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第1页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第2页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综合拔高练,共20页。
    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              考点1 细胞的增殖1.(2020山东,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2.(2018课标全国Ⅰ,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3.(2017课标全国Ⅲ,29节选)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   ,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                  (答出1点即可) 考点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4.(2020天津,4)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准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换一次水),根尖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5.(2019北京理综,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6.(2019江苏单科,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考点3 细胞分化、衰老、死亡7.(2021北京,8)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检测项目处理对照组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胚胎数/胚胎总数(%)100766555脑畸形胚胎数/胚胎数(%)0335579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ug·L-l)6.77.510.012.5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B.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C.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8.(2021广东,4)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9.(多选)(2018江苏单科,23)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细胞中的DNARNAMSC中的相同B.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1.(2022辽宁期末)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显微照片,①~⑤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统计视野中处于图①②③④⑤时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长D.用高倍镜不可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2.(2021湖北黄冈麻城二中质量检测改编)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图乙A.图甲中结构的数目在图乙的ab段加倍B.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的de段开始消失C.图乙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在cdhiD.细菌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3.(2022宁夏银川二中期末)某科学家用含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U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已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 h,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点对应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B.d点对应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C.ce,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D.在显微镜下,处于ae段的细胞数目最多4.(2022山东济南莱芜一中月考)细胞周期的有序调控如同自动洗衣机的设定程序。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进行,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过程正常完成,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运行。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G1期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B.检验点5可检验发生分离的子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C.DNA发生损伤断裂,检验点2被激活,DNA复制减慢D.纺锤体不能形成会激活检验点4,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5.(2022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活性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对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如表(:a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二者均与细胞呼吸相关)。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别a酶活性相对值b酶活性相对值正常小鼠组11.7652.44模型小鼠组7.7538.57党参提取物低剂量组7.9638.93党参提取物中剂量组9.8143.15党参提取物高剂量组11.0249.63 A.本实验中的正常小鼠组和模型小鼠组均为对照组B.实验结果表明党参提取物有延缓衰老的作用C.随着党参提取物剂量的升高,衰老小鼠的线粒体功能逐渐增强D.a酶相比,党参提取物对b酶的作用更显著6.(不定项)(2022山东潍坊模拟)近年来,许多父母会为新生儿储存脐带血,具体做法是:婴儿出生后十分钟,医生从与胎盘相连的脐带中抽取少量血液,立即用液态氮冷冻储存。脐带血中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种类的体细胞,如骨细胞、神经细胞、肝脏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关于脐带血干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脐带血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分化使得细胞中的蛋白质、RNA、遗传物质都发生了稳定性变化D.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核含有该动物几乎全部的遗传物质7.(2021山东聊城期末)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增殖过程图解,图乙表示该植物细胞不完整的两个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图甲中,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细胞结构变化有较大差异的时期有     (填字母) (2)图乙中,如果af都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为细胞分裂所进行的准备主要是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用     (填字母)表示。 (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到末期核膜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①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②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利用变形虫、3H-胆碱(磷脂的组成成分)和其他必需仪器,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核膜来源。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核膜被标记。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将已标记的细胞核移至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    (含标记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有丝分裂。 检查        的放射性。 简要叙述预测结果。  迁移创新8.(2022河北省部分名校期末)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不属于     (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2)M可通过      增加神经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在脑缺血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3)研究发现,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分组123处理方法用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 ? 进行培养  3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ATP水平相对值如图。由图分析比较可知,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    正常水平,2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资料和实验结果,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五年高考练1.C 据题可知,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这表明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A正确;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细胞进入分裂期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据图可知,CDK1磷酸化水平的上升过程中,感染BYDV的细胞CDK1磷酸化的水平与正常细胞相似,但去磷酸化过程受阻,说明M蛋白通过抑制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错误;M蛋白发挥作用后,细胞无法进入分裂期,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正确。2.C 由乙、丙组与甲组对比知,乙、丙组细胞增殖速率均较快,说明乙、丙组均加入了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慢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AB正确,C错误;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药物D可能通过改变药物X的空间结构而抑制了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D正确。3.答案 (1)分裂 (或答:S) (3)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解析 (1)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合成被阻断后,分裂间期受影响,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3)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细胞体积略有增大。4.C 洋葱根尖培养时,经常换水可为根尖正常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和矿质元素,并可防止烂根等;洋葱根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可保证根尖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但若洋葱被水浸泡过多,则会影响根部细胞的正常呼吸,从而影响根尖的正常生长。综上所述,C根尖生长状况最好。5.B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6.C 从生长旺盛的部位取材,包括茎尖、根尖等,均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A错误;解离时间一般在3~5 min,时间过长,细胞解离过度,根尖过于酥软,不利于漂洗且染色体易被破坏,B错误;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滴加清水,主要目的是使实验材料充盈在水环境中,处于比较舒展的状态,有利于细胞分散,弄碎根尖、压片也有利于细胞分,C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因此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错误。7.C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海洛因的剂量,因变量为活胚胎数占胚胎总数的比率、脑畸形胚胎数占活胚胎数的比率和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明显升高,A正确;Bax为脑中促凋亡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处理组的Bax含量升高,B正确;对照组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0,说明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凋亡,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处理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均升高,D正确。8.D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程序性死亡,BC错误;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正确。9.ABC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中的组织细胞中的DNAMSC中的相同,RNA不完全相同;MSC具有分裂能力,与组织细胞相比,不易衰老;MSC中决定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受不同诱导因素的影响。三年模拟练1.C 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解离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解离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统计各时期细胞数目只能得出各时期所占时间的比例,而不能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长,C错误;细胞在解离步骤中已经死亡,用高倍镜不可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正确。2.D 图乙表示的是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在细胞分裂的末期会形成两个细胞核,故曲线中bc(gh)段为前期,cd(hi)段为中期,de(ij)段为后期,ef(jk)段为末期。图甲中结构代表染色质,ab段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和G2,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对应图乙的deij,A错误;图甲中结构④⑤分别代表核仁和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对应图乙的bcgh,B错误;图乙的cdhi段代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C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D正确。3.B 碱基URNA特有的,碱基TDNA特有的,UT被细胞利用的速率能体现合成RNADNA的速率,bU的利用速率最高,说明细胞正大量合成RNA,dT的利用速率最高,说明细胞正大量合成DNA,但此后仍在利用T,说明DNA复制没有停止,因此e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A正确,B错误;ce阶段,DNA分子进行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ae段处于间期,细胞数目最多,D正确。4.D S期完成DNA复制,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A正确;检验点5可检查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B正确;检验点2位于S,DNA发生损伤断裂,检验点2被激活,DNA复制减慢,C正确;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错误。5.D 题述实验研究的是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正常小鼠组和模型小鼠组均为对照组,A合理;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正常小鼠细胞中a酶和b酶的活性都比模型小鼠细胞中的强,而随着党参提取物剂量的升高,细胞中a酶和b酶的活性逐渐增强,表明党参提取物有延缓衰老的作用,B合理;模型小鼠组相比,党参提取物高剂量组两种酶的活性相对值更高,说明高剂量党参提取物可通过增强酶活性改善衰老小鼠的线粒体功能,C合理;由实验数据可看出,高剂量党参提取物对b酶的作用更显著,但低剂量和中剂量党参提取物对b酶的作用和对a酶的作用差别不大,D不合理。6.BC 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的蛋白质、RNA都发生了稳定性变化,但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C错误。7.答案 (1)AC (2)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abcde (3)不含标记 新形成的核膜 若新形成的核膜具有放射性,则支持意见①;若新形成的核膜无放射性,则支持意见解析 题图分析,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增殖过程图解,其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中af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前期、c表示中期、d表示后期、e表示末期。(1)高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即图甲中的AC时期,前期二者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末期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2)图乙中af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的细胞中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指的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的一段时间,可用abcde表示。(3)要探究核膜来源需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膜的主要成分含磷脂,因此,3H-胆碱标记核膜。将已标记的细胞核移至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保证细胞中只有核膜被标记,而其他的膜结构中没有放射性标记),在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有丝分裂。最后检查新形成的核膜是否含放射性。预测结果:若新形成的核膜具有放射性,则说明新形成的核膜来源与旧核膜的碎片有关,支持意见①;若新形成的核膜无放射性,则说明新形成的核膜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支持意见8.答案 (1)细胞凋亡 (2)分裂和分化 (3)正常(或未受损)的脑神经细胞 高于(或多于或大于) 对照 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并产生更多ATP,为损伤细胞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由种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被动死亡,因此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含有M线粒体以及脑神经细胞是否正常,因变量体现在ATP水平相对值,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对照组为第23,实验组为第1组。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培养的应该是正常的脑神经细胞。结合M的线粒体转移提高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ATP水平以及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等推测作用机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