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141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扬州江都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141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扬州江都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141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扬州江都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扬州江都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共8页。
江都区三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小王在实验室探究有关声现象的问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第2题图
2.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听声音的变化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斜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C.玻璃罩内的音乐芯片正在发声,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A.大于34m B.大于17m C.小于17m D.等于34m
4. 如图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6.某中学处于商业繁华地段,门口正对交通主干道,有时噪声会随风飘入教室,影响上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下面四位同学的方法最简易可行的是
A.小红认为同学们可以戴上耳塞,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
B.小强认为上课时可以关闭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小伟认为可在商业街上设立分贝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小睿认为可禁止汽车通过学校门口,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都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用这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8. 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 B.振动频率 C.振动幅度 D.传播能量
9. 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
10.若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人测量体温(测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
A.甲的体温一定是 37.9℃,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 37.9℃,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11.2021年9月20日,我国使用“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若火箭尾部的火焰直接喷到发射台,则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部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
12. 小阳烧水时看到壶嘴往外冒“热气”的现象,联想到了夏天雪糕周围冒“冷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2 分)
13.“中国新歌声”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观众能区分钢琴声和吉他声是因为 ____不同;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14.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经过 0.6s 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
15.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影响发声音调不同的是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6.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________。
1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碘的熔点为 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
18.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_______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__________
19.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20.在织布厂里,常有干湿泡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____,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 _____,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___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
21.今年春夏期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 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2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我们用下列办法检验:将它插入冰水混台物中示数稳定时为 5℃;将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稳定时为 95℃,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 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若这支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时,其示数与温水的实际温度相同,那么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3.(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2)下面是小明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e.取出温度计 则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3)如下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4.如上图甲那样,把小铃铛拴在线上,线上端穿过橡皮塞,照图乙那样,把橡皮塞塞到烧瓶上,然后摇动烧瓶,记住小铃铛铃声的响度,再取下橡皮塞,向烧瓶中倒少量水,给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在瓶中水快要没有时停止加热,并迅速照图乙那样塞紧皮塞,冷却一会儿再摇动烧瓶听铃铛的响声。(1)这次听到声音的响度比上一次听到声音的响度要 些;(2)这个实验可以近似地说明: ____________ 。
25.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12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Hz,人耳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7.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__图响度大,_______图音调高(选填“甲”或“乙”);丙、丁是另外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 形 , 从 图 形 可 知 图 _______ 是 噪 声 的 波 形 ( 选 填 “ 丙 ” 或 “ 丁 ”)。
28.进行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是 10.59 秒,此成绩偏________(好或者差),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该约为_________秒。
29.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 13.1℃的液态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_ 的原理.日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这个过程中钢瓶的温度会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34 分)
30.(4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___℃,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3)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时的特点是 。
31.(5 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的音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 的琴弦进行试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试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试验,请填写表格中缺少的部分: 、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小明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32.(8 分)如图甲所示,是小芳“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1)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此实验中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乙图中水的沸点是℃。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丙中的图 ___(选填“a”或“b”)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4)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请你帮助小明想一个办法: (写出一个即可),并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采.取.这.项.措.施.后.的.图.线...
(5)小芳学习了这个实验后,对书本练习的第 3 题感到疑问,于是她回家动手实验,如图所示将纸做的小锅放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发现水烧开了可纸锅却没有烧着。关于纸锅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33.(6 分)有的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 10 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 玻璃(单层/双层)。
(4)小红在做实验时,发现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差异不大,为了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
34.(7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 在混合液中, 如果防冻液含量由 30% 逐渐增大到 90% , 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
(2)若扬州常年最低气温为-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B .40 %C .60%D .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 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35.(4 分)如图甲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液体温度计的示意图。他在小玻璃瓶的瓶塞上钻一个小孔,将塑料管插入小孔中,保证其气密性能较好。
(1)然后将小玻璃瓶内有色酒精,然后用插有塑料管的瓶塞塞住装满瓶口,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________℃,再将其放入5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50℃。
乙
甲
(2)图甲的温度计使用中发现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最早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4)将图乙温度计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第一学期自主检测一试卷
初二物理答案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DCBAB BCBDD C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2 分)
13.音调音色空气声源处14.能量459
15.水降低16.音调响度
17.升华熔化凝华18.(2)和(3)液化
19.次声波振动20.吸热低干燥
21.升华凝华熔化22.3050
23.液体热胀冷缩badce14-22
24.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5.汽化 压缩体积
26.10 不能 27.乙 乙 丁
28. 好 10.8829.汽化吸热升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34 分)
30.(4分)
(1)乙(2)06(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1.(5 分)
(1)3、5(2)4、5(3)钢20(4)控制变量法
32.(8 分)
(1)温度计碰到烧杯侧壁秒表99
(2)a(3)停止加热
(4)略(5)D
33.(6 分)
(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转换
(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振动更强双层
(4)减小斜面倾角/橡胶球从更高处释放(合理即可)
34(7 分,第二空2分,第三图1分答案1分)
(1)先降低后升高(2)A(3)图略120
(4)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含量增加
35.(4 分)
(1)0℃(2)换一根更细的塑料管(3)气体的热胀冷缩(4)左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扬州市江都区实验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扬州市江都区实验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