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展开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1.(16分)默写。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3)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北冥有鱼》)
(4)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5)在参观“热血铸国魂﹣﹣革命英烈展”活动中,看到先烈们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事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过零丁洋》中“ , ”两句。
2.(12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乙文选自儒家经典《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4)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 的关系,论述了“ ”的观点。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①,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漱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注】①城堞:城上的矮墙。②受赇(qiú)鬻漱:受贿枉法。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每伐巨木为栅
②西南夷市马入官
(2)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B.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C.(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D.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3)刘随面对“军无城堞”的困境想到了 的方法(请用6个字概括),体现了他 、治理有方的特点;刘随面对转运使的“托令”选择“不从”,体现了他 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大脑﹣﹣超凡的奇迹
①仅仅就物质组成来说,我们的大脑完全可以看作一项纯cuì( )的奇迹。人类的大脑长得毫不起眼。它的75%﹣80%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三样平平无奇的物质组合,竟然带来了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
②让我们从大脑的运行机制上深入考察一番吧。就算你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做,你的大脑也在处理海量的信息。据杜伦大学玛格努斯博士测算,我们的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一块1立方毫米的大脑皮层,大小就跟一粒沙差不多,却可以容量2000TB的信息,相当于12亿册《水浒传》的信息。据测算,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大脑理论上可以容纳200艾字节的信息,大致相当于当今世界数字信息内容的总和。
③所以,有人把大脑比作一部无时无刻都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尽管我们已经开启了人工智能,但还没有任何一款能媲美一个中等智商的大脑实时接收、存储、分析并处置外界各类信息的综合能力﹣﹣我们的大脑以极有限的实体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确实让人惊叹。
④据推算,就每单位物质来说,大脑在我们所有器官里最为昂贵,但它使用能量却并没有因此挥霍无度。相反,一个成人的大脑每天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吃掉一块奥利奥饼干得到的能量。
⑤具体而言,这架机器需要消耗的能量占比多少呢?虽然对新生儿来说,大脑的能耗不低于总能量的65%,这也是婴儿总是睡觉的原因之一﹣﹣因为不断发育的大脑把他们累坏了,不得不采用减少肢体活动的办法保证大脑的能量供给,但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它的运行越来越高效,通常情况下只用去我们20%的能量。
⑥更神奇的是﹣﹣对它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就像发电报敲出的一连串代码。但正是依靠这种神奇的脉冲,大脑综合各个感官得到的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美妙的世界。你的大脑就是你﹣﹣其他一切都只是管道和支架。
⑦这样的运行机制,算不算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
⑧从哲学上说,大脑更可以看作一个悖论的奇迹:因为大脑,你才获得自由感知周围环境、世界的可能。但这种自由的可能,都来自一个从未真正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我们的大脑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吃不了闻不到,甚至没有疼痛感受器﹣﹣它被坚硬的骨骼隔绝在静寂和黑暗中,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永久的禁锢。
⑨如果大脑不是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那还有什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值得一提呢?
(1)根据第①段的拼音写汉字:纯cuì
(2)梳理文章内容,分析大脑能被称为“最超凡的奇迹”的原因。
大脑是超凡的奇迹
物质组成
②
①
③
单位物质昂贵,使用能量却不挥霍无度
仅依靠脉冲,却能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
哲学角度
④
(3)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下面这段话,是否有必要加入到第④段结尾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这还不让你觉得吃惊,那么你设想一下,试着将一块奥利奥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让一台笔记本电脑运转24小时,这绝对是做不到的。
(5)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大脑由水、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
B.任何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优于人工智能。
C.婴儿睡觉多是因为要保证大脑能量的供给。
D.人类大脑自身并不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①把我从一个彻底的白丁带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我的老师曲信先。而我认识他,纯属偶然;他能收我为学生,则纯属我侥幸。
②1972年我在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此生头一次动笔,利用十个月长病假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政策》,36万字﹣﹣其实开始是想写短篇的。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茹志鹃看后鼓励我“可以走这条路”,但是说我不懂创作,36万字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建议我找个地方学习一下写作。正好我有个同学宋厚生从农场上调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他告诉我文化宫正在招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我说:我只想写小说。他说:不是一样的?其实当时社会上也实在没有地方学习创作,我就有点勉强地去报名了。
③那时的曲老师也就三十岁,非常严肃,见了我只问:写过剧本吗?没有。那你回去吧,我只收写过剧本的学生。我写过小说,这里是前五章……拿回去,我不看小说。
④我转身要走,宋厚生把我拉住了,说:曲老师,你就帮他看看吧,这是我同班同学。曲老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勉强和不快:……那就搁那儿吧。他甚至自己都不接我的稿子,从头到尾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却想:我本来就不想写戏。
⑤过了一个星期,厂里传达室到车间里来叫我:电话。拿起来一听,居然是曲老师。他说:宗福先我收下你了,我看了你的小说,你的语言特别好,写戏第一需要就是语言!你来吧!电话里的曲老师热情洋溢。
⑥我就这么戏剧性地、幸运地拐了个弯,入了戏剧创作学习之门。然而我更幸运的是,遇到的是曲信先老师。
⑦记得这个业余训练班有二十多个学员,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我们下班后从各自的工厂赶到文化宫。上了一些戏剧的基本概念课以后,很快,曲老师就要求我们自己回去编一个小戏提纲,而且一个礼拜以后要交。这可让我们抓瞎了!一周后大家交上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曲老师也不急也不气也不笑话,一个一个帮你们分析,这个好在哪儿,这个毛病出在哪儿,这个荒唐在哪儿……他用这种方式慢慢告诉我们: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能够在舞台上演出来的戏剧剧本。
⑧我们这批学员都是老三届,在社会上也磨炼了几年了,曲老师今天点评了批评了,下周就改出新的一稿来给你老师看!不料捉襟见肘,前头的漏洞补好了,后头的破绽又出来了,又让曲老师抓住,借题发挥,讲述了剧本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些问题……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磨炼,虽然剧本一个也没写成,但是我们却渐渐地懂得了一些戏剧创作中的基本技巧。
⑨曲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奥妙无穷。
⑩比如他讲塑造英雄人物,我们的英雄人物常常立不起来,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他的对手﹣﹣反面人物没写好,没立起来。写不出怯懦你怎么反衬勇敢?写不出虚伪你怎么反衬正直?
⑪我们这群毫无戏剧创作基因与背景的普通工人,在短短的三四年中,仅用业余时间,就被曲老师带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并被他打造成具有一定锐气、水平与特色的戏剧创作群体,在后来数年中连续创作出《于无声处》《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路》《有一个航次》《大桥》等话剧作品。
(1)“白丁”在文中的含义是
(2)下列对④⑤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没有一丝笑容”表现了曲老师对“我”不以为然。
B.“热情洋溢”一词主要表现了曲老师为人虚伪圆滑。
C.两句话中人物态度的反差起到了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
D.两句话表现出的人物态度也折射出了曲老师的人才观。
(3)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
(4)结合⑥﹣⑪段内容,分析短时间内我们这群工人能被打造成优秀戏剧创作群体的原因。
(5)阅读全文,紧扣第①段画线句的加点之处,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
6.(12分)九(1)班正在开展“感动中国”综合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2021年2月17日晚上8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特别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材料二: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到诗词熏陶,涵养心性,叶嘉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呕心沥血写成了19部关于诗词的著作,这些作品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叶嘉莹先生不看重名利,这几年,她将自己的积蓄和变卖房产收入累计3568万元全部捐赠,设立“迦陵基金”,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15字以内)
(2)小明在摘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的颁奖词时粗心大意,把句子顺序抄错了,你认为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
②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③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④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⑤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④⑤
(3)同学们非常敬仰“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先生,纷纷摘录她的事迹材料,并撰写对联表达对叶先生的敬意,请你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内容拟写下联。
上联:呕心沥血著书传经典
下联:
四、写作
7.(60分)题目:那一抹阳光,真暖
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
1.(16分)默写。
(1)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3)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庄子《北冥有鱼》)
(4)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5)在参观“热血铸国魂﹣﹣革命英烈展”活动中,看到先烈们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事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过零丁洋》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句。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秋风萧瑟(重点字:瑟)
(2)草色烟光残照里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谁言天地宽
(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2.(12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乙文选自儒家经典《 礼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4)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 安贫乐道、洁身自好 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 教与学 的关系,论述了“ 教学相长 ”的观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
甲文《陋室铭》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乙文《虽有嘉肴》选自儒家经典《礼记》。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句中重点词: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句意: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错,乙文没有典故;
B.有误,乙文的标题没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C.有误,乙文没有描写的手法;
D.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选文内容及情感的理解。
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 教与学的关系,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答案:
(1)刘禹锡 礼记
(2)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D
(4)安贫乐道、洁身自好 教与学 教学相长
【点评】文言知识积累:
“以”的用法:
①无从致书以观(以:表目的,来)
②乃入见。问:“何以战?”(以:凭借)
③计日以还(以:表修饰)
④以何事何时至(以:因为)
⑤以刀劈狼首(以:用)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①,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漱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注】①城堞:城上的矮墙。②受赇(qiú)鬻漱:受贿枉法。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每伐巨木为栅 砍伐
②西南夷市马入官 卖
(2)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B.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用绳子捆绑住他们。
C.(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D.苦吏们勒索(西南夷人),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3)刘随面对“军无城堞”的困境想到了 植杨柳做限界 的方法(请用6个字概括),体现了他 体恤百姓 、治理有方的特点;刘随面对转运使的“托令”选择“不从”,体现了他 刚正不阿 特点。
【分析】参考译文: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因为考中进士,做了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常常砍伐大树做栅栏,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非常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植杨柳几十万株,使它们相连接,当作限界,百姓于是能不再受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从政做官,刘随被免职还乡,不能调任。当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被差役勒索折磨,刘随依法查办。离职后,几百个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刘随才得调任。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理解文言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即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常常砍伐大树做栅栏。伐:砍伐。
②句意: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市:卖。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理解时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有:苦,苦于;索,勒索;绳,法规;按,抑制。句意为:(西南夷人)苦于官吏勒索,刘随制定法规抑制这种现象。
故选:C。
(3)本题考查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文章中“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可知,刘随面对“军无城堞”的困境想到了“植杨柳做限界”的方法,联系后文的“民遂得不扰”,可见刘随体恤百姓的特点;从“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的做法中可见刘随的“刚正不阿”的特点。
答案:
(1)①砍伐 ②卖
(2)C
(3)植杨柳做限界/矮墙 体恤百姓 刚正不阿/正直/不畏权贵
【点评】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
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二、现代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大脑﹣﹣超凡的奇迹
①仅仅就物质组成来说,我们的大脑完全可以看作一项纯cuì( )的奇迹。人类的大脑长得毫不起眼。它的75%﹣80%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三样平平无奇的物质组合,竟然带来了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
②让我们从大脑的运行机制上深入考察一番吧。就算你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做,你的大脑也在处理海量的信息。据杜伦大学玛格努斯博士测算,我们的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一块1立方毫米的大脑皮层,大小就跟一粒沙差不多,却可以容量2000TB的信息,相当于12亿册《水浒传》的信息。据测算,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大脑理论上可以容纳200艾字节的信息,大致相当于当今世界数字信息内容的总和。
③所以,有人把大脑比作一部无时无刻都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尽管我们已经开启了人工智能,但还没有任何一款能媲美一个中等智商的大脑实时接收、存储、分析并处置外界各类信息的综合能力﹣﹣我们的大脑以极有限的实体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确实让人惊叹。
④据推算,就每单位物质来说,大脑在我们所有器官里最为昂贵,但它使用能量却并没有因此挥霍无度。相反,一个成人的大脑每天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吃掉一块奥利奥饼干得到的能量。
⑤具体而言,这架机器需要消耗的能量占比多少呢?虽然对新生儿来说,大脑的能耗不低于总能量的65%,这也是婴儿总是睡觉的原因之一﹣﹣因为不断发育的大脑把他们累坏了,不得不采用减少肢体活动的办法保证大脑的能量供给,但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它的运行越来越高效,通常情况下只用去我们20%的能量。
⑥更神奇的是﹣﹣对它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就像发电报敲出的一连串代码。但正是依靠这种神奇的脉冲,大脑综合各个感官得到的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美妙的世界。你的大脑就是你﹣﹣其他一切都只是管道和支架。
⑦这样的运行机制,算不算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
⑧从哲学上说,大脑更可以看作一个悖论的奇迹:因为大脑,你才获得自由感知周围环境、世界的可能。但这种自由的可能,都来自一个从未真正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我们的大脑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吃不了闻不到,甚至没有疼痛感受器﹣﹣它被坚硬的骨骼隔绝在静寂和黑暗中,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永久的禁锢。
⑨如果大脑不是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那还有什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值得一提呢?
(1)根据第①段的拼音写汉字:纯cuì 粹
(2)梳理文章内容,分析大脑能被称为“最超凡的奇迹”的原因。
大脑是超凡的奇迹
物质组成
② 物质组成平平无奇,却带来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
① 运行机制
③ 实体有限,却能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
单位物质昂贵,使用能量却不挥霍无度
仅依靠脉冲,却能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
哲学角度
④ 从未真正见过世界,却能让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
(3)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下面这段话,是否有必要加入到第④段结尾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这还不让你觉得吃惊,那么你设想一下,试着将一块奥利奥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让一台笔记本电脑运转24小时,这绝对是做不到的。
(5)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A.人类大脑由水、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
B.任何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优于人工智能。
C.婴儿睡觉多是因为要保证大脑能量的供给。
D.人类大脑自身并不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脑能被称为“最超凡的奇迹”的原因。利用掌握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字。“纯cuì”写作“纯粹”。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分析大脑能被称为“最超凡的奇迹”的原因,物质组成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这三样平平无奇的物质组合,竟然带来了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可知大脑物质组成平平无奇,却带来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第二到第六段分别从实体有限,却能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单位物质昂贵,使用能量却不挥霍无度、仅依靠脉冲,却能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三个方面讲解了大脑的运行机制。最后从哲学角度讲解了从未真正见过世界却能让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画线部分表明了数据的出处,表明后文的内容是建立在学者推算的基础上,删去之后,就让后文的结论缺少科学权威性。
(4)本题考查补充说明内容。首先我们需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这句话指出一块奥利奥饼干的能量无法让笔记本运转24小时,是否作为补充加入说明文中,要根据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找到是否能添加的理由。
(5)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ACD.正确。
B.有误,“任何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说法太绝对。
故选:B。
答案:
(1)粹
(2)①运行机制
②物质组成平平无奇,却带来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
③实体有限,却能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
④从未真正见过世界,却能让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
(3)不可删去,画线句表明后文的内容是建立在学者推算的基础上,删去之后,就让后文的结论缺少科学权威性。
(4)示例一:我认为没有必要。这句话指出一块奥利奥饼干的能量无法让笔记本运转24小时,但是第④段已经以一块奥利奥饼干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大脑运行所需能耗低,没有必要再重复说明这一点。
示例二:我认为有必要,这句话指出一块奥利奥饼干的能量无法让笔记本运转24小时,与前文内容作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大脑运行所需能耗低的特点。
(5)B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①把我从一个彻底的白丁带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我的老师曲信先。而我认识他,纯属偶然;他能收我为学生,则纯属我侥幸。
②1972年我在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此生头一次动笔,利用十个月长病假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政策》,36万字﹣﹣其实开始是想写短篇的。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茹志鹃看后鼓励我“可以走这条路”,但是说我不懂创作,36万字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建议我找个地方学习一下写作。正好我有个同学宋厚生从农场上调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他告诉我文化宫正在招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我说:我只想写小说。他说:不是一样的?其实当时社会上也实在没有地方学习创作,我就有点勉强地去报名了。
③那时的曲老师也就三十岁,非常严肃,见了我只问:写过剧本吗?没有。那你回去吧,我只收写过剧本的学生。我写过小说,这里是前五章……拿回去,我不看小说。
④我转身要走,宋厚生把我拉住了,说:曲老师,你就帮他看看吧,这是我同班同学。曲老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勉强和不快:……那就搁那儿吧。他甚至自己都不接我的稿子,从头到尾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却想:我本来就不想写戏。
⑤过了一个星期,厂里传达室到车间里来叫我:电话。拿起来一听,居然是曲老师。他说:宗福先我收下你了,我看了你的小说,你的语言特别好,写戏第一需要就是语言!你来吧!电话里的曲老师热情洋溢。
⑥我就这么戏剧性地、幸运地拐了个弯,入了戏剧创作学习之门。然而我更幸运的是,遇到的是曲信先老师。
⑦记得这个业余训练班有二十多个学员,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我们下班后从各自的工厂赶到文化宫。上了一些戏剧的基本概念课以后,很快,曲老师就要求我们自己回去编一个小戏提纲,而且一个礼拜以后要交。这可让我们抓瞎了!一周后大家交上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曲老师也不急也不气也不笑话,一个一个帮你们分析,这个好在哪儿,这个毛病出在哪儿,这个荒唐在哪儿……他用这种方式慢慢告诉我们: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能够在舞台上演出来的戏剧剧本。
⑧我们这批学员都是老三届,在社会上也磨炼了几年了,曲老师今天点评了批评了,下周就改出新的一稿来给你老师看!不料捉襟见肘,前头的漏洞补好了,后头的破绽又出来了,又让曲老师抓住,借题发挥,讲述了剧本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些问题……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磨炼,虽然剧本一个也没写成,但是我们却渐渐地懂得了一些戏剧创作中的基本技巧。
⑨曲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奥妙无穷。
⑩比如他讲塑造英雄人物,我们的英雄人物常常立不起来,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他的对手﹣﹣反面人物没写好,没立起来。写不出怯懦你怎么反衬勇敢?写不出虚伪你怎么反衬正直?
⑪我们这群毫无戏剧创作基因与背景的普通工人,在短短的三四年中,仅用业余时间,就被曲老师带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并被他打造成具有一定锐气、水平与特色的戏剧创作群体,在后来数年中连续创作出《于无声处》《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路》《有一个航次》《大桥》等话剧作品。
(1)“白丁”在文中的含义是 没有戏剧创作经验的人。
(2)下列对④⑤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没有一丝笑容”表现了曲老师对“我”不以为然。
B.“热情洋溢”一词主要表现了曲老师为人虚伪圆滑。
C.两句话中人物态度的反差起到了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
D.两句话表现出的人物态度也折射出了曲老师的人才观。
(3)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
(4)结合⑥﹣⑪段内容,分析短时间内我们这群工人能被打造成优秀戏剧创作群体的原因。
(5)阅读全文,紧扣第①段画线句的加点之处,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文章写“我”本来想写小说,却意外学了小戏创作;曲老师本来准备拒收“我”,却意外因为“我”的作品语言好而破格招录我,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通过“我”和曲老师的接触和交往,表达了“我”内心的庆幸之感以及对曲老师的感激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白丁”原指原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人,现指普通百姓,在文中,根据“我们这群毫无戏剧创作基因与背景的普通工人”可知“白丁”是指没有戏剧创作经验的人。
(2)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此时曲老师热情洋溢是因为看了“我”的作品后,认可了“我”的小说,并非虚伪圆滑才说这话。前文也交代曲老师说写戏的第一需要就是语言。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写了“我”和曲老师之间的对话,语言描写能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曲老师强硬、不耐烦的态度。与后文曲老师打电话给“我”的态度热情洋溢,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刻画出了曲老师直率的人物形象。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根据“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我们下班后从各自的工厂赶到文化宫”“曲老师今天点评了批评了,下周就改出新的一稿来给你老师看!不料捉襟见肘,前头的漏洞补好了,后头的破绽又出来了,又让曲老师抓住,借题发挥,讲述了剧本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些问题”“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磨炼”可得:“我们”下班后坚持上课,作业被批评了也不气馁,反复修改,学习积极性很高;根据“曲老师也不急也不气也不笑话,一个一个帮你们分析,这个好在哪儿,这个毛病出在哪儿,这个荒唐在哪儿……”“曲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奥妙无穷”可得:曲老师尽心帮“我们”分析、修改作品,为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而且她讲课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注意第一段中的加点字,“纯属偶然”“纯属我侥幸”,然后具体分析为什么作者会说这两句话。比较容易可以得出答案,加上主旨和作者情感。说“纯属偶然”是指“我”本来想写小说,却意外进了曲老师的小戏创作训练班;说“纯属我侥幸”是指曲老师本来准备拒收“我”,却意外因为“我”的作品语言好而破格招录我,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说“纯属我侥幸”。这句话表达了“我”内心深处的庆幸之感以及对曲老师的感激之情。
答案:
(1)没有戏剧创作经验的人。
(2)B
(3)表现曲老师强硬、不耐烦的态度,与后文曲老师对“我”热情的态度形成对比,刻画出了曲老师直率的特点。
(4)“我们”下班后坚持上课,作业被批评了也不气馁,反复修改,学习积极性很高;曲老师尽心帮“我们”分析、修改作品,为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而且她讲课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5)“我”本来想写小说,却意外学了小戏创作;曲老师本来准备拒收“我”,却意外因为“我”的作品语言好而破格招录我,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这句话表达了“我”内心的庆幸之感以及对曲老师的感激之情。
【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地理解。
三、综合运用
6.(12分)九(1)班正在开展“感动中国”综合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2021年2月17日晚上8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特别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材料二: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到诗词熏陶,涵养心性,叶嘉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呕心沥血写成了19部关于诗词的著作,这些作品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叶嘉莹先生不看重名利,这几年,她将自己的积蓄和变卖房产收入累计3568万元全部捐赠,设立“迦陵基金”,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15字以内)
(2)小明在摘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的颁奖词时粗心大意,把句子顺序抄错了,你认为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B
①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
②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③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④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⑤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④⑤
(3)同学们非常敬仰“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先生,纷纷摘录她的事迹材料,并撰写对联表达对叶先生的敬意,请你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内容拟写下联。
上联:呕心沥血著书传经典
下联: 淡薄名利捐资助研究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此类题通常可参考导语部分拟写标题。根据“2021年2月17日晚上8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可拟写标题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
(2)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能力。“①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引出赞颂的对象,应放在开头。后面是具体描述“你”的品质,由“⑤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先“崖畔”后“雪中”的顺序可见,应由“③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紧承首句,由“④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承接③,再进一步以议论抒情句“②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高度赞美其精神品质,最后由“⑤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作总结并引出“张桂梅”的名字。故语句排序应为:①③④②⑤。
故选:B。
(3)本题考查补充对联的能力。观察上联的结构,由“四字成语+二字动宾结构+三字动宾结构”组成,可根据“叶嘉莹先生不看重名利,这几年,她将自己的积蓄和变卖房产收入累计3568万元全部捐赠”“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拟写为:淡薄名利捐资助研究。
【解答】答案:
(1)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
(2)B
(3)淡薄名利捐资助研究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四、写作
7.(60分)题目:那一抹阳光,真暖
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那一抹阳光”可以是“困难时同学鼓励的话语、迷茫时老师的点拨指引、难过时父母始终的陪伴”,还可以是“一句名言、一首古诗、一位名人”。“真暖”是个人感受,指阳光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所以阳光,可从本义和比喻义来考虑;比喻义和引申义是将某人或者某物比喻成阳光,只要围绕着以上思路来写即可。“一抹”比喻不起眼的,很小的。可以记叙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表达感恩之情;也可以写一句名言如同一缕阳光,激励自己成长。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
那一抹阳光,真暖
父亲如一抹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题记
“唉……”握着一份侥幸及格的卷子,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穿透树叶,正好落在分数栏的位置。我的心,沉下来了。终于走到了家门口,我不由得发出一阵苦笑。
“嘭嘭﹣﹣”此时的我正无力地拍打着课桌。历史,我的软肋。那些地名日期在我的脑海里就如同一盘散沙。再看看外面,已经开始下雨,正符我的心情﹣﹣迷茫和徘徊。
天渐渐晴了,可我仍在复习,复习历史。因为其他的学科成绩都很优异,但惟独历史,让我堕入了万丈深渊。况且,下一次的测试也已经近在眼前,只能多下功夫了。
这时,爸爸走进来和我聊天,我静静等待着他来询问我的成绩。可爸爸似乎看出了什么,只说让我陪着他去阳台上走走。
阳台上,空气很是清新,天边也挂上了一道弯弯的彩虹。阳台上种植的花儿都显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爸爸指着那朵开得最艳的那朵花儿,说:“孩子,你看!她美吗?”我毫不犹豫地说:“是的,她很美。”爸爸又说:“你再仔细看看。”我走过去,突然发现,那饱满的花瓣下,也有已经枯萎了的花瓣。
“啊!”我不经意间叫出了声。我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爸爸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哪朵花是十全十美的呢?但他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不也一样绚丽多彩吗?你何必在历史上下太大的功夫而抛开你最喜欢的语文呢?”我看着那朵花,心中的难过已是荡然无存。我知道,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可以做到更优秀。
爸爸看着我豁然开朗的样子,笑着说:“如果你想提高历史成绩,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但其他学科也不要落下!”我点点头,回了房间。
我又重新返回阳台,将那盆花搬进屋,放在窗户边。我知道花儿和我一样都不是十全十美,但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每当拿起那张刚刚及格的历史试卷,想到爸爸的话,就会感到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父亲的几句话,是我走出失望的明灯,更是我心中的阳光,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点评】尽管这篇作文的素材略显普通,通过写父亲,来表达对父的歌颂,但作者饱含真情,运用细节描写,选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用真情实感来打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6:24;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与运用,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寻找回目】, 【补全对话】, 【阐释理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