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77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77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77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 填空题。 (20 分)
1.填符号:“>”“<”或“=”。
60÷6+4_____60÷(6+3)
340﹣46﹣57_____340﹣(46+57)
93﹣27÷3_____(93﹣27)÷3
120+60÷12_____(120+60)÷12
2.,如果扩大为原来的3倍,不变,积是(______);如果乘5,除以5,积是(______)。
3.计算(38+27÷3)×23时,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最后算(______)法。
4.买10千克大米需要28.6元,买1000千克同样的大米需要(______)元。
5.观察物体。(注意写出全部答案)
(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________)。
(2)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________)。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________)。
6.国家旅游局统计发布: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市场接待旅客一亿六千四百万人次,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亿。
7.x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x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有(______)条对称轴。
9.在三角形中,已知∠1 = 450 ,∠2 = 550,那么∠3 =(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是300,另一个锐角是( )。
10.25975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_)亿.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大于0.6而小于0.7的三位小数有( )。
A.9个 B.10个 C.99个 D.无数个
12.甜甜本学期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分别是85分、93分、94分、88分,用一个公平的成绩来代表甜甜本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
A.88 B.90 C.92
13.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A.10.01 B.9.998 C.9.9 D.10.10
14.下面各数中,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0.001 B.50.03 C.0.710
15.小华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这句话中“每分行200米”是( )。
A.路程 B.速度 C.时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小数加减时要末尾对齐.(_____)
17.45×99+45和28×101-28都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____)
18.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______)
19.三根小棒(5cm,6cm,7dm)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______)
20.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________)
四、 计算题。 (28 分)
21.直接写得数。
150×3= 90×70= 210-90= 50×210= 4600000=( )万
0×38= 60×50= 12×500= 125×24= 5200000000=( )亿
22.用竖式计算
750×46= 403×93= 185×58= 460×70
五、 作图题。 (8 分)
23.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妈妈买了一桶花生油,连桶共重3.3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8千克,你知道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吗?桶有多重?
25.今年五一劳动节,四年级(2)班54名同学和李老师一起到桐梓“花海”去赏花,买票时他看到“花海”对团体票有优惠,原来每人每张票20元,现在购买一张150元的团体票可以让10人进去,请你帮李老师设计一下怎样买票更划算,他们师生一共要花多少钱?
26.胡老师要乘出租车去教育局开会,全程5.4千米。胡老师要付多少元车费?
27.一个宽15米的长方形花圃,由于扩建,宽增加了8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增加了240平方米。这个花圃扩建以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28.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29.一个修路队,第一天修路52.2米,第二天修路长度是第一天的1.6倍,两天共修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
1、> = > >
【详解】试题分析: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按照此运算顺序,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求解.
解:(1)60÷6+4
=10+4
=14
60÷(6+3)
=60÷9
=
14>
所以:60÷6+4>60÷(6+3)
(2)340﹣46﹣57
=294﹣57
=237
340﹣(46+57)
=340﹣103
=237
237=237
所以:340﹣46﹣57=340﹣(46+57)
(3)93﹣27÷3
=93﹣9
=84
(93﹣27)÷3
=66÷3
=22
84>22
所以:93﹣27÷3>(93﹣27)÷3;
(4)10+60÷1
=10+5
=15
(10+60)÷1
=180÷1
=15
15>15
所以:10+60÷1>(10+60)÷1.
故答案为>,=>,>.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算式的计算顺序,根据计算顺序求出结果,再比较.
2、948 31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如果扩大为原来的3倍,不变,积扩大3倍,是;如果乘5,除以5,积不变,仍是316。
故答案为:948,316。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3、除 加 乘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由此解答。
【详解】观察算式符号特点,发现有小括号,而且小括号里有加法有除法,仍然按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所以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故答案为:除;加;乘。
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里需注意如果括号里出现多级运算,仍然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来计算。
4、2860
【分析】首先根据买10千克大米需要28.6元,用28.6除以10,求出买1千克大米需要多少钱;最后用买1千克大米需要的钱乘1000,求出买1000千克同样的大米需要多少钱。
【详解】28.6÷10×1000
=2.86×1000
=2860(元)
买10千克大米需要28.6元,买1000千克同样的大米需要2860元。
本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求出买1千克大米需要多少钱是解题的关键。
5、(2)(3)(5) (1)(4)(6) (1)(2)(4)(6)
【分析】逐一观察图形可知,从前面看:(1)(4)(6)是一样的,都是一层,有三个正方形;(2)(3)(5)是一样的,都是一层,有两个正方形。从左面看:(1)(2)(4)(6)是一样的,都是一层,有两个正方形;(3)(5)是一样的,都是一层,有三个正方形。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第一小题: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也就是一层共两个正方形,符合要求的物体有(2)(3)(5)。
第二小题: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也就是一层共三个正方形,符合要求的物体有(1)(4)(6)。
第三小题: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也就是一层共两个正方形,符合要求的物体有(1)(2)(4)(6)。
故答案为:(2)(3)(5);
(1)(4)(6);
(1)(2)(4)(6)。
此题考查学生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能力,明确观察的方向,观察的图形有几层,确定出每层正方形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关键要有空间观念。
6、164000000 16400 2
【解析】略
7、x-1 x+1
【分析】x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与x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比x少1的数和比x多1的数,即x-1和x+1。
【详解】x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x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x-1和x+1。
故答案为:x-1;x+1。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与x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比x少1的数和比x多1的数。
8、3
【分析】在等腰三角形中,2个底角是相等的,这里用180°减去60°就是两个底角的和,再除以2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进而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别,及其对称轴的条数。
【详解】(180°-60°)÷2
=120°÷2
=6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考察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对称轴数量的确定,等腰三角形有60度角,就是等边三角形。
9、80°,60°
【解析】略
10、25.975亿 25.98亿
【详解】略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C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大于0.6而小于0.7的三位小数有0.601,0.602,0.603,0.604,0.655,0.606,0.607,0.608,0.609,0.610…0.699。这样的小数有99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大于0.6而小于0.7的三位小数有99个。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比较大小方法的应用。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是几位小数时,在两个小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12、B
【分析】首先把甜甜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相加,然后再除以4,求出甜甜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即可解答。
【详解】用平均分可以比较公平的代表甜甜本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85+93+94+88)÷4
=360÷4
=90(分)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
13、B
【分析】要找出与10最接近的数,用10与选项中的四个数分别相减,差越小,则这个数就越接近10,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A.10.01-10=0.01
B.10-9.998=0.002
C.10-9.9=0.1
D.10.10-10=0.10
因为0.002<0.01<0.1=0.10,所以9.998与10最接近。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减法以及比较大小,需要注意的是在减法运算中用大数减去小数。
14、C
【解析】略
15、B
【分析】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每分行多少米,每秒行驶多少米等等都是速度的表示方式。
【详解】小华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这句话中“每分行200米”是速度。
故答案为:B。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这个的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详解】小数加减时,要小数点对齐,这样才能相同数位对齐.
17、√
【解析】略
18、×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所有的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它的一般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三角形不一定都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定义来判断轴对称图形。
19、正确
【详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0、×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不能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
故判断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不代表个体。
四、 计算题。 (28 分)
21、450;6300;120;10500;460;
0;3000;6000;3000;52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根据乘法的意义,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把4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个级里4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把52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把个级和万级里8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
其它算式按照数的四则运算的方法,计算得解。
【详解】150×3=450;90×70=6300;210-90=120;50×210=10500;4600000=(460)万;
0×38=0;60×50=3000;12×500=6000;125×24=3000;5200000000=(52)亿。
故答案为:450;6300;120;10500;460;
0;3000;6000;3000;52。
此题考查看算式直接写得数以及整数的改写方法。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符号的特点,灵活选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22、34500, 37479, 10730, 32200
【详解】略
五、 作图题。 (8 分)
23、
【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补全轴对称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油3千克,桶0.3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去一半油后,这桶花生油的重量减少了3.3-1.8千克,即这桶油的一半重3.3-1.8千克,进而求出这桶油原来的重量。用连桶一共的重量减去原来油的重量,求得的差即为桶的重量。
【详解】3.3-1.8=1.5(千克)
1.5+1.5=3(千克)
3.3-3=0.3(千克)
答:这桶油原来有3千克,桶有0.3千克。
明确这桶油的一半重1.5千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850元
【解析】买5张团体票和5张个人票最划算
150×5+20×5
=850(元)
答:买5张团体票和5张个人票最划算,他们师生一共要花850元
26、12.5元
【分析】3千米以内的钱数8元,加上超过3千米的路程与1.5元的乘积,结果就是胡老师该付的车费。
【详解】5.4-3=2.4(千米)
3×1.5+8
=4.5+8
=12.5(元)
答:胡老师要付12.5元车费。
认真审题,注意题中所给的条件,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
27、;平方米
【分析】先用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宽即可求出原来的长,然后依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
(240÷8)×(15+8)
=30×23
=690(平方米)
答:这个花圃扩建以后的面积是690平方米。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求出原来的长。
28、
【分析】把全长看成单位“1”,用全长减去第一天修的分率,再减去第二天修的分率就是剩下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详解】1--==
答:还剩全长的。
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也可用单位“1”减去两天一共修了几分之几,即1-(+)。
29、135.72米
【分析】两天共修路的长度=第一天修路的长度+第二天修路的长度,其中第二天修路的长度=第二天修路的长度×第二天修路长度是第一天的倍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52.2+52.2×1.6
=52.2+83.52
=135.72(米)
答:两天共修路135.72米。
本题考查的是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计算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