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天宫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需要通过航天食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
A.面包 B.金枪鱼 C.蔬菜罐头 D.酱萝卜
2.下列物质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北京冬奥会使用的冰球——合成橡胶
B.“奋斗者” 号潜水艇载人舱的抗压材料——新型钛合金
C.我国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跑车使用的减重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D.航天服的内衣舒适层材料(质地柔软、吸湿性和透气性良好)——棉针织品
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作食品制冷剂 B.用小苏打作面点发酵剂
C.咀嚼米饭时感到有甜味 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
4.核污水中的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 B. C. D.
5.氢气与乙烯在催化剂金属镍表面反应生成乙烷,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的化学式为2CH3
C.金属镍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1:15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F-的是:
A. B. C. D.
7.能够用扇闻法在瓶口检验气体气味的原因是
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分子能够进一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加入的“液氯”是混合物 D.自来水中可能存在Cl-
9.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属于碱
B.乙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乙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1
D.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测pH,若小于7则为酸雨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鉴别NH4Cl和Na2SO4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CO3
滴加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11.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烧煤会导致酸雨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管道煤气报警器应装在炉灶下方 D.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1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 ℃,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分别向装有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两种溶液都变红色
两种溶液都是碱性溶液
C
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
金属X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
X属于“H前金属”
D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迅速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5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A.A B.B C.C D.D
14.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比赛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探究硫酸铜溶液的催化效果与其浓度有关
B.乙实验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丙实验可除去CO2、CO混合气体中的CO
D.丁实验中,若干冷烧杯中出现水珠,则燃烧的气体一定是H2
二、填空题
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作为冷冻设备、家用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Cl),氯原子一旦进入大气层就会不断消耗其中的臭氧,其循环示意图如下,
(1)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上述循环反应的结果导致臭氧不断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最终破坏臭氧层。
(4)分析上述反应循环,氯原子可看作是在反应过程中的___________,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实验题
16.熟石灰是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物,其溶液俗称石灰水。某小组用石灰水做了一些实验探究。
(1)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相关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
①甲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往乙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如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写出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③丙实验结束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并用pH传感器测得下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C段没有观察到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7.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
A.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黄金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C.沙子可通过化学反应变成黄金 D.黄金由原子构成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铁釜”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则可得到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先分解生成氧化锌,再被还原成锌。“煤”在该生产过程中有两个作用(均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18.难溶性杂卤石属于“呆矿”,主要成分有K2SO4、MgSO4、CaSO4、不溶性杂质等(假设不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为能充分利用资源,某工厂用溶浸法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除烧杯外,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请写出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适量稀H2SO4”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使用Ca(OH)2溶液和K2CO3溶液对杂卤石经过“溶浸”时,为探索提高杂卤石浸取率的最佳生产条件,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温度℃
Ca(OH)2用量/g
K+浸取率/%
a
25
2.5
72.4
b
40
2.5
86.55
c
40
3
90.02
d
60
3
91.98
c
X
Y
91.45
①从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应选择a-d中的实验_________(填编号)为最佳生产条件。
②推测实验e中的X、Y的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编号)。
A.50;3 B.30;3 C.35;2.5 D.60;2.5
(5)若生产中消耗了10%稀H2SO4c吨,“溶浸”和“继续溶浸”过程中产生K2SO4b吨,则理论上,a吨杂卤石中含有硫酸钾___________吨(计算结果用含有相对分子质量和字母的计算式表达)。
六、实验题
19.研究表明,除二氧化锰外,许多金属氧化物都对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明①中发生了上述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待上述实验结束后(已充分反应),小明从①的试管中提取回收氧化铁,其操作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小红向②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得到混合物M。
(3)利用回收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气制备实验。
从图2中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进行___________检查,然后向装置中先后放入___________(填试剂)就可以在导管口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充分反应后装置内剩余混合物N。
(4)把混合物M和N在同一个烧杯中混合后倒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七、流程题
20.锂电池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用途最最广泛的电池。碳酸锂是生产金属锂制品的基础材料,以β锂辉石为原料,用硫酸培烧法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部分试剂与细节已略去)如图:
(1)β锂辉石中,金属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锂,此外一定还含有杂质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酸化焙烧”步骤中氧化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沉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表为Li2CO3与Na2SO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数据,据此判断: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Na2SO4
5.0
19.4
48.8
45.3
43.7
42.5
①“沉锂”应在较___________(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②在“析钠”步骤中,得到Na2SO4晶体的方法为:___________。
③“余液”中含有Na2CO3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面包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金枪鱼是鱼肉类,富含蛋白质,故B符合题意;
C、蔬菜罐头富含维生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酱萝卜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北京冬奧会使用的冰球——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奋斗者” 号潜水艇载人舱的抗压材料——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我国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跑车使用的减重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航天服的内衣舒适层材料(质地柔软、吸湿性和透气性良好)——棉针织品,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A、用干冰作食品制冷剂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用小苏打作面点发酵剂利用的是小苏打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故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咀嚼米饭时感到有甜味是生成了葡萄糖,故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为 醋酸与碳酸钙、与氢氧化镁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则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图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H2C2H6,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乙烷的化学式是C2H6,故B不正确;
C、金属镍为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故C正确;
D、由上述信息可知,氢气和乙烷质量比是2:30=1:15,故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质子数为10,且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明是。故A错误;
B、质子数为13,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说明是。故B错误;
C、质子数为9,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说明是。故C正确;
D、质子数为11,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说明是。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能够用扇闻法在瓶口检验气体气味的原因是分子总在不断运动,具有气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气味,故选A。
8.C
【详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故选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故选项正确;
C、液氯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步骤III中加入液氯杀菌消毒,故自来水中可能存在Cl-,故选项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乙酸为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H+)的化合物,乙酸属于酸,故A错误;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或更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乙酸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乙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2×2):(16×2)=3:4,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会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钠和熟石灰不反应,无现象,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 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和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会形成酸雨,所以大量烧煤会导致酸雨,此选项正确;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此选项正确;
C. 管道煤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报警器应装在炉灶上方,此选项错误;
D.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故B错误;
C、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②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
D、t2 ℃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 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 ℃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塑料瓶变瘪是因为瓶内二氧化碳减少,瓶内气压变小,故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与氯化钠不反应,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减少,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分别向装有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振荡,两种溶液都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是碱性溶液,故B正确,符合题意;
C、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金属X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金属X比银活泼,但不一定为“H前金属”,也可能是铜等氢后金属,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迅速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50℃的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无法确定50℃时,KCl的溶解度,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A、该实验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硫酸铜溶液的催化效果与其浓度有关,不符合题意;
B、乙实验中,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木屑会先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除去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丁中若干冷烧杯中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水,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一定是氢气,如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1)O3
(2)2ClOCl2O2
(3)O2
(4)催化剂
【详解】(1)臭氧的化学式为O3;
(2)根据题给信息,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ClOCl2O2;
(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上述循环反应的结果导致臭氧不断转化为O2,最终破坏臭氧层。
(4)分析上述反应循环,氯原子在反应过程中个数不变,没有消耗,因此氯原子可看作是在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
16.(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aCl2,NaCl/NaCl,CaCl2 10
(2) 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的pH有明显的变化
【详解】(1)①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接着甲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显中性遇酚酞不变色,所以若酸碱恰好完全中和观察到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
②ab段反应结束后,b点溶液显中性,所以b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没有反应的氯化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应化学式为:CaCl2、NaCl。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③设:丙实验结束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x。
答:丙实验结束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0g。
(2)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的pH有明显的变化。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BC段没有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对应方程式为。
17.(1)AB
(2)
(3) 、 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
【详解】(1)A、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故A正确;
B、黄金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故B正确;
C、沙子不能变成黄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黄金由原子构成,但从“沙里淘金”中不能得出,故D错误;
故选AB;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3)①反应区中,煤中的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放热,提供热量,化学方程式为:;碳和氧化锌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将氧化锌还原成锌,化学方程式为:;
②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
18.(1)玻璃棒、漏斗
(2)Mg(OH)2、CaCO3
(3)K2CO3+H2SO4=K2SO4+CO2↑+H2O、
(4) d D
(5)设理论上,a吨杂卤石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由题意得:
x=
【详解】(1)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除烧杯外,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
(2)氢氧化钙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钙,碳酸钾与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钾,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所以固体B中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其化学式为:Mg(OH)2、CaCO3;
(3)溶液中含有碳酸钾和生成的氢氧化钾,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CO2↑+H2O,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根据题目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钾离子浸出率增高,从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应选择a-d中的实验可以看出60℃,3gCa(OH)2时K+浸取率,为最佳生产条件,故选:d;
②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实验e与实验d形成对比实验,X温度应为60℃相同温度下不同氢氧化钙的质量,故选:D;
(5)见答案。
19.(1) ②中红热的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 溶解、过滤、分离出固体洗涤、烘干
(3) D 气密性 氧化铁、过氧化氢
(4)固体溶解,生成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详解】(1)已知,除二氧化锰外,许多金属氧化物都对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氯酸钾在氧化铁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证明①中发生了反应生成氧气的现象为②中红热的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氯化钾溶于水、氧化铁不溶于水,从①的试管中提取回收氧化铁,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其操作过程主要是溶解、过滤、分离出固体洗涤、烘干;②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
(3)图示装置均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氧气,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装置D,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从图2中选择装置D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装置漏气,然后向装置中先放入固体药品氧化铁、再放入液体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就可以在导管口获得平稳的氧气流;
(4)混合物M中含有生成的碳酸钡沉淀、N中含有催化剂氧化铁,混合后倒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碳酸钡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生成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0.(1)
(2)
(3)
(4) 高 降温结晶 、
【详解】(1)由工艺流程中的“除镁除钙”可知滤液中有镁离子、钙离子,钙离子可能来自与酸反应所得,由此可推断β锂辉石一定含有镁元素,因为金属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由此可知β锂辉石中一定还含有杂质氧化镁,故填:;
(2)氧化锂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沉锂”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锂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较高温度下,在水中溶解量较少,有利于固体析出,故填:高;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得到晶体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填:降温结晶;
③余液是析出晶体和晶体所得液体,余液是和的饱和溶液,因此余液中含有和,故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是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是要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9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