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模拟试卷
展开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模拟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4)是故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5)面对磨难和沉沦,可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 ”来表达不能沉湎现状,向前看,新的必将取代旧的坚定的信念和豁达的情怀。
2.(12分)阅读下列词文,完成问题。
[甲]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甲]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北冥有鱼》节选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与[乙]文都以奇特的想象,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B.[甲]词与[乙]文都以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比喻之中。
C.[甲]词脱尘入圣,流露出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与旷达。
D.[乙]文汪洋恣肆,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4)[甲]词抒发了 的情感;[乙]文阐发了 的思想。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丰乐亭记(节选)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①其山川,道②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注释]①因为本……:于是就根据……。②道:称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②顾而乐之
(2)从文中看,丰乐亭和我们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三处相同之处。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丰乐亭”命名的由来。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说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③______?
④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政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但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政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的这种实事求是、虚心好学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⑤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提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经常向当时的“白丁”﹣﹣农夫、羊倌们求教。一些人知道后,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⑥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有“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胸怀,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不堪此任”,他便上奏皇上,要求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chēng目结舌,个个叹服。
⑦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知识,学到本领,增长才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ēng 目结舌
(2)对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缘事而发的开头来引出论点。
B.以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吸引读者。
C.用香菱学诗的故事来设置悬念。
D.举香菱学诗的事例来提供论据。
(3)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起衔接过渡作用的问句。
(4)第⑥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和 。从文中看,“不耻相师”的意思是 。
(5)请根据第⑤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日常生活实际中“不耻下问”的事例。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感恩停靠站
①高中读的是淡水一所学校,日日往返于淡水、台北两地。
②回想那一千多个日子,每天面对灰色的课堂,还有不间断的大小考试,正当豆蔻年华的我,对于那一天两次宛若小旅行的通勤之旅,却也无心欣赏。
③不过记忆中却有一段路是心灵长驻的地方,带给我无法抹去的回忆。
④当时我一贯搭乘指南五路公车返家,公车沿荒凸山壁缓缓行驶,经过一个大弯路,即可鸟瞰气势宏伟的关渡大桥,犹似深筑于深蓝的雾海里,每当行经此处,会让我不由得回过头去凝望两眼。
⑤这样的过程,在升上高二的某个盛夏周末,有了重大改变。
⑥这一天,我发现那路段除了有座关渡大桥,还多了一地金黄稻穗。那稻穗躺在滚热的柏油路面旁,戴着斗笠的农妇手持钉耙,在上头来回翻动。
⑦农妇身旁摆着一篮东西,衬着艳阳西晒,我见到一旁的大树迎风垂荡起金绿油亮的枝桠,煞是美丽,那一地的稻穗似乎更显金碧耀眼。
⑧往后的日子,我经常见到那农妇修长的身影,不知道她身边篮子里时而放一盒口香糖,时而放些裹满泥沙的地瓜,又时而放两罐咸酸菜,究竟有什么用处?
⑨直到毕业当天,我搭乘公车行经此处,公车司机突然停下车来,并打开车门问候。
⑩“又在忙罗?”
⑪“嘿!好巧今天你当班,我这里有一篮葡萄你拿去好了!又大又甜喔!”农妇拂去额间的汗珠子,立刻丢下钉耙,殷勤的举起那一篮硕大饱满的葡萄,推送给公车司机,黝黑的脸蛋露出朴拙的笑靥。
⑫“哎呀!这样不好啦!你不要每次都送我东西,这样我会很不好意思啦!”公车司机忙推却,但又担心因此延误车上久候的乘客,在盛情难却下,只好收下这份厚礼。
⑬司机发动公车,继续往前驶,车里的老伯伯与司机搭上话,从他们一问一答之间,我终于知道个中原委。
⑭原来那农妇的孩子某天骑脚踏车返校途中,经过关渡站,不慎被机车撞倒,机车骑士当场逃逸。这名从后方赶来的公车司机匆匆停下车,将小孩抱到车上,迳将公车开往附近医院,及时救回孩子的性命。
⑮双方谈话至此,我不自觉的从窗口回望那名身影渐渐渺小的农妇,那腼腆的背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随着午后吹拂的微风而更加鲜明……
⑯毕业后,我不曾返回校园,也未再行经那一路段,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不知他们彼此间是依然保持那份纯纯的情谊,还是早已物换星移人事全非?
⑰回首过去那三年的求学历程,回忆所剩无几,然而我仍旧记得,关渡站那农妇守候的身影,那一篮道不尽的感恩,以及那一地金黄的麦穗,它的浓情,世间无价,令人感怀不已。
(1)对第③段加点词语“一段路”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天两次宛若小旅行的通勤之旅
B.可鸟瞰气势宏伟的关渡大桥的那段路
C.稻穗躺在滚热的柏油路面上的那段路
D.关渡大桥旁一地金黄的麦穗的那段路
(2)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3)依据文意,简要概述第⑬段画线的“个中原委”。
(4)第⑮段画线句中“身影渐渐渺小”与“更加鲜明”是否矛盾?为什么?
(5)请结合文章结尾段的文字,简析这一段的妙处所在。
三、综合运用(12分)
6.(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剪纸艺术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隋唐时期,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材料二]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材料三]
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艺术。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创造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人们追求吉祥安康、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些朴素的愿望,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1)请为[材料二]拟定小标题。
(2)下列适合放入[材料一]的有 、 、 、 项。
A.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唐•杜甫《彭衙行》)
B.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李商隐《人日》)
C.吴越践王于行吉……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五代《武林梵志》)
D.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南宋•周密《志雅堂杂钞》)
E.嘉靖中制夹纱灯,刻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罩色,熔蜡徐染,用轻绍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明《苏州府志》)
F.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清《保定府志》)
(3)请分别用四字词语写出下列剪纸作品表达的美好意愿。
四、写作(60分)
7.(60分)题目:这,是我想要的
提示:题目中的“这”,可以指代一种精神品质,如宽容、谦逊、乐于助人、坚韧不拔……也可以指代事件的结果,如:父母和好如初;群体的齐心协力;我赢得了胜利(成功);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4)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5)面对磨难和沉沦,可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来表达不能沉湎现状,向前看,新的必将取代旧的坚定的信念和豁达的情怀。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琴瑟友之
(2)露从今夜白
(3)心忧炭贱愿天寒
(4)学然后知不足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2.(12分)阅读下列词文,完成问题。
[甲]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甲]词的作者,是 宋 (朝代)的 苏轼 (人名)。《北冥有鱼》节选自《 庄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甲]词与[乙]文都以奇特的想象,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B.[甲]词与[乙]文都以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比喻之中。
C.[甲]词脱尘入圣,流露出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与旷达。
D.[乙]文汪洋恣肆,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4)[甲]词抒发了 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 的情感;[乙]文阐发了 志存高远,追求精神自由 的思想。
【分析】译文:
【甲】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乙】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水调歌头》的作者是北宋的苏轼;《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句中重点词有: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ACD.正确;
B.有误,[乙]文以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比喻之中。甲文没有寓说理于比喻之中。
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甲】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但愿人长久”,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作者想象丰富,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乙】文作者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精神的自由。
答案:
(1)宋 苏轼 庄子。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B
(4)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志存高远,追求精神自由。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丰乐亭记(节选)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①其山川,道②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注释]①因为本……:于是就根据……。②道:称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找到
②顾而乐之 环顾,四顾
(2)从文中看,丰乐亭和我们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三处相同之处。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丰乐亭”命名的由来。
【分析】参考译文: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得:找到。
②句意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顾:环顾,四顾。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四时之景,无不可爱”等描写来看,丰乐亭和醉翁亭的相同点是山美、水秀、四时之景不同。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其上则丰山”“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可知,作者取名“丰乐亭”是因为这座亭建在“丰山”上,作者想让百姓明白能享受丰年安乐的原因。
答案:
(1)①找到; ②环顾,四顾
(2)山美; 水清(水秀); 四时之景不同。
(3)这座亭建在“丰山”上,作者想让百姓明白能享受丰年安乐的原因。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说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③______?
④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政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但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政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的这种实事求是、虚心好学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⑤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提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经常向当时的“白丁”﹣﹣农夫、羊倌们求教。一些人知道后,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⑥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有“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胸怀,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不堪此任”,他便上奏皇上,要求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chēng目结舌,个个叹服。
⑦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知识,学到本领,增长才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ēng 瞠 目结舌
(2)对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以缘事而发的开头来引出论点。
B.以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吸引读者。
C.用香菱学诗的故事来设置悬念。
D.举香菱学诗的事例来提供论据。
(3)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起衔接过渡作用的问句。
(4)第⑥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 和 举例论证 。从文中看,“不耻相师”的意思是 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 。
(5)请根据第⑤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日常生活实际中“不耻下问”的事例。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从《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的故事说起,引出中心论点“要虚心好学”,接着从不耻不知、不耻下问、不耻相师三方面阐述了什么才是虚心好学,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在书写注意“瞠”是“目”字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开头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本文第①段从《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写起,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虚心好学,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做为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补出过渡句的能力。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根据第②段“要虚心好学”和第③④⑤⑥段的段首句可知,横线线上补出以下语句:怎样做到虚心好学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虚心好学呢?虚心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如何表现虚心好学呢?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词意的能力。引用古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话和陆游“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古诗是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张曜的例子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不耻相师”的意思是: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
(5)本题考查学生补出论据的能力。“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列举示例时,必须把握好“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个关键条件。示例:我的爷爷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但是,他还经常向我请教有关手机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奶奶问他:“你怎么还向孙子求教?”爷爷说:“要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啊!”
答案:
(1)瞠
(2)C
(3)怎样做到虚心好学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虚心好学呢?) (虚心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如何表现虚心好学呢?)
(4)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
(5)示例:我的爷爷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但是,他还经常向我请教有关手机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奶奶问他:“你怎么还向孙子求教?”爷爷说:“要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啊!”
【点评】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章列举了什么什么的事例,具体地有力地证明了什么什么的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信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某某,证明某某的论点,进而证明了什么什么的中心论点,增加了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什么什么比作什么什么,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把什么什么与什么什么对比,使之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强调了什么什么的论点。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感恩停靠站
①高中读的是淡水一所学校,日日往返于淡水、台北两地。
②回想那一千多个日子,每天面对灰色的课堂,还有不间断的大小考试,正当豆蔻年华的我,对于那一天两次宛若小旅行的通勤之旅,却也无心欣赏。
③不过记忆中却有一段路是心灵长驻的地方,带给我无法抹去的回忆。
④当时我一贯搭乘指南五路公车返家,公车沿荒凸山壁缓缓行驶,经过一个大弯路,即可鸟瞰气势宏伟的关渡大桥,犹似深筑于深蓝的雾海里,每当行经此处,会让我不由得回过头去凝望两眼。
⑤这样的过程,在升上高二的某个盛夏周末,有了重大改变。
⑥这一天,我发现那路段除了有座关渡大桥,还多了一地金黄稻穗。那稻穗躺在滚热的柏油路面旁,戴着斗笠的农妇手持钉耙,在上头来回翻动。
⑦农妇身旁摆着一篮东西,衬着艳阳西晒,我见到一旁的大树迎风垂荡起金绿油亮的枝桠,煞是美丽,那一地的稻穗似乎更显金碧耀眼。
⑧往后的日子,我经常见到那农妇修长的身影,不知道她身边篮子里时而放一盒口香糖,时而放些裹满泥沙的地瓜,又时而放两罐咸酸菜,究竟有什么用处?
⑨直到毕业当天,我搭乘公车行经此处,公车司机突然停下车来,并打开车门问候。
⑩“又在忙罗?”
⑪“嘿!好巧今天你当班,我这里有一篮葡萄你拿去好了!又大又甜喔!”农妇拂去额间的汗珠子,立刻丢下钉耙,殷勤的举起那一篮硕大饱满的葡萄,推送给公车司机,黝黑的脸蛋露出朴拙的笑靥。
⑫“哎呀!这样不好啦!你不要每次都送我东西,这样我会很不好意思啦!”公车司机忙推却,但又担心因此延误车上久候的乘客,在盛情难却下,只好收下这份厚礼。
⑬司机发动公车,继续往前驶,车里的老伯伯与司机搭上话,从他们一问一答之间,我终于知道个中原委。
⑭原来那农妇的孩子某天骑脚踏车返校途中,经过关渡站,不慎被机车撞倒,机车骑士当场逃逸。这名从后方赶来的公车司机匆匆停下车,将小孩抱到车上,迳将公车开往附近医院,及时救回孩子的性命。
⑮双方谈话至此,我不自觉的从窗口回望那名身影渐渐渺小的农妇,那腼腆的背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随着午后吹拂的微风而更加鲜明……
⑯毕业后,我不曾返回校园,也未再行经那一路段,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不知他们彼此间是依然保持那份纯纯的情谊,还是早已物换星移人事全非?
⑰回首过去那三年的求学历程,回忆所剩无几,然而我仍旧记得,关渡站那农妇守候的身影,那一篮道不尽的感恩,以及那一地金黄的麦穗,它的浓情,世间无价,令人感怀不已。
(1)对第③段加点词语“一段路”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那一天两次宛若小旅行的通勤之旅
B.可鸟瞰气势宏伟的关渡大桥的那段路
C.稻穗躺在滚热的柏油路面上的那段路
D.关渡大桥旁一地金黄的麦穗的那段路
(2)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 环境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渲染了艳阳西晒下的美丽氛围,映衬出农妇的美丽心灵,引出下文农妇长久地感恩司机的故事 。
(3)依据文意,简要概述第⑬段画线的“个中原委”。
(4)第⑮段画线句中“身影渐渐渺小”与“更加鲜明”是否矛盾?为什么?
(5)请结合文章结尾段的文字,简析这一段的妙处所在。
【分析】本文讲述了公交车司机救助小孩,孩子的母亲感恩司机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浓情。
【解答】(1)本题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第③段提及“记忆中却有一段路是心灵长驻的地方”,后文则开始叙述司机将农妇的小孩儿送到医院,农妇对司机表示感谢的事情。“我”看到农妇对司机的回报是发生在关渡大桥旁一地金黄的麦穗的那段路。
故选:D。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我见到一旁的大树迎风垂荡起金绿油亮的枝桠,煞是美丽,那一地的稻穗似乎更显金碧耀眼”主要描写的是枝桠和稻穗,因此本句主要运用了环境描写。此时艳阳西晒,金绿油亮的枝桠,金碧耀眼的稻穗,如此美丽。美好的环境,衬托出了美好的氛围,而农妇身处其中,美好的环境也映衬出农妇美丽的心灵,引出下文农妇长久地感恩司机的故事。
(3)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第⑬段“从他们一问一答之间,我终于知道个中原委”引出下文,因此从下文第⑭段概括即可。第⑭段交代了公车司机及时救回孩子的性命,孩子的母亲经常守候车站,送礼致谢感恩。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观点,再结合内容阐述理由。“我”坐在车上,车渐行渐远,农妇的身影自然会渐渐地变渺小,而农妇懂得感恩司机,她的形象在“我”的心里越来越鲜明,因此不矛盾。
(5)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理解段落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那一篮道不尽的感恩,以及那一地金黄的麦穗,它的浓情,世间无价,令人感怀不已”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之情,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感恩之情,人性的真善美,点出了文章主旨。从结构上看,与开头部分的“不过记忆中却有一段路是心灵长驻的地方,带给我无法抹去的回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答案:
(1)D
(2)环境;渲染了艳阳西晒下的美丽氛围,映衬出农妇的美丽心灵,引出下文农妇长久地感恩司机的故事
(3)公车司机及时救回孩子的性命,孩子的母亲经常守候车站,送礼致谢感恩。
(4)不矛盾。随着车子的渐行渐远,农妇的身影自然也就越来越小了。但是,农妇感恩司机的举动,在“我的心里”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难以忘怀。
(5)①结尾段运用了首尾呼应的艺术手法,呼应了开头部分的“不过记忆中却有一段路是心灵长驻的地方,带给我无法抹去的回忆”。
②结尾段中“一篮道不尽的感恩,以及那一地金黄的麦穗”寓意含蓄而深邃。“一篮道不尽的感恩”,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意,“一地金黄的麦穗”,则是令人感受到金色的阳光下人性真善美的光辉闪耀。
③结尾段中“它的浓情,世间无价”,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之情,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感恩之情,都是最可宝贵的情感。这是文章的主旨,卒章显志,妙不可言。
【点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
1.渲染 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2.交代人物身份;
3.衬托人物心理;
4.说明人物所在环境;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三、综合运用(12分)
6.(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剪纸艺术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隋唐时期,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材料二]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材料三]
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艺术。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创造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人们追求吉祥安康、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些朴素的愿望,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1)请为[材料二]拟定小标题。
(2)下列适合放入[材料一]的有 A 、 B 、 D 、 E 项。
A.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唐•杜甫《彭衙行》)
B.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李商隐《人日》)
C.吴越践王于行吉……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五代《武林梵志》)
D.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南宋•周密《志雅堂杂钞》)
E.嘉靖中制夹纱灯,刻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罩色,熔蜡徐染,用轻绍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明《苏州府志》)
F.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清《保定府志》)
(3)请分别用四字词语写出下列剪纸作品表达的美好意愿。
【分析】本题是关于剪纸艺术的材料阅读题。分别考查了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图文转化的能力。
【解答】(1)拟写小标题,需要整体把握材料二的内容,并参照图片中的句式进行总结。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从时间长度、应用的范围等方面说明剪纸艺术应用十分广泛。参考“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剪纸艺术的象征意义”的句式,可拟写标题为:剪纸艺术的广泛运用。
(2)解答本题需要理解诗句意思,并且与材料一中的内容相匹配。
ABDE.四项均可放入材料一中;
C.不能放入材料一,该项诗句是五代时期的诗句,材料一介绍剪纸艺术历史时未提到五代这一时期;
F.不能放入材料一,该项诗句主要写的是石女剪纸艺术高,和材料一介绍剪纸艺术历史的内容不相符。
故选:ABDE。
(3)解答本题要明确剪纸作品要表达的内容,还要注意用四个字进行总结。第一幅从“全家福”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要表达的希望家庭幸福、平安的意愿,可概括为:幸福安康。第二幅是表现的是一位女子在练剑,可以围绕强身健体进行总结,如:闻鸡起舞、强身健体、武艺高强。
答案:
(1)剪纸艺术的广泛运用
(2)ABDE
(3)示例:①幸福安康(全家福安)
②闻鸡起舞(强身健体)(武艺高强)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60分)
7.(60分)题目:这,是我想要的
提示:题目中的“这”,可以指代一种精神品质,如宽容、谦逊、乐于助人、坚韧不拔……也可以指代事件的结果,如:父母和好如初;群体的齐心协力;我赢得了胜利(成功);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是我想要的”,口语化的命题,不设审题障碍。“这”不是“那”,“是”表示肯定,语气坚定。什么是你“想要的”?“自信”“乐观”“宽容”“谦逊”“乐于助人”“坚韧不拔”等品质,“幸福”“友谊”“成功”“快乐”等结果都可以入文,非常宽泛。写作时确定“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想要这个,得到后感受心情是怎样的。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要写出真情实感。
【解答】
这,是我想要的
走回远离已久、多彩多味的老街,那里有金属光芒和太阳温度的年月。
时间的车轮嘀嘀嗒嗒,碰碎了一地的流年,撞碎了满城的记忆。古老的青石板上痕迹斑驳,苔藓碧绿,街边仍旧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匾额上落着星星点点的灰尘,古风氤氲。在那里,我看见了生命最原本的姿态。
弯腰,把时间扶起。
童年的老街,万般过客皆无影,唯有你守候,成为亘古的留念。那时的旧式自行车,是我儿时最爱的东西。我总喜欢坐在旧式自行车的前杠上,爷爷用强有力的双手握住车头,稳稳当当地前进。那时真得慢呀,可以看见路边一草一木的模样,那也许就是老街的慢姿态,我最向往的。
那时的日子真得很慢,慢到只够爱一个人。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从那速度原本并不快的自行车上跳下来,还不忘向后做个鬼脸。爷爷也只能无奈地放慢脚步,一只脚离开脚蹬,把住平衡后再缓慢下车,将车放在路边,牵起我的小手走进集市。
爷爷带我走进那家馄饨小店,点上一碗两块钱的馄饨,够我一个人吃上好久。我总是熟络地拿起勺子舀起馄饨便往嘴里塞,嘴里满满的,也不忘和爷爷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爷爷也总是看着我吃,笑而不语。淳朴的店老板用简单的做法,让味蕾的记忆还原成生活的暖意。离胃最近的地方是心,胃暖,则心安。
爷爷总会用他温暖而宽厚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慢悠悠地在街上转,让我充分领悟到什么是岁月静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需很慢的日色来见证。爷爷每次都会为我买上一串糖葫芦,无论怎么吃都不会腻,后来才发现,我贪恋的不过是停留在上面的生活的暖意,以及那最原始的慢姿态。
再次回到老街,看见以前的老人和从前一样躺在藤椅上,慢悠悠地晒着太阳,顿觉温暖缠绵,意犹未尽。原来隔着岁月的尘埃,人生依然可以简单若此,却又丰盛无比。
我又回到爱的时光里,像爷爷那样不紧不慢地走,每一步都抵达自己的内心。这,是我想要的生活。
【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姿态,或丰富多彩,或宁静淡泊,而作者心之所向的美好生活,却是融入进一种美好的氛围中。在那段充满温情的慢时光里,有童年,有老街,更有关于爷爷的情感记忆,读来让人感到温暖。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6:22;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B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B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