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25℃
B.人心跳的频率约72Hz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40℃
D.不影响人正常睡眠、休息的声级为70dB以下
2.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其本质与其它三个现象不同的是:( ▲ )
A.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
B.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D.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3.“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 ▲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音速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制成B超。
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预报台风、地震
D.次声波有去污作用,人们据此制成了次声波清洗器
5.下列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
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同样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B.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6.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源可以选用音叉
B.隔声材料使响度变小属于传播途径中减弱
C.隔声材料大小厚度可以不同
D.在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做实验
7.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
A. 将铁块加热至140℃ B. 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 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 烈日炎炎,户外缸中的水越来越少了
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起始示数为36.5℃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只用酒精消毒,但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9.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外壁会“出汗”
B.夏天,冷气开的很强的出租车车窗外侧玻璃上“出汗”
C.水的温度达到102℃仍不能沸腾
D.冬天,小明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镜出现水雾
10.炎热的夏天,人们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图像是只增大了液面的气压
B.b图像是只增加了液体的质量
C.d图像是只减小了液面的气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如图,烧杯中和试管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当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中液体沸腾了,而试管中液体也沸腾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一定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高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一定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低
C.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与烧杯中液体的沸点可能相等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依次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以同样的速度和力量划,则两次发出的声音的 ▲ 不同,在 ▲ (选填“甲”或“乙”)上划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高,这两次我们主要是听 ▲ (选填“硬卡片”或“梳子的齿”)振动发出的声音.
14.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具有 ▲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 中传播,其中利用乒乓球来放大音叉振动的方法被为 ▲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
15. 如图所示是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显示的是噪声波形的是图 ▲ ,剩下的是三个同一材质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 , 甲和丁的 ▲ 不相同.
16. 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 (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 (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17.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示数低的温度计玻璃泡上 ▲ ,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的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就越 ▲ (选填“大”或“小”).
18.如图所示是甲、乙温度计的局部图示,请读出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
19.如图甲是自制简易温度计,在一只玻璃瓶内装有适量的水,用一个带有细长玻璃管的橡皮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口上,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水柱将 ▲ ,因为这种温度计主要是利用 ▲的热胀冷缩为原理,该温度计在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化时,玻璃管内水柱会有所变化,可能被误认为温度变化。若将上述温度计改进一下,瓶内装满水(如图乙),则与前者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 ,和甲相比它的最大缺点是水柱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 ▲ .
20.如图房间内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不准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插在敞口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的实际温度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21.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面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选填“音调”或“响度”)不同.
(2)通过这一实验,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 .
2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5℃;用它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115℃,若用它来测得水的温度为85℃,则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
三、实验探究题(共48分)
23.(8分)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实验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 ,响度 ▲ .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 ▲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4)本实验能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与“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 ▲ (选填“相同”或“不同”).
(5)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只填写数字代号).
24.(6分)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材料有关;④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小李等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找到了下表所列6根不同规格的琴弦.并按如下操作进行了实验:如图所示,选择一根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
(1)为了验证猜想①,他们只需要改变 ▲ 就可以改变弦的长度实现多次实验.
(2)实验中他们是采用改变 ▲ 来改变琴弦的松紧.
(3)表中有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③,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表中所缺数据应该是
▲ .
(4)为了验证猜想④,应选用编号为 ▲ 的三根琴弦分别进行实验.
(5)选用编号E、G的两根弦 ▲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猜想③,理由是: ▲ .
25.(3分)小刚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A.水的表面积 B.水上方的风速 C.水的温度
(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放在同一环境中,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情景,你认为小雨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 ▲ 是否有关(选填“A”或“B”或“C”).
(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热风档在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小雨由此得出结论:水上方的风速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
(3)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热风干手器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6.(8分)如图是小曾设计的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 (A/B) 的位置.
(2)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 (上升/不变/下降),所以生活中用蒸笼蒸馒头,总是 ▲ (上层/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4)如图乙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 ,仔细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远离壶嘴的地方有很多“白气”,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 (高/低),仍然保持 ▲ 状态。由此判断,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 (a/b)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27.(6分)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制冷剂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
(1)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气并把它送入冰箱冷凝器的冷凝管里,在冷凝器里是通过 ▲ (选填“降温”或“压缩体积”)的方式将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 ▲ 成气体并 ▲ (“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夏天,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外国品牌的冰箱,说明书上说冷藏室温度能保持在0℃到4℃之间,他想检验一下是否达标,应在冷藏室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 (选填“甲”或“乙”)。24小时后,为正确读数,小明 ▲ (能/不能)把该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正确操作下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该冰箱 ▲ (达标/不达标).
28.(10分)小红在实验室利用左图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0 | 84 | 88 | 92 | 96 | 98 | 98 | 98 |
(1)请指出装置图中的错误是: ▲ .
(2)图 ▲ 是水在沸腾时的气泡情况,此时气泡中主要是: ▲ .乙图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气体 ▲ 了.
(3)分析数据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 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 .
(4)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的方法 ▲ .
(6)要说明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你的具体做法是:当水沸腾时, ▲ ,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7)实验完毕,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还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 .
29.(7分)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__▲____及质量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 t/min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T1/℃ | 80 | 64 | 56 | 50 | 46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 | T2/℃ | 80 | 56 | 42 |
| 26 | … | 20 | 20 |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经过2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 ▲ 保温性能好.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 ▲ _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38℃ B.36℃ C.34℃ D.3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C | C | A | A | A | B | D | B | D | C | D | B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 音调 、 乙 、 硬卡片
14、 能量 、 空气 、 转换法 、 不能 、 真空不能传声
15、 乙 、 甲和丁 、 响度
16、 压缩体积 、 冷 、 汽化 、 吸收
17、 甲 、 水蒸发吸热 、 大
18、 —8 、 37.4
19、 升高 、 气体 、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
气体热胀冷缩性能比液体好
20、 等于
21、 响度 、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2、 75℃
三、实验探究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47分)
23、(1) D (2) 不变 、 变小
(3) 还能听到微弱的 、 不可以
(4) 实验推理法 、 不同
24、(1) 两木块AB之间的距离 (2) 悬挂钩码的数量 (3) 0.76
(4) ABC (5) 不能 、 没有控制弦的长度相同
25、(1) A (2) 没有控制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 (3) B
26、(1) B (2) 上升 、 上层
(3) 在金属盘中放一些冰块 (4) 小水滴、高、气体、a
27、(1) 降温 、 汽化、 吸收 (2) 乙 、 不能 、 不达标
28、(1)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杯底
(2) 甲、水蒸气、液化
(3)小于、保持不变
(4) 图略
(5)减小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6)停止加热
(7)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水能继续吸热
29、(1) 初温
(2) 20 、 24 、 38 、 泡沫塑料
(3) 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需的时间
(5) D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扬州市江都区实验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了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