,应在装置BC之间添加盛有___的装置。
    5、在装置C之后添加如图2装置,若观察到无水硫酸铜___,则说明猜想1成立。

    【拓展应用】上述实验探究了向燃着的木炭中洒少量水能使木炭燃烧更旺的实质,兴趣小组又对铁的燃烧做了进一步探究。
    ①在燃着的酒精灯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②查阅文献发现:颗粒直径为20-30m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 ___
    7、铁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若5.6克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克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
    【正确答案】 1、无明显现象 红色固体变黑色
    2、
    3、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原来就混有水蒸气
    4、浓硫酸 5、变蓝色
    6、氧气浓度 接触面积
    7、7.2~8

    26-6(提升)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实验一:研究氧气的制取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3、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稀硫酸

    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

    粉状大理石、7%稀盐酸
    上表中实验Ⅰ对应如图曲线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Ⅱ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小组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图1中的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
    5、选择收集方法。已知:二氧化碳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种类

    酒精
    饱和NaHCO3溶液
    每毫升液体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1mL
    3.6mL
    几乎不溶
    利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对集气瓶中的液体(水、酒精、饱和NaHCO3)进行选择。

    ①选择时首先排除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最终选择的液体是___________。
    ③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6、定量计算。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
    ②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酒精灯 分液漏斗
    2、B
    3、丙 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4、C 5、二氧化碳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
    6、4.4 设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为x。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原卷 27 题】知识点 盐类参与的反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27-1(基础) 黄铜是铜锌合金,某化学兴超小组欲测定实验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量10g粉末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5g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5
    15
    15
    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g
    24.96
    39.92
    54.9
    计算:
    1、实验中一共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 1、0.1 2、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则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7-2(基础)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
    2.04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78:71:96 2、0.96
    3、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27-3(巩固) 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得的溶液的pH值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______(填“甲”“乙”或“丙”)点。
    2、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正确答案】 1、甲 2、解:由曲线图可知,加入稀硫酸质量50g时,溶液pH=7,说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50g稀硫酸恰好与100g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设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

    27-4(巩固) 某市一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下信息计算:

    直接写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 80%

    27-5(提升) 石灰石是我市重要的自然资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影响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某同学为帮助当地百姓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下图的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1、反应前把石灰石样品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计算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正确答案】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让石灰石能充分与稀盐酸反应
    2、解:设12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27-6(提升) 为了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样品质量(g)
    2.96
    3.70
    5.18
    6.66
    CO2的体积(mL)
    672
    840
    896
    896

    1、四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有______(填实验序号)。
    2、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2.22克,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mL。
    【正确答案】 1、1、2 2、504


    答案解析
    1-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劣质奶粉中所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故选B。
    1-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A。
    1-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小麦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小麦中主要的营养素为糖类,故选A。
    1-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鸡蛋、瘦肉、牛奶提供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故选C。
    1-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六大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馒头富含的营养物质为糖类,牛肉含有的营养物质为油脂和蛋白质,炒鸡蛋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故该午餐搭配中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D。
    1-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六类营养物质排成金字塔形状,谷类消耗最大,果蔬类、鱼肉类蛋白、蛋奶类次之,油脂类较少;
    故选A。
    2-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石蜡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湿衣服晾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2-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苹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水沸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蜡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工业制氧气是分离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牛奶发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石油本身含有多种物质,分馏即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用果汁机把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在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了热能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水变成了冰、雪、霜,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2-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A、冰融化、水结成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丝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丝弯曲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消化食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咬碎食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B、垃圾分类处理,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D。
    3-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属于绿色发展,不符合题意;
    B、将垃圾露天焚烧处理,这样会产生废气污染空气,不属于绿色发展,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使空气变得更加好,属于绿色发展,不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属于绿色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灰尘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符合题意;
    B、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以增加植物对二氧化碳、灰尘等颗粒物的吸收,不符合题意;
    D、用纯氢燃料零碳排放的“飞扬”火炬可以使得燃料无污染,其唯一产物是水,不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煤和石油是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还未有较好的可替代品,不能禁止使用,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合理使用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新能源公交车不消耗传统能源,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烟花爆竹燃放会产生大气污染物,限制燃放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大量提供一次性塑料杯子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冬奥”理念;
    B、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不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冬奥”理念;
    C、轻量化技术和环保可降解材料,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冬奥”理念;
    D、滑馆采用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制冰效能提升30%,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冬奥”理念。
    故选:A。
    3-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
    C、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减少空气污染,反而能增大污染物的扩散范围,造成更大面的污染,故选项做法不符合该理念。
    故选D。
    4-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故选项说法正确;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变质的饭菜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后易得肠胃炎,不能继续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吸烟有害健康,正确;
    B、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酸性较强,正常的 pH 范围是 0.9-1.5,正确;
    C、霉变大米含有毒素,绝对不可以食用,错误;
    D、被污染的空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正确;
    故选C。
    4-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时候会生成一氧化碳,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防CO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变质的饭菜中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加热后也不能消除其毒性,不能继续食用,选项错误;
    B、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选项正确;
    C、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选项正确;
    D、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使馒头更松软,因碳酸氢钠在受热时或遇到酸类物质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
    故选A。
    4-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甲醛有毒,会破坏人体蛋白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故A错误;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故B正确;
    C、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属于致癌物质,经蒸煮后也不可食用,故C错误;
    D、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 误食重金属盐,可马上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饮用食盐水不能解毒,故D错误。
    故选B。
    4-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故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错误;
    C.霉变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D.乙醇汽油中的汽油燃烧也会产生有害气体,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能杜绝汽车尾气污染,故错误。
    故选:A。
    5-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5-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氧气体积分数为21%,故A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包装填充气,用来防腐,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故二氧化碳不作为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故D正确;
    故选C。
    5-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A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没有毒,所以能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B正确;
    C、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误;
    D、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不是质量约占21%,D错误;
    故答案选B。
    5-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错误;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不包括CO2,错误;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错误。
    故选A。
    5-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等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空气中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洁净的空气含有氮气和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选项错误;
    C、食品在空气中用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选项正确;
    D、空气中不含臭氧,选项错误;
    故选:C。
    6-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胶头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污染或腐蚀橡胶胶帽,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无法通过图中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D、不能将废弃药品直接倒入小水道,防止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源,应放入指定容器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易引起火灾,故A错误;
    B、研磨后闻气味,招气入鼻,吸入少量气体,故B正确;
    C、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故C错误;
    D、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错误。
    故选B。
    6-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应在空气中挤压橡胶帽,以排尽滴管内的空气,不能在药品中挤压,以免污染试剂,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时,应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滴,不能伸进试管,以免污染药品,操作正确;
    C、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振荡试管,不可上下摇晃,以免药品洒出,尤其是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对人体造成伤害,操作错误;
    D、对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免液体沸腾时喷出烫伤自己或他人,操作错误。
    故选B。
    6-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关闭弹簧夹,用手掌紧捂烧瓶外壁,若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验满氧气应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满,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时需要将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口,选项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D、酒精灯不能用另一酒精灯点燃,容易引起起火,选项错误。
    故选B。
    7-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A正确;
    B.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它们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
    C.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C错误;
    D.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是因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大量的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该事实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即分子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7-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了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微粒受热后间隔变大,导致气体的体积变大,不是由于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汞是一种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示数升高是由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结成冰的水变成了固体,不能流动,但水分子是运动的,水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仍能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7-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闻到远处花香味是因为花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升高是因为汞原子间间隔变大,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汞原子构成的,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水分子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固、液、气三种状态不断转化,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7-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错误。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正确。
    C、钠离子和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相同,错误。
    D、物体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隔变小,错误。
    故选:B。
    7-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
    C、碱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正确。
    故选:A。
    8-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由该化学式可知,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由该化学式可知,一个淀粉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n:10n:5n=6:5:10,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淀粉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6n):10n:(16×5n)=36:5:40,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由该化学式可知,一个淀粉分子是由6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和5n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绿原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B、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绿原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D、绿原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硫化丙烯由硫化丙烯分子构成,每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硫化丙烯由硫化丙烯分子构成,每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硫化丙烯中C、H、S元素的质量比为:(12×3):6:32=18:3:16,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D、硫化丙烯中C、H、S元素的质量比为:(12×3):6:32=18:3:16,符合题意。
    故选D。
    8-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肉毒碱由肉毒碱分子构成,每个肉毒碱分子由7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B、每个肉毒碱分子由7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共26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肉毒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5+14+16×3=161,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肉毒碱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15:1:3,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苦杏仁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27+14+16×11=441,单位不是g,故错误;
    B、苦杏仁苷的化学式为C20H27NO11,该物质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27):14:(16×11)=240:27:14:176,故错误;
    C、苦杏仁苷的化学式为C20H27NO11,该物质中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1)=27:176,所以苦杏仁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D、苦杏仁苷是由苦杏仁苷分子构成的,每个苦杏仁苷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2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故正确。
    故选D。
    8-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柠檬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6=136,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柠檬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6)=15:2,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柠檬烯分子由10个碳原子和16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9-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醋酸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但醋酸不与氯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小苏打,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使用广泛pH试纸,用于粗略的测量,读数为整数,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破坏树叶的叶肉,可用树叶和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片刻后取出,两端碳化程度最高,往里碳化程度依次减弱,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9-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B、用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的过程中,当指示剂遇上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或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时,它们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指示剂遇酸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包含化学变化;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D、小卵石和石英砂、膨松棉等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该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9-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醋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钠不反应,故可以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正确;
    B、蛋壳中含的碳酸盐主要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石灰水不反应,故不能用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错误;
    C、将木条横放在蜡烛火焰中,片刻取出,木条两端发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故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正确;
    D、小卵石、石英沙、蓬松棉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正确。
    故选B。
    9-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 柠檬酸、小苏打混合能产生二氧化碳,用柠檬酸、白糖和小苏打等自制汽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2B铅笔芯中的石墨含量较高,石墨具有导电性,用2B铅笔芯可做导电性实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用洗净的碎鸡蛋壳和稀盐酸可制取二氧化碳,用洗净的碎鸡蛋壳和食盐水不能制取二氧化碳,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制作汽水,主要就是要求所得溶液中要溶液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柠檬酸和小苏打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故A正确;
    B、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的杂质、异味及色素,而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B正确;
    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不能和食盐水反应,故C错误;
    D、植物花瓣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中,这样形成的酒精溶液遇到酸和碱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作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
    故选C。
    9-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将水垢除去,故A选项能成功。
    B、棉纤维燃烧有烧纸张味,羊毛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B选项能成功。
    C、食盐水不能与铁锈反应,反而能加快铁锈蚀,故C选项不能成功。
    D、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导电实验,故D选项能成功。
    故选C。
    10-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热值高,可作高能燃料,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的助推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乳化油污,说法正确;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故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说法正确;
    C、炭黑制墨水用于书写需要保存的档案,是因为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说法错误;
    D、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C。
    10-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切割玻璃,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
    D、铝具有导热性,可用作制作铝锅,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
    答案:B。
    10-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能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对应关系正确;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很好,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对应关系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对应关系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10-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裁割玻璃,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所以常用焦炭冶炼金属,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D。
    11-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氧分子的符号就是氧气的化学式,为O2,正确;
    B、每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为Ca2+,错误;
    C、3个铁原子就是在铁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3,表示为3Fe,错误;
    D、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为He,错误;
    故选:A。
    11-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S可表示2个硫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则O2可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2Fe2+表示2个亚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Fe2+表示2个亚铁离子,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O2表示氧气、1个氧分子,错误;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表示镁元素化合价为+2,错误;
    D、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正确。
    故选D。
    11-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不符合题意;
    B、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P能够表示2个磷原子,符合题意;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术语。
    详解:
    A、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故A不符合题意;
    B、2Fe2+表示的是两个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6价硫元素,氧为-2价,所以化学式写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化学中的规范术语。
    11-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2Fe2+表示2个亚铁离子。A错。
    B、O2表示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B错。
    C、HClO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到x=+1。C错。
    D、CO2表示二氧化碳,还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2-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单质是指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D、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
    A、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A选项分类正确;
    B、氢气和臭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物质,属于单质,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故B选项分类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石油是成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选项分类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洁净的自来水存在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水是混合物,故D选项分类错误。
    故选A。
    12-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氧气和氦气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氧化铝和过氧化氢一样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空气和石油都是由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属于混合物,水银是液态汞,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黄铜和青铜都是铜的合金,但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干冰(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化铁均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烧碱即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材料,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碱是一类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另外氨水也属于碱;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等;
    合成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材料;
    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肥料。
    详解:
    A、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氨水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选项A分类不正确;
    B、甲烷、乙醇和葡萄糖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B分类正确;
    C、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选项C分类不正确;
    D、尿素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同时含有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D分类不正确。故选:B。
    12-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碳酸、硫酸、醋酸都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都属于酸,故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水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故选A。
    12-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他杂质,所以铁锈属于混合物,分类错误;
    B、磷酸铵和磷酸氢二铵含有氮元素与磷元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均属于复合肥,分类正确;
    C、氢气、液氧、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分类正确;
    D、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均属于合成材料,分类正确。
    故选:A。
    13-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说法正确;
    B、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说法错误;
    C、物质溶解的影响因素与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有关,说法正确;
    D、物质溶解的影响因素与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有关,说法正确。
    故选B。
    13-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其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例如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电子层数不同,正确;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错误;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是混合物,正确;
    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正确。
    故选B。
    13-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符合题意;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化反应即为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属于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为交叉关系,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其不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即为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铁的锈蚀也属于氧化反应,但其不发光,不符合题意;
    C、氧化反应即为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属于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为交叉关系,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可知,只有10gA和15gB均全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才为25g,否则小于25g,正确;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错误;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错误。
    故选B。
    13-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如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无溶质析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其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其质子数不变,故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符合题意;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如氮气,一定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表示的反应为: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为了使甲烷充分燃烧,需提供过量的氧气,使甲烷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结合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不足,则可能生成一氧化碳,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燃烧是放热反应,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甲烷分子与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2个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都是3,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
    A、二氧化碳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故说法正确;
    B、由可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说法错误;
    C、反应后有单质生成,因此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4-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①为水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②为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均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表示的物质为过氧化氢,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C、反应①水在太阳光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D、该成果可以较低成本的得到氢气,对氢气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正确。
    故选C。
    14-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表示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 反应物中的氮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 “催化剂”和“高温”都可加快该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是氧气,乙是氨气,丙是水,丁是一氧化氮,丙丁是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甲醇CH3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氢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利用该反应可消耗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14-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详解:
    A、该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CO气体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CO 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图示可知,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作为灭火剂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物中和的质量比为(14×2):(2×44)=7:2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5-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A正确;
    B、据图可知,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B错误;
    C、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C正确;
    D、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铷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7。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5-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钕元素中子数=144-60=84,故说法错误;
    B、根据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0,原子序数=质子数=60,故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钕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因此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4.2,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5-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该选项说法正确;
    B、锂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1,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则符号为Li+,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故B正确;
    C、硒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4,故C正确;
    D、图中为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m=34,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2+8+18+n,则n的值为6,故D错误;
    故选D。
    15-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元素信息图中正下方的数字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铁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则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选项错误;
    C、铁离子是1个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则1个铁离子核外有23个电子,选项错误;
    D、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x=26−2−8−14=2,选项正确。
    故选D。
    15-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即34=X=2+8+m+6,则m=18,故A错误;
    B、硒带“石”字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故C错误;
    D、硒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硒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故硒元素与氢元素能形成化学式为H2Se的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6-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说明结构决定性质,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氧气中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不符合题意;
    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C、H、O元素,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含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16-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A选项错误;
    B、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1g氢气
    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8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为9g,故B选项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的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故C选项
    错误;
    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关于化学知识的推理和归纳的能力,难度适中,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6-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能够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气体,而本身却不是碳酸盐,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也会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也会生成盐和水,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更容易与氧气反应,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不容易腐蚀,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够保护内部的铝防止其生锈腐蚀,故铝制品不易被腐蚀。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只要显碱性就可以,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6-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化学反应中一定伴有能量的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过程,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但不是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灭火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选项错误;
    C、铝比铁金属活动性强,但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选项错误;
    D、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D。
    16-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氧气中少,则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硫酸钠中硫元素显+6价,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双氧水”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6-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单质属于纯净物,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正确;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并非CO2本身的作用,故B不正确;
    C、离子、质子、电子都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还可能是质子或电子,故C不正确;
    D、洗涤剂和汽油不是同种物质,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所以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溶解作用,故D不正确。
    故选A。

    17-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甲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则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时烧杯内壁都有水雾出现,则不能检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有气体产生的为碳酸氢铵,没有气体产生的为氯化钠,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蔗糖和食盐均能溶于水,则过滤的方法不能将它们分离,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7-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木炭和氧化铜粉末都是黑色固体,无法观察颜色区分,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可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使用燃着的木条鉴别。错误;
    C、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固体得到纯净的氯化铁溶液,正确;
    D、铁活动性比氢强和盐酸反应,铜活动性比氢弱不和盐酸反应,除去要保留的物质,错误;
    故选C。
    17-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铜和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都排在氢后面,与稀盐酸都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无法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A不符合题意;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故B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故C符合题意;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密闭容器内外无法形成压强差,水不会倒流,测定不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操作错误;
    B、矿泉水瓶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还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操作错误;
    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干冷烧杯内壁都会出现水珠,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操作错误;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CO2中的CO,操作正确。
    故选D。
    17-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MgCl2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MgCl2溶液不产生大量泡沫,蒸馏水能产生大量的泡沫,两物质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比较泡沫的多少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点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集气瓶口存在较多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集满,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不应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铜,铁被消耗,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故选A。
    17-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称得的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混合物,碳粉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反应,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C、加水溶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酸钙,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铜、铁均与硫酸锌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铁、铜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正确。
    B、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水中红磷也不燃烧,无法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错误。
    C、加入相同浓度稀盐酸,碳酸钙粉末反应速度快,碳酸钙固体反应速度慢,说明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正确。
    D、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正确。
    故选:B。
    18-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可观察到有小水珠产生,说明石蜡燃烧生成水,但是水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也有可能石蜡自身含有氧元素,故A不能达到目的,故A错误;
    B、木炭燃烧时消耗瓶内氧气并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水几乎不进入瓶内,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使得集气瓶内温度下降,气压降低,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C可以验证,故C正确;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需要经过洗气再收集,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D错误;
    故选C。
    18-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如果滴加水,固体是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钠固体,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热量放出,气体受热膨胀,气球体积变大,所以不能探究固体与液体反应是否生成了气体,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天平可以称量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在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的顺序不同,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左侧试管中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液面附近铁生锈最严重,右侧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图中实验,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均不同,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A错误;
    B、铜片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无法形成对比实验,不符合的单一变量的原则,故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错误;
    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能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C正确;
    D、两支试管中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D错误。
    故选C。
    18-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左侧试管中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生锈,右侧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可探究铁钉生锈时O2有参与反应 ,选项正确;
    B、形成对照的一组实验中有两个变量:金属、盐酸的浓度,不符合控制变量原则,不能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选项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水不倒流,不能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选项错误;
    D、铜片上的白磷、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都没有达到着火点,都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也没有达到着火点,也不燃烧,故不能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选项错误。
    故选A。
    18-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2中,一个实验中铁钉只与蒸馏水接触,铁钉不生锈,另一个实验中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铁钉生锈,则能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3中,红磷与空气接触,但白磷不与空气接触,则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9-1【基础】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20+20+20+20=20+30+X+14,X=16;反应后,A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B的质量增加,B是生成物,C的质量减小,C是反应物,D的质量减小,D是反应物。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16,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A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C、D是反应物,B是生成物,故B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是:(20g-16g):(20g-14g)=2:3,符合题意。
    故选CD。
    19-2【基础】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详解:
    A、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10+0.3+4.8+2.8=3.2+8+6.4+待测值,待测值=0.3,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减少可推出甲为反应物,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为杂质,丙反应后质量增加,推出丙为生成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推出丁为生成物,故词翻译可表示为:,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甲反应中变化的质量为:10-3.2=6.8,丁反应中变化的质量为:6.4-2.8=3.6,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7:9,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水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AD。
    19-3【巩固】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前后Z的质量不变,但由于不确定其是否改变反应速率,则其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认识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20+5+3+37-19.9-3-12.5=29.6,该选项认识正确;
    C、反应前后,X、Y的质量增多,为生成物,W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则W中一定含有X、Y的元素种类之和,但不确定Y中的元素种类,则物质Y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化合物,该选项认识错误;
    D、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认识正确。
    故选AC。
    19-4【巩固】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则有10+5+2+30=m+39+2+2,得m=4,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0g-4g=6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39g-5g=3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4g;同理可以确定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0g-2g=28g;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物质Z可能作催化剂,若作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m=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W和X,生成物是Y,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变化的Y、W的质量比为(39g-5g):(30g-2g)=17: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19-5【提升】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由图像可知,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0g,甲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g,乙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乙的质量为2g,反应中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该反应为:丁=甲+乙。
    详解:
    A、a的值为10+2=12,此选项错误;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丁是反应物,则丁属于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C、根据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可知,当丁为5g时,生成了1g的乙,则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0g+1g=11g,此选项正确;
    D、由图像可知,反应中丙的质量不变,根据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可知,当甲为2g时,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5g,此时容器中剩余丁的质量为:10g-2.5g=7.5g,则此时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12:15,此选项错误。
    故选AD。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9-6【提升】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书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详解:
    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20+1+4=10+4+x,x=11,x的值为11,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g-4g):(10g-1g)=16:9,故选项错误;
    C、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两者的质量和为1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g-4g=16g,所以可判断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W中碳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0-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A、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一直不变,故A正确;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红磷燃烧放热,消耗氧气,因此最终容器中气压会变小,故B不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氯酸钾不断分解,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故D不正确。
    故选:A。
    20-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A、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所以一定是开始时溶液质量增长的最慢,当氯化钡反应完时增长速度变快,硫酸过量时溶液增长速度维持不变。错误。
    B、因为滴入盐酸pH=2,所以最终溶液的pH不会小于2,错误。
    C、开始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酸浓度降低,pH增加,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然后发生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pH=7不变,当碳酸钠过量后,溶液pH增大超过7。正确。
    D、因为当硝酸银溶液过量时,溶液的质量一定是随着硝酸银的加入而增加的,错误。
    故选C。
    20-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在一定量的水中放入硝酸铵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由于一定量的水不能无限溶解硝酸铵,故溶液温度降低到一定时,不会继续降低,不符合题意;
    C、往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气体产生,后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升温后,溶解度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碳酸钙反应完全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图像正确;
    B、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但不会减少到0,选项图像不正确;
    C、向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不能再继续溶解,由于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分数不变,选项图像不正确;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开始时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碳酸钠反应完全后,pH等于7,但不会小于7,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20-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一开始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产生,后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大,待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由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不足,且加入硫酸的质量相同,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镁比锌活泼,故镁先反应,符合题意;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pH会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银与硝酸铜不反应,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即,24份镁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详解:
    A、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65:2,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56:2,相同质量金属铁产生氢气更多,线段对应金属的关系标反,最终产生氢气 相等,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会与水反应使溶剂减少,溶液的质量会下降,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溶液pH值升高,后与硫酸铜反应,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pH不变,反应结束后氢氧化钠过量导致溶液pH值大于7,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图像题要看清横纵坐标,从坐标的关系入手分析,注意分析拐点。
    21-1【基础】 【正确答案】 1、K 2、3Fe
    3、2H2 4、OH-
    5、
    【试题解析】 钾元素: K
    几个某某原子,直接在化学符号前加几。3个铁原子:3Fe
    几个某某分子,直接在化学式前加几。2个氢分子:2H2
    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表示为:
    21-2【基础】 【正确答案】 1、Mg2+ 2、Si
    3、H2O 4、CO2
    【试题解析】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硅原子可表示为Si;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水分子可表示为为H2O;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二氧化碳分子的符号为CO2。
    21-3【巩固】 【正确答案】 1、2OH- 2、Hg
    3、N2O 4、H2 5、 6、2Fe3+
    【试题解析】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就是在氢氧根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2,表示为2OH-;
    温度计中填充的液体金属是汞,化学符号为Hg;
    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书写的规则可知氧化物氧在后,且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氧化物化学符号为N2O;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化学符号为H2;
    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时首先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写出数字和正负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3价的铝元素表示为;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故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符号。
    21-4【巩固】 【正确答案】 1、2H 2、S8
    3、O2- 4、2OH- 5、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一个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S8;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氧离子可表示为:O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21-5【提升】 【正确答案】 H2O SiO2 3P O2-
    【试题解析】 详解: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
    (2)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非金属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硅元素,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硅元素化合价为正四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SiO2;
    (3) 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三个磷原子3P;
    (4) 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氧离子的符号是O2-;
    (5)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在铵根离子中,铵根离子化合价为正一价,氢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x+(+1)×4=+1,x=-3,表示为;
    (6)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显正三价的铝元素表示为 。
    21-6【提升】 【正确答案】 1、O2 2、P
    【试题解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元素符号只有一个字母该字母大写,磷元素的符号为P;
    偏磷酸钠整体不带电,所以构成偏磷酸钠中的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同,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偏磷酸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符号为。
    氧化铁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1【基础】 【正确答案】 1、N2 2、CO
    3、 C或炭黑 4、黄瓜
    【试题解析】 空气中含量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填:N2。
    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烷燃烧的火焰为蓝色,燃气灶的火焰有时呈现黄色,同时锅底出现的黑色物质,说明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故填:;C或炭黑。
    牛奶富含蛋白质,黄瓜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填:黄瓜。
    22-2【基础】 【正确答案】 1、乳化 2、肥皂水 煮沸
    3、吸附 4、洗净、擦干
    5、属于 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6、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7、2C+O22CO
    【试题解析】 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饮用前可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家庭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起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铁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因此家用铁锅日常的防锈方法是洗净、擦干,故填:洗净、擦干;
    雪碧饮料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瓶盖时,压强变小,因此有气体逸出,故填:属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因为碳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用碳素笔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故填: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炭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故填:2C+O22CO。
    22-3【巩固】 【正确答案】 1、元素 2、食醋
    3、熟石灰或消石灰 4、隔绝空气
    【试题解析】 “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食醋显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可涂食醋。
    熟石灰(或消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能用与酸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油锅着火了,盖上锅盖,能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
    22-4【巩固】 【正确答案】 1、CH4 2、用锅盖盖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分别取两种盐少许,向其中滴加食用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试题解析】 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锅里的油着火了,立即盖上锅盖可隔绝氧气而灭火。故填:用锅盖盖灭 。
    若要区分食盐和纯碱可用食醋区分,纯净碳酸钠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的物质是纯碱,食盐和食醋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故填:分别取两种盐少许,向其中滴加食用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22-5【提升】 【正确答案】 1、维生素 蛋白质 Fe、Zn 水和二氧化碳
    2、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3、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导电 4、B
    5、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生成氧化锌
    【试题解析】 ①由图可知,表中列出的营养素包括水、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故X为维生素;
    ②蛋白质能在人体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③表中所列“钙、钾、铁、锌”元素中,Fe、Zn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④吃下荔枝后,它所含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闷热的夏天,鱼经常跳出水面呼吸,原因是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溶解氧减少;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该防锈方法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应涂抹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减轻痛苦,肥皂水显碱性,香油、糖水显中性。
    故选B;
    “冷定”后方能“毁罐”取 锌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生成氧化锌。
    22-6【提升】 【正确答案】 1、D C 2、
    3、天然气 温室效应 ABC 吸附
    【试题解析】 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这里指的是元素;
    ②蒸馏水中不含氧气所以不能养鱼,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C;
    酒精燃烧即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
    ②A.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都放热;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属于吸热反应;故选:ABC;
    ③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23-1【基础】 【正确答案】 丁 A 乙 8 B>A>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还可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详解:
    (1)通过分析烧杯中固体溶解的现象,甲烧杯中的溶质是5g,乙烧杯中的溶质小于10g,丙烧杯中的溶质是10g,丁烧杯中的溶质是15g,所以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丁;
    (2)30℃时,丙烧杯中50g水溶解固体15g后,没有固体剩余,所以M物质的溶解度在30℃时,大于或等于30g,所以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A;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乙,因为乙中有固体剩余,说明该溶液是在该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M的溶液,即达到饱和。根据图示,甲、丙中的溶液在相应温度时都能继续溶解,故都是相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
    (4)由图可知,30℃时M的溶解度为46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46gM,在50g水中最多溶23gM,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M固体的质量为:23g-5g-5g-5g =8g;
    (5)1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的溶解度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由30℃降低温度到10℃,所得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因为变化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应该按照原来30℃时的溶解度计算,30℃时C的溶解度小于10℃时A的溶解度,故使30℃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23-2【基础】 【正确答案】 1、① 2、相等
    3、14.2 4、24.0%
    5、降温结晶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该温度下,向50g水中,加入10g硝酸钾,能全部溶解,形成溶液①,故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10g硝酸钾,总共能溶解15.8g硝酸钾,有部分溶质未溶解,故溶液②为饱和溶液,升温后,剩余溶质全部溶解,故溶液③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一定是所处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是①;
    将溶液③降温至20℃,有溶质析出,得到溶液④,故溶液④为2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②、④均为20℃时的饱和溶液,温度相同,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填:相等;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该温度下,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质量为100g,降温至20℃,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故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45.8g-31.6g=14.2g;
    20℃时,溶液②为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要使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结晶析出,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3-3【巩固】 【正确答案】 1、饱和 2、增大
    3、③ 4、3.16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进行分析。
    由图2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20g水中最多溶解6.32gKNO3。由图1知,④烧杯中有20g水,8gKNO3,KNO3没有完全溶解,所以④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饱和溶液。
    由图1知,②→③的过程中,②中没有溶解的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溶解,而溶剂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②→③的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逐渐增大,直到KNO3完全溶解,故填:增大。
    由以上分析知,①~④中溶剂的质量都是20g,①中溶质的质量是4g,②中溶质的质量是6.32g,③中溶质的质量是8g,④中溶质的质量是6.32g,由此知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填:③。
    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10g水中最多溶解3.16gKNO3。20℃时,若131.6g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时,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析出KNO3晶体3.16g;若131.6gKNO3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时,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小于3.16g,故填:3.16。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需认真读图,用心分析。
    23-4【巩固】 【正确答案】 31.6g < 饱和 26.5% BD AC 降温
    【试题解析】 详解:
    (1)查阅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2)查阅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略大于3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显然,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小于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由此可以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ω1<ω2。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因此将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时,会有4g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用的方法有:
    ①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②降低溶液温度;
    ③蒸发掉部分水;
    其中,溶剂质量变化的情况是:①②不变,③变小。
    溶质质量变化的情况是:①变大,②③不变。
    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①③变大,②不变。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说法A和C不正确,说法B正确。
    根据溶液的概念可知,一种溶液中可以有一种或几种溶质,因此。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说法D正确。故填:BD。
    (5)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可用降温结晶法使它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融化和硝酸铵溶解于水都会吸热,故向图中大烧杯中加入冰或者硝酸铵后,都能降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故填:AC。
    (6)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时,采用降温结晶法,操作步骤为:溶解→加热浓缩得到饱和溶液→降温→过滤→洗涤→干燥→硝酸钾固体。故填:降温。
    23-5【提升】 【正确答案】 1、硝酸钾 2、37.5%
    3、②>③>① 4、②③
    【试题解析】 烧杯②中t2℃时,100g水溶解60gM,没有固体剩余,说明t2℃时,M的溶解度大于等于60g,则M是硝酸钾;
    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7.5%;
    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5%;③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0%≈28.6%,故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所以180g水溶解60g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溶液②恰好饱和,③有固体剩余,也是饱和溶液。
    23-6【提升】 【正确答案】 1、31.6 2、氯化钠或NaCl 3、ABCE
    【试题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A、a中饱和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24%,设a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得出x≈24g,其中溶剂水的质量=100g-24g=76g,40℃时76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则在a中加入10g硝酸钾后硝酸钾质量=24g+10g=34g,34g<48.6g,硝酸钾能完全溶解,b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根据上述分析得出a中溶剂水的质量为76g,设d中NaCl的质量为y, ,y≈26.5g,其中溶剂水的质量=100g-26.5g=73.5g,76g>73.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c与f中都有固体剩余,则上层清液都为饱和溶液,t℃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整个过程溶剂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分析得出c烧杯中溶剂质量为76g,硝酸钾的总质量为34g,f烧杯中溶剂质量为73.5g,氯化钠的总质量为36.5g,t℃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设此时溶解度为s,则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f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比较可知f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c中剩余固体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E、根据上述计算得出b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E。
    24-1【基础】 【正确答案】 1、H2O2 2、置换反应
    3、 工业炼铁
    【试题解析】 分析:
    I为单质,且I是最清洁的能源,则I为氢气;A为常温下的液体,A能分解为B和C,B能与氢气反应生成B,且C也为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则说明A为过氧化氢、B为水、C为氧气;E为红色固体,E与H能相互转化,且F中含有两种元素,E与F反应生成D和水,H与F反应生成G和氢气,D和G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氧化铁能与铁相互转化,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E为氧化铁、H为铁、F为盐酸、D为氯化铁、G为氯化亚铁。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H2O2。
    H与F的反应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E→H反应为氧化铁转化为铁,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适用于工业炼铁。
    24-2【基础】 【正确答案】 1、O2 HgO 2、黄白色 白烟
    【试题解析】 分析:
    暗红色固体B能在A中燃烧,暗红色的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则B是红磷,A是氧气;C为暗紫色固体,可以转化为氧气,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C是高锰酸钾;D为红色粉末状物质,可以和氧气互相转化,红色的氧化汞可以和氧气相互转化,则D是氧化汞;E在空气中只红热不燃烧,E能和氧气反应,则E是铁。
    由分析可知,A是氧气,化学符号为:O2;D是氧化汞,化学符号为:HgO;
    由分析可知,B是红磷,红磷和氧气的反应的现象为: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24-3【巩固】 【正确答案】 1、C 2、作燃料
    3、放热 4、
    【试题解析】 分析:
    A为黑色固体单质,B、C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转化为B、C,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A为碳,B、C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D、E、F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且C能与D相互转化,则C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D为碳酸盐,又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D为碳酸钙、E为氧化钙、F为氢氧化钙。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C。
    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则其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E→F的反应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D的反应可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4【巩固】 【正确答案】 1、BaCl2 2、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3、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4、复分解反应
    【试题解析】 分析:
    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氧化铁,C为盐酸;D是可溶性银盐,则D为硝酸银;氧化铁转化成的B会与盐酸反应,所以B是铁,铁转化成的F会与硝酸银反应,则F是氯化亚铁;E为无色溶液,盐酸和E可以相互转化,则E是氯化钡,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由分析可知,E为氯化钡,其化学式为BaCl2,故填:BaCl2;
    C为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金属除锈;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等,故填: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物质A转化为B,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故填: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D与F的反应,即硝酸银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氯化银沉淀,该反应符合“AB+CD=AD+CB”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4-5【提升】 【正确答案】 1、H2O2 2、 吸收 化合
    3、改良酸性土壤
    【试题解析】 分析:
    A和C组成元素相同,则A和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过氧化氢、水其中的两种;E和F组成元素相同,则E和F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过氧化氢、水其中的两种;G是黑色粉末且组成元素质量比为4:1,则G是氧化铜;F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则F是一氧化碳,故E是二氧化碳;C和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反应,则C是水,故A是过氧化氢;D可以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二氧化碳,能生成水,则D是一种酸,可以是盐酸,B可以和水相互转化,且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则B是氢氧化钙。带入验证正确,据此答题。
    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即在吸收热量的条件下方可发生反应,故该反应吸收热量;
    ③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B是氢氧化钙,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用途为改良酸性土壤。
    24-6【提升】 【正确答案】 1、CO2 2、
    3、 置换反应
    4、
    【试题解析】 分析:
    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是碳酸钙,G和气体D相互生成,D是二氧化碳,A为有毒气体化合物,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铜,E是铜,反应②的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变黑,C是氧化铁,F是铁粉。
    由分析可知,气体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①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的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④的反应为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基础】 【正确答案】 1、
    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3、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试题解析】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进空气,导致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成功,故原因是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25-2【基础】 【正确答案】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反应在敞口的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烧杯中位于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位于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试题解析】 详解:
    (1)图1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木屑和煤粉,观察到木屑先燃烧,因为木屑的着火点比较低,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由于该装置是敞口的装置,产生的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故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反应在敞口的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位于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位于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故填:烧杯中位于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位于高处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25-3【巩固】 【正确答案】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的参与
    3、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快慢,且温度越高,固体溶解速度越快
    【试题解析】 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使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故填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图中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控制了燃烧物种类和温度,空气是否充足为变量。通过观察空气充足时的现象和烧杯倒扣时的燃烧现象的不同,可以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的参与;
    该组实验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温度下硫酸铜粉末溶解快慢的不同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温度越高时,粒子运动速度越快,物质溶解速度也越快。故填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且温度越高,物质溶解速度越快。
    25-4【巩固】 【正确答案】 因发生化学变化(或反应)产生了气泡 ②④(或因化学变化(或反应)产生了沉淀①③⑤) 蓝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口(内壁)处出现无色液滴
    【试题解析】 详解:
    (1)根据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现象进行分类,②④可归为一类,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①③⑤可归为一类,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2)一般情况下,不溶碱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蓝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口出现无色液滴。
    25-5【提升】 【正确答案】 1、混合物 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蒸馏 各成分沸点不同 取待测液到蒸发皿中,蒸发水分,有固体剩余的是海水,无剩余的是蒸馏水 三分之一 外焰 D
    2、ab efg cd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3、水分子间间隔 化学变化 O2 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1:2
    【试题解析】 ①天然水含水、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应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是过滤,在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
    ②蒸馏可除去天然水中杂质,使其成为蒸馏水,依据的原理是各成分沸点不同;
    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是取待测液到蒸发皿中,蒸发水分,有固体剩余的是海水,无剩余的是蒸馏水。
    试管a中注入天然水的量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
    ③对黄河水进行净化的步骤:自然沉降,化学沉降法,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然后消毒杀菌(用漂白粉),故合理的操作顺序是D。
    ①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故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有:a.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故选ab;
    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故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有:e.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f.氢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水,g.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efg;
    属于水的用途的有:c.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d.水是常用的灭火剂,故选cd。
    ②选一个化学变化,如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文字表达式:水氧气+氢气,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另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图3实验中液态水变为气态水,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间间隔,图4实验中水电解生成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图4实验中水电解,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故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的物质是O2,检验该物质的方法是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1:2。
    25-6【提升】 【正确答案】 负 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密封在容器中进行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反应生成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试题解析】 详解:
    (1)电解水的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在装置A中,与玻璃管a气体较多,相连的电极是负极。
    (2)在装置B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溢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密封在容器中进行。
    (3)在装置C中,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然后才能加热,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在导管末端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其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4)在装置D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部要预先留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26-1【基础】 【正确答案】 1、BDAF H2CO3 干冰升华吸热
    2、铁粉 > 氯化钠或NaCl 变浑浊 化学
    【试题解析】 ①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且应先除杂后干燥,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F,故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DAF;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固体干冰易升华,生化吸热,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干冰升华吸热;
    步骤①:取部分粉末,将磁铁靠近,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说明粉末含有铁粉;
    步骤②:将磁铁充分吸附后的剩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室温下滤液测pH,根据结论粉末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溶液pH>7;
    步骤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说明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步骤④:将步骤②中过滤得到的滤渣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灼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结论粉末中含有C,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现象为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反思: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方程式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6-2【基础】 【正确答案】 红 H2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产生黑色沉淀 在末端加一个酒精灯,将气体点燃
    【试题解析】 详解:
    提出猜想:
    猜想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猜想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测草酸中含有氢、碳、氧元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草酸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H2O;
    实验结论:
    猜想二成立,故三种氧化物是CO2、CO和H2O,A中变蓝,说明生成物中有水;B中变浑浊,说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根据“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可知,C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①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处理方法是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气体点燃;
    ②草酸受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3【巩固】 【正确答案】 1、
    2、红色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3、80% 4、锥形瓶中的空气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集气瓶
    5、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
    6、突然增大 CD 使烧瓶内物质冷却
    【试题解析】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填:;
    [定性实验]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造成的;故填:红色;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定量实验]设总体积是100mL,氧气含有4.2%,所以氧气是4.2mL,则空气体积是:,所以空气的体积分数是20%,则二氧化碳是80%;故填:80%;
    [实验反思]利用装置 I和装置 II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装置本身含有空气;故填:锥形瓶中的空气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集气瓶;
    [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可以选择如下方法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故填: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
    [拓展应用]
    (1)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突然增大,所以曲线AB段气压增大;
    (2)振荡烧瓶会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所以图中曲线1中CD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使烧瓶内物质冷却,温度降低压强也会减小或抽气也会造成压强减小;故填:突然增大;CD;使烧瓶内物质冷却。
    26-4【巩固】 【正确答案】 1、铁架台 2、BE或EB 3、BCD
    4、二氧化碳或CO2 石蕊溶液中含有水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铁架台。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B,而该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且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收集装置选E,则选用的实验装置为BE;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则:
    A、气体若能溶于水,则不能选C装置收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气体能与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符合题意;
    C、如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符合题意;
    D、若气体有毒性,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作出猪想]该实验涉及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水,则猜想还可为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
    由于石蕊溶液中含有水,但石蕊溶液不变红,则说明猜想I一定不成立。
    [实验探究]若想证明猜想Ⅱ不成立,即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纸花变红,则可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26-5【提升】 【正确答案】 1、无明显现象 红色固体变黑色
    2、
    3、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原来就混有水蒸气
    4、浓硫酸 5、变蓝色
    6、氧气浓度 接触面积
    7、7.2~8
    【试题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装置中石灰水物明显现象,可说明混合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氢气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则X装置中红色固体变黑色,玻璃管口水雾,D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水雾,D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装置中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气体进入C装置前没有干燥,则玻璃管口的水雾可能为原有的水蒸汽,则不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则应装置BC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
    水能使污水硫酸铜变蓝,则若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说明猜想1成立。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而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接触面积和氧气浓度。
    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根据元素守恒,5.6g铁全部生成的FeO的质量为,全部生成的Fe2O3的质量为,全部生成的Fe3O4的质量为,则a的取值范围是7.2~8。
    26-6【提升】 【正确答案】 1、酒精灯 分液漏斗
    2、B
    3、丙 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4、C 5、二氧化碳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
    6、4.4 设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为x。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试题解析】 标号的仪器名称:①是酒精灯,②是分液漏斗。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在常温下发生,则发生装置选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I药品是块状大理石、10%稀硫酸,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表面,反应速率较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较长,则上表中实验Ⅰ对应图曲线丙,粉状大理石、7%稀盐酸反应速率较快,反应不好控制,则用实验Ⅱ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C装置含有多孔隔板,使固体物质在隔板上,当反应进行时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进行。当把止水夹关闭时,产生的气体使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则应选择图1中的C作发生装置。
    ①二氧化碳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实验时要防止二氧化碳溶于酒精而收集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对实验造成影响,则选择时首先排除酒精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②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则最终选择的液体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液体小,二氧化碳从短管通入,则气体从b口通入。
    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②见答案。
    27-1【基础】 【正确答案】 1、0.1 2、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则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试题解析】 实验中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5g+10g-54.9g=0.1g;
    见答案。
    27-2【基础】 【正确答案】 1、78:71:96 2、0.96
    3、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试题解析】 在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16×3)=78:71:96;故填:78:71:9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3.0g-2.04g=0.96g;故填:0.96;
    见答案。
    27-3【巩固】 【正确答案】 1、甲 2、解:由曲线图可知,加入稀硫酸质量50g时,溶液pH=7,说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50g稀硫酸恰好与100g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设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
    【试题解析】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相同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需50g稀硫酸,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恰好完全反应需19.6%的硫酸溶液质量小于50g,所以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甲,故填:甲。
    见答案。
    27-4【巩固】 【正确答案】 80%
    【试题解析】 详解: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27-5【提升】 【正确答案】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让石灰石能充分与稀盐酸反应
    2、解:设12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试题解析】 为了让石灰石能充分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前把石灰石样品粉碎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详解见答案。
    27-6【提升】 【正确答案】 1、1、2 2、504
    【试题解析】 对比实验1、2、3可知,加入盐酸的质量相同,随着样品的质量增加,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逐渐增大,故实验1、2中盐酸一定过量;
    解:设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
    则 x=504mL
    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504mL。



    相关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变式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变式题,共117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