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043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043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内环境的成分
1.(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改编)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 ⑤喝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④⑦ D.①②③⑥⑦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
2.(2022河北省级联考)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内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入。下列重要化学反应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水解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乳酸形成乳酸钠的过程
D.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
易错点3 不能正确分析组织水肿的原因
3.(2022河南南阳中学月考)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故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
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B.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
C.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组织水肿
D.局部代谢旺盛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导致的组织水肿
易错点4 不能明确内环境稳态与疾病的关系
4.(2021辽宁丹东期末)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且红细胞极易破碎。关于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B.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弱
C.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发的疾病
D.剧烈运动时,该患者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pH变化和正常人相同
易错点5 不能明确人体生理活动和稳态的关系
5.2020年10月1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国际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B.运动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因此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2CO3发生反应,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D.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因此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A | 2.C | 3.D | 4.C | 5.A |
|
|
|
1.A 血液、唾液淀粉酶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喝入胃中的牛奶、口服的抗菌药物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2.C 发生在消化道内、细胞内等的生理过程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A、B、D不符合题意。
3.D 胎儿从母体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造成孕妇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局部代谢旺盛产生大量代谢废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水肿,与孕妇身体浮肿原理不一样,D符合题意。
4.C 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也不例外,A正确;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该患者对低氧环境更敏感,适应能力较差,B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不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错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时,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浆pH变化和正常人相同,D正确。
易错警示
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稳态就会失衡,机体就会患病,如高原反应、中暑、冻伤等。
5.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细胞质中完成,B错误;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反应,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就会失调,D错误。
易错警示 稳态的变化和维持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关
(1)除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外,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内环境中,也会引起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2)机体存在稳态调节,可以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稳态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还可能是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