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列夫托尔斯泰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8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文中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2.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是的,他就是托尔斯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茨威格所写的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
1.资料链接。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背景链接。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3.文体知识。
传记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从创作方法上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正音释词。
(1)读准字音。
(2)词语解释。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三、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
2.在托尔斯泰的这幅肖像画中,作者重点描绘的是哪个部位?
明确:眼睛
3.哪些段落是重点描绘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第6-9自然段
4.明确每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第一段:须发的特点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
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与人生的不幸
5.理清思路。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形”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神”
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四、研读赏析
(一)赏析1—5段
●内容感知
1.概括他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
明确:多毛,浓密的胡须
2.你能找出多少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吗?
明确:胡子:“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第1段)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第1段)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第1段)
头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第1段)
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第2段)
面部特征:
额头:像树柴
皮肤 :脏、缺少光泽、像村舍外墙----丑陋
耳朵 :招风耳
脸颊 :凹陷
嘴唇 :厚
面容表情:忧郁、愚钝和压抑、没有光彩
长相平平:穿戴、职业、在事实上说明
拜访者的态度:疑惑、惊讶、尴尬
●语言赏析
1.如何理解第2段中“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 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谈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交代了上文肖像描写的目的,就“引向内心世界”。它启示我们: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再现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2.第2段“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这几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分别对托尔斯泰的额头、皮肤、鼻子、耳朵和嘴唇进行了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致地刻画出他的面部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3.如何理解第3段中“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中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智慧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这句话明贬实褒,刻意强调托尔斯泰相貌的平庸,是为了突出他的智慧。
4.如何理解第3段中“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这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其中,“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这地解冻”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地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去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晚年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比作“悲凉之地解冻”,形象地揭示了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
5.第4段“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句话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他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心系平民,已经和俄国人民融为一体了,是俄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6.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穿戴、职业、社会角色三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
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7.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形成强烈的反差,给拜访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这个段落删除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身材矮小敦实;语言平和、随便;待客热情。
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承上启下,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8.第5段“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这句话生动描写了来访者的心理、神态,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生动描写来访者亲眼见到托尔斯泰时的心理、神态,突出来访者的失望,侧面写出托尔斯泰容貌的平常,为下文的“扬”蓄势。
●综合分析
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一是说明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
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二)赏析6—9段
●内容感知
1.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______。(眼睛)
2.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含义。
眼睛: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第7段)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第8段)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第8段)
眼神:“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第6段)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第6段)
●综合分析
◆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语言赏析
※品析6、7段
1.第6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托尔斯泰的目光目的是什么?
明确: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他的双眼充分以表现了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局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提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作者运用明喻和夸张来描绘托翁的目光是为了体现其目光的敏锐与犀利,具有准确而深刻的洞察力。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有一百只眼珠。”这第7段结尾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夸张
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运用夸张的手法,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品析第8段
1.如何理解第8段中“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眼睛的非同寻常,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2.第8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托尔 斯泰的文学创作来自于他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他又用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说明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既看到了某些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也看到了某些道德败坏的人的内心。
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这里运用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品析第9段
1.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明确:正是因为这双眼睛看社会太透彻,他才对所处的社会充满了失望,而他却无法从这种社会中解脱出来,从而缺少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明确: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他无疑是幸福的。但他又是痛苦的,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到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综合分析
1.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特殊之处?
明确:①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
②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③托尔斯泰的眼睛威力无穷
④赞美了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
五、写法探究
1.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哪几个方面?
明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2.本文是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
明确:托尔斯泰是作者崇拜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中的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那与普通人毫无两样的一面。但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作者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的,反衬他灵魂的高贵的。第一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相与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本文有着怎样的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
明确:文章中词汇丰富,语言极具修饰之美,而且描写充满情趣,例如“植被多于空地”“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崎岖”“部件”等,或大词小用,或贬词褒用,或庄词谐用,很有情趣,极具张力。
4.对比分析《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三篇文章都是写人的,但在布局上有何不同?在人物的塑造上有何特点?
明确:《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彰显人物形象的,而《列夫·托尔斯泰》是一张“肖像画”,作者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的。
《藤野先生》对于人物的刻画主要是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除用具体的实例外,作者还运用了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特征。《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通过写生活琐事用朴实的语言倒叙的手法,写出母亲的伟大品格,从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主要是给主人公一张画像,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更揭示了主人公深邃的精神世界。
六、本课小结
托尔斯泰一生都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到晚年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财产和贵族身份,甘愿做一个农民,最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
他逝世后,被埋葬在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中,这个土堆无人守护,也没有十字架、
墓碑、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却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是一位及普通又不平凡的人,是一个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七、拓展延伸
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明确: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之秘诀一:画龙点睛法
“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示例1: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示例2:林黛玉---- 两湾似蹙非蹙罥(juà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示例3: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王熙凤: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泼辣,直爽 。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写人物的眼睛,不仅要从外表上写(形状、颜色、大小),更重要的是写好“眼神”,使读者能透过这“窗户”,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
八、小练笔
请写你最熟悉的人的某一个片段,要求运用上述方法写写他/她的那双眼睛!
初中列夫托尔斯泰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列夫托尔斯泰说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多毛须发浓密,乡村野夫的面孔,普通大众的脸,崇敬赞美,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精品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这样一位伟人,面容表情,长相平平气质普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丰富的感情,犀利的眼光,不相同,欲扬先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获奖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列夫·托尔斯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气韵生动生动可感,品味语言,深入探究,阅读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